陰暗情緒是毒也是藥:榮格【陰暗情緒】原型的自我轉化及療癒
- 作者:米莉亞.葛林斯潘
 - 原文作者:Miriam Greenspan
 - 譯者:陳亭螢
 - 出版社:人本自然
 - 出版日期:2007-10-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4705269
 - ISBN13:9789574705269
 - 裝訂:平裝 / 35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陰暗情緒,
          是我們內心深處的傷口,
          也是集體潛意識千百年來,
          由情緒演化出來的化石坑洞。
          長久以來,我們都不願碰它,
          它只好變成吞噬生命的黑洞,
          於是人們開始詛咒它……
          其實,唯有擁抱陰暗情緒,
          我們才算是完整的靈魂,
          只要我們勇敢進入這個黑洞,
          去探觸裡面的核心原型,
          我們會發現,
          原來,陰暗情緒是毒……也是藥。
      
悲傷、恐懼、絕望,是人們害怕的負面情緒,然而,這樣的看法其實讓我們錯失了生命中的禮物。事實是,生活在這個世間,悲傷、恐懼與絕望是每一個人必然會經歷的情緒,如果我們能以更寬廣、健全的心態看待它們,就會發現︰其實這些陰暗情緒裡,蘊藏了深刻而豐富的啟示與訊息——關於了解我們自己、身旁的人乃至於全體人類和整個地球環境。
本書由經驗豐富的心理治療師執筆,為讀者說明如何揭開由各種負面感受交織而成的面紗,讓我們看見埋在層層疊疊的情緒下的那塊瑰麗珍寶,讓我們懂得如何將悲傷、恐懼與絕望,轉化為感恩、喜樂與信實。
對於「情緒生態學」,作者闡述她具有高度原創性的理念及愛與熱情,讓我們了解︰我們最個人的內心悲痛是如何與這整個心碎的世界有所連結。在這個全世界人類及整個環境都陷入危機的時代裡,陰暗情緒的療癒智慧對每一個人、每一個社區、國家而言,都有迫切的需要。
本書是為了任何一位曾經因為失落、憂鬱、焦慮、創傷、疏離、成癮行為而受苦的人而寫,也是為了任何一位想明白在面對情緒煩擾屢戰屢敗之際,該如何勉力克服自身最難解的幽暗情緒的人而寫,除此之外,本書也是為那些關心這個世界的健康與未來命運的人而寫——本書將增進、啟發你對情緒之苦的理解,永遠改變你對情緒之苦的信念。
作者簡介
米莉亞.葛林斯潘(Miriam Greenspan)
一位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與作家,並赴世界各地為她先前奠定女性心理學疆域的著作《對女性與治療的新看法》做演講。作者在《自我》(Self)、《女性》(Ms.)、《新女人》(New Woman)、《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香巴拉大日》(Shambhala Sun)及《身體與心靈》(Body and Soul)等雜誌上曾開設專欄,所寫文章常獲選收錄成冊。
目前作者與丈夫及兩個女兒住在波士頓。
        序言 情緒療癒的漫長修鍊之路
        「陰暗」情緒中蘊含療癒智慧
        與我們最害怕的情緒為友
        導論 轉化悲傷、恐懼為感恩、喜樂
        從情緒裡學習人生的功課
        痛苦永遠是最有效的醒腦藥
        情緒之苦不是病態或心理疾病
      
第一部 情緒恐懼症
        一. 聆聽痛苦
        沉浸於情緒中,而不受它控制
        傾聽,是療癒的基礎
        走進療癒之路,需要勇氣
        我們一直只學到「拒絕傾聽」
        情緒的存在必有其價值
        情緒滋長於身體之中
        情緒滋長於世界之中
        情緒生態學
      
        二.脆弱-- 卸下防護使你更有力量
        約伯之苦
        體驗脆弱速成班
        生命的脆弱與無常
        陪寶寶走過兩個月生命的母親
        孩子對世界的疑惑與恐懼
        卸下防衛後產生的心靈力量
      
