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中的藝術(2版)

社會中的藝術(2版)
定價:580
NT $ 458 ~ 551
 

內容簡介

  《社會中的藝術》(1995)一書,乃是德國社會學家魯曼所撰寫之一系列全社會功能系統著作中,緊接於《社會中的經濟》(1988)、《社會中的科學》(1990)、《社會中的法律》(1993)之後探討個別功能系統的系列叢書中第四輯專論。本書前三個章節,首要在為讀者展示出由溝通理論、觀察理論、與形式理論所組成的觀察工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會學系統論中關於「媒介與形式」(第三章)的詳細探討,首度出現在《社會中的藝術》一書中。接下來的兩個章節中,魯曼則致力於開展藝術系統分化與自我組織的理論架構,並且以歷史資料為本,賦予其理論性的歸納與詮釋。藝術系統的演化,尤其是在十五與十六世紀後進入現代時期的演化躍進,則在第六章中獲得了精闢的闡釋與說明。最後,本書以藝術系統的自我描述做結尾,總結出藝術系統的歷史展現及關於其自我描述的討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尼可拉斯.魯曼(Niklas Luhmann, 1927-1998)


  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最重要的社會學家,與哈伯瑪斯間激烈的論戰影響了德國社會學的發展方向,自1969年獲得畢勒菲德大學社會學教席後,他嘗試發展一套新的社會理論。1984年所出版的《社會系統論》一書奠定了他在社會學界不可撼動的地位,在其中他以「自我再製」此一革命性的概念來重構社會學的系統理論。接著他開始透過描述各個不同功能系統,來為全社會理論的提出做準備,完成了《社會中的經濟》、《社會中的宗教》、《社會中的藝術》等著作,並在生命終了前完成了他的承諾《社會的社會》一書。整體的著作繁多,至少有59本專著以及兩百多篇文章。

譯者簡介

張錦惠


  學歷:德國Tübingen大學現代英國文學暨語言學系博士候選人

  研究領域:文學理論、角色與情感理論、英國與德國文學從浪漫主義至現代、美學等
 

目錄

譯 序
後英雄時代的藝術(史)理論:《社會的藝術》導論
前 言
第一章 感知與溝通:形式的再生產
第二章 一階觀察與二階觀察
第三章 媒介與形式
第四章 藝術的功能與藝術系統的分化
第五章 自我組織:符碼化與綱要化
第六章 演 化
第七章 自我描述
 

內容連載

第一章感知與溝通:形式的再生產

我們依舊執迷於一種傳統的魔力──這個傳統以階序的方式來配置心理機能的結構,並且因此將「感官性」(Sinnlichkeit)(也就是感知),貶抑至一個較低的位置上,相較於被賦予在理智和理性上的各種反思性的高度功能。就連「觀念藝術」(conceptart)的最新現代版本,也是追隨著這樣的傳統。藉由摒棄藝術作品與其他客體之間可以經由感官來感知的區分,觀念藝術如此來避免將藝術貶抑至感官感知的領域中。

古歐洲的傳統裡,這種階序式的評價乃是根植於人類不同於動物的想法。這樣的想法因此暗示了人類與動物之間共有機能的貶值,尤其是感官感知的能力。而且同樣令人不甚滿意的是,感知只能提供「事物/時間」這樣一組區分,並沒有可以永恆持續的單元(理型)。人類特有的接觸能力,正好符合了這樣的(理性)思維。但是,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說:相對於這樣的思維,這類比較正好指出了感知在演化、起源、以及功能上所具有的優先性。首先,擁有中央神經系統的生物必須進行外部化(Externalisierung),並且建構出一個外部世界。唯有如此,他才可以根據自身肉體的感知,並且根據外部世界發生的問題,清楚地表達出他的自我指涉。這究竟是如何發生的,這個問題或許還需要更精確的研究──或許透過一種將腦的「雙重封閉性」(doppelte Schließung)轉譯為一種意識的「內部/外部」區分的方式。然而,我們並不需要在這裡對此予以詳細闡述。因為接下來要討論的這個觀點,已經足以讓我們驚異不已:雖然人們似乎只能「在裡面」觀看而已,但事實上都是「在外面」觀察事物。假設我們可以證實這樣的觀點的話,自我的感知也就變成了一種外部感知形式的複製,並且是以類比的方式(也就是如同在觀察一個對象一般)予以過程化的。所有溝通因此都仰賴感知;而且思維是否以及如何追隨感知,事實上是一個根據情況不同而可能出現諸多不確定答案的問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458
  2. 新書
    79
    $458
  3. 新書
    79
    $459
  4. 新書
    85
    $493
  5. 新書
    9
    $522
  6. 新書
    9
    $522
  7. 新書
    95
    $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