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

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
定價:450
NT $ 280 ~ 405
  • 作者:薩依德
  • 原文作者:Edward W. Said
  • 譯者:彭淮棟
  • 出版社:太陽社
  • 出版日期:2009-12-2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853884X
  • ISBN13:9789868538849
  • 裝訂:平裝 / 41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文世界第一本薩依德音樂評論集
薩依德不僅是敢說真話的人權鬥士,也是令人跌破眼鏡的樂評家!
超過20年的音樂評論專欄,結合驚人的廣度和具有感染力的熱情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所長單德興教授推薦
另有限量CD版!

  帕華洛帝是索價過高的最高分貝噪音?霍洛維茲是尖銳刺耳風格的代表?薩爾茲堡音樂節是癡肥臃腫的觀光促銷?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盡上演些二流劇目?

  《音樂的極境》是薩依德論樂橫跨三個十年的第一本文集,他討論許多作曲家、音樂家、演奏家,在過程中抽繹音樂的社會、政治、文化脈絡,連帶發揮他古典鋼琴家的素養,對古典音樂和歌劇提供豐富而且不時出人意表的評價。

  全書以清新的角度賞析經典作品,也以他人不及的眼光品題為人冷落的當代作曲家作品。薩依德批評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過於保守,也惋惜帕華洛帝有超級巨星之譽,卻「將歌劇演出的智慧貶到最低,把要價過高的噪音推到最大」。此外,他思考以色列禁演華格納的問題,音樂節愈來愈浮濫的令人憂心趨勢,以及以馬爾孔X生平為主題的歌劇,音樂與女性主義的關係,鋼琴家顧爾德,及莫札特、巴哈、理查史特勞斯等名家的作品。

  薩依德以內行人的造詣,權威的身分,書寫精闢犀利的批判。他在音樂裡看出文學與歷史理念的反映,並密切觀察其構成和創造的潛力。《音樂的極境》情文並茂,處處發人深省,呈現薩依德思想事業的一個重要層面,進一步證明,作為廿世紀最具影響力、最勇於突破的學者之一,他實至名歸。

  薩依德除了著名的後殖民論述,並精通文化研究與音樂,本身具有鋼琴演奏家的水準,終身對西方古典音樂擁有激情,《音樂的極境》收集1983-2003年間的音樂評論,他以專業樂評家的角色討論作為文化場域的古典音樂,清晰深入。本書的出版呈現薩依德更全面和多方位的專長與論述,可彌補過去中文翻譯與評介的不足。

作者簡介

薩依德 Edward W. Said

  1935年生於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接受過英式教育,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英文系與比較文學教授,擔任《The Nation》雜誌樂評,著作等身,包括《鄉關何處》、《文化與帝國主義》、《東方主義》。他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包括《康拉德與自傳小說》、《人文主義與民主的批評》、《開始:意圖與方法》、《音樂的闡釋》,及《並行與弔詭》。2003年逝於紐約。

譯者簡介

彭淮棟

  1953年生。譯有《後殖民理論》(Bart Moore-Gilbert)、《意義》(博藍尼)、《俄國思想家》(以撒.柏林)、《自由主義之後》(華勒斯坦)、《西方政治思想史》(麥克里蘭)、《鄉關何處》(薩依德)、《現實意義》(以撒.柏林)、《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阿多諾)、《美的歷史》和《醜的歷史》(艾可)等書。

 

目錄

前言:巴倫波因
序:瑪麗安.薩依德
致謝

第一部:1980年代
1.顧爾德的對位法慧見
2.追憶鋼琴家的台風和藝術
3.威風凜凜(論音樂節)
4.理查史特勞斯
5.女武神、阿依達、X
6.音樂與女性主義
7.萬人迷大師:了解托斯卡尼尼
8.演奏家:人到中年
9.維也納愛樂:全套貝多芬交響曲和協奏曲
10.塞維爾的理髮師、唐喬望尼
11.顧爾德在大都會博物館
12.朱利亞凱撒
13.藍鬍子的城堡、期待
14.柴利比達克
15.彼得塞拉斯的莫札特
16.席夫在卡內基

