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恨情愁紀錄片 : 臺灣中生代紀錄片導演訪談錄

愛恨情愁紀錄片 : 臺灣中生代紀錄片導演訪談錄
定價:420
NT $ 56 ~ 378
 

內容簡介

  由蔡崇隆導演帶領南藝大學生進行的一系列臺灣紀錄片導演訪談裡的部分成果,共訪談了十二位導演 分別是 馬躍比吼、朱賢哲、吳米森、吳耀東、李中旺、周美玲、林泰州、柯金源、陳俊志、黃庭輔、楊力州、蔡崇隆並有井迎瑞、李道明、郭力昕三篇序文。

作者簡介

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為台灣第一個由紀錄片工作者發起的自主工會,於2006年9月9日正式成立。會員囊括老中青三代的紀錄片編導、攝影、剪接、配樂、策展等專業人員,成立宗旨在於保障紀錄片工作者基本勞動權利、提升紀錄片工作專業水平、及促進紀錄片產業發展為目標。

 

目錄

出版序──蔡崇隆
序言
井迎瑞序
李道明序
郭力昕序

溫柔的武器──馬耀.比吼(Mayaw Biho)
如果用漢人所學的知識去作原住民的東西會蠻危險的,因為漢人所念的課本 蠻多都是刻板重複的複製。如果帶那樣的心情,既使你擁有愛心、你很有熱 忱,都還是很容易作錯的事情!

紀錄片是個好演員──朱賢哲
紀錄片的肢體語言跟內在可以很貼近,幾乎沒有距離,所以他才有辦法這麼有魅力;他可以一直講話,人家願意一直聽下去,他的內在跟他的外在可以幾乎沒有距離,這是劇情片做不到的。

謙虛的橋樑──李中旺
紀錄片是個橋樑,跟社會、人們溝通的橋樑。……我覺得這就是紀錄片的目的,至少我認為紀錄片是要達成這樣的目的,他是有個社會的功能性的,而不只是藝術作品。

政治無所不在──吳米森
你決定要剪的那句話,其實就是代表你的意識形態。所以它跟劇情片在某種程度一樣,你還是在掌控某種東西,身為觀影者必須意識必須清楚的是:那個掌控背後的力量是什麼。

有態度的攪和──吳耀東
拍那種紀錄片是整個人撩下去,對方不真誠你難免會有情緒,就像談戀愛被劈腿那種感覺。可是你憑什麼要求人家?你只是個拍片的而已。

攜酒江湖無界限──周美玲
大家都在這個江湖上面這樣子載浮載沉;大家載浮載沉的方式不一樣,可是裡頭都有一些令我看重的光芒,使得我想要去拍下那些東西。

老師的叛逆與真誠──林泰州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拿著攝影機,或者你面對攝影機的時候,都要真誠以 對。拍劇情片也是要,真誠可以超越這兩者之間模糊的界線。所以不管真實或虛構、紀錄片或劇情片,其實沒有不同,他要面對的是藝術創作最真誠的那個東西。

天大地大的實踐者──柯金源
為了實踐個人的生命價值與意義,我選擇能為生長的土地盡一份心力的工作:就是以自己的專長,紀錄環境的變遷與人類利用自然資源之後的問題。

敘事女巫 VS.同運大姐大──陳俊志
我和我的同志好友們,就像江湖裡的古惑仔和洪興十三妹,用共同的性身份, 共享的命運與壓迫搏感情,一年一年累積出我們的同志三部曲。

視野的高度──黃庭輔
很多人把焦點太集中在臺灣,希望臺灣可以給我什麼、或我在臺灣可以受到 什麼肯定,其實這都太小了──根本就不要把臺灣看在眼裡。應該希望是更大的:在亞洲、在世界上,你可以讓人家看到什麼。

感動、認同、改變──楊力州
我現在有發言權,我擁有資源、我擁有機會,我就這麼做──明白確認我的目的是讓更多人不至於討厭他所接觸到的第一部紀錄片,迅速的讓紀錄片觀眾增加,這是我認為我該負的責任。

我不是正義使者──蔡崇隆
如果說紀錄片有什麼一定不能的話,就是一定不能為了自己的目的去傷害被攝者;對我來講這是最最重要的!如果這一點做不到的話,就不要拍紀錄片!

