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如何對抗大通膨:淪為經濟難民前小平民的投資自救法

小市民如何對抗大通膨:淪為經濟難民前小平民的投資自救法
定價:340
NT $ 110 ~ 306
  • 作者:衷曉煒劉心陽
  • 出版社:財經傳訊
  • 出版日期:2013-09-1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302352
  • ISBN13:9789861302355
  • 裝訂:平裝 / 296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通膨有兩種:一種立刻讓你一貧如洗;一種最終讓你一貧如洗
由於各國競相貨幣寬鬆,你一定會遇上以上兩種通膨的其中一種。

  台灣在一九四八至四九年連兩年年物價成長超過1144%,千萬存款兩年變廢紙。
  時間吃掉你的錢,別以為離你很遠,它真實存在卻讓你感覺不到。
  許多國家經過長時間4~5%的通膨,這是小case?不處理退休時你會發現你一文不名。
  台灣民眾長期處於2%以下膨通的環境,總以為只要賺的多,存的多,NO PROBLEM!

  維持這樣想法的人將被通膨世代活埋!
  快醒來!不要以為未來會如過去:不理財只會有小損失!

  本書詳述所有重要資產面對通膨的理財術,從固定報酬投資工具、外匯、房地產、原物料、貴金屬到藝術品,只要根據本書的建議調整你的資產,就能順利渡過通膨的危害,享有富足的人生。

  本書分為兩個部,共計十二章。

  前半部說明為何通貨膨脹一定會在看似全球景氣回溫的情況下,大肆為患。
  後半部則是投資指引,說明各種投資工具在通膨的環境下,要如何操作。

  沒有歷史觀的人可以會認為通膨永遠會維持現在的水準,在2%上下起伏。於是只要認真賺錢,或是多存點錢,日子還是ok的,不太需要理財。但是本書在第一部中帶你了解政治與經濟的殘酷現實,為何從日本到義大利;從元代到廿世紀未的巴西,都逃不了通膨的磨難。

  讀完這本書,讀者應會有切身之痛,近代的惡性通膨,台灣和對岸都曾面對,若不是金日成發動韓戰,我們可能現在用的不是新台幣。

  在第二部中,我們為對抗通膨提出解決之道,分析6種主要理財工具的應對之道。包括外匯、房地產、原物料、股票、固定收益工具及黃金、鑽石等。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所持有的資產不外乎以上幾類,因幾乎每個人都可以由書中發現合乎自己需要的對抗通膨之道。

本書特色

  比小說更有可讀性的理財工具書

  其實西門慶比經濟學者更了解如何追求健康的經濟成長?而印地安人才是清初盛世的創造者?

  部分學者指望房地產在通膨年代成為資金的駐留場所。這樣的觀點對嗎?與其聽克魯曼的還不如看看西門慶怎麼說!他什麼都幹就是不買房,因為他認為錢要不斷的投入有生產性的活動,而不是堆在土地上。

  有些人指望英明的政治領袖可以帶領我們閃過通膨的惡魔,不過政治領袖往往是經濟潮流的受益者而不是引領者。例如,如果不是美洲的玉米、及馬鈴薯在清初留入東亞,使糧食產量大增,人民吃飽飽,也就沒有康雍乾的盛世。

  本書用大量的故事及典故來說明為何通貨膨脹與人類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讀完之後,你會和經濟學本科生一樣,清楚的知道什麼是通膨,會造成什麼影響,以及為什麼通貨膨脹一定重返人間!

