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你不生氣2:擁抱幸福、自在喜悅的人生大智慧

佛陀教你不生氣2:擁抱幸福、自在喜悅的人生大智慧
定價:260
NT $ 205 ~ 234
  • 作者:蘇曼那沙拉
  • 原文作者:Alubomulle Sumanasara
  • 譯者:卓惠娟
  • 出版社:野人
  • 出版日期:2012-05-0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158969
  • ISBN13:9789866158964
  • 裝訂:平裝 / 224頁 / 14 x 20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願我幸福」「願我的親友幸福」「願所有眾生都幸福」
慈悲冥想、品味喜悅,怒氣無處生!

  NO.1  暢銷日本的心靈智慧良帖!
  ★隨頁精選《擁抱幸福智慧小語》時時翻讀、時時記得要幸福★

  人問:「要如何才能實踐不生氣的生活?」
  佛說:「要開發大智慧。」
  大智慧是澈底了解「自我只是錯覺」以及「自我是無常且無時無刻都在變化」,這麼一來,你會恍然大悟,原來沒有什麼值得煩惱的,因而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人問:「要怎樣才能獲得幸福?」
  佛說:「要對一切生命心懷慈悲。」
  人類很容易生氣,就算是強迫自己,也要培養出與忿怒恰恰相反的慈悲心。
  請在腦海裡反覆唱誦:「願我幸福。」「願我的親友都能幸福。」「願所有眾生都能幸福。」忿怒將會消失無蹤,我執也會跟著消失。我們的人生就能活得簡單、瀟灑而自在。

  這是一本修煉「幸福生活」的實戰祕笈!
  心靈醫師佛陀+日本知名佛教長老,幫你打通「愛生氣」的任督二脈,教你輕鬆看見怒氣→找到生氣的原因→進而真正超越怒氣、獲得喜悅的幸福人生大智慧:

  .必須承認〈忿怒無所不在〉
  √ 不能逃避,必須正面挑戰!

  .透視〈忿怒十大通緝犯〉
  √ 愈清楚忿怒十大通緝犯的樣貌,愈能對症下藥,將怒氣澈底斬草除根。

  .忿怒都是培養出來的
  √ 覺察忿怒的起點──幽微的怒氣:開朗喜悅的心漸漸消失、厭煩無聊的心思、「要是可以的話,真不想做!」的心情……
  √ 別讓厭惡的事占領我們的心,縱使生氣了,也別反覆為了同一件事忿怒。

  .培養超越忿怒的美好想法
  √ 面對恐怖、不安、膽怯等猛獸攻擊時,一味地逃跑只會掉下忿怒的懸崖,何不當場站住(正視忿怒)或讓路而過(換個想法),就能安心。
  √ 認清人每個當下的感覺都是短暫且不完美的,所有感覺都會變成過去,了解「什麼嘛!原來沒有什麼值得煩惱的!」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

  .實踐〈活在幸福的道路上〉的妙招
  √ 運用大智慧、慈悲冥想超越怒氣,才能優哉游哉、處處是幸福。
  √ 每一分鐘都細心體會「我已經完成了這麼多」的喜悅,而不是努力十年後,才感受完成剎那的成就感。

作者簡介

蘇曼那沙拉(Alubomulle Sumanasara)

  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長老、日本上座部佛教協會長老,暢銷作家

  1945年4月出生於斯里蘭卡,13歲出家得度。曾於斯里蘭卡國立卡拉尼亞(Kelaniya)大學教授佛教哲學。1980年被派往日本,於駒澤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目前在日本上座部佛教協會等處以流暢的日語弘揚原始佛教與指導冥想,由親身實踐所領悟到的大智慧,講述佛陀的基本教義。除此之外,亦於朝日文化中心擔任講師,並曾受邀為NHK教育頻道《心之時代》節目的來賓,廣受好評。著作包括《改變自己的冥想法》(SAMGHA出版社)、《佛陀的實踐心理學》(與藤本晃氏合著,SAMGHA出版社)、《原譯「法句經」一日一悟》(佼成出版社)等數十部暢銷書,其中《佛陀教你不生氣》(野人文化已出版)為誠品、博客來年度暢銷榜好書。

