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48種面貌:從小說經典場景找回最真切的自我

情感的48種面貌:從小說經典場景找回最真切的自我
定價:480
NT $ 45 ~ 432
  • 作者:姜信珠
  • 譯者:游芯歆
  • 出版社:究竟
  • 出版日期:2015-04-3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372024
  • ISBN13:9789861372020
  • 裝訂:平裝 / 48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內容簡介

你,是自己情感的主人嗎?
扼殺情感、壓抑情感,明明活著卻裝死,還談什麼幸福?
讓情感活過來,是人生存的本能,更是生之義務。
也因此,我們會上電影院、小酒館,會想播舒伯特的CD來聽,
會為了買小說或詩集去逛書店,去旅行……
因為我們本能上知道,如果不將所有壓抑掉的情感重新救活,
即使活著,也不是真正活著。

  不管是哪種情感,唯有發自內心,讓自己染上了情感獨特的色彩,我們才算活著。
  憂傷、悲哀、嫉妒之類的情感,對我們來說之所以珍貴,原因也在此。
  如果今天我們陷於不快的情緒裡,明天就變得更加值得期待。
  盼望明天能沉浸在幸福中的悸動,或許就是支撐我們繼續活下去的力量。


~~姜信珠

  一本讓你讚嘆人類情感如此精微多變的書
  一本讓你更了解自己、更正確辨識自我情緒的書
  一本讓你看到48個經典故事,又從中透析人性的書

  ★年度網路票選 冠軍書!30萬人感動捧讀,不捨借閱!

  ★教保文庫、現代經濟研究院推薦書,韓國中央日報年度好書,中央圖書館人氣圖書第 2 名

  斯賓諾莎,對人類情感有最深的愛與理解的哲學家,區分並定義了 48 種情感。

  姜信珠,超人氣哲學博士,挑選48 部小說中的經典場景,呈現情感震懾人心的力量。

  他們,帶我們走進這座情感花園的神祕大門,以48堂「情感課」,引領我們深切體驗內在的各種面貌,活出完整的自我。

  要成為人生的主人,必須克服的奴隸意識──自卑◆屠格涅夫,《木木》
  愛所創造出來的美麗奇蹟──自信◆米蘭.昆德拉,《身分》
  深入人性的弱點──野心◆莫泊桑,《漂亮朋友》
  讓懦夫化身勇士的祕密──大膽◆喬治.歐威爾,《1984》
  連愛情也吞吃入腹的怪物──貪婪◆費茲傑羅,《大亨小傳》
  對造成自己心靈受創的世界所下的詛咒──厭惡◆萊辛,《青草在歌唱》
  使他人誤認為愛的致命陷阱──同情◆褚威格,《同情的罪》
  可陷人於死地的致命壁壘──絕望◆徐林克,《我願意為妳朗讀》
  愛情沒能開花結果,僅留下依稀的悸動──好感    ◆瑪格麗特.莒哈絲,《情人》

  ……

  人通常會在什麼時候照相呢?

  多半是在看見令人高興、激動的風景或人的時候吧。

  所以,先決條件是要有高興或激動的情感,如果沒有這種暈染著粉紅色澤的情感,我們大概也不會想拿起相機,或掏出智慧型手機來。

  或許可以說,我們真心想拍攝下來的,不是風景或人,而是我們內心的高興與激動。

  照片裡所捕捉到的風景或人,只不過是載著高興或激動心情的媒介體罷了。

  一張好照片之所以精采,並不是基於鏡頭前的風景或人,而是遇見那風景或那個人時的情感。

  不管怎樣,總要先動了情,某個人、某種東西,或某件事情,在我們眼裡才會變得有意義。

  快樂或不幸的童年,有時會莫名浮現腦海,理由何在?