  全面的經濟防洪指南

  如果一本書只告訴你一種很可怕的經濟災難,而不告訴你如何避難,甚至是利用機會致富,那就等於好事只做了一半。本書討論在通膨環境下所有理財工具的運用。由貨幣到房地產,由股票到藝術品。告訴你如在才通膨的環境下保住你的財富,甚至擴大財富。

  抗通膨,當個貨幣玩家是一個好方法,如,金融巨鱷索羅斯,他在二○一三年五月六日在澳洲央行降息前一天放空澳元,藉著精準眼光,大賺一筆。想要學學索羅斯,作者提供了線索,人民幣已具備躍升成為國際貨幣的架勢,投資人須擇機建立一些人民幣部位。

  至於如何布署房市?須回顧過去四十年歷史,期間經歷四波高峰期,從第一波到第三波,有一倍到三倍的漲幅,進入第四波波段的同時,下個循環買點何時現身值得關注。

  後量化寬鬆時代買股不失手,作者建議,先建立巨觀投資觀,可從節能與公用事業概念股、景氣衰退受益股、房地產相關概念股、以及生技醫療概念股下手,只要選對金雞母,五年賺千萬不是天方夜譚,到時,哪還需要辛苦工作。至於具備稀少性和獨特性的藝術投資,據統計,28年平均年報酬率約十%,只要口袋夠深、能長期投資,贏面都不小。

  兩位學有專精的暢銷書作者聯手,提出最有國際觀的建議

  本書的兩位作者長期在跨國金融公司擔入高階主管,對國際經濟及投資工具有深入的了解。且由於工作歷練及興趣的關係,皆嫻於寫作。能夠化深奧的專業知識,為順暢易懂的文字。有讀者在讀過作者衷曉煒部落格後,稱其文風「闤闠良史,橫槊賦詩」,而讀者在讀了本書之後,通膨將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名詞,而是決定個人未來命運關鍵字眼。另一位作者劉心陽除曾任投顧公司高階主管,其有關股票投資的著作也長居暢銷書排行榜。

作者簡介

衷曉煒

  目前是國內某外商銀行的高階主管。從事金融業及企管顧問業近二十年,並酷嗜鐵人與馬拉松運動。職場衝鋒陷陣之餘,閱讀歷史,以培養對為時事更為廣闊解讀能力。尤其對於中外軍事史與經濟史情有獨鍾。目前作品包括時事評論、都會男女等議題,此外尚有歷史商戰相關文字,散見於聯合副刊與UDN「無有堂」部落格 (blog.udn.com/wuyiutang/article)等處;其中「超馬行」一篇入選《九歌101年散文選》。此外也每週定期在News 98電台廣播節目「愛你二十二小時」裡,闡述歷史在日常生活及企業管理上的現實應用。

劉心陽

  現職:東生華製藥獨立監察人。 經歷:柏登生醫財務長,大華證券(研究部、承銷部、法人部、投顧投資部),德盛安聯投顧協理,荷銀光華投信經理,中國時報 記者,致遠會計師事務所查帳員。學歷:中國南開大學經濟學院 經濟學博士、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學士。

 

目錄

序言 七分飽三分病

第一部:病癥:物價高起!
在人類發明紙幣以後,通貨膨脹就不斷出現在歷史中,有經常扮演帝國殺手的角色。不過近廿年來,經濟成長意外的與通膨脫?,讓人們幾乎忘了通膨的存在!不過越是如此,通膨惡獸就越可能用強烈的形式重登歷史主導者的大位。

第一章 投資人!不要假裝通膨不存在?
從古到今,人們共同面對的課題!通貨膨脹率是進行任何投資前必須了解的一個要素,本章告訴你為何通膨難以控制的深層原因。
第一節 從日本、四小龍到義大利 資本神話泡沫化
第二節 惡水熱錢亂竄、只投機不投資的困境
第三節 政客、掮客、學者聯手的大金錢遊戲

第二章 統計數字為何看不到通膨?為何官員和呆薪族的感覺不一樣
通貨膨率是評估投資計畫的先決條件,那麼如何正確的了解政府公告的數字,以正確的進行投資決策?
第一節 五大特性,把「錢」看清楚!
第二節 誰玩了定義通膨的小把戲
第三節 一堂搞懂通貨膨脹率的數學課

