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i世代父母的震撼教育:太常打手機給孩子,會降低他的獨立性和成就

給i世代父母的震撼教育:太常打手機給孩子,會降低他的獨立性和成就
定價:299
NT $ 210 ~ 510
 

內容簡介

  這本重量級大書,內容揭露了在iPhone等高科技手機和facebook等網路工具使用頻繁下,對爸媽和親子關係會產生什麼劃時代的影響?

  「i世代爸媽」源起於近十年,創造了養兒育女的新紀元,有效整合了爸媽、導師、摯友的角色,他們同時擅長快速撥鍵、上臉書、操作滑鼠,藉由通訊科技讓親子展開即時、頻繁的聯繫。這樣的情形遍布校園,學生使用手機、iPhone、電腦、Skype 以及所有最新科技與爸媽保持聯繫。但是學生因此變得獨立嗎?出自善意的爸媽是否適得其反,讓孩子不願成長?

  根據此書的調查顯示,最常與爸媽聯絡的學生比較缺乏自主性,與同齡學生比較,心理發展低於標準值。這項結果令人憂心,因為在這個年齡,獨立特別重要,而缺乏自主使得獨立生活變得困難。最近專家開始擔心「電子臍帶」效應對學生心理造成的影響,包括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華爾街日報和其它刊物也開始報導這項令人憂心的趨勢。

  「學著放手吧!」當小孩上學時,爸媽總是這樣被勸說。但是在快速撥鍵的文化中,不管是用黑莓或Skype,親子之間頻繁的即時通訊都是前所未見。今天,即時通訊的i世代爸媽認為比起上個世代,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更親密了。爸媽融合了導師、心腹、朋友的角色,但是這對小孩真的好嗎?爸媽真的有放手嗎?並且這很重要嗎?

  芭芭拉.霍芙博士是美國密德貝瑞學院心理學教授,與在紐約時報專題報導中學與大學趨勢的記者艾比.摩爾,在本書中針對學生就學時與畢業後親密通訊的正反面提出深入的探討。年輕人無法獨立發展健康、相互滿足的關係,讓i世代爸媽拉起警報。

  在平均每週通訊高達13次的頻率下,爸媽似乎很難放手讓小孩展翅高飛。霍芙博士的研究與艾比的報導揭露這個趨勢是如何在家庭、學校、工作場合中形成,又如何造成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學習問題。從前,學生自己面對校園生活、學習解決生活問題,並在過程中成長。現在,很多學生把每個問題都丟給爸媽,希望立刻得到解決方案:「可以幫我改作業嗎?明天就要交了!」「洗牛仔褲時,洗衣機要怎麼設定?」問爸媽比上網查Google 或查維基百科還要方便。

  作者發現爸媽以史無前例的干預程度,打電話給教授、同學,為小孩選課,甚至不遵守校園榮譽規則,協助學生的作業。從上學之前到畢業之後,作者建議爸媽如何保持親密關係,同時讓小孩得到足夠獨立成長的空間。

  手機和電腦不會說明為人爸媽該怎麼做。本書對有小孩即將或已經上學的爸媽,是一本無價的教養指南。

本書特色

  美國FREE出版社2011年度大書!台灣與美國同步出版!

  美國紐約時報書評推薦!今日美國書評推薦!!

  紐約時報專題報導--揭發現代教育趨勢的驚人內幕&教導爸媽如何因應?

  終於有一本解讀現代科技趨勢下親子關係衝擊的暢銷新書!!

  紐約時報教育記者、教育心理學博士聯手出擊,本書針對i時代現象的最新研究指出,爸媽如果一直過於頻繁使用手機、網路與孩子聯繫,孩子將會延緩成長、養成高度倚賴性、未來成就降低!

作者簡介

芭芭拉.霍芙博士 Barbara K. Hofer, PH.D.