  那是因為童年時期的情感,就如奮力躍出水面的烏魚一樣鮮活靈動。

  快樂、悲傷、憧憬、絕望,多采多姿的情感緊緊捉住我們的心,因此童年的霞光、雲影、友人、師長,甚至是家人的種種樣子,才會像一張張褪色的照片一樣,牢牢印在心底深處。

  沒有情感,生之喜悅、生之追憶,以及生之激昂,全不存在。

  這一瞬間,只要能讓情感充分流瀉,就算此刻就得離開這個世界,我們也能想起以無數色彩交織成的回憶,發出幸福的微笑。

  來吧!讓我們小心而堅定地開始這門「情感課」,找回情感的萬千面貌和斑斕色彩。

名人推薦

  ★陶晶瑩  感性推薦!

讀者熱烈回應

  我是個不斷與內心交戰,想徹底了解自己的人,讀了很多書,但始終找不到答案。這本書讓我心跳加速,因為我終於認清問題所在,學會如何推倒從自卑到報復心的種種情感高牆。當我把書中提及的各種情感運用到周遭的人際關係上時,才發現與現實如此相合,也讓我能更深入對方的心底。對我而言,這是一本很實用的書!

  這本書很厚,買了以後一直放在書架上,總想著有時間再看,但在身邊的朋友不斷推薦之下,終於翻開書頁,就此一發不可收拾,埋首書中,久久不忍釋卷,讓我有種如雷灌頂的醒悟。

  我們從不曾為自己去上這樣的「情感課」!這本書讓我們學習到:唯有先理解自己的情感,才能正視人生真正的面孔。

  哲學家姜信珠所傳達的哲學與文學深度,果然與眾不同。原本就喜歡大文豪文學作品的我,透過作者所精選的小說場景遇見48種情感。從姜信珠的放大鏡中,我看見文學中的深刻,感動如潮水般湧現,重新領悟以往讀文學作品時忽略的部分;而對斯賓諾莎的哲學深入淺出的說明更是令人烙印在心,再再都讓我覺得這是本好書。

  跟著作者分別聚焦個別的情感,一一閱讀這些小說,我們能更深入了解作品的意義。重讀愛書會有嶄新的體會;而第一次認識到的作品,則讓我有股衝動想找出來好好拜讀。另外,與不同情感相映的畫作十分迷人,讓人在閱讀過程中時時期待下一篇會是什麼樣的搭配。

  過去也曾經在圖書館裡借過斯賓諾莎的《倫理學》來看,卻艱澀地讀不下去。但讀了《情感的48種面貌》之後,書裡斯賓諾莎的文句很快就能理解,像我這樣對哲學一竅不通的人,竟也有了一種跨入哲學門檻的感覺!讀這本書還能順帶瀏覽世界名著,一同讚嘆小說家們竟然能以如此的方式描述人類的情感。

  現代社會中人類的不安與壓力,已經超出可承受的範圍,很多人都患有所謂「微笑面具症候群」這種新型態的精神症狀,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社會中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守護自己的情感,不幸淪為生活的奴隸,「情感障礙」症狀嚴重。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本是人應該享有的權利,但在現代社會成了一種奢望。書裡引用世界名著的經典片段,深入淺出地說明人類擁有的種種情感,更透過〈哲學家的忠告〉毫不保留地建議讀者該如何去做,才能讓生活更滋潤。姜信珠相信,人類真正的自由,可以從肯定自己情感的過程中發現。做自己情感的主人,為自己的人生做主,這本書為我們找回生命的力量。

  這本書幫助我們卸下華麗的假面,讓我們活出真正的人生。到目前為止一直壓抑、帶著面具生活的我們,將假面卸下並體會各種面向的情感、延展那些情感之際,就是我們能真正掌握自己人生之時。這48堂「情感課」,正是連結真實自我的橋梁。

  活在今日的我們,一天會產生數十種情緒,今天感受到的情緒,明天沒辦法完全相同地再度經歷,正如今天的人生永遠不會再重來一樣。就像作者所強調的,為了無法重來的珍貴人生,我們應該要開始學習這門「情感課程」,正視這些一瞬而逝的情感。

