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

沉默: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
定價:300
NT $ 237
  • 作者:陳昭如
  • 出版社:我們出版
  • 出版日期:2014-01-2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024602
  • ISBN13:9789869024600
  • 裝訂:平裝 / 288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邪惡的凱旋唯一需要的,只是善良人的袖手旁觀。」----艾德蒙•伯克

  ★宛如台灣版的《熔爐》
  臺灣南部某特教學校短短幾年之間,便發生高達一百多起「生對生」的性侵害╱性騷擾案,行為人與被害者都是聽障生,年齡從小二到高三不等,且「男對男」的案件比例高達六成。只是如此駭人聽聞的狀況,外界始終毫無所悉。

  直到長期追蹤並揭發此事的人本教育基金會召開記者會,並指陳該校在硬體設施、管理系統、師資條件及教育方式出現重大缺失,才讓社會大眾得知解此事。只是在教育部長出面道歉、撤換校長、監察院彈劾十多位失職公務員之後,整起事件便有如船過水無痕,像是什麼都不曾發生。

  三年多來,人本不知開了多少次記者會,向教育部檢舉多少次,向法院按鈴申告涉案公務員也至少兩次,全都有如以卵擊石,激不起任何回應。原本他們一直以為,這個社會正在解凍,正在冒芽,那麼多的街頭抗爭、公民運動遍地開花,隱隱約約,有一種春暖花開的態勢,這麼離譜的事,應該會有很多人關心才對。可是他們錯了,相關新聞有如平地一聲雷,轟隆一聲巨響,就沒了。而且整件事乍聽之下太令人髮指,近乎不可能,很難一再努力讓別人聽他們說。

  據悉,如今可能仍有孩子正在受害、或是加害......

  ★2014最鞭笞人心的報導文學
  2012年秋天,透過人本基金會的協助,作者有機會閱讀到諸多第一手資料,並與相關人士接觸。他們或是滿腹委曲,幽幽道出自己的辛酸,或是勇敢擁抱這場纏繞終生的惡夢,雲淡風情地談論昔日種種。但最讓作者驚訝是,每個傷害別人的孩子,幾乎都是被傷害過的倖存者!

  恐懼剝奪了人們的本能。因為聽不見、也說不出話,他們連吶喊都很困難,甚至懷疑如果向外求助,將會招致更大的災難,只能選擇沉默。而知情不報的大人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們聽見了孩子的吶喊,卻因恐懼而不知所措,終究只能在沉默中成為消極的共犯。

  因為恐懼,讓每個人都沉默,甚至連記憶都不敢留存。

  作者曾經懷疑,把這一切寫出來,妥當嗎?把私密的傷痛公諸於世,會不會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但繼而想想,這些擔心,這些猶豫,會不會只是源於對真相的恐懼,而不見得是為了他們著想?或許,讓孩子聽到自己的聲音,聽到自己的憤怒,是面對這樣極致恐懼的自我救贖之道。他們叫出來了,他們的聲音被聽見了,這是讓他們感到好過一點,有一點著力感的方法。

  因為不願見到受苦的事實被淹沒在喧囂的世界,更不願見到未來有類似的不幸再度發生,作者想以樸實的文字忠實描繪事件始末,並有意隱去校名及所有涉案人士名字,目的不在於追究個人的是非對錯。制度的、觀念的改革,才是解決之道。

  但願這些有血有淚的故事,成為滋養公平與正義的養份。(本計畫獲2013年國藝會創作補助,全書計11萬字)

本書特色

  ◆為什麼「沉默」?

  昭如在提供書稿時,就已有完整書名。當時並未能立即將這個極為常用的形容詞與這個曾經震驚台灣社會的新聞案件清楚連結,但隨著書稿展開,沒多久,或許三千字,身上的汗毛即瞬間全站了起來。

  啊~這是多麼徹骨的沉默呀!──因為天生聾啞,這些孩子既聽不見也說不出話來;學校裡、政府裡有些大人聽見了,但他們集體選擇裝聾作啞;鮮少關心特教生的社會大眾也不可能及時為他們發聲……就這樣,該要大聲哭喊出來的苦痛,竟無聲、沉默地在那個封閉的角落裡,經年、殘忍地傷害著我們的孩子!(賴佩茹)

  ◆請別再「沉默」!