  美國密德貝瑞學院心理學教授,從事青春期轉變入成年期的研究與教學,她在哈佛大學得到人類發展碩士,並在密西根大學得到教育與心理學博士。她也是美國心理協會(APA)的成員,獲得該協會與美國教育研究協會所頒發在教學、研究與寫作方面的獎項。她的一雙兒女剛從大學畢業,也因此親身體驗這個i世代的教養問題。

艾比.摩爾 Abigail Sullivan Moore

  在紐約時報定期報導中學與大學趨勢議題,她的兩個兒子一位是大學生,一位就讀中學,所以她每天都得面對i世代爸媽的挑戰,她畢於賓州大學,在西北大學新聞學院得到碩士學位。

 

目錄

推薦序
扮演「網路家教」的i世代父母        曾志朗
父母『進化論』:從e世代到i世代    蔡炳坤
要命的「電子臍帶」                  李  昂

第一章  i世代父母的衝擊
「健康型」、「過度參與型」或「侵略型」 / 校園的即時通訊浪潮 / 孩子成年期遲到了 / 如何拿捏關懷尺度

第二章 電子臍帶──過度聯繫的親子關係
 密德貝瑞學院調查結果/ 誰撥了這麼多通電話?/ 延續童年時期的溝通模式
/ 孩子喜歡與爸媽頻繁聯繫?/ 發展新的人際關係 / 親子間最常聊的話題

第三章 爸媽是永遠最好的朋友?
電子臍帶讓成長變緩慢 / 誰主導學生生活?
Skype通訊的便宜症候群/ 學業成功的不二法門 / 爸媽過度參與何時了
/ 家長掉入陪讀的書僮角色 / 十八歲的生日蛋糕 /

第四章 總是伸出援手v.s. 癱瘓.定力
到底誰在讀書?/ 爸媽過度參與的七大錯誤/ 接近警戒線的範圍

第五章  錯誤迷思:孩子,我只要你快樂
教養新勢力 / 過度聚焦「快不快樂」 / 二十四小時待命消防隊員
/ 我隨身攜帶著『家』/ 快樂的空巢人生

第六章 親子關係的進化:好友型爸媽
國中升高中的巨大轉變 / 按下快速撥號鍵,問題就解決了
/ 青少年管理金錢技巧 / 社會心理學家眼中的「自我世代」
/ 單親爸媽過度依賴孩子 / 將小孩當作最好朋友 / 孩子能說不嗎?

第七章 「臉書」中的爸爸
為何小孩較喜歡和媽媽說話?/爸爸角色正在改變 /臉書、推特鼓吹家長跟蹤大革命/ 臉書中的爸爸 / 男女生與爸媽討論主題不同 /寶貝男孩俱樂部 /簡訊創造更好親子關係 /危險的嘮叨

第八章  當小孩有學習與醫療問題
十六至十八歲快速轉變期 / 爸媽的四大不當反應  / 如何因應意外事件/
第一學期的轉變 / 學習對健康負責 / 擬定通訊計畫表

第九章  爸媽洞察力可降低孩子心理問題
校園心理疾病普遍加溫 /心理健康的警訊清單 /創造及維持愉快的對話
 /爸媽要善用直覺 / 同儕協助很重要/

第十章 「千禧世代」的特質
畢業後溝通頻率有增無減 / 職場年輕人厭煩什麼?/ 不景氣助長家長參與氣勢
/ 年輕人的決策力跑去哪裡? /雇主是要錄取有自信的人  / 鼓勵孩子遵守職業道德

第十一章  鼓勵孩子獨立做決定
健康關係的潤滑劑 /開學後幾個月觀察期 / 加強與爸爸的聯繫 / 適度回應抱怨 / 勿使用控制性語言進行溝通 / 敞開心胸面對爭議話題 / 鼓勵自信心的培養

 

推薦序1

要命的「電子臍帶」

  前陣子密集的到美國八個大學以英文作演講,飛行了許多地方,真的見識到電子產品在美國人生活中占有的重要性。

  不管是在等飛機、等餐飲,只要是一得空的等待的時刻,打開隨身的ipad、行動電話、電腦等等,那種熱中投入的樣子,真的讓我這個號稱「見多識廣」的人,都嘖嘖稱奇!