第二部:1990年代
17.理查史特勞斯
18.華格納和大都會的《指環》
19.歌劇的製作(玫瑰騎士、死屋、浮士德博士)
20.風格與無風格(伊蕾克特拉、塞米拉米德、卡佳卡芭諾娃)
21.布倫德爾:樂語(評布倫德爾新著《音樂的探尋:文章、演說、訪談、追想》)
22.死城、費黛里奧、克林霍夫之死
23.風格的不確定性(凡爾賽的幽靈、士兵)
24.音樂的回顧
25.巴德音樂節
26.對華格納不忠實之必要
27.音樂和指揮的姿勢
28.《特洛伊人》
29.兒戲(評索羅門《莫札特傳》)
30.《顧爾德的三十二個極短篇》
31.巴哈的天才,舒曼的怪癖,蕭邦的無情,羅森的天資(評羅森的《浪漫主義世代》)
32.為什麼要聽布列茲?
33.亨德密特與莫札特
34.評麥可.坦納新著《華格納》
35.那張椅子裡的顧爾德( 評歐斯華《顧爾德和天才的悲劇》)
36.談《費黛里奧》 
37.音樂與場面(《灰姑娘》、《浪子的歷程》)
38.評戈特菲德華格納的《不與狼同嗥的人:華格納的遺澤---一本自傳》
39.給大眾的巴哈

第三部:2000年以後
40.巴倫波因(跨文化連結)
41.顧爾德,作為知識分子的炫技家
42.抗懷宇宙(評沃爾夫《巴哈:博學的音樂家》)
43.巴倫波因和華格納禁忌
44.不合時宜的沉思(評索羅門的《晚期貝多芬》)

附錄:巴哈 / 貝多芬

 

  在他第一本以音樂為主題的著作《音樂的闡釋》(Musical Elaborations)的導論裡,愛德華說,他「[在音樂上]的首要興趣是,將西方古典音樂視為對[他]作為文學批評家、作為音樂家都有重大意義的文化領域」。我自己呢,視他這個興趣和他對音樂的關係為一個生生不息、變動不居的現象,其起源有強烈的個人因素。

  在回憶錄《鄉關何處》(Out of Place)裡,愛德華描述他對音樂的感受。對他,「一方面,音樂是令我非常不滿意又無聊的鋼琴練習……另一方面,音樂對我是一個極為豐富,由輝煌的聲音與物象隨機組織而成的世界」。愛德華經由他雙親收藏的大量唱片,以及每星期六晚上收聽BBC電台廣播的《歌劇之夜》(Nights at the Opera),發現這個世界。

  西方古典音樂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愛德華工作時聽音樂,休息或需要鬆弛身心時彈鋼琴;他的休閒閱讀包括大量音樂方面的論著。他音樂知識淹博,兼有一圈密友,若非像他一樣熱愛音樂的知識分子,就是音樂迷。他各種著述隨手援引音樂為例或音樂內容為證,但我相信是1982年顧爾德(Glenn Gould)去世,促使愛德華認真為文談音樂。顧爾德英年早逝而結束一位鋼琴奇才的輝煌生涯,愛德華深有所悟而不得已於言,於是深入探索顧爾德的生平音樂成就。他盡情聆聽他拿得到的每一件顧爾德錄音,閱讀所有關於顧爾德的文字,以及顧爾德自己的文章。他看所有關於顧爾德的影片。顧爾德變成愛德華的執念,他放不開他所愛的這位天才。

  1983年1月,也就是顧爾德去世後數月,我們的兒子瓦迪發生非常事故,對我們這個家庭,那是很恐怖地和死神擦肩而過。我們得知瓦迪嚴重感染而需要住院那天,我嚇得全身癱瘓。愛德華承受了那個消息,半小時後,說我們既然有當晚音樂會的票,應該準備出門了。我留在家裡,既害怕,又困惑,愛德華去了音樂會。多年後,我才明白,他面對死亡的恐懼時,尋求音樂對他多麼重要。