  無論是誰,都曾經有過書上寫的48種情感。姜信珠用他拿手的寓言及故事的解說方式,以一般人以為會有點距離感的哲學,做為解析自我的工具,不禁讓人深陷哲學的魅力。我是情感的主人嗎,還是情感支配了我?讀這本書給我認真思考的機會,學習以客觀視角觀察,更讓我想讀讀書中介紹的這些小說。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姜信珠  강신주


  1967年出生於韓國慶尚南道咸陽郡,延世大學化工系畢業後,轉而攻讀哲學,於首爾大學、延世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並於延世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東洋哲學。2011年起嘗試執筆創作,成為受矚目的人文學者、大眾哲學家,及許多知名談話節目來賓。以大量演講、著述和專欄,積極實踐「哲學活動」,認為在各種學問專門化和分工化之下,認識人類和世界的觀點與規則變得太支離破碎,而哲學正是可以恢復整體性的學問。

  犀利生動且具哲學內涵的言語風格,令他備受讀者及媒體、名人喜愛,被稱為「直球哲學家」「行走的人生諮商所」。曾出版《需要哲學陪伴的時間》等多部暢銷著作。《情感的48種面貌》結合斯賓諾莎的哲學與48篇文學經典,鼓勵人要做自己生命的主人,為自己的人生做主,獲得Yes24網路書店「年度之書」票選冠軍,上市至今銷售超過30萬冊。

譯者簡介

游芯歆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畢,韓國中央研究院韓國學大學院歷史學碩士。從事韓國文學著作翻譯多年。
 

目錄

序  文學與哲學為伴,上四十八堂深刻的「情感課」
前言
 
PART 1    大地的低語

1 要成為人生的主人,必須克服的奴隸意識
──自卑 屠格涅夫,《木木》
2 愛所創造出來的美麗奇蹟
──自信 米蘭.昆德拉,《身分》
3 愛情的衡量指標
──驚嘆 艾瑞克.歐森納,《長長久久》
4 滿是惆悵的愛情變奏曲
──好勝 托妮.莫里森,《秀拉》
5 深入人性的弱點
──野心 莫泊桑,《漂亮朋友》
6 從髮梢到腳尖徹底改變我的力量
──愛情     賽珍珠,《東風:西風》
7 讓懦夫化身勇士的祕密
──大膽 喬治.歐威爾,《1984》
8 連愛情也吞吃入腹的怪物
──貪婪 費茲傑羅,《大亨小傳》
9 對造成自己心靈受創的世界所下的詛咒
──厭惡 多麗絲.萊辛,《青草在歌唱》
10 實現共同體意識的原動力
──博愛 雨果,《悲慘世界》
11 使他人誤認為愛的致命陷阱
──同情 褚威格,《同情的罪》
12 使人咀嚼無力感的遲來後悔
──憾恨 卡繆,《墮落》
 
PART 2    水的歌聲
13 隨著精神崩潰而來的恐懼
──驚慌 D.H.勞倫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14 足以毀滅自我的淒涼
──輕蔑  亨利.詹姆斯,《貴婦的肖像》
15 愛情的悲劇
──殘酷 毛姆,《面紗》
16 隱藏在所有感情之後的隨行者
──欲望 約翰.福爾斯,《法國中尉的女人》
17 試圖永享過往歡愉的哀傷
──渴望 卡洛斯.富恩特斯,《奧拉》
18 走進愛情的死巷
──鄙視 愛德華.阿爾比,《誰怕吳爾芙》
19 可陷人於死地的致命壁壘
──絕望 徐林克,《我願意為妳朗讀》
20 重拾過往流金歲月的掙扎
──酗酒 尤金.歐尼爾,《長夜漫漫路迢迢》
21 燦爛的愛情光環
──過譽 梭爾.貝婁,《赫索格》
22 不是愛的愛
──善意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23 心想事成時的奇蹟
──慶幸 卡夫卡,《判決》
24 所有人夢寐以求的尊嚴
──榮耀 海明威,《老人與海》
 