  校園裡,下課之後,人手一支行動電話談話,也果真是常見的奇景。如果不是這趟美國行,還真的不能全然了解《給i世代父母的震撼教育》這本書提出來的警訊。

  相較起來,台灣一般生活中,尚還看不到這樣狂熱的被電子產品綁架的方式。台灣目前使用電子產品的父母,還不如書中講的嚴重,我們在科技的使用上,年長一代的,可能不如美國這樣所謂開發國家的高頻率。

  但是,台灣的父母親必需更仔細的閱讀這本書,並從中學習。理由無它,我們的親子關係本來就有自己的文化特色:那就是父母親強烈的保護與掌控,以及相較之下,孩子的過度倚賴。

  我們的子女在學習獨立的過程較西方人慢而且落後,這是整體社會文化結構下不爭的事實。所以雖然我們的父母親尚且不像美國的父母親一樣,可以如此便利的用行動電話、電郵、簡訊「控制」子女。但如何以書中提示的「固定時間」、「階段性」的方式,維持與子女適度的親密關係,仍能作他們的導師、心腹與朋友,仍十分值得學習。

  另一方面,作子女的,透過這「電子臍帶」,凡事只要一通電話打給父母親,就能方便的得到解答,不用自己摸索、找尋答案,對獨立的判斷與人格的養成,當然極為不利。

  作子女的,也該好好從這本書中學習如何不只會將問題丟給爸媽,不要養成這種方便的過度依賴。

  此外,要談論這本書,我還要會以一個不同的方式來做介紹。

  首先,由於這是一本翻譯的書籍,在過去,只要是翻譯的書,重點都著重於原作者,譯者通常不會被太過重視,好像譯者只要具備通曉某種外語能力,便已足夠。

  作者當然十分重要,但是譯者一如影子一般,能給予書籍完整的立體形樣像,以及,份量。

  談這本書,當然一定要談到翻譯者王中詩女士。她是我們美食會的成員,一個孩子的母親。我認識中詩的時候,她經營一個公關公司,有能力舉辦大型的餐酒盛宴。

  我一向以喜愛香檳名聲在外,常常被邀請去參加那些頂級、華貴的香檳晚宴。國際知名品牌的香檳,有的棣屬於大的時尚集團,晚宴常常有音樂、藝術表演,香檳、美食、藝術,塑造了有品味的歡樂時光。

  可惜隨著台灣經濟遲緩,這些國際知名品牌紛紛撤出台灣,盛宴不再。

  再次見到中詩,發現她並不曾使自己閒空下來,她學習鋼琴、作畫,表現得有模有樣,還能開畫展。更以其人脈和關係,組織了讀書會,果真認真的讀了許多書,我相信,這是使得她投入翻譯工作的重大理由。

  我看到一位中年、成熟的女性,不只是外表美麗,具有品味,見過世面,從職場上退下來,不矯情、更絕非裝模作樣的在文學藝術中,找到了自己的一片新的天空。

  這相較於只會花時間購買名牌、喝下午茶八卦的女性,我當然覺得會活得更充實而且快樂。

  而這樣從工作中暫退下來,卻能找到自己生活中心的母親,也方不會用「電子臍帶」,將自己與子女綁架在一起。

  所以,就跟我一樣,相信這樣的一位懂得生活、品味不凡的成熟母親,選擇、翻譯出來的書,會對女性朋友們,以及子女們有所幫助。

李昂
(本文作者現為知名作家)

推薦序2

父母『進化論』──從e世代到i世代

  科技文明的發展,已非「一日千里」可以形容,而是進入了「無遠弗屆」、「瞬息萬變」的境界。有人分析世代變遷的波長指出:農業世代歷經兩千年、工業世代也有兩百年、資訊世代只需二十年,下一個世代恐怕只剩兩年。一點都不誇張,才沒有多久光景,我們已經不自覺地從e世代來到了i世代。