第三章 通膨如何影響歷史?帝國殺手如何登上舞台
單就中國,許多王朝的滅亡與通膨有關,投資人如果要了解一張薄薄的紙鈔如何改變產業、生活與歷史,不妨讀讀以下的故事。
第一節 民國推手是通貨緊縮,不是孫中山
第二節 中國古代貨幣緊縮的苦日子
第三節 紙幣出現,進入「通膨黑洞」

第四章 認清楚你的敵人 真的有人餓死在成堆的鈔票上
在物價快速上揚的情況下,你的財富、乃至生活會有怎樣的變化?以下三個故事將讓你對未來做好準備!
第一節 民國的惡性通膨噩夢
第二節 韓戰意外救了新台幣
第三節 瘋狂的德國馬克,群魔亂舞的1923

第五章 不要指望政治人物能改變事實 克服通貨膨脹需要奇蹟
通膨引起民眾痛苦時,政府受到壓力不免進場設法改善!本章用三個例子說明化解高漲物價的方法。
第一節 巴西的黑奧計畫,榮耀降臨南美
第二節 俄國的震盪療法,苛政猛於虎狼
第三節 中國的物價改革,鄧小平也失手

第六章 演化中的通貨膨脹 我們將面對變種的敵人
如何利用通膨致富,首先要了解未來通膨分眾化的特性,以及此特性有利何種資產!
第一節  通貨膨脹的分眾化現象
第二節 溫和的通膨有助經濟成長?
第三節 高房價是誰的救星? 從《金瓶梅》西門慶談起

第二部 解藥:理財革命
近一個世代的人,對通膨無所認知,他們的理財觀念,將不適用於未來。在接下來的幾章中,我們將提出具體而全面的方法,告訴讀者,在通膨再起的年代,要如何應對!

第七章 用強勢貨幣保持購買力
小市民當貨幣玩家絕不是夢,只要用對貨幣原理,押寶能扭轉頹勢的強勢貨幣,對抗通貨膨脹輕而易舉。
第一節 選錯理財工具,窮人會變更窮
第二節 投資人必須知道的貨幣原理
第三節 美元仍持牛耳,本世紀霸權恐易主
第四節 日圓有植基於區域競爭力,多頭循環將達四十年
第五節 歐元苦日子過完,就是一尾活龍
第六節 人民幣中期看漲
第七節 主要原物料國家貨幣仍受青睞

第八章 房地產總是保值良方
房地產具抗通膨特質,但國人自有住宅率高達近八成,在以投資客為主的。房市中,如何打敗通膨,創造增值效果,安渡資產泡沫,區域才是獲利關鍵字。
第一節 房價上漲是反應通膨,買對區段才能抗通膨
第二節 房地產的抗通膨特質
第三節 輕鬆買預售,賺通膨下的增值
第四節 房地產泡沫警訊

第九章 原物料將水漲船高 
原物料交易變數多、範圍廣,如何掌握、判斷訊息,本章教你如何利用高槓桿特性,財富迅速暴衝。
第一節 大宗物資,交易風險高
第二節 農產品投資決戰訊息
第三節 金屬 強勁大行情將現
第四節 能源、通膨緊密相關,帶動股價漲跌

第十章 誰是通膨概念股?
該如何掌握後量化寬鬆時代的投資趨勢,在通貨膨脹導致貨幣供給量變大,股票蠢蠢欲動的盤勢下,只要選對四類長線保護短線或基本價值的族群,輕鬆戰勝大盤。
第一節 民生慘澹,為何全球股市屢創新高?
第二節 節能與公用事業概念股
第三節 景氣衰退受益股
第四節 生技醫療概念股

第十一章 如何操作固定收益商品而不虧本?
固定收益商品提供穩定報酬,但常受到通膨變動,進而影響實質報酬率,所以當市場預期未來通膨增溫,將不利公債,如何避險,本章私房祕訣公開。
第一節 債券不等於保本
第二節 實質負利率時代來臨
第三節 抗通膨固定收益商品
第四節 不動產證券化商品

