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新分享時代:網路上的分享與交流如何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數位新分享時代:網路上的分享與交流如何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定價:320
NT $ 110 ~ 495
  • 作者:傑夫.賈維斯
  • 原文作者:Jeff Jarvis
  • 譯者:許瑞宋
  • 出版社:財信出版
  • 出版日期:2012-12-1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165698
  • ISBN13:9789866165696
  • 裝訂:平裝 / 32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Google會怎麼做?》作者傑夫.賈維斯 Jeff Jarvis最新力作

  社會日益公開透明,是無可避免的趨勢!
  如何妥善運用「分享」的正面力量,在個人隱私與公共性之間取得平衡?
  如何透過「分享」打造更美好的世界?

  拜網際網路所賜,我們的生活方式日益公開化。Facebook全球用戶超過7.5億(全美一半人口為用戶),每天用戶分享10億次。Twitter每天有1億條即時訊息,從開羅的解放廣場到北美大型商場都有用戶,話題多樣,從民主改革、各地天災到名人八卦皆有。協助我們與人分享照片、視訊、購物資訊、知識、行蹤和生活點滴的新工具,更是層出不窮。

  但轉變總會令人產生恐懼。許多人因為懷念較具同質性的大眾文化,以及受善意的隱私倡導者所影響,對網路和我們在網路上的分享交流方式深感畏懼,認為我們正因此變得更愚笨、粗魯、心煩意亂,且更容易被各種危險事物傷害。

  但傑夫.賈維斯(Jeff Jarvis)並不這麼想。在本書中,賈維斯將駁斥種種悲觀濫調,令人信服地說明「網路公共性」的新觀念,正創造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本書以大量訪談為基礎,介紹多位開創「分享」新產業的關鍵人物,其中包括如今已家喻戶曉的科技界名人——Facebook的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Google的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以及Twitter的埃文.威廉斯(Evan Williams)等。賈維斯亦將回顧歷史,輔以大量事實和個人經驗,指出歷史上的新事物(如印刷與攝影技術)面世時,引發的恐懼和抗拒往往驚人相似;而網際網路對商業、社會和生活的影響,將如古騰堡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深遠,有助於讓權力從舊體制流向大眾。此外,賈維斯亦將探討隱私的必要性及其限制,以助我們理解進而設法適當地保護個人隱私。

  網路造就的新分享時代,已深刻改變經濟、產業、法律、倫理,以及日常生活許多層面。但改變才剛剛開始,未來的面貌仍無法確定。「分享」帶來的效應,既能行善也可為惡,畏懼與抗拒無法解決問題。選擇權始終在我們手上,妥善釐清公共與隱私之間的界線,將是數位時代的你我無法逃避的責任與義務。

作者簡介

傑夫.賈維斯 Jeff Jarvis

  知名網路評論家,在個人部落格buzzmachine.com就媒體、新聞、科技與商業議題發表評論,並與科技名人李奧.拉波特(Leo Laporte)共同主持每週節目「本週Google」(This Week in Google)。現為紐約市立大學副教授、陶氏奈特創業新聞中心(Tow-Knight Center for 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主任。著有《Google會怎麼做?》一書。

  Website∣buzzmachine.com/publicparts
  Twitter∣@jeffjarvis、#publicparts

譯者簡介

許瑞宋

  《哈佛商業評論》與葛洛斯投資展望特約譯者,曾從事新聞編譯、證券研究與財務審計工作。2011年獲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翻譯獎。譯有《下一個失落十年投資之道》、《坦伯頓不敗投資法》、《如何評價一支股票》、《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及《未來,你一定要知道的100個超級趨勢》等書。([email protected]

 

目錄

引言  公共性時代
1  公共性先知:馬克.祖克柏
2  公共選擇
3  公共性的好處
4  公與私的沿革
5  印刷、出版與媒體
6  什麼是隱私?
7  我們有多公開?
8  公開的你
9  分享產業
10  徹底公開的公司
11  公眾所創造
12  新世界

參考書目

 

內容連載

引言
公共性時代


「臉書(Facebook)是我高中時期最喜歡的一部分,」我兒子傑克對我說。我不覺得自己有所謂「高中時期最喜歡的一部分」。傑克2010年高中畢業,他那一班,是臉書2005年擴展至大學以外世界後,率先使用臉書的中學生。臉書令他們的學校生活變得晝夜不停。在我那年代,晝夜不停的學校生活,不啻是無間地獄。我的青少年時期,滿是不堪回首的事:荷爾蒙引發的戲劇性事件、大量的冷嘲熱諷,以及種種社交上的尷尬──托一些好朋友和幾位好老師之福,我的日子才好過些。傑克的情況大不相同:拜臉書所賜,他可以跟更多朋友建立和維繫關係,更常互動。對2010年畢業的這一班「臉書同學」來說,學校生活是一種愉快的社群體驗。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奇蹟。

