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國,學成語

看三國,學成語
定價:220
NT $ 99 ~ 252
  • 作者:李光福
  • 繪者: 王平馮艷
  • 出版社:小魯文化
  • 出版日期:2012-12-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113413
  • ISBN13:9789862113417
  • 裝訂:平裝 / 168頁 / 14.8 x 20.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沒有憂慮,為什麼可以說成「高枕無憂」?誠心想要聘請人才,為什麼要用「三顧茅廬」來形容?為什麼「樂不思蜀」用來形容玩得不想回家很恰當,還顯得很有學問?

  這些成語,都是出自《三國演義》裡高潮迭起的故事。

  《看三國,學成語》作者重新詮釋二十則三國時代成語故事,讓孩子隨著三國時代各路英雄豪傑衝鋒陷陣的同時,知道成語的由來,學會成語的使用方法。每篇故事的後面,整理出具有相同或相關意義的成語,讓孩子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意義,並加深印象。動動腦筋及成語加油站的設計,讓孩子學習、思考如何在生活上正確使用成語,使孩子對成語的運用更加靈活。本書有系統地從點擴展成面,使孩子不僅充實了豐富的歷史、文學知識,還成為說話有風的成語高手!

本書特色

  師鐸獎語文教師李光福  三國成語故事經典著作

  內容生動有趣  延伸相關閱讀  生活語文運用  師長教學利器

作者簡介

李光福

  小時候的夢想是當老師,後來當了老師;
  當了老師後的夢想是當作家,後來當了作家;
  因為喜歡孩子,所以寫書給孩子看;
  因為喜歡胡思亂想,所以很會編故事;
  因為很認真寫作,所以產量很多。
  下一個夢想是──當一個受讀者喜歡的作家!

 

目錄

別讓孩子壞了語文學習的胃口 004
知其所以然的成語學習 008
○1同心協力 014
○2見利忘義 022
○3高枕無憂 030
○4先見之明 038
○5勢如破竹 046
○6一臂之力 054
○7虛張聲勢 061
○8出言不遜 068
○9三顧茅廬 076
○10如虎生翼 084
○11探囊取物 092
○12名不虛傳 100
○13將功贖罪 108
○14勢不兩立 115
○15手足無措 122
○16步步為營 129
○17上下齊心 136
○18鬼哭神號 143
○19手無寸鐵 150
○20樂不思蜀 158
附錄:歷史上的三國位置與事件發生地點 167
 

出版序文

這一篇序,是寫給「大朋友」看的

別讓孩子壞了語文學習的胃口

  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兒童語文書,比如作文指南啦、成語大全啦等等,但我們敢說,當小朋友從大人手中接過這些書時,心中總有一些不情願。

  因為對孩子來說,這些形式呆板、設計單調、內容過於強調功能的語文讀物,其實只是另一種形式的參考書。

  然而,誰都不能否認語文能力對學習的重要 。

  想想看,如果語文能力不夠好,看電影、讀小說的時候,可能你就是那個「鴨子聽雷」的門外漢,讀不出滋味來。

  也許你會想,「這有什麼關係!沒有這些休閒娛樂,我一樣活得好好的。」可是如果再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連日常生活的細節也離不開語文──比如搭公車時要看站牌,買東西時要看廣告單、說明書,甚至找工作時也要寫履歷表和自傳……

  現在,你可不得不對語文另眼相看了吧!

  語文也和政治、國防等國家大事密切相關呢!你也許想像不到,在美國聯邦政府的各個單位中,撥最多經費從事語文教育的部門,不是教育部,而是國防部。因為他們知道,缺乏語文能力的軍人,只要在使用武器時,按錯了一個鈕,或者接錯了一條線,後果實在是不堪設想的。

  因此,我們認為,好的語文能力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具備獨立學習能力的重要關鍵。

  有了這樣宏觀的觀念,語文學習的意義,便不應只是著重於認識很多字、學會注音符號,或是對成語、俗語倒背如流,甚至能寫出流利、通順的作文而已。

  它應該是生活學問的基礎──比如與他人溝通時,不致語無倫次、雞同鴨講。

  它應該是生命情調的培養──比如看到好的文章,內心會自然而然地受到感動。

  它應該是建立個人知識體系的基礎──比如念書時懂得旁徵博引、觸類旁通;又如聽演講或政見會時,會利用自己的語文知識、邏輯思維和常識來思考、判斷,而不致人云亦云,被他人牽著鼻子走而不自知。

  語文教育既然如此重要,我們實在不忍心孩子們只能面對一般味同嚼蠟的語文讀物,而從此壞了閱讀此類書籍的胃口!

