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首善之譜,養康健之身。
四季裡二十四節氣週而復始地循環,當季就該採行當令食補養生。養生補體春夏秋冬各有首重:
          春寒料峭-順天應時,養護肝臟為首要。
          炙夏溽暑-養心得宜,無病就能一身輕。
          微涼秋日-陽消陰長,警記關照脾胃肺。
          酷寒嚴冬-萬物閉藏,補冬補氣續精力。
      
五臟補足,和氣自然臨……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裡曾說:「夫為醫道者,當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治不癒,然後命藥』。語意是指,醫生看病,先要了解病源,然後用食物來治療,食療沒有效果,才要用藥。可見先人累績的智慧落實至今,仍能讓現代人有所本的遵循。
食療眾人皆需,但唯用首善之譜,才能養康健之身。
          獨到1.
          運用二十四節氣循環的道理,輔以中醫辨證論「食」的觀念,告訴讀者關於食材不但要注重五味調味,每道吃進去的食物更要能消化吸收,才能平衡體內的內在環境。
      
          獨到2.
          用傳統藥膳觀念,保養身體、預防疾病。食譜與烹調技術的結合也能成為一門學問,中國數千年的食療智慧不但能裹腹也能養生去病。依時節攝取對應的食材,健康有靈。
      
          獨到3.
          以中醫理論為基礎,根據需要提出便捷有力的養生食譜,本書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結合二十四節氣的相關養生知識,進行深入詳盡的分析,提出二十四節氣中應食與可食的食補療方。全書運行四季與二十四節氣的邏輯,將與人體息息相關的養生食法一一闡述。
      
春、夏、秋、冬的養生食譜,雖有應食、可食之分,但也要懂得掌握食入之時節
          平日養生除了定時運動、充足睡眠外,別忘了攝取有益身心的食補療方同樣也能預防疾病。諸如:
          「春」寒料峭-順天應時,養護肝臟為首要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始,……中醫認為肝屬木,應春時,肝臟在春季活動旺盛,因此春季養生要著重養護肝臟,以順應天時。
      
          炙「夏」溽暑-養心得宜,無病就能一身輕
          立夏,是夏天之始。中醫認為“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因此,春夏之交我們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
      
          微涼「秋」日-陽消陰長,警記關照脾胃肺。
          雖然時令已進入立秋,但天氣並沒有馬上轉涼,秋老虎時常發威,暑氣也一時難以消除,所以,立秋後要注意對脾胃加以養護,以防濕困脾胃,引發疾病。
      
          酷寒嚴「冬」-萬物閉藏,補冬補氣續精力
          立冬,代表著一年中冬季的開始,古語中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從這個節氣開始,萬物開始凋謝、伏藏,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人更是如此,為了給來年一個好的身體,從這個節氣開始,就要開始補冬,補冬可以先從補氣開始。在即將到來的寒冷冬季,只有補好了氣,人們才能更好的抵禦寒冷,才能健健康康地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季。
      
食譜食材備料容易,養生補氣輕鬆無壓力,不用花大錢就能滿足大健康
書中食材皆為平日生活裡都能接觸到的原料,沒有稀世珍寶、上天下海的珍奇食材,老祖先要您用最平易進人的方法獲得完善的食譜療方。
          例如:
          遠離慢性肝病-可食用「茵陳紅棗湯」
          【原料】茵陳20克,紅棗30克。
          【製作】
          1.鍋中放入200毫升水
          2.將茵陳和紅棗一起放入鍋內煎湯
          3.先用武火煎至水開,再用文火煎上半小時左右即可。
          【用法】吃棗喝湯,早晚分服
          【功效】益氣生津,保肝退黃
      
          腮幫不再腫脹-可食用「清炒莧菜」
          【原料】新鮮莧菜300克,食用油、鹽、味精適量。
          【製作】
          1.將莧菜清洗乾淨,瀝乾水分;
          2.鍋置火上,加入少許油,待八成熟時,下莧菜急炒,並放鹽調味
          3.待莧菜快變軟時,放入味精和水,煮沸3分鐘後,即可起鍋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禁忌】脾胃虛寒者禁食
      
          書末附錄1、對應各節氣養生菜索引2、二十四節氣常見養生菜精選3、二十四節氣坐功養生4、二十四節氣易筋經養生,邊吃邊享氣血之活絡,邊吃邊有延年之體魄。
           
          摘取「二十四節氣易筋經養生」部份說明與介紹-一年二十四節氣都有與其對應關係經脈,因此,易筋經養生功法也可根據節氣的有所不同而各有側重。
      
          二十四節氣與易筋經功法及經絡鍛煉對應說明
          二十四節氣  易筋經十二式       對應經絡  
          立春雨水    青龍探爪勢         手少陽三焦經
          驚蟄春分    韋馱獻杵第二勢     手陽明大腸經
          清明穀雨    出爪亮翅勢         手太陽小腸經
          立夏小滿    臥虎撲食勢         手厥陰心包經
          芒種夏至    倒拽九牛尾勢       手少陰心經
          ……等。
      
作者簡介
中醫師 王彤
中國四大名醫孔伯華學術傳人;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 3+3 專案工程孔伯華名家研究室研究員;孔伯華傳人孔少華弟子。
中醫執業醫師,近代名醫楊浩如先生親眷。幼承家學,曾侍診於針灸泰斗賀普仁先生,對於經絡穴位,針法運用頗有心得。
從事臨床工作多年。曾遊歷中國各地地,探訪高人,研習中醫。諳熟醫家經典和治病之道,熟精中國傳統文化,通易經、讀二十五史,在經絡養生保健方面造詣深厚,見解獨到。善於針藥並用治療內科、婦科、運動損傷等疾病,對治療兒科常見疾病也有獨到之處。
          著作有: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食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