PART 3    如火如焰
25 愛情難以實現,只能報以謝意的淒婉
──感謝 馬努葉.普易,《蜘蛛女之吻》
26 為了真愛自我犧牲
──慚愧 左拉,《婦女樂園》
27 惱羞化為殘忍的行動時
──義憤 杜斯妥也夫斯基,《罪與罰》
28 愛所投下的濃濃陰影
──嫉妒 霍格里耶,《妒》
29 捍衛自我生命的徒勞之戰
──怒 大江健三郎,《個人的體驗》
30 冷笑與同情之間
──嘲笑 夏目漱石,《我是貓》
31 在急板節奏下晃動的靈魂
──色欲 托爾斯泰,《魔鬼》
32 發現自己的動物性時
──貪吃 莫言,《吃事三篇》
33 有著不幸過往者的宿命
──恐懼 易卜生,《群鬼》
34 同病相憐的悲傷獻詞
──憐惜 卡波提,《第凡內早餐》
35 善待可怕的他人
──恭敬 太宰治,《人間失格》
36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恨 葉利尼克,《鋼琴教師》
 
PART 4    風的痕跡
37 將一切不幸歸咎於自己的懦弱
──後悔 湯瑪斯.哈代,《嘉德橋市長》
38 愛情沒能開花結果,僅留下依稀的悸動
──好感 瑪格麗特.莒哈絲,《情人》
39 殘酷報復的序幕
──恥辱 伊恩.麥克伊旺,《星期六》
40 已預感失敗的自我意識萎縮
──膽怯 加布里埃.科萊特,《黎明》
41 疑雲消散時的痛快感
──信心 達芬妮.杜穆里耶,《蝴蝶夢》
42 無法確認下更加殷切的等待
──希望 狄更斯,《遠大前程》
43 腐蝕愛情的破壞性癌細胞
──驕傲 皮埃爾.肖代洛.德.拉克洛,《危險關係》
44 寧可選擇較小的不幸卻造成悲劇
──畏縮            莎岡,《你喜歡布拉姆斯嗎?》
45 放不下的虛無燦爛
──快感 喬治.阿瑪多,《弗洛爾和她的兩個丈夫》
46 預感悲劇即將到來的沉重心情
──痛苦 西奧多.德萊賽,《美國的悲劇》
47 喚醒麻木生活的最後堡壘
──羞恥心 詹姆斯.喬伊斯,《都柏林人》
48 凍結人心的酷寒
──報復 三浦綾子,《冰點》
後記 附錄
 



文學與哲學為伴,上四十八堂深刻的「情感課」


  人通常會在什麼時候照相呢?

  多半是在看見令人高興、激動的風景或人的時候吧。所以,先決條件是要有高興或激動的情感,如果沒有這種暈染著粉紅色澤的情感,我們大概也不會想拿起相機,或掏出智慧型手機來。或許可以說,我們真心想拍攝下來的,不是風景或人,而是我們內心的高興與激動。照片裡所捕捉到的風景或人,只不過是載著高興或激動心情的媒介體罷了。一張好照片之所以精采,並不是基於鏡頭前的風景或人,而是遇見那風景或那個人時的情感,如果不是高興或激動的話,也可能是那一刻的驚嘆或歡喜、悔恨或憤怒。

  不管怎樣,總要先動了情,某個人、某種東西,或某件事情,在我們眼裡才會變得有意義。情感如果未被啟動,我們對任何東西都不會在意,所看到的事物也就不會特別留在記憶中。快樂或不幸的童年,有時會莫名浮現腦海,理由何在?那是因為我們童年時期的情感,就如奮力躍出水面的烏魚一樣鮮活靈動。快樂、悲傷、憧憬、絕望,多采多姿的情感緊緊捉住我們的心,因此童年的霞光、雲影、友人、師長,甚至是家人的種種樣子,才會像一張張褪色的照片一樣,牢牢印在心底深處。