  如果您關心本案及類似案件,歡迎您加入本書粉絲專頁,與作者及處理本案的工作人員線上互動、交流,並為相關的孩子、家人及師長加油、打氣!

  粉絲專頁全稱:《沉默: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
  粉絲專頁網址:www.facebook.com/WeNoSilence

名人推薦

  平路、何榮幸、張萍、楊索、劉定基 沉重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昭如


  不願旁觀他人痛苦,嘗試以文字記錄,並且不放棄以文字尋找希望。

  台大人類學系畢業,曾任職首都報社、自立早報、超級電視台等媒體多年,現為自由撰稿人。著有《CALL IN!地下電台》《歷史迷霧中的族群》《活在拜物星球》《福爾摩沙愛情書》《被遺忘的1979──台灣油症事件三十年》(入圍2011年金鼎獎)等十餘種。

  近年得獎紀錄:金鐘獎最佳編劇(2003,2006)、林園文學獎、彰化縣文學獎、台中縣文學獎。

 

目錄

推薦序
凝視他人之痛苦  │何榮幸
聽!沉默在吶喊  │張 萍
看見.聽到.行動│劉定基

Ⅰ.序幕
夢魘的開始

Ⅱ.震耳欲聾的沉靜                            
一、航行於冰山之間
二、遮蔽的天空
三、國王的新衣
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量

Ⅲ.人性的試煉                                   
一、潘朵拉的盒子
二、旁觀者的痛苦
三、沉默之罪
四、邪惡的庸常性

Ⅳ.受傷的蘆葦
一、在微光之中
二、丈量良心的尺度

Ⅴ.一座孤獨的島嶼
一、咫尺天涯
二、大衛與歌利亞

尾聲

附錄:大事記

 

推薦序

凝視他人之痛苦 何榮幸/資深新聞工作者


  這篇序文,久久無法下筆。

  長達一個星期,鍵盤只能敲出隻字片語,沒辦法留下完整段落。電腦視窗開開關關,最後發現始終繞著這句話打轉:如何凝視他人之痛苦?  

  本書選擇了極具爭議、非常私密但又必須接受公評的社會議題,努力進行挖掘真相的工作。

  像在剝洋葱,扳開第一層時,辛辣撲面而來,眼淚泫然而下。你以為挑戰就是如此了,其實還早得很。每卸下一層,眼淚還是不爭氣地往下掉,彷彿永遠沒有盡頭……

  然而,一項已經被媒體大幅報導過的爭議事件,有必要再度攤在陽光下,重新揭露可能因為時間流逝而逐漸消退的所有傷痕?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從不同角度出發,顯然會有不同答案。若從調查報導或報導文學的視野觀之,只要攸關公共利益,無論過程如何痛苦,剝洋葱都是調查報導或報導文學無可迴避的天職之一,並不會因為事過境遷而有所改變。

  要不要剝洋葱是一回事,有沒有勇氣與能力剝完,則是另一回事。

  特教、性侵,這兩個敏感領域複雜交錯。稍有不慎,就可能讓受害者蒙受二度傷害。若是偏聽,就可能讓過剩的正義感主導與預設結論。探索真相的過程如此憂傷與幽微,身為新聞工作者,換成是我,未必有勇氣長期投入完成這項工作。

  而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牽涉範圍之廣,更令關心者為之卻步。從相關當事人的多元歧異觀點,到教育體系的自成一格運作機制,再到事件背後極其深刻的社會心理因素,每一層都需要檢視與觀照,以免見樹不見林而忽略結構性問題。

  就此而言,作者陳昭如展現了令人肯定的勇氣與能力,並且承擔伴隨而來的風險與代價。

  陳昭如在盡力還原真相的過程中,一方面時時提醒社會重視事件背後的結構性問題,另一方面則時時提醒自己敘事詮釋必須自我克制。所以她既有這樣的義憤:「我有種很深的感慨:那些聽不見孩子痛苦的人,才是真正的聽障。沉默,就等於是默許惡行的存在,而默許惡行,就是罪行。」也有這樣的自制:「我想以樸實的文字忠實描繪事件始末,並有意隱去校名及所有涉案人士名字,目的不在於追究個人的是非對錯。制度的、觀念的改革,才是解決之道。」「我不確定自己是否是有資格拿石頭的人。」