  「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的e世代思維:electronic、emotional、egocentric、exigent等特質,呈現在價值選擇、語言表達、兩性互動、偶像崇拜、網路文化、叛逆行為等青少年議題上,隨處可見,對傳統價值觀所造成的衝擊,常讓父母們苦無對策。而今,另一個新的挑戰又隨之而來,「不管喜不喜歡,高科技產品已成為i世代青少年DNA的一部分」,人與人的關係,全建立在一條網際網路線上,人與人的互動,皆在滑鼠與鍵盤之間游動,為人父母幾乎插不上手。無怪乎名作家吳若權先生曾感慨:「60及70年代出生的一代都是懂得反省的一代,不同的是,1960年代出生的一代是自我反省的一代,1970年代出生的一代則是反省別人的一代;至於1980年代出生的一代,則是不懂得反省為何物的一代。」

  對此,難道為人父母者就束手無策、舉旗投降了嗎?當然不!作為i世代的父母,不僅要與時俱進、同步成長,還要調整步伐、全面因應,才能善盡職責。換言之,i世代其實也促進了父母的成長與學習,而產生了『進化』的契機。如此一來,化危機為轉機,經過適當引導,將有機會讓intelligence、integrity、ideal等特質,成為i世代的代名詞,重塑i世代青少年的形象。

  美國密德貝瑞學院心理學教授芭芭拉.霍芙博士與紐約時報名記者艾比.摩爾女士,以自身教養i世代子女的經驗,合著完成《給i世代父母的震撼教育》一書,內容揭露了在iPhone等高科技手機和facebook等網路工具使用頻繁下,對爸媽和親子關係所產生的影響與因應之道。全書共有十一章,從i世代父母的衝擊著手分析,除了深入探討『電子臍帶』的熱門議題外,並全方位分享親子之間的互動模式,以及幫助孩子學習、心理、醫療等問題,最後以養成孩子獨立思考、做決定為結語。全書一氣呵成、材料豐富,讀來深入淺出、精彩極了!有佐證的調查數據、親身的教養經驗、孩子的成長故事、情境的親子對話,最可貴的是,在每一章結束前並提出給家長、爸媽的真誠建議,實為今日i世代教養子女經典之作,拜讀感佩之餘,聊綴數語樂予推薦。

蔡炳坤
(本文作者為前建中校長,現任台中市副市長)

推薦序3

扮演「網路家教」的i世代父母

  i世代已經到了,現代人其實就是個數位經營者,他(她)必須學會把生活裡的各項細節套裝在全球化的數位平台上,而且這個平台是隨著個人的行蹤到處移動,個人生活上的所有資訊,盡在手(機)中。

  政府的責任是打造暢通的數位網絡,使家家都能聯結在數位平台上,無往不通,品質「良」「善」。父、母親呢?就必須擔負起「網路家教」的責任了。網路上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電子書、手機閱讀器、電子聯絡簿、視訊家長會議等,智慧型生活圈的i世代已經在改變社會的生態,如何教育自己和小孩做個優良數位生活經理人,確是當務之急!

曾志朗
(本文作者現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內容連載

第二章 電子臍帶──過度聯繫的親子關係

榮獲書卷獎的安妮說:「真的很不容易!」,但現在似乎沒有她做不到的事,剛踢進學校的足球精英賽,還在國外進修了一學期,那麼不容易在哪?她想一想回答:「第一次不用靠爸爸完成自己的報告,而且發現我比他更了解這個研究主題。」她開始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她非常驕傲跨越了這一關,就從二十一歲起。

學生使用手機、iPhone、黑莓機、電腦、Skype及所有最新的科技和父母保持聯繫,但有因此變得更為獨立嗎?自認出自善意的家長是否覺得過度聯繫反而適得其反,讓孩子不願意成長?

密德貝瑞學院調查結果: 手機造成親子關係革命
密德貝瑞學院曾經對學生做過一項調查,有關與父母通訊的次數,考上學校之前心理所預期的和之後實際次數有沒有差別?