  難道孩子們不能擁有一套除了實用,也能可愛、有趣、讓人真心喜愛的語文書嗎?

  於是,我們決定為小朋友建築一座不枯燥、不乏味,而又洋溢著閱讀樂趣的「小魯語文堡」。語文堡的建築藍圖是我們心目中認為好的語文書應具備的條件:

  一、培養孩子對文字的美感經驗,以及對文學的審美眼光。看到好的作品,能夠發自內心受到感動,知道它好在哪裡。

  二、在設計上,結合了知識與趣味。唯有寓知識於情趣之中,不過分強調語文的功能,才不會讓孩子食之無味。

  三、以活用為目標,提供各種創造閱讀法,讓孩子成為學習語文的有心人,時時刻刻都能在生活中發現美妙的語文、新鮮的詞彙──舉凡成語、俗語、諺語、散文、詩詞,甚至外國的座右銘、格言,以及寓言故事等等,都能俯拾即得,運用自如,而不只是強記死背。

  「小魯語文堡」是專門為小朋友而建造的,因為我們相信,只要提供一塊適當的園地,每個孩子都是語文學習的能手!

作者序文

這一篇序,是寫給「小朋友」看的

知其所以然的成語學習

  自從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語課的授課時數只剩下六節,課文的篇數也只有十四課(一百學年度課綱將調為十六課),加上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我們常常聽到「現在的學生語文程度低落了」這類的話。

  現在的學生語文程度真的低落嗎?我們沒有辦法採用一個很客觀、很標準的量表來做評核,可是身為一個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我必須要說「現在的學生語文程度真的低落了」!

  語文,是各個學科學習的基礎,其他學科若要學得好、學得有效,扎實的語文基礎是很重要的。要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在學習語文時,應該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若是囫圇吞棗、蜻蜓點水,要打好語文基礎,說真的,那是一件很難的事,更遑論其他學科的學習了。

  我常常應邀到學校分享國語科的教材教法,和老師們談到成語的教學後,歸納出三種教學方式,一是老師每天會在黑板抄上一句成語、解釋和造句範例,讓小朋友背誦、學習;二是老師每天會出一句成語當作業,叫學生在聯絡簿上查出該句成語的解釋,並練習造句;三是老師會整理成語,印製成學習單,讓小朋友練習。

  雖然老師們都很用心,但這樣的學習方式,往往造成一種現象──學生對成語只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對成語不是使用不當,就是引用錯誤。尤其練習造句時,常常會造出令人莫名其妙,或是哭笑不得的句子,不但造成學習的障礙,也達不到教學的效果。

  舉兩個真實的例子,如「盤根錯節」這句成語,有學生造句「我的爸爸長得盤根錯節。」天啊!爸爸長得盤根錯節!學生的爸爸若看了這造句,不活活氣死才怪!又如「1滿城風雨2滿腹經綸3滿山滿谷4滿面春風  的螢火蟲,看起來真壯觀。」有學生選「滿面春風」。這個學生的視力真好,竟然看得出螢火蟲滿面春風!──這就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學習方式造成的結果!

  有鑑於此,我編寫了《看三國,學成語》這本書,書裡的二十則成語故事,取材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奇書之一,編寫這本書的成語典故故事,是希望小朋友能藉由閱讀成語故事激發高度興趣,進而喜歡閱讀《三國演義》。此外,更希望小朋友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成語,不至於再出現使用不當、引用錯誤的情形。

  讀了《看三國,學成語》,可以讓小朋友在隨著三國時代各路英雄豪傑衝鋒陷陣的同時,知道成語的由來,學會成語的正確使用方法。並在每篇故事的後面,整理蒐集具有相同或相關意義的成語,有系統地從點擴展成面,讓小朋友不但充實了豐富的歷史、文學知識,還成為說話有風、文筆出眾的成語高手。

  《看三國,學成語》是二零零五年我在小魯出版社出版的書,今逢再版,除了欣喜,感觸也很多!再一次衷心期盼,經由質量兼顧的《看三國,學成語》一書,能在由點到面、由少到多、由單一到複合的學習模式下學成語,達到使用成語「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為語文的學習奠下深厚的基礎。

 

內容連載

同心協力

出處: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東漢末年,黃巾賊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作亂,準備侵犯幽州。幽州太守劉焉發出榜文,四處招募義兵抵抗。