  瓦迪住院期間,愛德華得知他母親診斷罹癌,非手術不可。在他腦子裡,音樂和他母親是連在一起的,因為母子倆有那麼多共通的音樂體驗。在《音樂的闡釋》裡,他寫說「我對音樂的最早興趣,要歸源於我母親美妙的音樂性和對這門藝術的愛」。1983年5月,這本集子的第一篇文章問世,主題是顧爾德。1986年,愛德華成為The Nation雜誌的樂評家,從那時開始,音樂研究和他個人對音樂的熱愛融合為一。他開始大量收集同一首協奏曲、交響曲和同一部歌劇等音樂作品的不同錄音。他不惜時間聆聽這些錄音,並且在大西洋兩岸聽歌劇、獨奏會、音樂會,能聽幾場,就盡量聽幾場。音樂裡變化多端的主題和音樂結構上的複雜性,彷彿與他掙扎面對他母親的疾恙和去世連在一起。這段時期,我們全家開車從紐約前往華府地區探望他母親。愛德華平常在漫長的車程裡堅持聊天,這時卻帶著滿滿一帆布袋的卡式錄音帶,擺在前座我的腳邊。我有異議,他就覺得受傷。華格納的《指環》成為我們五小時車程的旅伴。孩子坐在後座,兩個都戴耳機聽他們的音樂。其情其景簡直超現實。然後,我恍然大悟,愛德華因應母親重病及不久人世之痛的唯一途徑,是把自己淹沒在宏壯美麗的音樂裡──回憶他童年和她的共同體驗。愛德華的母親於1990年辭世。《音樂的闡釋》1991年出版,題獻給她。

  愛德華的母親去世一年後,他被診斷得血癌。音樂成為他寸步不離的伴侶。1998年夏天,他必須接受一場嚴酷可怕的實驗治療,當時正值海力克(Christopher Herrick)排定以十四場音樂會演奏巴哈的管風琴作品。愛德華安排治療日錯開那些音樂會。他不但所有十四場都到,還寫了一篇評論,也收在這本書裡。

  同時,愛德華探索「晚期風格」論。他判定,作曲家人生尾聲所寫的作品,特徵是「頑固、難懂,以及充滿未解決的矛盾」,這些思維演化成他另一本書《論晚期風格》(On Late Style),全書觸及多位作曲家的晚期作品。在《鄉關何處》記述童年音樂體驗的章節中,愛德華描寫他從這些體驗裡獲得的樂趣,加上他所聆聽的所有作品的細節,以及他的興趣與好奇心如何引領他學習,而對這些作品和演出它們的藝術家所知愈來愈多。他在開羅親見福特萬格勒指揮。在一長段以福特萬格勒為主題的反思之後,愛德華寫了一句「時間似乎永遠跟我作對」,並且由此導出長長一段將音樂和時間連在一起的文字。時間向來令愛德華縈心---它的稍縱即逝、它無情的前進,以及它繼續存在而向你挑戰,看你能不能完成重要的事情。在他心目中,音樂也占據這個世界。這個集子的最後一篇文章,評索羅門(Maynard Solomon)那本談晚期貝多芬的大著,2003年9月刊出,距愛德華去世前兩周,標題「不合時宜的沉思」(Untimely Meditaions)有如讖語。

  2003年6月初,愛德華辭世前三個月,他打電話給他當長老會牧師的表兄弟,請教「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語出《聖經》何處。問題獲答時,愛德華放下電話,轉臉向我,說擔心我不曉得他喪禮該奏什麼音樂。我吃一驚,片刻才答出話來,因為我恍悟他正在告訴我,這是結束的開始,他要走了。

瑪麗安.薩依德

【前言】

文/巴倫波因(國際名指揮家兼鋼琴家)