  日本上座部佛教協會www.j-theravada.net

譯者簡介

卓惠娟
 
  中國文化大學文藝創作組暨日文輔系畢。任職出版工作十餘年。旅居日本三年。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治百病就靠體溫》《佛陀教你不生氣》《小學生100分筆記術》(野人文化出版)、《相信靈魂轉生,改變人生》、《改變人生的超.速習法》《把妹瞬殺心理學》《獵男瞬殺心理學》等;著有《孫子行銷戰典》等。

  個人部落格:譯網情深blog.roodo.com/lovetomo

 

目錄

[序言] 為了幸福,挑戰不生氣的生活,是一輩子不能忽視的功課!
[推薦]「不生氣」人間淨土的起點──滿穆法師(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

第一章 忿怒是生命的根本情感 
為什麼會生氣? 
人只要活著,就一定有忿怒
生性開朗的人也會生氣
變動是忿怒的根源
「好心情」如何轉變成忿怒?
有期望就會有失望
認清天不從人願的無奈現實

生命是什麼? 
人類誤解了「生命」的意義
只有生命,才具有自行修復的功能
感覺的本質其實是一種「苦」
苦痛一直都在,只是我們有沒有發覺而已!
因苦痛而有期望,因期望不得而生忿怒

追逐快樂只是妄念,不是真幸福 
我們通常只感覺到「厭憎」的情緒
妄念造成的幸福是錯覺!
矛盾卻又不斷循環的苦痛之路
只有頓悟才能真正終結忿怒!

執著於生存,就給了恐懼作亂的力量! 
「無論如何都要……」的想法,就是感情用事!
痛苦消失就會幸福?一旦沒有感覺,恐懼馬上就來!
一心只求幸福幻覺,其實只是「渴愛」的執著
 
欲望是忿怒的另一種面貌
忿怒與欲望只是誰先來誰後到的問題!
不滿現狀時,最容易產生忿怒或欲望
性欲無關乎生存,沒有也沒關係!
感官刺激愈多愈快樂,但帶來的疲累也愈大
「忿怒」的人比「貪欲」的人還多

不再逃避恐懼,正面迎視忿怒
忿怒將導致人生一敗塗地
試著停下腳步、側身讓路,別落入忿怒的陷阱!
盲目的人生總是充滿徬徨、不安
不再逃避的正確道路──中道
 
超脫於人生欲求滾輪之外的正道
佛陀的開示與波斯匿王的醒悟
別像倉鼠,被生命的滾輪玩弄得暈頭轉向

第二章 透視忿怒十大通緝犯
澈底認識每一種忿怒,才能對症下藥
忿怒無時無刻、無所不在
連微乎其微的忿怒都別放過
循序漸進就能克服忿怒!
愈清楚忿怒通緝犯的樣貌,愈能抓得到它!
一號基本忿怒:瞋心(dosa)
帶著「真討厭」低落情緒的初級忿怒
要注意並覺察剛萌芽的忿怒
忿怒是培養出來的,馬上遏止才能斷絕連鎖反應
以瞋心為起點的其他九種忿怒
忿怒一旦超越限度,破壞力超乎想像
二號忿怒:強烈的忿怒(vera)
三號忿怒:怨恨(Upanaha)
反覆咀嚼忿怒,將怨恨深深烙印腦海
從「瞋心→妄念→怨恨」的惡化路徑
不能讓厭惡的情緒擴大成怨恨
四號忿怒:貶抑他人(Makkha)
像烏鴉只找腐食般,只看對方的缺點
從「瞋心→比較→貶抑」的惡化路徑
想找缺點,反而看到的都是優點!
貶抑會導致「恐怖攻擊」般毀滅性的結果
五號忿怒:競爭(Palasa)
從「瞋心→攻擊→競爭」的惡化路徑
六號忿怒:嫉妒(Issa)
希望焦點都在自己身上而不可得!
從「比較→做不到→嫉妒」的惡化路徑
七號忿怒:慳吝(Macchariya)
想要擁有又吝於和別人分享
從「欲望→獨占→慳吝」的惡化路徑
與分享的喜悅背道而馳
關鍵是「共有」與「分享」的修行
八號忿怒:頑固(Dubbaca)
以自我為中心的忿怒就是頑固
先是拒絕與外界溝通
接著再也無法學習任何事物
連佛陀也無法使頑固的人開悟
頑固就像封閉著自我意識的鐵球
反抗心和探究心到底有何差別?
九號忿怒:後悔(Kukkucca)
後悔讓人一錯再錯,更加重罪業
從「瞋心→妄念→後悔」的惡化路徑
十號忿怒:瞋恚(Byapada)
沒有理由、莫名其妙的忿怒
正當防衛不是瞋恚
從「瞋心→妄念→瞋恚」的惡化路徑
面對忿怒的正確態度
保持警覺性,覺察十種忿怒
儘早覺察才能儘早斬草除根
「心情似乎不太好」就是忿怒的信號
要「觀察」自己內心的忿怒,而不是只想著「消滅」忿怒
佛陀治療忿怒的處方箋就是「定」=暫停一切行動!
不勉強自己非要消除忿怒不可
消弭忿怒最短的捷徑是開發智慧
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才是大智慧
「不生氣」這門功課務必認真學習