榜文發到涿縣,二十八歲的劉備見了後,忍不住嘆了一口氣。這時,背後突然傳來宏亮的聲音:「大丈夫不為國家效力,為什麼光在這裡嘆氣?」劉備回頭一看,說話的是一個身材高大、相貌異常的人。

「請問你貴姓大名?」劉備問。

那人開口說:「我姓張名飛,字翼德,喜歡結交天下英雄豪傑。剛才我見你看了榜文而嘆息,覺得很好奇,才會這樣問你。」

劉備說:「我是漢室宗親,姓劉名備。因為看到黃巾賊作亂,本想抵禦亂賊,安定社會。可惜能力有限,覺得很遺憾,因此才會嘆息啊!」

張飛聽完,說:「既然這樣,我們不妨來招募勇士,一起完成抵禦亂賊的大事,您覺得如何?」劉備聽了,覺得十分高興,就邀請張飛到村子裡的酒店喝酒。

喝到一半,店裡進來一個大漢,他一坐下,就開口大叫:「酒保,快點拿酒菜來!我趕著去投效軍隊呢!」

劉備看了看那個大漢,只見他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於是就邀他過來同坐,並問他的姓名。

大漢說:「我姓關名羽,字雲長。聽說這裡在招募軍人,抵抗黃巾賊,所以特地來應徵的。」

劉備一聽,立刻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關羽聽完,慶幸遇到相同志向的人,感到萬分喜悅。

張飛說:「我家後面有一片桃園,現在桃花開得正茂盛。明天我們到園中祭拜天地,三個人結為兄弟,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完成大事!」

劉備和關羽聽了,異口同聲說:「太好了!就這麼決定吧!」

第二天,三個人在桃園中,準備了雞鴨魚肉等祭品,點香向天地跪拜,發誓說:「我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雖然不同姓,既然結為兄弟,必當同心協力,拯救天下蒼生。對上要報效國家,對下要安撫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今日特地在桃園中立下誓言,懇請老天爺見證。日後若有背義忘信,則人神共戮!」

立完誓,就拜劉備為大哥,關羽排第二,張飛排第三。然後殺豬宰羊,擺設酒宴,招募了三百名的鄉中勇士。接著,又有許多人聞訊前來投靠,也有不少人捐贈了錢財和武器,更加壯大了劉備、關羽和張飛的聲勢。

後來,劉備、關羽和張飛帶著五百多名勇士,去拜見幽州太守劉焉。劉焉聽說劉備是漢室的宗親,分清楚自己和劉備的輩分後,就認劉備為姪兒,並讓劉備、關羽和張飛加入抗賊的行列。

【語義】
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解決問題。

【範例】
由於同學們的同心協力,我們終於贏了這場拔河比賽。

【同義詞】
⊙同舟共濟:比喻利害相同,需要互助團結。
⊙合作無間:大家共同努力,彼此沒有猜疑。
⊙萬眾一心:比喻團結一致,齊心協力。

【成語家族】

和「心」有關的成語
⊙心花怒放:形容非常快樂的樣子。
⊙提心吊膽:形容很緊張、很害怕的樣子。
⊙苦口婆心:以誠摯的語言加以勸說、開導。
⊙歸心似箭:形容想回家的心情十分迫切。
⊙得心應手:比喻做事順心如意。

【動動腦筋】
運用「同心協力」這句成語,造一個完整的句子。
做哪些事的時候,需要「同心協力」?

【成語加油站】

有此一說
劉備、關羽和張飛結拜後,每個人心裡都想當大哥,卻又不好意思說出來,因此傷透了腦筋。這時,張飛看了看外表斯文的劉備和身材魁梧的關羽,然後指著一棵桃樹說:「我們來比賽爬樹。誰能爬到『樹頭』,誰就當大哥。」劉備和關羽覺得很公平,就同意了張飛的提議。

比賽開始,張飛奮力往上爬,一下子就爬到了樹頂。而關羽才爬到一半,至於劉備,只踩在樹根上,爬都沒爬一步。

張飛興高采烈地說:「我爬到『樹頭』了!我是大哥!」這時,劉備開口了:「『樹頭』指的是樹生長的源頭,也就是樹根!所以應當由我當大哥才對!」

關羽聽了,笑著點頭。張飛也很懊惱沒有弄清楚「樹頭」的意思,只好心甘情願地認輸。於是劉備、關羽和張飛的排行,就因此決定。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電子書
    45
    $99
  2. 新書
    79
    $174
  3. 新書
    79
    $174
  4. 新書
    79
    $174
  5. 新書
    88
    $194
  6. 新書
    9
    $198
  7. 新書
    9
    $198
  8. 新書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