  薩依德是興趣淹博的學者。他精研音樂、文學、哲學,以及深明政治,而且,在各有差別,看來遙不相屬的學門之間尋求並找到關連的人十分難得,他是其中一位。他對人類精神和人的出色了解,可能來自他發人深省的卓見:彼此平行的理念、主題、文化可能有個弔詭的性質,也就是既相互矛盾,又互相豐富。我想,這是薩依德之所以是一位極重要人物的原因之一。他做他今生今世之旅的時候,正值音樂在社會上的價值開始式微。音樂的人性、靜觀與思想價值,以及聲音所表達的理念的超越性,在現代世界都江河日下。音樂已從其他生活領域孤立出來,不再被視為知性發展的必要層面。一如醫學,音樂的世界已經演變成一個由知識愈來愈少的專家構成的社會。

  他極力反對專門化,因此非常強烈批評--我認為他的批評非常公允--音樂教育不但在美國日益貧乏,美國畢竟是從舊歐洲進口音樂,但產生過音樂上最偉大人物的歐洲也是如此。據薩依德所見,產生貝多芬、布拉姆斯、華格納、舒曼等等許多名家的音樂搖籃德國,以及德布西和拉威爾的故鄉法國,都任令音樂教育的品質和機會惡化。此外,他察覺一個令他至為不安的趨勢(他這項觀察導致我們兩人迅速結合):音樂教育愈來愈專門化,範圍愈來愈小,即使在很方便獲得這教育之地也是如此。最好的情況裡,這樣的音樂教育產生相當勝任的器樂家,他們擁有的理論知識和音樂學知識很少,而有職業音樂家必備的高度技巧。但薩依德看出他們欠缺探掘、悟解並表達音樂本質的根本能力。畢竟,音樂之為物,其內容捨聲音則無從表達,但今天的音樂教育愈來愈遠離這項基本真理的深刻、複雜奧秘,愈來愈集中於以身體上的熟練靈敏在樂器上產生聲音,以及在結構與和聲上解剖音樂,而沒有任何主動參與或體驗音樂的力量。薩依德為音樂界這樣的發展扼腕,他的樂評也處處流露這股反感。

  沒有誰比薩依德為這顯微鏡式的聚焦提供更完全的相反例證。這並不是說他對細節不感興趣。他完全明白音樂天才或音樂才具必須非常留心細節。天才將細節視為最重要的事情來注意,同時又不昧於整體大局;其實,留意細節,反而有助顯現他的大局眼光。音樂裡,一如在思想上,大圖像必定是小小細節彼此精準協調的結果。薩依德觀賞音樂會或一場演出時,專心注意這些細節,其中有些細節,許多職業音樂家也忽略。批評方面,他許多方面在批評家之間出類拔萃,他們有的缺乏以足夠判斷力來討論其題材的知識,有的欠缺不帶成見來聆聽的能力。第二類批評家明顯為自己鑄造一個定見,認定某件作品如何詮釋才「正確」,因此,他們的能耐僅限於拿眼前的演出和他們所服事的一己之見,做有利或不利的比較。薩依德則不如是,他帶著開放的耳朵和深厚的音樂知識聆聽,因而聽到並嘗試理解演出者的用意,和他處理音樂的取徑。例如,評論柴利比達克和慕尼黑愛樂的一場音樂會,他徜徉哲學領域,探討公開演奏的本質,觀察並比較哪些演出者具備想像力來質疑音樂會一定要兩小時的傳統。關於柴利比達克出名的慢速度,和樂章之間充滿戲劇性的停頓,他的評語來自靜觀,富於洞識,而且公允;他的評語,代表的不是一種個人對偏離規範的做法的反應,而是嘗試進入演出者的心靈,了解其動機。