第十二章 黃金、鑽石、藝術品 亂世投資術
全球資金亂竄,嗜好投資成形,黃金、鑽石、藝術品,市場價格易漲難跌,持續攀高,如何在亂世操作出好成績,它們未來走向不可不知。
第一節 嗜好投資 富豪有志一同
第二節 黃金 亂世見英雄
第三節 鑽石珠寶永流傳
第四節 藝術品 高檔觀望

 

作者序

七分飽三分病

  著名的街頭詩人周夢蝶,早年歷盡喪亂,流落台北街頭鬻書為生。由於長期營養不良,他三不五時就會昏倒街頭,被送進醫院。但雖然仙風道骨,身形枯瘦,弱不禁風,但一生進出醫院無數的他,卻得享高壽。

  問他養生之道為何?他只說了六個字:七分飽,三分病。

  前三個字容易理解,要節制飲食,避免攝取過多。可是另外三個字「三分病」又是怎麼回事?

  病,其實是一種自我調節的手段。

  病,告訴你問題在哪裡,要你不要逞強,提早就醫。

  病,是在磨練你的體能,要你在進入生命下一階段的時候,準備妥當。當你習慣了它的存在,學會了與它共存的時候,這叫「帶病延年」。

  這就是「三分病」的道理,病久了,病習慣了,病得有抵抗力了,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

  QE3來了,狼來了,現在又真的要走了。它到底完成了階段性的使命沒有,何時退場等議題,每次一有柏南克(BEN BERNANKE)的講話,金融市場就震盪不停。逗點、語氣、停頓、暗示,每一次震盪,都帶給投機者新的進場沖銷契機。

  現在,連保守的日本人也要啟動印鈔機。新首相安倍晉三公開宣示,強迫日本央行降低重貼現率,達成年通貨膨脹率二%的目標。如果真的實現,這將是人類歷史,不!是自現代經濟學奠基以來,第一次在已開發國家大規模地將理論付諸實踐的例子。

  我們可是一點都不興奮。當全世界的政府(特別是某些大國的政府,像美國)決定一如既往,持續背叛受薪階級與一般民眾,大量釋出流動性以追求虛幻的成長率的時候,通貨膨脹,這種我們以為是一種非常態的「病」,注定會變成一種常態,或者一種常態性的經濟病態。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藥方,我們稍後會提到並解釋這個問題。

  帶病還是可以延年。只要你熟諳「三分病」的哲學,學著與它共存,甚至共榮,就沒什麼好擔心的。為什麼說QE3或是包以其他名目(無條件買回、選擇性信用管制等糖衣)是背叛一般受薪階級的政策呢?

  鈔票,其實是一種債券。一種政府開出,向你承諾說:拿著它,保有它,珍惜它,某一天,它能幫你換到東西的一張紙。天下沒有東西逃得過「供需」的規律。當政府發行的紙變多的時候,它的價值就會下降。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問題是會下降多少,何時下降,以及最重要的,什麼東西會影響最大與何種資產會受影響最小。這就是這本書要告訴你的事:通貨,已經膨脹;鈔票,將會貶值。以往的經驗與指標,將不再適用於以後的世界;而在二次大戰之後,超過七十年穩定繁榮中所建立的經濟模型,對預測將來的經濟循環也無能為力。

  一個明顯的例子便是「通貨膨脹率」。民代大聲疾呼,百姓荷包縮水,但政府卻硬是感覺不到問題:因為指標顯示一切OK。通貨膨脹的真相淹沒在一層層的指數計算裡。升斗小民切身相關的財富縮水問題,被計算的機制「淹」掉了。

  通貨膨脹其實只是一種感覺。某種程度上它跟股票指數很像:反映得不是過往的表現,而是將來的可能性。當大家相信股價會上漲時,它就會往上;當大眾預期通貨會膨脹時,它就會膨脹。在愈來愈不穩定的資本市場裡,在全球經濟一體衰退的驚濤駭浪中,還是會有幾個安全的角落,幾個可以帶病延年的方法。