  「長大成人」,通常也表示已經學會壓抑、削弱感情的技巧──如果對每件事情都必須或喜或憂,那也太累人了,而且社會生活、家庭生活中,情感太過外露,容易給自己帶來不利。或許正是這個緣故,成了大人之後,似乎就不再留下什麼特別的回憶,也總要先啟動了某種情感,才會想起來。而我們,就這樣保持著對任何事情都無所知覺、毫不感動的狀態,送走每一天。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當我們年紀稍長,回首今日之際,會發現這竟是一段什麼也想不起來的日子。為了好好過一個只有一次、不能重來的人生,我們必須讓被壓抑多時,幾乎已經成為標本的情感重新復甦。

  情感,是多麼珍貴啊!沒有情感,生之喜悅、生之追憶,以及生之激昂,全不存在。這一瞬間,只要能讓自己的情感充分流瀉,就算此刻就得離開這個世界,我們也能想起以無數色彩交織成的回憶,發出幸福的微笑。

  來吧!讓我們小心而堅定地開始這門「情感課」,找回情感的萬千面貌,斑斕色彩。不過你可不是孤單上路,有四十八位作家和他們的作品,成為我們堅實的同伴,令原以為已經死去的情感生機盎然。而「情感的哲學家」斯賓諾莎,和人文學者區區在下,也在此引領各位。希望珍貴的人生從此不再重蹈覆轍。現在開始上課!

二○一三年十一月四日
老舊的暖風機發出多情噪音的深夜裡,
於光化門書房中

前言

  1


  服兵役時,再沒有比休假更棒的了。

  尤其第一次休假,簡直可以說是從地獄上了天堂般幸福,而歸隊當天,則宛如再度墜落萬丈懸崖。

  朋友、父母看著第一次休假出營的我,忍不住說一句:「嚴守軍紀啊?」因為我的樣子太筆挺僵直,彷彿被什麼東西束縛著。第一次休了假起床時一躍而起的模樣,連我自己都忍不住苦笑。休假期間,我到學校附近與朋友們見面,喝喝酒、聊聊天,不然就一個人去電影院看電影,或去鐘路的大型書店逛逛,因為我想盡情體驗在部隊裡不能做的一切。如今回想起來,我在休假時光做過的所有事情,其實都只是想找回在部隊裡不得不被壓抑下來的情感。

  軍隊把我塑造成一個機器人──不帶任何感情,只會機械性動作。而服從上級命令,便是安然度過軍隊生活的唯一鐵律。拿前輩的粗話來說,軍隊就是一個「叫你割(包皮),你就割」的地方。只要是人,都必然擁有的情感,到了「叫你割,你就得割」的軍隊裡,成了一種奢侈品、障礙物。老兵們不合理甚至荒唐的命令、踐踏個人尊嚴的舉止,為了忍耐,我只有先完全保留自己的感情,以及據之而做的判斷。他們甚至連個人私下的悲傷,都不當一回事地踩在地上,任意嘲諷,嘴裡還說著:「小兵不能當人看。」雖然退伍至今已過了二十年,但當年以舌頭舔馬桶的恥辱,仍舊留在我腦中。人非得什麼憤怒、恥辱都沒有了,才伸得出舌頭去舔馬桶。不,正確地說,為了能伸出舌頭舔馬桶,我必須壓下自己的憤怒、恥辱種種情感。

  就是這個!在本質上,能壓抑的就只有情感而已!也可以說,無法如實表達出只要是人都擁有的情感時,就表示壓抑正啟動中。不只在軍隊裡,當我們站在職場上司、學校師長、教授和公婆面前,或是面對警察、檢察官、幫派暴力分子,甚至面對社會觀念或政治權力時,就算想將自己的情感外露,也辦不到。那份情感,可能是怒氣,可能是笑意,也說不定是冷笑或絕望、憎恨或同情,甚至是愛。不管是什麼,當充滿內心的情感被表達出來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嚴重的損失,這是我們本能上知道的事實。因此,讓一份失控的情感在內心沸騰,或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偶爾從臉上或行動中表露出來,是一件太過危險的事。為了避免這些危險,於是得盡早扼殺這些情感,如果無法做到,就必須好好訓練自己,習於讓情感不在臉上或舉止中流露。