        三.陰暗情緒的毒化與變質
        孩子們靠直覺就能理解情緒
        對陰暗情緒的誤解與恐懼
        我們的負面態度,使它們成為負面情緒
        卡洛琳的故事︰否認絕望讓你情緒麻木
        無聲的絕望滋長憤怒
        毒化的情緒力量引發身、心疾病
        因應陰暗情緒常見的五種方式
        視大腦與心靈為二元分離的謬誤
      
第二部 情緒鍊金術
        四.陰暗情緒鍊金術的三項技巧,七個步驟
        每一種陰暗情緒都有其獨特的心流
        技巧之一︰觀照--學習傾聽
        技巧之二︰與其為友--不帶偏見地全然感受它
        技巧之三︰停止抵抗--任它順勢流去吧
        情緒鍊金術的七個步驟
        情緒鍊金術的七項基礎
      
        五.從悲傷走向感謝
        悲傷眼神裡的風景--碎滅的心
        悲傷修鍊,粉碎因循自我
        悲傷,是拓展自我的契機
        心靈崩毀,自我不再故步自封
        為什麼是我?
        停止抵抗,接受生命的全貌
        普世性的悲傷旅程
        用你自己的方式,面對你的悲傷
        未經補償的悲傷,使世界陷入悲哀僵局
        修鍊悲傷的情緒練習
      
        六.從絕望走向信任
        被逐出意義的疆界
        絕望,變形歷程的前奏曲
        絕望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嗎?
        在憂鬱的時代,絕望
        絕望和憂鬱有什麼不同?
        憂鬱是血清素匱乏的結果?
        百憂解=當代的「蘇麻」?
        傾聽絕望的呼喚
        絕望,令我們直面存在的虛無
        絕望要求我們進入心靈的更深處
        在結凍的絕望裡探尋悲傷的種子
        地球的危機與個人的絕望
        敏銳的孩子被指定背負絕望
        世界的苦難與絕望,通往信實
        絕望鍊金術的情緒練習
      
        七.從恐懼走向喜樂
        無畏的傑克尋找恐懼的故事
        焦慮年代的絕望風景
        我們懷著六種核心恐懼而活
        恐懼是為了告訴我們一些重要訊息
        與恐懼同在,而不影響我們的行動
        恐懼的變形--虛張聲勢的易怒
        恐懼是可恥的?
        戰士(男性)與祭品(女性)的迷思
        恐怖片盛行透露現代人的恐懼麻木症
        對恐懼的蔑視與否認,使當今世界成為恐怖舞台
        以痛苦為引,從恐懼到喜樂
        進行恐懼鍊金術的三種方式
        地球以集體恐懼呼喚我們採取行動
      
第三部 情緒生態學
        八.人我合一的世界
        個人的傷痛從不是個人的
        若與世界隔離,無法獲得療癒
        這個世界和你我一樣有一顆破碎的心
        每個人都承載了人類大家庭的陰暗情緒
        女性「承載者」與男性「旁觀者」
        承載者以直覺理解情緒,旁觀者使自己隔絕於情緒之外
        承載者與旁觀者不穩定的平衡關係
        陰暗情緒的超個人療癒法
        世界家族系統的真相
        旁觀者無形中助長邪惡
        慈悲:痛苦底層的金砂
      
        九.世界所需要的療癒
        世界就在我們身處的房間裡
        集體人類的靈魂暗夜
        許多人靠精神麻痺、解離或情緒局限保護自己
        忙碌、偽理性與大量成癮人口
        從父權自我進化到較為宏觀的自我
        同步進行個人與世界的療癒
        「全球青年連線」的啟示
        連結彼此的痛苦,發揮療癒力量
      
