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是皇帝批閱大臣奏摺的常用語,意思是說所奏之事「朕」知道了。自古以來,臣工向皇帝進呈的報告名稱繁多,如章、奏、表、議、疏、啟、書、記、狀、札、揭、封事等,以「奏摺」為名,則始於清康熙年間。到了乾隆朝,成為定制。經皇帝用硃筆批閱的奏摺,稱為「硃批奏摺」或「硃批諭旨」,簡稱「硃批」。康熙年間都發還原奏人,雍正即位,定下回繳制度,即凡經康熙硃批的奏摺,一律回繳宮中,臣工不得私藏。以後各朝相沿,直到清末,這便是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十五萬八千多件「宮中檔硃批奏摺」的由來。
-
有廁出租:政商共謀的殖民城市管治(1860-1920)
$316 ~ 372 -
中國學習蘇聯(1949年至今)
$747 ~ 945 -
孔德成先生日記
$408 ~ 495 -
通鑒:司馬光評史
$277 ~ 350 -
睡虎地秦簡文字辭例新編(上、下冊)
$10,800 -
穿梭太平洋︰金山夢、華人出洋與香港的形成
$456 ~ 670 -
抗戰勝利前後國民政府的審計工作(1945)
$315 -
孔德成先生文集
$332 ~ 456 -
南昌行營:參謀團大事記(二)
$270 -
抗戰勝利後軍事委員會聯合業務會議會報紀錄
$315 -
Stalin and Mao:A Comparison of the Russian and Chinese Revolutions
$1,380 ~ 1,827 -
《掌故》雜誌精選
$108 -
一二八淞滬自衛作戰史料
$277 ~ 315 -
中華文明進階讀:五千年的奇妙探索 6:宋元卷
$277 ~ 356 -
1946南共北、正分裂:由《沈昌煥日記》看馬歇爾調處國共衝突之成敗關鍵
$160 ~ 405 -
《光化》雜誌精選
$90 -
未完結的戰爭:戰後東亞人權問題
$158 ~ 475 -
抗戰勝利前後國民政府的審計工作(1944)
$315 -
家國之間:五四在香港百年回望
$262 ~ 828 -
族譜學論集(二版)
$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