 

出版序
蔡崇隆

  本書是我2006 ~ 2007年間,在南藝大帶領〈紀錄片製作〉課時,與學生合作紀錄片導演訪談計畫的部份成果。作為一個紀錄片工作者,因緣際會跨足於學術領域,我深深感受到本土紀錄片研究 / 論述的不足。

  市面上,可以看到諸如《製作紀錄片》、《紀錄與真實》……等西方紀錄片翻譯書,也可以看到針對中國大陸紀錄片工作者的研究調查如《記錄與探索──與大陸紀錄片工作者的世紀對話》等,唯獨不見十餘年來在臺灣紀錄片領域始終耕耘不懈的紀錄片導演訪談或相關研究。 這構成一個相當弔詭的現象:紀錄者無人紀錄。

  不要說專門培養紀錄片生力軍的南藝大音像紀錄所學生,對畢業學長姐的創作脈絡瞭解有限,即使同為紀錄片工作者的我,也未必知曉其他拍片朋友影像風格形成的背後歷程。我們往往只有機會在影展或新片座談時匆匆交流,或者透過少數學者、記者與影評人的眼光來解讀紀錄片同好的作品。近年來有些影展更強調,會邀請國外知名影展的選片人,來評選國內紀錄片作品,「市場性」與「好看性」不知不覺也成為評斷紀錄片高下的主流價值。

  對我來說,逐漸成為隱憂的是,十年來臺灣的紀錄片風潮,據說是八○年代新電影以來少見的文化榮景,而這樣的沃土或多或少也滋養了目前被看好的新興國片內涵。可是,我們這些活在當代的創作者,卻似乎陷入一種相互疏離的失根狀態中,只能不斷汲取境外的奶水,或迎合所謂紀錄片先進國家的標準。我們原本就不夠瞭解自己,現在又逐漸失去自信,這反映於本土紀錄片走過「榮景」之後,在創意與深度上的停滯不前。也預示了臺灣紀錄片可能步上當年新電影後塵,在影展與市場間進退失據,終於在創作意識遠離社會真實之後,失去了廣大人民∕觀眾的支持。

  我們有歷來最多的紀錄片徵件或競賽,獎金從數萬到數十萬不等,我們也有數不清的影像人才培力課程,在臺灣各地進行。據說相對於香港或大陸,臺灣的紀錄片推廣是兩岸三地做的最好的,這應該是臺灣民主化的可喜成果之一。只是我常想,我們對紀錄片的瞭解,十年前與十年後的差別到底有多大?也許紀錄片的技術門檻下降了,紀錄片的刻板印象改變了,但在紀錄片的文化視野上究竟拓展了多少?我們會不會只是從傳統教條的一端,擺盪到市場媚俗的另一端?不僅看不見兩端之間豐富多元的奇花異草,自然也無從肯定他們存在的意義或價值。

  這本書希望朝這方向跨出第一步。這批受訪導演名單並非由我決定,而是以南藝大學生眼光為準,不分知名度高低,先針對首批顯然風格殊異,同時也還在此領域工作的導演進行音像紀錄。受訪紀工朋友們和我一樣,願意拋磚引玉,提出自己的創作經驗 / 思惟供外界檢視。一方面這些素材可能成為本土紀錄片研究的基礎資料,另一方面也希望搭起紀工們彼此,或不同世代觀影者之間的橋樑。

  這本書的成形,必須特別感謝南藝大紀錄所烏山頭不大小組成員小辛等人辛苦的採訪整理,同喜文化林睿育的用心編輯,與台北紀錄片工會的慷慨支持。也因此不循一般商業模式出版,而希望將版權留在工會。若能如願成為這個紀工團結組織第一本出版品,未來版稅收入盼能用來繼續訪談其他中生代、新生代的紀錄片工作者。

  其實,一直到我寫序的時刻,年餘以來所能找到的經費,雖有國藝會的部份贊助,還是不足以支應這個卑微的出版計畫。所以,透過本序的書寫,我公開向關心臺灣紀錄片發展的各界朋友進行募款,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媒體改造學社友人的熱心支援,及工會理事翁英修的慨予貸款,使這本書的出版終成現實。當時捐款贊助的有心人均名列於本書封面裡,而這份心意紀工們也將永誌不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13
    $56
  2. 二手書
    14
    $60
  3. 二手書
    21
    $90
  4. 二手書
    31
    $131
  5. 新書
    9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