  薩依德對作曲和管絃樂法的藝術有精純的知識。例如,他知道,在《崔士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第二幕某一時刻,法國號退到舞台後面。數小節後,法國號吹奏的同一音符在樂池裡的豎笛部重新浮現。我有幸曾和許多知名歌者合作這部作品,他們懵然不覺這個細節,老是回頭看那聲音是哪兒發出來的!他們不曉得那個音符已經不來自舞台後方,而是來自樂池。他關心這些事情;這是他對細節那種不厭其詳的興趣的一環,他對整體的了解有一種宏大的氣象,無此興趣,這氣象是難以思議的。以他對世界的理解,薩依德不可能只見一目瞭然之事、只知字面意義、只取一索即知之理:在他的著述、在他的生活中,他持續不斷發現並提出世界一切事物本質上彼此關連的證據,而他這個概念,最可能的來源是音樂。音樂裡沒有獨立的元素。誰不願意相信人在個人、社會或政治領域裡能獨立行動而無後果,然而我們時時刻刻碰到相反的證據。舉個例子:分析巴哈作品的演出時,薩依德自然而然援引濟慈詩句,討論華格納作品在以色列演出的問題,他也自然而然拿當代非洲人對康拉德小說《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的解讀來比擬。在薩依德眼中,只要是人類的事,就沒有哪兩個層面是彼此無關的。

  身為音樂家,他和我一樣知道並且相信邏輯與直覺、理性思維與情感是密不可分的。我們經常忍不住盡拋邏輯,以便滿足某種情緒性的需求或狂想。在音樂裡,這事不可能,因為音樂不能只用理性,也不能單用情緒。事實上,兩者分開,剩下的不是音樂,而是一堆聲音。薩依德相信包容而非排斥,這個信念也導源於他的音樂理解。在音樂裡,強調一個聲部而排除其他聲部,是違反對位法原理的,同理,薩依德相信,不將有關各造都拉來討論一個情況,不可能解決衝突,無論是政治上的還是其他領域的衝突。統合的原則也是如此,從管絃樂團的聲音平衡,到中東的和平會談,皆屬此理。這些精采、乍看不可能的關連,促成薩依德偉大思想者之譽。他是為他的民族爭取權利的鬥士、無與倫比的知識分子,兼為最深層意義上的音樂家:他以他的音樂體驗與知識,作為他政治、道德、思想上的信念的根據。他關於音樂和音樂演出的論述,既賞心,復益智,只是聯想之際多遐想,而行文至為典雅,佳處精采照人,富於獨創,充滿出人意表,只有他能揭露的啟示。

 

內容連載

第一部 1980年代
第一章 顧爾德的對位法慧見
就本世紀幾乎其他所有音樂演出者而言,顧爾德都是例外。他是才華洋溢而技巧精熟的鋼琴家(在一個滿是才華洋溢而技巧精熟的鋼琴家的世界裡),他獨一無二的聲音、惹眼的風格、節奏上的創意,以及最重要的,專注的特質,整個境界似乎遠遠超出表演這個舉動。在他的八十種錄音裡,顧爾德的鋼琴音調一聽即知,只此一家。在他生涯任何階段,你都可以說,這是顧爾德彈的,而不是魏森柏格(Alexis Weissenberg)、霍洛維茲或拉蘿佳(Alicia de Larrocha)。他的巴哈自成一格。就如季雪金的德布西和拉威爾,魯賓斯坦的蕭邦,許納貝爾的貝多芬,卡欽的布拉姆斯,米開蘭傑里的舒曼,顧爾德彈巴哈,像是為巴哈的音樂下了定義,你如果想入乎這位作曲家的真諦,一定要聽這位藝術家的詮釋。但是,和上舉所有鋼琴家和他們個人的專長不一樣,顧爾德彈巴哈──論感性、直接、可悅、給人深刻印象各方面,較上舉諸人都毫不遜色──彷彿傳達關於一種謎樣題材的知識:他的彈法令我們心想,顧爾德彈巴哈,是在提出一些複雜、深深引人興趣的理念。也由於他以此為他生涯的中心焦點,他的生涯成為一個美學和文化計畫,而不只是演奏巴哈或荀白克的短暫舉措。


《浮華世界》,1983年5月號;重印於John McGreeny編《顧爾德:變奏》(Glenn Gould: Variations),New York: Doubleday, 1983.