第三章 超脫「自我」的人生智慧 
探究「我」的真理 148
第一個生命觀──理解忿怒的本質+開發智慧
「我」只是概念,代表每個當下的感覺
「我」是瞬息萬變的,每一刻都不一樣
「自我」與「他人」的區隔就是忿怒的原點
對「自我」的過度評價將導致爭鬥殺戮

都是想操控一切的「自我」作祟 161
想要「事事順心」是最大的無知
一旦想操控就進入忿怒的世界
自我的控制欲往往只是白忙一場
即使完美如麥可傑克森,成功的喜悅也無法持續永遠

自我的錯覺導致痛苦人生 169
第二個生命觀──正視快樂與痛苦不成正比
沉迷於錯覺的世界,誰也無計可施
「不能動怒」時,怒火更旺
第三個生命觀──強忍怒氣反而毀了自己
自我意識愈強烈,愈無法認同別人

以「剛剛好就好」破除我執 
先把目標從無止境變成適度吧!
割捨多餘=適量=自己能管控的範圍
知所節制=知足=只剩下適度的痛苦
痛的是「腰」而不是「我」
認清沒有自我是事實,就能真心感謝他人

做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
謙虛vs.自以為是vs.必要和想要的取捨
原諒vs.對方犯錯vs.一切生命皆不完美
孰能無過!不論是神或人,都不完美
徒具形式的道德無法持久
明白他人的心情,以智慧了解人生真理

第四章 活在幸福的道路上 
勇往直前的生存方式  202
人人皆有「真不想幹了」的怠惰之心
勉強振作之後,只會帶來更多負面情緒
分辨想做與不得不做的事物
「精進」需要極大的毅力,必須用心培養!
以了解、接納的方式讓自己奮發圖強
成功永遠出於偶然
要能分辨忿怒和上進心
為何無法研發出最佳的環保車?

成功的生存方式 
歸咎「幸運」和「倒楣」=不負責任!
以適度的努力去做就會有成果
以「有益於他人」為目標實踐準則
別帶著「自己才對」的忿怒情緒當義工
把大目標細分成小目標
享受過程中的每一個小喜悅
世俗的目標只要適度努力即可
實踐佛教教義全力以赴,世間瑣事適可而止

心懷慈悲是幸福之道
因為眾生都在受苦,所以要慈悲
以「慈悲冥想」消除忿怒
感謝眾生就不會怨恨他人
時時刻刻常保慈悲心,就能放開「我執」!
精進修行時,忿怒並不會完全消失
擁有大智慧,才能澈底克服忿怒
培養慈悲心,就無須在意忿怒!
以「慈悲心」為座右銘,人生逍遙又自在!

