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戰慄的帝王后妃之死

令人戰慄的帝王后妃之死
定價:280
NT $ 60 ~ 252
  • 作者:孚生
  • 出版社:八方
  • 出版日期:2010-12-2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487555
  • ISBN13:9789866487552
  • 裝訂:平裝 / 20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歷來最具典型意義的宮廷鬥爭?沉迷於神仙方術、丹藥的帝王,服食而死者不勝枚舉?尼祿當政初期一度堪稱羅馬的鼎盛時期,卻是羅馬歷史上最詭異的13年?本書從四個主題討論古代帝王后妃之死:隕落的紅顏美玉、長生夢斷帝王魂、殘酷的宮廷殉葬制度、遙遠國度的亡靈。翻開千年歷史的頁面,輝煌又醜陋地記載著明爭暗鬥的後宮體制、無能昏敗的帝王、政變奪權,殘忍地揭開歷史真相的醜惡與殘酷!

  作者旁徵博引正史記載與野史傳聞,不偏不倚地論述歷史事件的真相,文字描述時時鮮活,不只是令人戰慄,在字裡行間可窺見作者對於歷史的深層思考,「最終你不僅僅是毀滅,你還會被記錄在書中永無止盡地重複著這次毀滅,每當有人翻開此頁,你便又回到了被人手起刀落前的那一剎那」。回溯帝王后妃之死──王權的絕症,讓人留下無限的悲哀和沉思…。

本書特色

  帝王後宮是個充斥著陰謀算計和淒美愛情的場所,也是小說家們熱衷的題材,但歷史真相卻總是出乎意料的醜惡與殘酷……

  「人彘」的受刑人戚夫人、後宮爭鬥下的犧牲品王皇后、莫名被處以凌遲的端妃、被活活餓死的帝王蕭衍、被送上斷頭臺的國王路易十六,以及新婚夜離奇死在床上的「上帝之鞭」阿提拉……

  愈是致命,就愈是充滿誘惑力!隨著時代更迭,這些慘惡故事早已褪了當時的血腥,只留下斑斑歷史痕跡……

  你會帶著審視過人類苦痛的憐憫把本書閤上,儘管你更可能是帶著獵奇的心態把此書打開。

作者簡介

孚生

  1987年愚人節生,中文系畢業,文字功底較深厚,愛好古文與寫作。曾於中學任教並擔任圖書館管理者。常年在老師和學生的雙重身份上跳躍並樂此不疲。

 

目錄

第一章 隕落的紅顏美玉
1 「人彘」的發明者和受刑人——漢高祖呂后及戚夫人
2 古代後宮爭鬥的教科書——武則天與王皇后其事
3 被淩遲的宮變「主謀」—— 明世宗曹端妃
4 傾覆于馬嵬坡的「愛情」—— 唐玄宗與楊貴妃其事
附錄:一個瘋狂王朝的見證者和受害者——北齊文宣帝皇后李祖娥

第二章 長生夢斷帝王魂
1吞金而死的末代皇帝和被餓死的一代開國之君——南朝齊和帝蕭寶融與梁武帝蕭衍
2 從登基到去世都謎團重重的皇帝——清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
附錄:中國皇帝制度創立者,卻死不瞑目——祖龍千秋,秦始皇始末

第三章 遙遠國度的亡靈
1 第一位反基督暴君——尼祿之死
2 被斷頭臺處死的國王——路易十六
3 新婚之夜離奇而死的征服者——「上帝之鞭」阿提拉
4 埃及豔后——克利奧派特拉七世的生死傳奇
5 「我死即我生」——蘇格蘭傳奇女王瑪麗.斯圖爾特
6 風流皇帝和他六位妻子的結局——亨利八世
7 被妻子罷黜的沙皇——彼得三世
附錄:最為恐怖的詛咒或最為奢侈的死亡——與木乃伊相關

終章 殉葬坑裡的冤魂——殘酷的宮廷殉葬制度
後記

 

歷史是人類的病歷

  歷史是人類的病歷,生存或毀滅,都只是一種症狀。而奇怪的是它從不衰老,在記載著它的字裡行間中時時鮮活,永無止盡地重複著病入膏肓的瞬間,重複著閉上雙眼前的黑暗,重複著墳前吹動白旌的風和隨風蕩遠的哀聲。