結果顯示,考上學校之前,學生預期使用的即時通訊(包括手機、iPhone、電子郵件、Skype等)交談頻率,每週平均只有一次,因為學生們非常憧憬未來的獨立生活,很興奮地談論離家後自己可以做決定,不需要每天向爸媽晨昏定省。一位男生驕傲地說:「我不會再將爸媽當作支援系統,我會努力建立自己的支援體系。」學生們的想法證實每週通話一次的假設前題非常合理,他們想像學校是一個沒有家長干預的園地,是演奏成年樂章的前奏曲,只要走進由交響樂曲譜成的學校殿堂,美妙音符就會自然流瀉,該假設前題似乎很合理。

不過,統計之後的狀況完全相反,甚至令人震驚,第一學期親子聯絡的頻率,每週平均是一四.四次,參與研究工作的畢業生娜娜驚訝地表示,她念高中時,同學很少隨身攜帶手機,現在校園裡卻隨處可見。行動電話先是攻占了學校市場,接著是家長市場,之後掀起了學生與爸媽之間的通訊革命。

這場革命帶來了重大改變,我們甚至不知道這一代學生要如何因應?對於引頸期盼獨立的初生之犢來說,很像是獵人突如其來打了一槍,但我們同時也發現了另一項警訊:儘管學生的期望值和現實之間發生極大的落差,但大多數的學生並沒有覺得不愉快。

回歸到基本問題:親子之間頻繁的接觸是否健康?在高中時期,孩子就受到家長的嚴格管教;到了大學,爸媽依舊沿用過去管教青少年的態度繼續監督,改用手機和電子郵件提醒孩子考試、打掃房間、掌握論文進度,令人訝異的是,學生習慣成自然,繼續依賴父母的管教。

專家開始擔心「電子臍帶效應」對學生心理造成的影響,《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華爾街日報》和其他相關媒體開始相繼報導這項令人憂心的趨勢。

誰撥了這麼多通電話?
媒體大肆報導的同時,有人覺得未免過於杞人憂天,或許只會發生在第一個學期、只出現在那些貴族學校、只是特殊個案?也因為不同聲音出現,第二個學期結束後,我們又訪查同一批學生,說不一定長期離家關係會減輕思鄉之情,他們學會自己下決定?結果又和預期不同,親子熱線仍如火如荼地進行,其他調查仍顯示,就算入學前曾有短暫獨立生活的學生,比如:到其他國家遊學,並學習過管理自己的時間、金錢、生活等,但回歸學校生活後,仍然得接受家長遙控監督,所以獨立的種子剛萌芽,就被爸媽親手摘掉。

為了瞭解問題核心,霍芙與調查小組進一步針對近一千名學生與家長進行擴大訪查。新出爐的報告結果,再次讓我們失望,原本以為度過頻繁聯繫的第一學年,一切都會好轉,但事實正好相反,不論幾年級的學生,沒有地區或公私立學校之分,是一種持續增強的全國性現象,每週平均的家庭通訊次數是一三.四次,最常使用的工具是手機(九七%的學生都擁有),其次是電子郵件。

該項研究結果,同時粉碎問題全部出自家長的假設,小孩打電話回家的次數幾乎和爸媽一樣。媒體報導似乎偏向父母不願意放手、堅持介入的角度,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學生們也樂於接受,甚至邀請家長一起進入學校生活。

霍芙在迎新派對遇見了一位活潑的新生小米,她聽完該項親子溝通研究的結果:「真的就是這樣呀!我幾乎每天打電話給爸媽,閒聊參加社團、選課、跟室友互動的各種問題。」

透過訪談一再發現,學生通常會低估實際的聯絡次數,一位西岸的學生認為該項調查結果很荒謬,因為她一週「只」跟媽媽通話三次,她先是不屑,想一想之後大聲修正回答:「哦!其實我老爸每天在上班途中打電話給我,家人之間經常相互寄電子郵件,這種聯絡很適合我們。」

學生似乎不能意識到頻繁聯繫對成長時的獨立所造成的影響,所以他們的學校生活及體驗絕對和兄姊、爸媽有很大的不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
    $210
  2. 新書
    79
    $236
  3. 新書
    79
    $236
  4. 新書
    85
    $254
  5. 新書
    88
    $263
  6. 新書
    9
    $269
  7. 新書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