 

推薦序

「不生氣」人間淨土的起點

  「不生氣」,是幸福人生的「三字真言」。

  知道卻做不到,是許多人對自我管理「不生氣」時的無奈,心念如瀑流,如何讓心安住在寧靜祥和的境界,而不是住在是非煩惱中,須要長時間不斷地修練。

  喜怒哀樂各種情緒,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更是後天學習模仿形成的性情。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模仿大人的日常口語、語氣,學會說話的同時也熏習了語言當中的情緒表達。

  既然耳濡目染可以養成性情,那麼經由熏習,當然也可以學習健康的表達情緒的方式,透過閱讀書籍、結交有人文內涵、樂觀開朗的朋友,都是轉化性情的良方;不過如同作者說的:「生性開朗的人也會生氣」,因為只要有期望就會有失望,世事變化無常,惟有開發智慧才是消除忿怒的最短捷徑。

  本書授以人生寶藏之鑰:覺察「自我是錯覺」的根本洞悉,世上最需要全力以赴的是「佛道」,也就是心理的修行。

  提到心靈的修持,大家立即聯想到的可能是靜坐,調身、息、心、回頭轉身觀照自我而得清涼,然而以現代人的時間、空間、人間感,在日用之間修練自覺力,應是最簡捷的法門。

  怨恨、嫉妒、頑固、競爭、貶抑、後悔等起伏不安心境,既從眼耳見聞熏染而成為習性,那麼反其道而行,時常熏習慈悲、寬容、感恩、讚美、耐力,真誠地祝福自己、祝福他人,真誠地讚美自己、讚美他人,自然能在意識田中形成另一股清流。一個點頭、一臉微笑、一句讚美、一臂助人,就結了一份好緣。所謂「良言本無價,其貴值千金」,讚美、感恩每一件出現在你周圍的人事物,不分大小親疏,無論是:對你噓寒問暖的親友、技術良好的公車司機,乃至路旁一朵迎風搖曳小花、一杯散發香醇的咖啡、一張巧思創意的海報等等俯拾即是的美意,都值得滿心喜悅去欣賞。

  近代尖端量子力學科學家已經證實,念力可形塑世界,每個人一天當中有數萬個念頭,如果每一念都用來迎向正面光明,如同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發大清淨願﹒﹒心念不空過 能滅諸有苦」,善用每一份念力,讓念力增上,我們就能發現由轉念進而轉境的奇蹟,才能略解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義理,就讓我們以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來淨化心靈、啟發智慧。

  佛說世間本來就是無常變化,但是無常變化可能會變壞,也有可能會變好。我們可以藉由立志「不生氣」的決心,看到轉化的契機,發現慈悲才是幸福人生的方程式,了悟自他不二,怨親一如,物我和諧的道理,那麼「不生氣」就是建設人間淨土的起始點。

滿穆法師(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

作者序

為了幸福,挑戰不生氣的生活,是一輩子不能忽視的功課!

  不生氣。

  這是為了享有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覺悟。但是,就算我們心裡明明很清楚「生氣是不好的,所以我決定不要亂發脾氣了」,實際上卻未必能隨心所欲。因為,「忿怒」是由來已久、難以澈底根絕的問題。

  我想透過本書告訴各位的是:「不生氣」這門功課,值得我們將它視為人生的目標,花一輩子的時間學習。

  不生氣,需要極大的勇氣,它必須憑藉心靈的成長去克服,對於個性散漫、吊兒郎當的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任務。如果我們能夠穩紮穩打地落實每一個腳步,邁向不生氣的實踐旅程,一定能擁有幸福人生。只要成功地實踐了「不生氣的人生」,我們就能充滿幸福。難得生而為人,到世間走一程,何不將「我要幸福」視為一件人生的重大工作,挑戰看看呢?

