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人生:劍橋大學莫德林學院院長本森帶領你跨出人生第一步

豐富人生:劍橋大學莫德林學院院長本森帶領你跨出人生第一步
定價:320
NT $ 253 ~ 288
 

內容簡介

  即使你只是一個窮人,只要你具備某種美德,也可以過上一種富於尊嚴而簡樸的生活,並從中獲得純粹的樂趣。

  快樂之感並非源於物質上的滿足,而是在於一顆雀躍的心。自願且認真地工作,這就是快樂的秘密。

作者簡介

亞瑟‧克里斯多夫‧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

  英國著名的散文家、詩人、作家,劍橋大學莫德林學院的第28屆院長。他的父親是19世紀末坎特伯雷大主教愛德華‧懷特‧本森,其叔叔是著名的哲學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富有文化和著述的傳統,也很自然地遺傳到他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樣遺傳在他身上的還有家族性的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鬱性的精神病,雖然身患疾病,本森仍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和多產作家。他曾就讀於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的國王學院,並在1885-1903年間,在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的莫德林學院講授英國文學,1906年後,出任格雷欣學校校長。1915~1925年間,他擔任莫德林學院院長。

 

目錄

譯者推介………………1
題 記………………7
第一章 一種觀點………………11
第二章 論「老之將至」………………33
第三章 淺談「書籍」………………53
第四章 論「社交」………………73
第五章 論「交談」………………89
第六章 淺談「美感」 ………………109
第七章 淺論「藝術」………………135
第八章 淺論「自我中心主義」………………151
第九章 論「教育之道」………………169
第十章 淺談「作家之道」………………193
第十一章 別人的批判………………213
第十二章 談「野心」………………231
第十三章 淺談「簡樸人生」………………249
第十四章 也論「競技之樂」………………263
第十五章 淺談「靈魂」………………277
第十六章 論「習性」………………291
第十七章 淺談「宗教」………………305
結  語………………317
 

譯者推薦

  亞瑟‧克里斯多夫‧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英國著名的散文家、詩人、作家,劍橋大學莫德林學院的第28屆院長。他的父親是19世紀末坎特伯雷大主教愛德華‧懷特‧本森,其叔叔是著名的哲學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富有文化和著述的傳統,也很自然地遺傳到他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樣遺傳在他身上的還有家族性的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鬱性的精神病,雖然身患疾病,本森仍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和多產作家。他曾就讀於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的國王學院,並在1885~1903年間,在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的莫德林學院講授英國文學。1915~1925年間,他為莫德林學院院長,1906年後,出任格雷欣學校校長。

  他的詩歌和散文著述頗豐。令人驚嘆的是,他在人生最後的20年間,每天堅持寫日記,寫下了世上最長的400萬字的日記,給世人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思想遺產,代表作有:《障山及其他故事》(The Hill of Trouble and Other Stories)、《日落島》(The Isles of Sunset)、《曙光中的少年》(The Child of the Dawn)、《吟遊詩人保羅及其他故事》(Paul the Minstrel and Other Stories)、《逃脫及其他論文集》(Escape and Other Essays)、《無所畏懼》(Where No Fear Was)、《劍橋教育論文集》(Cambridge Essays on Education)、《靜水之旁》(Beside Still Waters)、《祭壇之火》(The Altar Fire)等。

  在該書的翻譯過程中,我常感同身受,並為作者樸素而深刻的論述拍案叫好,同時也有著久逢知己千杯少的酣暢淋漓。這種快樂讓我絲毫感受不到歷時半年翻譯的辛苦,取而代之的是導師般的引領與知心好友「跨世紀」般交談後的豁然開朗。因此我也由衷的希望將這份收穫與喜悅與讀者共用,以便有助於對本書的理解和閱讀。

  翻譯過程也是心靈接受洗禮的過程,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本森的論述竟能引起我如此之多的共鳴。這是我在閱讀其他書籍時很少遇到的,我常常因這種心靈和精神的共鳴而會心的一笑,或是被作者那些對事物深邃而又獨特的視角與見解深深折服,且常在掩卷時感嘆:「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也!何時,如若中國的大學也有一批這樣的大師,那將是今日中國青年人之幸、中華民族之幸、中國之幸也!」

  本書是本森各類主題文章的結集。在這些文章裡,作者以第一人稱娓娓道來。在第一章中,他坦誠地寫道:「這本書只是彙集了自己對人生一種坦然與樸素的看法。」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作者在書中沒有隱諱,宛若一位諍友,將自己對自我、美、藝術、社交、簡樸的生活、教育等觀點坦率而真誠的進行了表述。

