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另一個家

我的另一個家
定價:500
NT $ 450
  • 作者:施凱倫
  • 出版社:游本寬
  • 出版日期:1997-05-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9721181
  • ISBN13:9789579721189
  • 裝訂:平裝 / 72頁 / 21 x 30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不是一本外國人看台灣的攝影集,
而是一位母親在地生活的心境影像寫照

  ◎美國女性專業攝影家、母親、台灣媳婦,多重身份眼中台灣「人和環境」的影像對話。
  ◎1997年期間,台北小巷弄內庶民「彩色」的生活面貌。
  ◎以臺灣早期在地風情為對象的「心象」攝影代表。

  身為台灣媳婦的美國攝影家施凱倫,九0年代在台灣居住,一開始面對融入異鄉的種種問題產生了無奈、抗拒,直到受孩子的影響,才找到心靈出口,坦然面對所處環境的心境轉變後,她開始拍攝自宅鄰近環境的影像,並集結成冊。

  書中,作者將生活現實裡,很多多樣、細小,常被人的眼睛有意無意忽視的對象,以輕鬆、自然的方式,將它們的造形及顏色巧妙地加以重組,使每一個看似獨立的對象和在旁的物件,造成連續、互動的對話,轉化現實中時空的寧靜為視覺上藝術的喧騰,並造成一種精神上的飽滿。因此,作品中小小的對象,如主題旁的小花盒,大紅門旁斑駁、褪色的對聯等,都無不展開雙手迎接人們去慢慢品味。

  對於習慣《國家地理雜誌》、新媒體照片的觀眾而言,好照片往往就是主題簡單、構圖簡潔有力,可以馬上了解其中的訊息或感覺等,這也是一般人對於照片紀錄功能的刻板印象。但,《我的另一個家》則是用不一樣的視覺結構,來表現抽象心情,記錄個人的心靈感受,因此,作者讓一幀幀隱藏在台北高樓大廈背後,亂中有序的巷弄住家景觀照片,透露出靜謐、祥和的氛圍,不但呈現了異國攝影家對台北的深入觀察,也顯現了作者獨到的攝影美學觀點,更自然流露出作者的心境。

  這些照片,看似是別人家的生活經驗,但卻夾雜著更多集體記憶,還有島上數不盡的成長故事,所以觀賞其中的內容,都會像在閱讀自己的故事一樣的充滿感動。

名人推薦

  像這樣一張張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都市後巷民宅景觀,都讓觀者從司空見慣的零瑣生活什物,以及它們各自原有的蕪雜外型和色彩之外,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來自攝影者的獨特眼光、紮實深厚的攝影功力、以及從畫面中自然散發出來的和煦溫馨的都市人文氣息。這就是美國攝影家,同時也是中國媳婦的施凱倫(Karen Serago)這次以「我的另一個家」(My Other Neighborhood)為主題,全部攝影個展作品的內容抽樣、細部感覺、和內涵精神。……
  看施凱倫的作品;讓筆者對一個因習慣而無感的城市,開始產生心的感覺和認識;也讓我對攝影的創作方式與觀念,又有了新的領會和體悟。──莊靈(國家文藝獎得主、現任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理事長)一九九七年清明節於台北外雙溪

  在台灣,人們對「熱力學第二定律」有一種無言的尊敬──我記得我的高中物理老師對這條定律說過大約如下的定義:「宇宙的(entropy),傾向於極大。」(entropy)是什麼
?也許你想知道。它的意思就是不整齊,或是混亂無序。簡單的說──同時也是為了方便我自己解釋──這條定律主張:不論我們怎麼努力去克服,每樣東西到了最後,終究都會衰頹、朽壞、生銹、腐敗,要不就是分崩離析。
  因此,在台灣,我們有一種「有人住的生氣」。──卜莎娜 / 整齊與雜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施凱倫


  賓州州立大學藝術學士(1982),俄亥俄大學美術攝影碩士(1989)。她曾先後在賓州州立大學園區的HUB藝廊(1982),台北視丘藝廊(1989)、賓州匹茲堡「銀眼攝影中心」(1990)舉辦過個展。作品《我的另一個家》系列曾為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施凱倫現在任職於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商學院,專任的課業輔導教師。
 