跋 扭轉全球恐怖時代的陰暗情緒
全球共同體的創傷與希望
這本書探討的是個人與集體人類之間重要情緒的對話。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我們愈來愈了解感知、理解並管理自身的情緒有多麼重要,特別是管理那些我們稱之為「負面」情緒的部分,更可以說是評斷一個人是否具有完備智力的一個重要面向,也是幸福美滿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礎。
對於數以百萬在心理治療中孜孜矻矻挖掘自身情緒的人們而言,這既不是件新鮮事也無須驚愕。這個概念已經在大眾文化中存在已久,尤其在一九九五年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所著的《EQ》(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緒智商)一書出版後,更可說人盡皆知。這本指標性書籍的問世,將「情緒」此一主題推上人們關注的最前線。高曼聲稱,EQ的關鍵在於將「感覺性大腦」約束於「思考性大腦」之下。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我們必須鑽研某些基本的情緒技能,諸如:自我覺察、情緒管理、同理心以及衝動控制。當然,在這些技能中,「操控能力」是管理負面情緒的方法中最廣為人知的一項。
自此之後,商場售貨區便充斥情緒或治療的相關書籍,此類書籍有志一同地協助讀者掌控負面情緒,避免負面情緒對身體、心智、性靈的潛在傷害;而涉及罪惡感、羞恥、憤怒、悲傷、憂鬱及焦慮的書籍也持續熱賣,其讀者群的類型更是廣泛。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還湊熱鬧,又寫一本以情緒為主題的書?
如今人們對情緒的關注方興未艾,情緒神經科學的新發現往往立即登上頭條新聞,並成為電視特別節目的專論主題;心理治療、康復計畫及種種情緒療法已洗刷了過去的汙名,成為當紅炸子雞;情緒治療的派別多得令人眼花撩亂,EQ已然成為一個通俗而流行的字眼--似乎我們早已了解掌控負面情緒的所有必備知識,並藉以提升我們對情緒的理解能力。
若我們快速地審視世界的舞台,我們或許會發現︰世界同時具有另一種不同的樣貌。不論我們是否留意,每一個角落裡發生的悲傷、驚恐與絕望都影響著我們。小自隨時伺機而動的恐怖攻擊,乃至於國家、種族、宗教與區域間積怨已久、一觸即發的敵意報復。自從邁入二十一世紀,日常生活中的暴力事件與日俱增,不僅衝擊了我們的安全感,同時也磨損了我們對世界的信心。以人造的地獄為核心所製造出的沸騰情緒,汙染了我們的心理、倫理與性靈環境。在這樣的背景之下,EQ對療癒而言顯得無關緊要。
如果負面情緒令人如此痛苦,我們何不試著馴服它們的殘暴力量?如果我們對它們的認識遠比從前來得深入,為什麼我們還會被捲入情緒困境中不可自拔?倘若真如達賴喇嘛的開示--人類最原始的希望就是喜樂,而人類存在的最終極目標就是幸福--為何我們卻又汲汲營營為自己及他人製造痛苦?事實是--當EQ相關書籍登上《紐約時報》最佳暢銷書排行榜時,對所有人而言,真正的EQ卻仍是一個遙遠的美夢。對這個世界而言,在任何情緒療癒真正發生之前,還有一段漫長的修鍊之路。
本書主題圍繞在鍊金術一般的能量轉化--以悲傷、絕望與恐懼為引,進而提煉出璨美如金的感恩、信任與喜樂。只要我們對陰暗情緒中所潛藏的智慧能保持開放態度,並學習如何直率地生存於這個因人類的活動或無所作為而毀壞的世界中--一個像我們一樣迫切需要受到治療的世界,這些心靈上的轉化,能產生諸如勇氣與慈悲那樣強大的力量,並強化我們的韌性。如果我們過去曾經由於陰暗情緒的智慧而獲益,我們現在何嘗不是如此。
希望這本書可為那些困於晦暗無明而仍致力於重獲自在的人提供嚮導與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