  本森可以說是深諳大學妙趣之人。他在第一章《一種觀點》中寫道:大學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即使你只是一個窮人,只要你具備某種美德,也可以過上一種富於尊嚴而簡樸的生活,並從中獲得純粹的樂趣。他還發出了一種呼籲:在這個喧囂塵上的世界裡,應存在這樣一個角落,在這裡,生活的節奏沒有那麼快速;在這裡,生活就像一個古老的夢境靜靜地流淌,瀰漫著富於變化的色彩及輕柔的聲音。說到共鳴,本森對快樂的秘密的定義則讓人耳目一新,他說:「快樂之感並非源於物質上的滿足,而是在於一顆雀躍的心。自願且認真地工作,這就是快樂的秘密。」而對於人生的醜惡一面,本森的觀點是這樣的:「我無意於掩蓋人生醜陋或是冷漠的一面,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個人的理解是,若你不是一位專業的心理學家或是統計學者,那麼耿耿於這些陰暗面是毫無裨益的。」而作者令人振奮的一個觀點是:「在文學、藝術或是人生領域裡,我想,唯一值得推敲的結論,就是自己得出的結論。若是自己的結論與所謂的『行家』相一致,那是他們的厲害之處;若是他們與自己不相符,這則是你厲害的表現。」讀著這些文字,我們是否尚可以遠離塵囂,透過「豐富人生」感受到心靈的「世外桃源」,在與大師的交流中完成對自我、對世界的認知?

  類似的論述貫穿該書的始末,作者在信手拈來的論述中敢於挑戰人們慣常的思維,發出質疑,如在第十三章《論「簡樸生活」》中,作者就將矛頭指向了公認的「簡樸代表」--梭羅,直陳其虛偽。老實說,那一段也是我很喜歡的,其批評的風格頗與今天的新生代青年作家韓寒類似。

  另外,在第九章《論「教育之道」》中,有一段話令我頗為感觸,彷彿就是中國教育現狀的生動寫照。作者在談到當時古典教育失敗之處時這樣痛斥:但我們教育的失敗之處在於,我們對眾多的學生進行培養,可是到最後他們為了一場無關緊要的考試就要漫無目的、東拉西扯地學點東西。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不存在什麼高標準的要求。我們很難去想像一個得到畢業證書之後的人,在離開大學校園之時所感到的巨大空虛與無助之感。沒有人想要為他們去做點什麼,或是在某個領域中專心致志地培養他們。但這些畢業生卻將要成為我們這個國家下一代的父母啊!而我們扼殺他們在心理反抗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讓這些「受害者」處於一種可悲的心理狀態及智力低等的狀態之中,那麼,這些「受害者」也就壓根不會抱怨他們曾經是遭受過多麼不公平的待遇了!翻譯這段話的時候,我深受振動,這簡直就是我自己在讀過大學後的感受!毫不誇張的說,該書的出版將對中國那些正在努力構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高等學府及其管理者們也是大有稗益的。

  以上是我在翻譯過程中一些粗淺的感受。

  限於譯者才疏學淺,深恐不能還原作者的思想,還請讀者多多雅正!同時更願與讀者分享讀過此書後的感受。願我們都能在快樂的閱讀之旅中收穫喜悅,願今日中國之青年都能透過這本《豐富人生》開啟自己的人生之窗。

 

內容連載

第一章 一種觀點
最近,我發現一點,就是在任何一件藝術品中,無論是書籍、畫作或是音樂,它們的價值皆是緣於其所蘊含的那種微妙與不可言喻的某種特性。這種特性,我們可以稱之為「個性」。在任何創作中,無論是多麼辛勤的勞動、多麼熾熱的情感還是所謂的「成就」,都無法彌補這種 「個性」的缺失。我認為,這純屬一種發自本能的特性。毋庸置疑的是,對於任何一件藝術品來說,僅存有「個性」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藝術品中所呈現的「個性」可能是毫無魅力可言的,而藝術作品的這種魅力應該是天然存在的。這種魅力並非是哪位藝術家的「專利」,一些藝術家可能夙興夜寐,但仍然無法捕捉。但是,每位藝術家卻能夠去追求一種全然發自內心的真誠觀點。在這一過程中,他必須要冒險去追尋這種富有魅力的觀點,而真誠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對某種觀點不假思索地吸收,然後不加分辨地傳播,這樣是沒有價值可言的。一種觀點的形成必須要經過構思、創造及自己真切感受其中的過程。那些藝術家用真誠塑造出來的作品幾乎都是具有它特有的價值的,而那些缺乏真誠的作品則被人視如敝履。

在接下來的篇章裡,我將力求對讀者開誠佈公,袒露心跡。看上去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實則不然。因為這意味著自己必須放下成見與先入為主的偏向去感知事物,不被自身接受到的教育或是環境等因素所羈絆。