目錄

作者序
莊靈序
卜莎娜 / 整齊與雜亂
高瑪麗 / 紅門
Shi Da Park I, 1994
Batu Chairs, 1995
Shi Da Park II, 1994
Pucheng Alley II, 1994
Orchids, 1997
Ting Chou Road I, 1007
Taipei Alley III, 1997
Birdcages, 1007
Cement and Chairs, 1996
Drying Vegetables, 1996
Taipei Alley II, 1996
Yellow Kitchen, 1994
Mucha, 1996
Wood Pile, 1994
Temporary Houses, 1997
Batu Windows, 1995
Batu House, 1995
Yellow Chairs, 1997
Pigeons and Laundry, 1996
Vendor’s Cart, 1996
Ting Chou Road II, 1997
Taipei Alley I, 1996
Taipei Garden, 1996
Red Door, 1997
Red Door and Dog, 1996
Red Door and Flag, 1996
Red Door Garden, 1997
Bamboo and Red Door, 1997
Red Door and Laundry, 1996
Batu Laundry, 1995
Ting Chou Road III, 1997
 

作者序

  在異國的土地上,很難有置身家園的感覺。「外國僑民」也好,「外籍人士」、「異鄉人」也好,定義上都屬於分離主義的排外字眼。住在國外明顯會遭遇到的困難,像是學習新語言等,都有實質的辦法可以解決──只要去註冊上語言學習班,外加努力,你就可以生存下去。但是其他問題卻沒那麼容易克服。在隨外子─本寬─遷居台灣六年之後,我仍然面臨著同一個問提──如何使這個地方感覺起來像我的家?

  過去三年來對藝術的努力經營,其實是一場讓自己的心靈與新環境不斷妥協的持續交戰。在心裡、夢裡,我一直被我在美國的根牽引著:畢竟,我的家人、文化和傳統都在那裡,對我造成強烈而鮮明的牽繫。想找到一種對台灣的歸屬感,結果證明這比我預期的還具挑戰性。不論我中文說得有多好,或者對地方習俗有多熟練,我永遠是外國人。

  然而,三年前的一個下午,一個轉捩點卻不期然地發生了。那時我兩歲大的兒子原尚,和我到鄰近的公園玩,就如同我們平常在晴朗的好天時常做的事那樣。我對那座公園相當熟悉,也像往常一樣,悲哀地望著那些簡陋的木板屋,想不透這樣岌岌可危的破敗景觀怎麼會存在那裡。我想著:這一切和我在家鄉所知道、所瞭解的景物相較起來,是如此難以理解與懸殊。當我正想著那些差異,和空氣中的煙霧,及路上幾乎撞上我們的機車時,抬眼張望,卻看到原尚正興高采列地追逐幾隻以公園為家的公雞。我還記得當時我驚訝地看著他如此輕易地就擁抱了他所在的環境。他是如此喜悅地享受著自己的童年,而無視於那些破敗朽壞的建築、缺乏養護的公園,和周遭的瓦礫垃圾;那些都與他無干。在那一刻,我轉變了想法,也看到了我在台灣所要拍攝的第一幀有意義的照片。

  在那幾分鐘,我理解到我的文化包袱是如何影響巨大地充滿在我的感知裡。從此以後,似乎在每個角落我都可以看出一幅攝影,物件在奇特中展現出了異常的美:街頭攤販的鍋碗瓢盆閃耀生輝;執意從水泥裂縫中生長出來的九重葛,令我油然生敬;無人的座椅化成了望之儼然的老人……當我開始藉著拍攝生活周遭的景物而與鄰里建立起關係的同時,那些照片反映的已不只是景物本身,而是我個人的心路歷程。如今,我的相機引領著我,在原本令我難受的地方追尋到了自在。

  亨利‧大衛‧梭羅曾經寫道:「我們走過的路,有半數只是在重複自己的腳步。」以前我就拍攝過屋宇:最早是多年前還在做藝術系學生的時代;接著是到英國和愛爾蘭旅行的時候;後來則是唸研究所時在俄亥俄州拍攝過美國中西部風格的房子。這一切都是為了瞭解一個地方,與之發生關聯,並使他成為我的地方。現在,我人在台北。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