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橋姚文元實傳:自傳、日記、供詞

張春橋姚文元實傳:自傳、日記、供詞
定價:670
NT $ 174 ~ 670
  • 作者:史雲
  • 出版社:三聯
  • 出版日期:2012-11-2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620432525
  • ISBN13:9789620432521
  • 裝訂:平裝 / 520頁 / 16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當代「文革」研究專家史雲先生的又一力作,是一部注重真實性的歷史傳記。作者力求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利用自傳、回憶、日記、供詞等大量珍貴的檔案資料,真實記述了傳主的發跡與敗亡史,重點描述了「文革」特殊歲月,所引述的事實都有依據可憑,資料價值極高。同時作者還對史學界和大眾中流傳的一些謬誤看法做了辨析和糾正,令人信服,是一部可讀性與學術性俱佳的研究著作。
 

內容連載

自傳編

自傳是傳記中的一種,即自己介紹自己的生平活動。起源於古人著書後作的自序,有的敍述自己生平,即是最早的自傳。如漢代司馬遷的《史記‧太史公自序》即具有自傳性質。漢代王充的《論衡‧自紀篇》、南北朝江淹的《自序論》、晉代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等都是自序形式的自傳。

但是,離開書的單獨自傳,中國古代並不多見。直到現代,在中共的歷史上,自傳才成為一種幾乎每個人必須撰寫的檔案廣泛出現。它比個人簡歷要詳細些,要交代自己的活動、家庭社會關係,更要交代思想認識變化。這是古代自傳所沒有的,和政治鬥爭的需要有關。加入組織如入黨,要寫自傳;幹部接受審查,要寫自傳;甚至重要政治犯在關押中,也要寫自傳。所以,在政治運動不斷的上個世紀,一個人經常要多次寫自傳。正因為自傳帶有供組織上審查的目的,所以自傳一般都很真實詳細,是不公開的個人檔案,不能像當今提交招聘會的個人簡介那樣吹嘘和大打廣吿,這就為我們研究歷史人物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張春橋在各個歷史時期,寫過六次自傳(包括帶有自傳性質的歷史「自我檢討」)。唯獨最重要的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時,沒有寫。他自己解釋是組織 上對他比較瞭解。這顯然不成為理由,而是另有內情,在本編中作了披露和考證。 姚文元一生中寫過三次自傳(包括不同歷史時期的「思想匯報」),次數和字數都 少於張。兩人因為是搞文化出身,所以自傳也寫得比較生動和清晰。通過他們的自傳,勾勒出了兩個文學青年,怎樣走上革命道路,又怎樣在「文化大革命」中滑向禍國書生的深淵。至於他們在自傳中袒露出的思想認識是否真實,還是留給讀者自己去判斷吧。

第一章 張春嬌筆下的青少年時代

一、封建家庭和少年生活

遊手好間嫖女人的袓父張協中,被全家叫做「白臉奸臣」-祖父把袓母捲在蓆子裡逼瘋一下了大獄的祖父,還得靠兒媳婦四處奔走營救-也不學好的父親張開益,督郵當不成,又混跡軍閥門下-在外祖母的鄉下,找到了孩提的快樂-從伯父口中,得知江西有神秘的紅軍-張春橋口中的「慈母」,女傭眼中的「母老虎」一聽説父親要討小老婆,母親帶着張春橋追到開封-見到大革命的尾聲

一九一七年二月,張春橋出生在山東省巨野縣。

巨野縣位於山東西南部,因地處大野澤而得名,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縣,從 秦代就設縣治理。縣裡出過幾個歷史人物,但多是以反叛著稱,如起兵反秦,又 背叛劉邦,被剁成肉醬的彭越;如明代利用白蓮教成為農民起義領袖的徐鴻儒。 到了近代,令世人疇目的,就是發生在一八九七年的「巨野教案」。兩個行為不端的德國傳教士途經張家莊,被憤怒的大刀會殺死。雖然以後德國政府逼迫清朝 官府處死了一些民眾,又趁機租借了膠州灣,但巨野老百姓,特別是張姓不好惹 的名聲,也傳了出去。

中國的縣城,一般都有城隍廟,作為一城的守護之神。城隍廟所在地,大都 是縣城的民間文化、商業中心。張春橋的家,就祖輩三代居住在巨野縣巨野鎮城 隍廟前街(今文化街)。這是一個有十五口人的家族,宅院是由瓦房、土房、草房共同組成的三進院子,瓦房張家人住,土房和草房住傭人和雜用。

張家鄉下土地不算很少,一般保持在五六十畝,少時也有三四十畝,但全部 出租,自己不耕種。其中一部分租給張春橋祖母的娘家(富農)種。每年收一部 分租子,但主要靠買糧食吃。到土改時統計,張家共有土地八十九畝九分,房屋 二十二間。除土地外,出租在外的土房七間、瓦房六間一九五六年也被沒收。

張春橋的祖父名叫張協中,是一個封建小地主兼官僚,常年包攬錢糧經徵 處,以代官府徵收賦稅從中盤剝剋扣為生。張春橋的父親叫張開益,母親叫宋惠 卿。生有七個兒女,張春橋是老大,五個弟弟依次叫張秋橋、張鐵橋、張濟橋、 張月橋、張天橋,一個妹妹叫張佩瑛,排行老四。

按理說,這樣常年既有地租又有銀錢收入的家庭,生活應該還是富裕的,但 全家人的日子,除祖父張協中外,過得很壞。因為張協中在家裡,是一個專制而又自私、殘忍的封建家長。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五日,任八路軍晉察冀邊區機關報《晉察冀日報》副總 編輯的張春橋,在《反省自傳》中這樣厭惡而痛苦地回憶着祖父張協中:

在我的記億中和母親的述說中,祖父是一個吝嗇的虛偽的道德惡劣的封建主。比方,全家常年吃的是高粱麵,莱裡面很少看到油,但祖父自己卻絕然不同,經常吃掛麵、钹、肉、雞蛋,大量的芝麻油等等。曾祖母八十多了,給他要一點白糖,或是要一個燒餅都很難辦到,常常因為這樣,站在大街上罵他,「丟他的人」。對祖母,也是一樣。聽母親說,他曾把祖母用蓆捲起來,倒豎好半天,以致後來神經錯亂,近似瘋癲。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26
    $174
  2. 電子書
    66
    $444
  3. 電子書
    66
    $444
  4. 新書
    68
    $456
  5. 新書
    9
    $603
  6. 新書
    93
    $623
  7. 新書
    $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