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序
      
      
          作為台灣科技領域的領航者,台積電於晶圓製造本業追求卓越外,人文價值的重視及提倡,亦是台積電極為重視的企業社會責任之一。因為我們相信,唯有科技與人文結合,才能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自成立以來,深耕人文不輟,期盼能為我們的社會挹注一股心靈的活水,讓民眾精神更為豐美。其中,提倡中國經典為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推廣人文教育重要的一環。自2008年起,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與IC之音竹科廣播電台合作,開啟「論語辛說」廣播節目,邀請國學大師辛意雲教授講授論語。辛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儒家思想貼近生活,引領民眾在人生處世上尋求幸福之道,精闢的解析深獲海內外聽眾喜愛及迴響。
      
      
          繼論語之後,2011年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期盼能帶領民眾認識第二部中國經典-「莊子」。「莊子」集莊子及其弟子所著作共三十三篇,為中國道家老莊思想泉源之一。若說「論語」教導我們如何正視人生的任務,「莊子」便是給予我們一把追尋內心自由的鑰匙,讓人們在複雜的世間,解放心中的桎梏,尋求精神的寄託。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十分榮幸再度邀請到辛意雲教授主講「莊子辛說」節目,期盼大家能在辛教授旁徵博引的解說下,悠遊於莊子哲思之間,咀嚼出人生的新味。
      
      
          最後,再次感謝IC之音竹科廣播電台。作為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共同推廣經典的知音, IC之音對於節目製作的精緻嚴謹,成績卓越有目共睹。有了IC之音的支持,讓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在推廣經典的長路不再踽踽獨行。台積電真誠盼望藉此節目活化經典,讓更多人能夠領略聖賢智慧,讓人文滋養心靈,讓社會更加美善。
      
      
        電台出版序
      
      
        逍遙人間百態,遊於天地各方  
      
      
          每天重複著緊湊忙碌的腳步,你是否確定前往的方向?如果溫飽只是一碗麵和一件衣服的事情,人生為何總有許多牽掛與纏累?人,是七情六慾的動物,所以有太多想望與需求;但人的心靈,卻也有著求知若渴的本能,總盼望著能尋獲澆灌生命的活水源頭。
      
      
          當莊子論到人生四種境界時,提到最高的一層即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確,若真能夠不在乎小我、不掛念功勳、不動情名利,人生何來鬱悶與煩憂?真正的「逍遙」,是能夠將外在的疲累消化於無形,並將自己的心志推展至遙遠寬廣,從而能夠以如此逍遙之身心,遊於天地各方、人間百態之中。
      
      
          辛意雲老師在IC之音主持的「莊子辛說」節目,將莊子畢生的哲學精髓予以精闢分析,並佐以時事例證;讓長存千年的古老智慧,成為現代人活絡心靈的泉水。節目甫推出即受到聽友的真誠回應;有聽眾驚豔於莊子學說的通廣與深微、有聽眾對辛老師的旁徵博引深感精彩絕倫、更有聽眾因而消彌了對家人的衝突與怨念。因此,我們製作發行「莊子辛說」系列有聲書,誠摯相信這將會是您受用一生的智慧典藏。
      
      
          聖經中記載著一小段故事;耶穌對一位在井邊打水的婦人說:「喝了這水的人還會再渴;但是,誰喝了我所給的水,誰就永遠不再渴。我給的水要在他裡面成為泉源,不斷地湧出活水,使他得到永恆的生命。」一個需要救贖的生命,因為得到活水而享永恆喜樂。我們深切期盼,藉由辛老師的分享,讓莊子的思想活化
      
      
          潤澤每一顆倍感枯竭的心靈,讓我們能以「逍遙」之心,自在「遊」於天地人間!
      
      
        辛意雲教授序言
      
      
        嘗試從心理習慣中釋放
      
      
          「莊子辛說」有聲書第一集出版,許多聽者、讀者,回饋告訴我說:「非常好聽」,又說我在《莊子辛說》有聲書中活潑多了。不像在《論語辛說》中的嚴肅。
      
      
          這點是要感謝IC之音給我的這段廣播經驗,尤其是一開始田副台長指導我,如何正確地面對麥克風說話。而後函娟小姐又有種種地提醒,使我逐漸消除了對著麥克風說話的不自在,而能不在意自己前面沒有眾生聽課。
      
      
          這真是讓我有點開心,又有點得意的一件事。因為我講課了四十多年,習慣對著學生,看著學生的表情,在與學生互動中調整講課的內容。而現在只對著機械的麥克風,能超然不在意,這是一種心理習慣的釋放,我似乎在這講演中更多了一點新的自由。
      
      
          在講莊子之前,我也一直在構思、忖度,該如何去講莊子辛說;如何去展現莊子的深邃、細緻、綿密,又同時輕快、空靈的心思?
      
      
          早年文字學大師魯實先先生講授史記時,他說:「太史公司馬遷寫文章的精彩,就在他寫刺客,文字、文章就表現的慷慨激昂;寫老子,筆法就撲朔迷離,如同老子的為人。寫項羽就殺氣狂張;而寫劉邦高祖就筆中帶情,顯仁厚之風;而寫孔子就曲雅、莊重。」
      
      
          魯先生還說:「我們做老師講文章也當如此。講什麼,也要像什麼!就如講刺客要像刺客;講莊子要像莊子。」
      
      
          我就想,我一定要自我調整,試著讓自己心理、語言至少有著莊子的輕快、幽默。
      
      
          從讀者們的回饋,我似乎做到了一些,沒有太悖離莊子的大道
      
      
          這一收穫真讓自己開心,因這也是一種心靈自由的開展。
      
      
          「莊子辛說」的有聲書第二集要出版了,我想到這心得,記下,分享讀者,也祝福所有讀者都能享有莊子的逍遙,開展出心靈的自由。
      
      
          還是要謝謝IC之音的同仁,謝謝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的曾董事長與許主任,鼎力相助。
      
      
        辛意雲寫于鑑經草堂
        二O一二.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