  這一期的主題正是這些過往,名為王權的絕症;那些人中的至高者們灰飛煙滅的骸骨,和滯留在史書修辭中淒恐的死狀。他們一度手握天下,卻無法拒絕宿命最終把他們領進書裡,化作冷酷的描述和蒼白的諡號。
  
  愈是致命,就愈是充滿誘惑。帝王后妃,這個籠罩了世界千百年的陰霾至今仍在人們的內心深處蠢蠢欲動—瞧,那女孩正坐在窗前,幻想著自己能「像個皇后般」被「國王」迎接。從此享受上奢侈而慵懶,浪漫而永恆的「幸福」。

  而歷史和我們要在本書中記錄的,是這分幻想的幸福背面殘酷的真實。這分假象索取的,遠比你所願意付出的要昂貴太多。生命?這才是個底價而已。琉璃杯中的美酒頃刻間就可以混入你動脈裡翻湧的鮮血,玉盤中的佳餚興許是一枚枚項上人頭—最終你不僅僅是毀滅,你還會被記錄在書中,永無止盡地重複著這次毀滅,每當有人翻開此頁,你便又回到了被人手起刀落前的那一剎那。

  這是真正殘酷的毀滅。它牢牢地釘在名為歷史的病歷之中,還要一而再的被後來的自命不凡者翻開早已膿化的傷口,然後指著它說:「看,這就是真相」,──這也就是筆者正在做的事情。

  好了,我尊敬的讀者,請翻開下一頁吧。唯獨這一次我希望在最後,你會帶著審視過人類苦痛的憐憫把本書闔上,儘管你更可能是帶著獵奇的心態把本書打開。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殞落的紅顏美玉
是一段淒美的愛情傳說,還是紅顏禍水?

「人彘」的發明者和受刑人
漢高祖呂后與戚夫人


女性地位向來是歷史無法迴避的尷尬。長達數千年的男尊女卑將女性推至了極端的附庸之境,而且愈演愈烈。她們在男性力量的傲慢之下,成為歷史各個時期生養的工具、戰利品、賞賜抑或炫耀的資本,逐漸物化。即便她們中那些被男性王權賦予了后妃地位的幸運兒,在雍容華貴的稱號之下,真正被完整記下了姓名者又有幾人?說穿了,母儀天下的溢美之詞,不過是盛世帝王們「齊家」的佐證,名垂青史的大好陪襯;又或者是一個傾頹的王朝衰敗的原因,紅顏禍水的可悲託詞。

但某種意義上,也正是歷史的這種不公,才使得那些能夠被流傳的女性,通常都是真正意義上出類拔萃的—無論是「哪一方面」的出類拔萃。她們證明了花容月貌無才為德,不過是男人們為了保存自己顏面的一廂情願,而在傲慢的男性歷史中,添下了不讓鬚眉之筆;就算是用鮮血添上的。

事實上,今人已很少再用陳腐的傳統眼光,回過頭去看待那些女性,例如呂后,這位史上第一位垂簾聽政的皇后,「人彘」的發明者。所謂「人彘」,意為「人豬」,即砍去人的四肢,挖出眼珠,以香燭熏聾雙耳,又用藥毒啞,卻留下其人性命。事實上,將這種慘無人道的行為歸結為一種刑罰,並不妥帖。「人彘」之名,並非這一連串行為的總稱,而是對被害者的命名。然而留下性命,生不如死,就連「人彘」這個稱呼本身,某種意義上也是這個酷刑的一環—對精神的極端摧殘。

被處以如此酷刑的,和這個酷刑的發明者呂后一樣是個女人,她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歷史上有名的戚夫人。關於戚夫人的全名,有資料稱其本名戚懿,但已難考證。某種意義上,戚夫人之所以能在歷史上「赫赫有名」,也正是因為她和呂后之間,各自為了自己兒子帝位繼承權的爭鬥,而因此遭到如此慘絕人寰的報復。

呂后原名呂雉,字娥姁,早在漢高祖劉邦仍身為秦朝的沛縣亭長之時,即已嫁與劉邦為妻。根據史書記載,呂雉之父好相面,認為劉邦面相非凡,斷言自己這位女兒「非劉邦不能駕馭」,因此將女兒嫁給劉邦。這樣的情節頗有野史傳說的意味,但後事也的確如其所言,劉邦死後,呂后一手遮天,以一個婦人的身分稱制,古來第一。