顧爾德的演出太值得一聽了,大多數人於是把他種種怪癖視為值得姑且容忍一下的東西。出類拔萃的樂評家,尤其里普曼(Samuel Lipman)與羅斯坦(Edward Rothstein),則進一步認為,顧爾德以與眾不同但每每反覆無常的行事作風表現其獨特──邊彈邊啍,衣著習慣怪異,以及彈奏的智慧與丰采兩皆空前──凡此都屬於同一個現象的要素:這位鋼琴家,他不只以演出為己任,更以就他所彈作品提出聲明和批評為己任。的確,顧爾德的許多述作,1964年捨棄演奏生涯,專心致志講究錄音細節,遁世、苦行又喋喋不休且多所緣飾,在在都更加使人認為,他的演奏可以和炫技鋼琴家通常不引起聯想的一些觀念、經驗和情境拉上關係。

顧爾德生涯的真正起點是1955年錄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這一點我想眾所共見,在某種意義上,此事幾乎預示他在那之後所做的一切,包括去世前不久重錄那件作品。他推出那張唱片之前,除了杜蕾克(Rosalyn Tureck),極少主要鋼琴家公開演奏《郭德堡》。所以,顧爾德的開路(和垂世)成就是,和一家大唱片公司聯手(杜蕾克似乎從來不曾享有的一層關係),首度將這件高度格式化的音樂作品擺在非常廣大的聽眾面前,並且由此創造一個完全屬於他的領域──反常、充滿怪癖、不可能聽錯。

你得到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個擁有魔性技巧的鋼琴家,在他的技巧裡,速度、精確和力量為一種紀律與計算服務,這紀律與計算並不屬於這個聰明的演奏者,而是出於音樂本身。此外,聆聽這音樂之際,你覺得你眼看著一件包封緊實、結構緻密的作品披展開來,幾乎是化解開來,成為一組彼此交織的線,統綰其線條理路的不是兩隻手,而是十根手指,每根手指都敏捷呼應其餘九根手指、呼應那兩隻手,以及其實在一切背後主控的那個心靈。

這部作品的一端宣布一個簡單的主題,這主題變形三十次,以多種模式重新配置,其理論上的複雜性隨實際彈奏的快感而俱升。《郭德堡》另一端,這主題在變奏停止後重演,但這一回,其重複──借用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對梅納德(Pierre Menard)版《吉訶德》的評語──「字面相同,而境界遠更無限豐富」。這個由小宇宙而大宇宙,復由大宇宙而小宇宙的精采往返過程,是顧爾德第一次《郭德堡》錄音的特殊成就:他以鋼琴意境表現這過程,讓你體驗閱讀和思考的結果,而不只是演奏一種樂器的結果。

我完全無意貶抑後者。我的意思只是說,打從開始,他追求的發音模式就有別於,例如,克萊本(Van Cliburn)──與他差不多同世代,一位很好的鋼琴家──對柴可夫斯基或拉赫曼尼諾夫協奏曲的彈法。顧爾德選擇從巴哈開始,繼而為巴哈大部分鍵盤作品錄音,對他的志業有核心意義。巴哈的音樂多屬對位或複音,這項事實賦予顧爾德的生涯一個力量驚人的藝境標記。

對位法的本質在於聲部的共時性、對資源的超自然控制、彷彿無止境的創意。在對位法裡,一個旋律永遠都在被另一個聲部重複的過程裡:結果是水平式,而非垂直式的音樂。因此,任何音符系列都能做無限組變化,因為這個系列(或者旋律、主題)先由一個聲部接上,然後由另一個聲部接繼,這些聲部永遠持續和其他所有聲部以相反又相成的方式發聲。巴哈的對位音樂不是旋律在頂上,由厚厚的和聲支撐(大體屬於垂直式的十九世紀音樂就是如此),而是由好幾條等長的線規律構成,這些線條蜿蜒交織,依循嚴格的規則揮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2
    $280
  2. 新書
    66
    $297
  3. 新書
    9
    $405
  4. 新書
    9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