  世間矛盾的事情之一,就是嘴巴念著「生氣是不好的」,行為卻完全背道而馳,動不動就發脾氣。這是因為我們並非發自內心確實了解並接納「忿怒是邪惡的」。一般人總認為在某些情況下,生氣是情非得已,應當被允許,有些問題甚至能夠因此迎刃而解。但是,以我從心靈科學的佛教立場來看,我認為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忿怒,所帶來的結果只有災禍。

  忿怒是劇毒。佛教使用「疾病」一詞來說明忿怒。一旦忿怒汙濁了我們的心靈,我們的成長便會因而停滯。忿怒之中蘊藏著更深層的心靈真理、生命真相。忿怒牽涉到生命的根本問題,而釋迦牟尼佛,是治療生命最根本忿怒的心靈醫師。

  忿怒必須以智慧和理解來化解,忿怒無法壓抑或克制。忿怒的化解是邁向幸福之道的過程,是自我成長的途徑。我們必須一步一步地往前邁進。就算當作經驗學習嘗試看看,絕對不會有損失。希望大家都能將潛心修養,當成一輩子的功課。

蘇曼那沙拉

 

內容連載

為什麼會生氣?

◆「好心情」如何轉變成忿怒?

無常為什麼會成為忿怒的原因呢?若想一探究竟,不妨先想一想與忿怒相反時的狀態,比方心情很好的時候。

在什麼狀況下,你的心情會很好呢?
你可能會聯想到,當天氣好的時候、聽到好消息的時候、收到很棒的禮物的瞬間、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東西的那一刻、發現心儀的對象也喜歡你的剎那……,但是,請再仔細想想,這些歡喜的時刻不都是因為發生了某些情況以後,才讓你變得心情愉悅嗎?

換句話說,是因為聽到了好消息、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東西等情況發生了,也就是原本的狀態變成了你期望的方式,你的心情才因此而變好,這種不斷變動的過程就是「無常」。

在時間流逝的每一瞬間,都不可能維持完全相同的狀態。請以自己為例想想看,隨著狀況的改變,你的心情會有什麼樣變化呢?

◆有期望就會有失望
再舉另一個例子。不妨想想另一件與忿怒截然相反的事──期望。

人們最喜歡許願了。
好比說,我們心裡想著希望永遠都能過得開心,這就是期望。

但是,實際上總是天總是不從人願,因為一切都是無常,所有的事物都不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即使下定了決心,今天絕對要一整天都笑嘻嘻的,可是卻未必能做得到,因為我們不知道今天會遇上哪些人,說不定會突然被心情不佳的上司破口大罵,或者忽然被捲入棘手的糾紛裡面。

我們不可能離群索居,而周遭環境也無法由我們全盤控制。世事難料,絕不是只憑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夠達成目標的。

相反地,即使打定主意要整天擺臭臉,也可能有忍俊不禁的時候。我們無法得知下一秒會發生的狀況,也無法預料下一刻鐘會處於什麼樣的環境。
既然無法預知接下來的情況,當然也無法預做準備。

不論是打算這一天要笑臉迎人或是情緒低落,由於狀況變化莫測,人也絕對難以事事稱心如意。

結果,當事態發展不利於自己的計畫或期望時,就會產生對抗該環境的情緒而發生排斥反應。這種排斥反應,就是「忿怒」。

◆認清天不從人願的無奈現實
我們的人生只是不斷地走向衰老惡化,今天的身體比昨天衰弱,每一天都逐漸老去。但是,我們不願意承認這一點,總是希望今天的能力和體力,比昨天更棒。

我們為許多事情做計畫,就是因為抱持著「每天都能更進步」的方向努力;但在現實生活中,生命的曲線卻是一天比一天下滑,期望和現實往往是背道而馳。

●當期望和現實的差距愈大,忿怒的情緒反彈就愈強烈。●

比方說,當一個人「想要青春永駐」的渴望愈強烈,愈容易產生壓力及引發焦燥;倘若能夠轉念一想,上了年紀本來就會衰老,即使臉上添了些皺紋、有一點腰酸背痛,也就當成是理所當然的。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想要青春永駐」的願望,就不會產生期望和現實的落差,自然也就不會生氣了。

忿怒的元凶是無常,縱使不切實際地幻想要永保青春年華,人還是會一天天地變老,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實。

從心靈科學的佛教觀點加以分析的話,忿怒源自於人的內心深處。

●因此,想要「治癒」忿怒這種疾病,只做簡單的包紮是不夠的,必須進行精密複雜的手術才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05
  2. 新書
    79
    $206
  3. 新書
    88
    $229
  4. 新書
    9
    $234
  5. 新書
    9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