  本書因而不只是旁觀,而是深刻凝視這樁不幸事件中他人之痛苦,希望台灣社會能夠真正記取教訓。

  透過本書重新凝視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讀者的內心將遭受巨大撞擊。時至今日,校園性侵事件受害者的年輕心靈,仍需承受如此孤獨、無助、重覆、漫長之痛苦,而結構性問題的解決卻彷彿遙遙無期;那種不知今夕何夕的驚愕,以及對於教育體制(包括其中企圖卸責的個人)的強烈質疑,掩上書頁後仍久久無法釋然。

  但也因為讀者必須跟隨作者一起凝視他人之痛苦,當事件中的受害者大多呈現出有血有淚的立體形象,而涉案人士大多只能透過資料檔案被看見時,難免會產生另一種凝視他人痛苦之落差印象。在各項主客觀條件限制下,作者能夠深入訪談受害者及家長,已經難能可貴;至於涉案人士可能存在卻不易被揭露的痛苦,則容或是關切此議題者值得繼續探索之處。

  如何凝視他人之痛苦,我們都還在學習的過程中。

 

內容連載

3-1潘朵拉的盒子

1.

「如果我一直保持沉默,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是不是一切就會不同?」

三年來,這個問題像個反覆掙扎的問號,不斷在D老師心底重覆出現。有時他甚至懷疑,自己堅持的理由到底是什麼?

有不少人勸他,這些學生就是這樣啊,就算你把案子都查清楚了,又怎麼樣?他們是不可能改的啦。當然,也有不少人冷言冷語地批評他「沽名釣譽」、「搶著當英雄」、「想把學校搞垮」。

他從不覺得自己特別熱情或特別有正義感。對他來說,調查性平案是職責,他有義務、也有責任完成這項工作,如此而已。他怎麼樣也沒有料到,向來謹守本份的他,有一天竟然會成為全校公敵。

*****

D老師在這所學校服務,已經很多年了。「以前在特教學校教書,別人不會覺得你特別有愛心,只覺得你沒什麼本事,才會『淪落』到去教『那種學生』......」看到我一臉驚訝,D老師再度強調:「真的啊,以前每次回老家,親戚鄰居都看不起我,家裡也覺得很沒面子。」

剛進這所學校時,他的薪水一萬六,只能勉強度日。不過學生人數少,沒有升學壓力,工作壓力不算大,他沒什麼好抱怨的。況而且與這群孩子相處久了,他的心態逐漸從只想單純教書,變得很想進一步瞭解他們。原來大學主修「智能異常」的他勤學手語,文法手語與自然手語都很嫻熟,經常找機會與學生聊天,慢慢踏入那個沒有聲音的、細膩而幽微的世界。

「他們非常依賴肢體動作及視覺來溝通,經常會用拍打、碰觸對方來引起注意。他們也很敏感,很懂得從對方的表情中,覺察沒說出口的意思。」D老師說。

住宿型學校的學生每天一起上課吃飯睡覺,情感異常緊密,與校外的世界接觸有限,生活圈相對封閉,若是老師不教、家長不提的事,幾乎無從得知。而特教學校教的書寫文法,又與一般寫作語法不同,就算看電視看報紙上網站,也未必能夠理解,與外界隔闔愈來愈深,也無法感知現實是怎麼回事。

「他們是跟一般生不太一樣,但這個『不一樣』,我不認為是聽障的關係,而是環境造成的。」D老師語重心長地表示。

2010年12月,身為性平會代表的D老師被告知要調查性平案。那時他心想:十來歲的孩子懵懵懂懂的,哪懂什麼是「性」啊?想的是絨毛玩具或電動玩具,還差不多。

沒想到,情況完全超出他的想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37
  2. 新書
    79
    $237
  3. 新書
    79
    $237
  4. 新書
    79
    $237
  5. 新書
    79
    $237
  6. 新書
    79
    $237
  7. 新書
    79
    $237
  8. 新書
    79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