   《愛麗絲夢遊仙境》裡有著這樣的一段:「……走著走著,卻瞧見了一隻穿西裝、打領帶的兔子經過,還直嚷著:『快!快!來不及了!』接著就消失在花園裡,愛麗絲好奇地跟著跑過去,一不小心,便掉進了黑黑的洞穴。過了好久,終於著了地,卻見兔子開了門,進去了。可是門是如此的小,愛麗絲的大身子擠不進去。突然看見了一個小桌子,上面有個小瓶子,寫著兩個字……」「喝我。」

  現在,我們邀請您「喝」這本小書,品嘗這個藥方。

 

內容連載

傳統上的經濟政策總是在就業與穩定中搖擺。要衝就業,要加快經濟成長的腳步,就降低利率,讓更多資金進入市場。錢多了,物價就會上漲。可當經濟過熱的時候,便提高利率,強迫擴張過快的產能停下腳步。所以,傳統上就業與通貨膨脹像是一種「零和遊戲」—不是你高就是我低。

下個希望是伊斯蘭世界!

上世紀八、九○年代,這個問題因為中國重新進入資本主義世界而得以緩解。看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與人力,作為「世界工廠」,物美價廉的產品源源不絕;同時中國又扮演了龐大的市場,與消化世界剩餘資本的角色。

拆,蓋。生產,建設。世人真的應該感謝中國的橫空出世,上一世紀末與本世紀初的「高成長但低通膨」的奇蹟,中國實居首功。現在,中國人也老了。前一陣子曾經被熱炒的越南,現在也陷入停滯的窘境。有人說緬甸,隨著翁山蘇姬的「出山」而熱鬧了一陣子;又有人說北韓—聽說五分埔的八成成衣都是北韓工人在開城工業區製造的。但它們都不夠大。至少比起中國、美國這兩個龐然大物來,這三個國家加在一起乘以二,也沒辦法扮演火車頭的角色。下一個希望看起來是伊斯蘭世界。夢想家們期盼:有朝一日,那些在街上吶喊「真主萬歲」,焚燒美國國旗的人,會鑽進冷氣空調的辦公室,穿起襯衫,打上領帶,喝起可樂,吃起漢堡,甘心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一環,讓世界享受可觀的人口紅利。是有可能,但為時尚早。

日前一份分析過去卅年來美國財富分配變動的文章提到:經濟成長的成果,十%的人享受了九十六%的經濟成果;與此同時,九十%的人,其實質所得是不升反降的。所以又是我們老祖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歷史經驗勝出。最富有的階層享受了大部分的經濟成果;工薪階級,在擔負了國家大部分稅收的同時 (以所得稅與消費稅的方式呈現),無法同等享用經濟成長—因為他們通常是最容易被榨取,也就是政府最容易課取稅賦的一群。多餘的所得因此會被政府課走。

這種「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情形,隨著金融海嘯後各國的救市方案而進一步惡化。大量流動性注入市場的結果,造成原本就有資產的人身價水漲船高,而固定領取貨幣報酬的那群人,或是抱著「政府會解決」的天真想法的「老實人」卻被排除在這場金錢遊戲之外。大量的貨幣進入市場,造成什麼都漲的怪象:從房地產到油金棉,從冬蟲夏草到大蒜,從波爾多紅酒到鹽。而擁有資金的人卻並不想在此時下注投資,理由很簡單:需求不足。人口紅利不再,已然過剩的產能足以滿足幾個世代的需求,幹嘛還要加碼投資?窮人不敢花,富人不想花。基層消費不振,或是已然沒有重振的已往的總體市場需求,才是問題的癥結。

已往成功經濟成長的模型—建基在低成本資金與「溫和」通膨的成長模式,就像美國鄉村民歌《惡水上的大橋》(A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朝不保夕,岌岌可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2
    $110
  2. 新書
    44
    $149
  3. 新書
    79
    $269
  4. 新書
    85
    $289
  5. 新書
    88
    $299
  6. 新書
    9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