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論文,處理的是過去二十多年台灣社會民眾在價值、態度、行為及社會心理課題的變遷軌跡,以及其可能成因和影響。具體而言,作者們使用不同年度「變遷調查」資料,探索民眾核心價值,心理需求、疏離感與身心困擾,慈善觀念與道德感,因果輪迴觀念與祭拜祖先,宗教流動,宗教旨趣和信仰內涵,宗教和術數的態度和行為,以及社會期望反應。

  本書記錄了從80年代初始上述面向中,當時一般民眾的觀察與感受,使得二十一世紀初的學者,得以使用二十年前開始累積的資料,勾勒出台灣社會二十多年的變遷軌跡及其成因。透過時間的累積,其成了社會科學界重要且珍貴的資產。

作者簡介

朱瑞玲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周玉慧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本炫

  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經濟與社會研究所任職

郭文般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陳杏枝

  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教授

陸洛

  國立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商學研究所教授

傅仰止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黃(口麗)莉

  國立清華大學學習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瞿海源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合聘)

 

目錄

序言
導讀
1 是亂流?還是潮起、潮落?--尋找台灣的「核心價值」及其變遷
2 變遷中的民眾心理需求、疏離感與身心困擾
3 台灣社會的慈善觀念與道德感
4 祖先信仰變遷的初探
5 地理流動與宗教信仰變遷
6 宗教的持續與變遷
7 宗教與術數態度和行為的變遷(1985-2005):檢驗世俗化的影響
8 陌生人互動的社會期望反應:外在情境與個人屬性
附錄: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的演變(1985-2011)
作者簡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4
    $252
  2. 新書
    85
    $255
  3. 新書
    9
    $270
  4. 新書
    95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