有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要把自己的觀點全都抖出來,公開給別人看呢?為什麼我就不能「明哲保身」,將某些「寶貴」的經驗據為己有呢?我的經驗對別人到底有沒有價值呢?所有這些疑問的答案是:是為了知道與瞭解別人是怎麼看待生活、於生活作何期待、對生活生發的感觸抑或每個個體所不能領略的東西。此上種種的答案有助於我們對生活築起一種「合宜感」。就我本人而言,我對別人所抱有的觀點存在一種強烈的興趣。我想知道,當他們孤單一人的時候,他們會做些什麼?他們在想些什麼?愛德華・菲茲傑拉德①曾說:他希望能有更多關於芸芸眾生的人生傳記。我是多麼冀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去問一下諸如火車站長、管家、廚房員工等這些淳樸、默默無聞的老百姓的真實想法,瞭解他們各自人生的軌跡。但這是很難做到的,即便有這樣的機會,他們很可能也不會告知於你。接下來則是一段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真摯坦白的話語。我將毫無保留地袒露自己的心跡,力求把自己對人生的一些感悟與讀者分享。老實說,這對我而言有點怪怪的感覺。

我將以淺白通俗的語言來談論一下自己的人生軌跡、對人生的一些看法。我出生於英國一個普通家庭。在記憶中,父親總是一副忙碌的樣子。在外人眼裡,他可能算是一位身處高位的人。父親是一位理想主義者,有著出色的組織及對細節的把握能力。總之,父親算是一位見過大場面的人。但他卻時刻像一位學生一樣汲汲學習。因為父親經常變換工作地點的緣故,所以在輪廓上,我對英國各地都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更為重要的是,我是在一個有著良好學術氛圍的家庭環境裡成長的。

在高中階段,我上的是公立學校,在大學期間,我獲得過獎學金。我是一位中規中矩的學生,勉強算得上一個出色的運動員吧!需要補充的一點是,我對文學有著強烈的興趣。在年輕時,對於歷史與政治學的興趣不大,只是想在屬於自己的交友圈中過一種與世無爭的生活,過一種本色的人生。若是當年我有通往這些目標的「捷徑」,那麼我敢肯定,自己將徹底成為一個「半桶水」式的人物。幸好我沒有這些機會。日後在公立學校擔任校長的多年生涯裡,我的人生顯得既忙碌又成功,但我不會流連於此。我必須承認自己對教育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對於中等教育在學生的智力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負面作用感到無比憂心。後來,我越發覺得,現行的中等教育是以一種漫無目的、程序冗長及效能低下的方式組織開展的。在保持對原有這一系統的忠誠之外,我將盡己所能去糾正教育中的錯誤傾向。但當我不期然地發現自己更感興趣的是文學,心頭不禁為之一寬,這可以讓我暫棄學術上的繁重工作。與此同時,我對自己在實踐中所獲得一系列經驗,深懷感激之意;對同事、父母以及業已成材的男女學生,我也是銘記在心。

一個人若總是憂心於自己的人生該何去何從,這是對心智多麼揮霍的浪費啊!在我遇到人生十字路口時,我被選為大學團體的成員,這著實出乎我的意料。這給了我長久以來夢寐的生活,而實現我人生的理想也看似咫尺之遙。

實際上,我成為了一個規模不大、但目標明確的某個團體中的一員。我有些固定的職責。坦白的說,這恰好可讓我過上相對休閒的生活。在當校長期間,我養成了並且一直保持著文學寫作的習慣,這絕非出自某種責任感,而是一種為使內心感到愉悅的本能驅使。當我回到規模雖不大、但處處洋溢著美感的校園之時,內心充盈著歸家的溫馨。在這裡,人們到處可以看到形式各樣的既古老而又讓人頓生敬意的傳統。建築顯得那麼的質樸,於細微之處彰顯優雅之妙。而那黑色屋頂的小教堂,則是我落腳的一個地方。長廊環繞的廳室,裝飾著盾形徽紋的玻璃,圖書館顯得低矮,其狀如書;漫步在綜合室裡,可以看到陳列在四周琳琅滿目的畫像,顯得既高貴又昏暗。讓這樣的場景充當恬靜、甜蜜生活的背景,這是再適合不過了。我有屬於自己寬敞的房間,透過窗櫺,可看到果園、花園交錯的庭院,小鳥在灌木叢裡揮之不去,傲然聳立著樹齡不知幾何的老樹,在盤根的老樹下面,潺潺的流水在流淌。這是一幅多麼恬淡、靜謐的畫卷啊!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53
  2. 新書
    79
    $253
  3. 新書
    85
    $272
  4. 新書
    9
    $288
  5. 新書
    9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