臉書創始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是傑克的模範,甚至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傑克目前在大學裡唸電腦科學,並學習如何當一名企業家。高中時期,傑克利用自己的技術,設計臉書應用程式,並以其中一項應用程式創辦了一家公司,後來轉手賣掉。祖克柏從大學輟學,結合他的電腦技能與企業家精神,創辦了臉書──決定下一時代走向的兩大公司之一。我在上一本著作《Google會怎麼做?》(What Would Google Do?)中,闡述兩大公司之一的Gooogle。Google以搜尋為基礎,建立起一個產業;臉書則以分享為基礎,建立起一個新產業。臉書利用我們對於與人保持聯繫的強烈渴望,幫助我們交流互動,並從中獲利。臉書也促使我們思考以下問題:在個體與社會層面,什麼東西應該公開?什麼東西不應公開?為什麼?本書並非我上一本書的續集,它不是《臉書會怎麼做?》。它探討的,是我們新興的公共性時代。在本書中,我將檢視我們面臨的巨大轉變,探討我們因此面對的疑惑、恐懼,以及機會。我將集中講機會。

我青少年時期的社交不良問題,到了中年可說是得到了補償,這主要得感謝傑克。他管理我的部落格,是我了解社群年代的「秘密武器」。他引導我認識臉書社會的規範和價值觀,帶我開始使用推特(Twitter)。推特一方面令我的寫書工作變得更困難(網友的對話源源不絕,時常令我分心),一方面也為我提供方便:我能隨時調查網友的看法,並與編輯互動。例如,此刻我就對著自己的筆記型電腦,嘗試記下在網路上與人公開交流的好處。我很自然地上推特問網友:網上公開交流帶給你們什麼寶貴的新關係?網友的答覆很快湧現。@john_blanton說,他藉由網路聊天,認識了他太太。女同性戀喜劇演員和演講人@heathr說:「出櫃令我人格完整,恐懼減少,活力增加。」老朋友@terryheaton說:「這幫助我在約會時避開許多失敗者。」@flmparatta找到了工作,@ginatrapani開創了一番事業。@everywheretrip說,他「透過推特、臉書和部落格,讓人們知道我的行蹤,認識了世界各地的人。」@akstanwyck說,她「上次到紐約市時,特地跟三名在推特上結交的朋友見面。」@alexis_rueal回了多條訊息,說她「透過網路找到了高中時期大部分朋友,大學時的一些朋友……並發現,自己十五年前不喜歡的人,如今可以成為好朋友。現在我很珍惜他們。」《Google化的危機》(The Googlization of Everything)作者@sivavaid──時常在研討會和網路上跟我友好地針鋒相對──在回答我有關建立寶貴關係的問題時表示:「像你和我,對嗎?」

因為在網路上公開與人交流,我認識了新朋友,並重新聯繫上一些老朋友。我接到工作賺到錢──包括這本書和上一本書。我測試並傳播了一些觀點,因此得到稱讚(和指責)。我對@dustbury的說法有共鳴,他在推特上這麼回答我的問題:「在網路上公開與人交流,最棒的是我不能再胡說八道,太多人可以拆穿我了。這令我的生活變得比較輕鬆。」@jmheggen也說:「在網路上公開與人交流令我恪守誠實原則。我一直誠實待人,因為公開說謊很容易被拆穿。」這段話值得從政者和企業深思。@clindhartsen說,他藉由使用推特,公開坦承自己的飲食方式和體重,「加上自己的決心,成功減重65磅。」我也不差──我曾在網路上敘述我那話兒如何機能失常(我知道你很想了解詳情,容我稍後再談),獲得其他前列腺癌病患提供許多寶貴意見。網上公開交流幫我獲得資訊,做出決定。我發現,我們與人分享越多,越能因為別人的分享而獲益。我是一個公開的人。我的生活就在這本公開的書中。

隱私倡導者說,我應該小心點,不應該公開這麼多東西。每當新的網路服務鼓勵我們公開更多個人資料時,這些隱私倡導者就會密集出現在媒體上。他們說,我們應害怕那些以免費內容和服務、更美好的社交生活、個性化,以及更高的資訊相關性,誘使我們公開個人資訊的公司與技術。他們擔心政府對我們不利──這是正確的,因為政府有辦法大量收集民眾的資料,也有能力運用這些資料對付民眾。隱私倡導者擔心,年輕人公開太多個人資訊了。他們警告,不好的事情可能因此發生。但是,不好的事情總是可能發生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4
    $110
  2. 新書
    79
    $253
  3. 新書
    85
    $272
  4. 新書
    9
    $288
  5. 新書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