然而,在劉邦建立漢王朝之前,劉邦和呂雉的夫妻生活並不平順。根據《史記》的記載,劉邦私放勞役,並於芒碭山(今河南永城)起義,而呂雉及劉邦父母卻也因此被捕入獄。秦朝滅亡後,呂雉又被項羽軍俘虜,和劉邦父母一起當了數年人質。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楚漢鴻溝議和」之後,才被送還。也就是說,呂雉和劉邦雖是結髮夫妻,但真正在一起的時間,也只有兩人結婚開始,直到劉邦芒碭山起義之前的三年多時間。

西元前二○二年,劉邦稱帝,呂雉被封為皇后,立其子劉盈為太子。
如今已無法考證呂后是否美貌,但關於戚夫人,幾乎所有的史料都稱戚夫人美貌異常,精通歌舞,尤其是一種「翹袖折腰」的楚地舞蹈—才貌雙全,似為公論。儘管歷史未曾給出具體時間,但記載中,呂雉被楚軍送還之時,戚夫人已是劉邦甚為寵愛的姬妾了。年長色衰且缺乏共同生活基礎的呂雉,比之年輕貌美能歌善舞的戚夫人,草莽出身的劉邦中意於誰,不言自明。史載,呂后送歸後很少得到劉邦召見,夫妻日益疏遠。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在呂雉為自己所生的兒子劉盈,和戚夫人所出的兒子劉如意之間,高祖劉邦必然是傾向於立劉如意為太子。而且根據記載,除了對戚夫人的喜愛不說,劉如意本人也聰慧有加,頗有乃父之風。相較之下,太子劉盈性格羸弱,不堪重用—史書甚至記載劉邦曾親口說出:「如意類我,太子不類我」一類的話。

但即使如此,並不意味劉邦可以擅自將劉如意立為太子。因為呂雉是正室,劉盈是嫡長子,這種廢長立幼的行為在當時看來,是對講究次序倫理的宗法制度的顛覆,必然動搖漢王朝的,「國之根本」。這也使得整個太子位之爭,實際上演化成劉邦、戚夫人與呂后和當朝重臣之間的博奕,一場個人喜好與宗法倫理制度的博奕。

據記載,戚夫人透過「日夜啼泣」的方式,使劉邦下定決心另立太子。因此,劉邦將年紀尚小的劉如意封為趙王,為改立太子預埋伏筆。此後,劉邦數次向群臣透露出,欲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的意圖,但一直遭到朝中重臣的強烈反對。另一方面,呂后也積極籠絡朝中大臣,打消劉邦廢立太子的念頭,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跪謝周昌」和「商山四皓」二事。據載,劉邦第一次提出廢太子之議之時,丞相周昌帶頭反對,甚至堅決表示「期期不奉詔」,使劉邦的廢長立幼之念,一經提出便被打回。呂后聽聞後,甚至「跪謝」於他。

而真正使劉邦徹底打消念頭的,是「商山四皓」出山之事。所謂「商山四皓」,是自秦時為了躲避戰亂而隱居山林的四位賢士,年逾古稀,頗有盛名,劉邦曾數次邀請四人出山,均被拒絕。然而一次朝宴之時,劉邦發現有四位白髮老人隨太子一起參加。詢問之下,得知四人就是自己屢邀不至的商山四皓。

朝宴過後,劉邦和戚夫人相擁而泣,並讓戚夫人獻舞,自己作歌道:「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
安所施」,意指太子羽翼已豐,再難撼動。而從此之後,他也再沒有提及改立趙王如意之事。實際上,根據史記的說法,商山四皓的出山並非因為太子劉盈的威望,而是呂后因廢立之事問計於留侯張良,而後按張良之說,以太子的名義「重禮卑詞」,請出了四皓。

這場半帶鬧劇性質的太子之爭,也就以此告終。某種意義上,儘管戚夫人極受劉邦寵愛,但畢竟不諳世故。而呂后在多年的顛沛流離中深受磨練,圖存意識和權謀智慧遠高於戚夫人,這點是不爭的事實。同時,除了廢立太子的失敗,只要劉邦一死,戚夫人就再無任何依託。漢高祖十二年(前一九五年),劉邦駕崩。太子劉盈即位,為惠帝,由於劉盈年幼,大權落到呂后掌中。
(未完待續,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書籍)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1
    $60
  2. 新書
    79
    $221
  3. 新書
    79
    $222
  4. 新書
    85
    $238
  5. 新書
    85
    $238
  6. 新書
    9
    $252
  7. 新書
    9
    $252
  8.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