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多數人常將「自我」與傲慢、自私、固執和不安全感聯想在一起。但在本書中,作者大衛.馬康及史提芬.史密斯證明自我的利益和風險一樣強大,解開大家對自我的不解之謎。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著名的《從A到A+》(Good to Great)曾提到,讓組織從A進階A+的領導人通常有兩個關鍵特質,其一是謙卑。雖然謙卑作用強大,但為何大家並未趨之若鶩?為什麼自我使我們得到A,但若沒有謙卑做為平衡,我們就永遠無法達到A+?

  經過五年詳盡研究,馬康和史密斯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和答案,說明如何求取自我與謙卑的平衡點,並且指出最佳途徑與做事方法,教你向A+更進一步。

作者簡介

大衛馬康(David Marcum)& 史提芬史密斯(Steven Smith)


  「自我」一向被誤以為自私,總給人負面的觀感,大衛馬康及史提芬史密斯巡迴世界各地,教人如何善用自我,使之成為公司資產,而不是負債。

  累積數十年橫跨管理學和心理學兩個領域的經驗與學歷,兩人與微軟、埃森哲管理顧問公司(Accenture)、美國空軍、奇異公司、迪士尼、State Farm保險公司等企業組織均有合作經驗。

本書在全球已譯有18種文字,並於40餘國出版。

譯者簡介

朱道凱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美國普特拉學院電腦碩士。現專事翻譯,譯作包括《網路商機》、《平衡計分卡》、《大構想》、《全球化迷思》、《超越後進發展》等。

蘇采禾

  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畢業,曾任報社記者、編譯。

  現退休專事翻譯工作。譯作包括《大媒體潮》(合譯)、《科學之終結》、《科技反撲》、《科學簡史》、《記憶流沙》等。

 

目錄

第一章 自我是損益表上的隱形科目  011

  大多數人不會因為短暫的自我失控而喪命,但會失去很多東西:信任、尊敬、關係、影響力、天分、事業、客戶及市場占有率……

第二章 自我資產負債表  035

  當這些警訊出現時,自我開始由資產變成負債:(1)愛比較;(2)防衛心強;(3)炫耀才華;(4)尋求接納。我們愈早看到警訊,便能愈快採取行動減輕自我造成的損害。

第三章 愛比較--早期警訊之一  055

  人天天在比較,比較是人生必要、自然、時時刻刻存在的一部分。這種無意識的習慣可以是有效的工具,也可能成為矛頭對內的武器。 

第四章 防衛心強--早期警訊之二   075

  人們反對一件事,經常只因為他們沒有代表參與計畫,或因為此事是他們討厭的人規畫的。但如果他們已被徵詢意見,剛好又不贊成的話,那麼反對此事就成了他們捍衛自己責無旁貸的義務。

第五章 炫耀才華--早期警訊之三   097

  如果仔細觀察對話,你會發現炫耀者很少會分辨他人勉強忍受與真正感興趣之間的差別。在炫燿者眼中,對話變成獨白,茫然的凝視被解讀成投入、專注的眼神……

第六章 尋求接納--早期警訊之四   113

  為了更被眾人接納,我們盡力投射正面形象,以反映我們相信他人認為我們應有的樣子,而非真實的自己……

第七章 謙虛I--防止價值流失原則之一   125

  謙虛是明智的自我尊重,這種態度讓我們不會考慮自己過多或過少。它提醒我們已經到達什麼地步,同一時間又讓我們看清,我們距離自己所能達到的境界還有多遠。

第八章 謙虛II   165

  我們或許不同意他人的價值觀、看法、策略或關於執行的想法。但他們是人,仍然值得我們尊重。

第九章 好奇--防止價值流失原則之二  199

  個性好奇的人看世界,並非分分秒秒與其他人不同,但有那麼幾分鐘,他們眼中確實別有風景。在那幾分鐘內,真正好奇的人或許會瞥見那一點微妙差異,而在其他人看來卻平淡無奇。

第十章 真誠   233

  總有一天,人必須採取立場,既不安全、也不政治正確、還不受歡迎,可是他非如此做不可,因為良知告訴他,這是對的。我們對重要事情保持緘默的那一天,我們的生命等同結束。 

附錄 早期警訊 265

 

內容連載

除了愛比較和防衛心強,炫耀才華也是自我侵蝕盈虧底線的早期警訊。

雖然炫耀才華很容易被炫耀對象識破,炫耀者本人卻很少察覺。例如,早年我在一家報社管理一個設計團隊,目睹兩位同仁過招如下:

山姆:莎拉,我可以給你一點關於這個設計的意見嗎?

莎拉:嗯,(遲疑)好,你說吧。

山姆:不是我吹牛,但我認為我的創意和能力不輸我們部門任何人。我幹這行很久了,久到我都不好意思承認,我認為我有眼力判斷什麼東西好看,什麼不好看。在我看來,這個設計草率、枯燥,而且…唉…了無新意。

莎拉:你怎麼可以這樣說?我花了不少心血在這上面,我認為它看起來相當不錯。

山姆:好罷,首先,你花多少心血在一個設計上不是重點。雖然你的設計有創意,但你也創造混亂,混淆了必須傳達給讀者的主要訊息。視覺元素平衡不佳,使人分心而非注意。況且你得記住,這是要登在報紙上,旁邊、上面或對頁還有其他廣告和文章。目標是製造「停」的交通標誌讓讀者駐足,不是「讓」的標誌。如果我是你,我會拿掉這個──

莎拉:(打斷對方)人人有權發表意見。這個設計已經給客戶看過,客戶很喜歡。謝謝你的建議,但我認為現在這樣子恰到好處。

之後那天下午,莎拉告訴我,「雖然我認為山姆有些不錯的點子,我也尊重他的經驗,但我不能忍受他高高在上對我說話的態度。一副他自己絕不可能犯同樣錯誤的樣子,但他並不是沒犯過。再說,他的姿態好像我應該深深一鞠躬,感謝他百忙中抽空來幫助『小人物』似的。」

不出所料,第二天山姆來向我訴苦,「我好心建議同事怎樣改善設計,他們卻防衛心這麼重,實在叫人洩氣。人為什麼不肯聽更有經驗的人的話呢?我只不過想幫忙而已。」

我們愈期盼他人認識、欣賞或折服於我們的聰明才智,他們愈不聆聽,即使我們的構想真的比較好。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52
  2.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