  扼殺情感、壓抑情感,只會是不幸。明明活著卻裝死,還談什麼幸福?所以不能不讓情感重新活過來。這不僅是人生存的本能,也是生之義務。也因此,我們會上電影院,會去弘大或新舍洞林蔭道附近的探戈小酒館,會想播放舒伯特的《阿佩喬尼奏鳴曲》CD來聽,會為了買小說或詩集去逛書店。因為我們本能上知道,如果不將所有曾經被壓抑掉的情感重新救活,即使活著,也不是真正活著。如果這也不是、那也不行的話,或許我們就會去旅行,到一個誰都不認識我,沒有人會想壓制我的情感的地方去。那裡沒有職場上司,沒有嚴厲的公婆,也不存在讓人窒息的社會觀念。看看不同的風景、認識新朋友,就很容易讓過去遺忘掉的所有情感,如煙花般盛放出來。

  比起過去,我們這個時代的生活更顯步履維艱,也因此,幸福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隨著生活條件逐漸惡化,我們也變得更容易壓抑自己的情感。而我們能否幸福地生活,端視情感是否能自由迸放。見櫻花凋零而傷感;在奔流而下的流星雨裡喜悅;在坐擁朋友的幸福中快樂;聽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時哀傷。遇見最棒的人而愛戀,對公婆的無禮言行憤怒,因周圍人們的批評而覺得恥辱,在高空彈跳一躍而下時不安⋯⋯這種種情感的迸放,才讓我們感覺到自己還活著。這些情感中,有些是我們想要的,也有些是絕不想要的。然而,不管是哪種情感,唯有發自內心,讓自己染上了情感獨特的色彩,我們才算活著。憂傷、悲哀、嫉妒之類的情感,對我們來說之所以珍貴,原因也在此。如果今天我們陷於不快的情緒裡,明天就變得更加值得期待。盼望明天能沉浸在幸福中的悸動,或許就是支撐我們繼續活下去的力量。

  2

  讀過《羅莉塔》這本小說嗎?這是納博可夫的作品,描寫愛上十多歲少女羅莉塔的中年男子的故事。內容時而帶著悲劇性,時而絕美。但基於當時社會上一般的觀念,對納博可夫的作品傾向以危險物問罪。中年男子愛上年紀仿似自己女兒的少女,這本身就像一種近親相姦,讓人不舒服。所以才會有「羅莉塔症候群」一詞出現,代表一種對兒童產生性欲的精神疾病。然而,男主角罕伯特的告白:「羅莉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我的靈魂。」做為小說開篇第一句話,卻激盪著我們的心。當然,或許只有身陷狂熱愛情的人,才會在罕伯特的愛情裡產生共鳴。

  為什麼即使承擔著所有人的詛咒,男主角還是堅持要愛呢?很明顯的,一開始主角也曾經試圖以理性的力量壓抑自己的情感。他也必然盤算過,自己對羅莉塔的愛情,會對自己或羅莉塔的生活帶來何種不好的影響。然而,情感就像彈簧一樣,壓力越大,反彈也越大,到了某個時刻,情感就會變身為革命家,讓想高高在上的理性,屈服在自己腳下。這就是悲劇性的瞬間嗎?面對社會上的各種想法,勇敢堅守自己的感情,這個決定讓男主角得以主宰自己的人生,而不再是社會通俗觀念的奴隸。否認愛情,就等於否認自己。相反的,承認愛情,也等於承認自己。主角最後終於知道,對羅莉塔的情感本身,其實正是他的自我。

  人類在本質上,是理性的存在嗎?這只不過是人類面對激情時,所表現出來的絕望情緒罷了。如果能好好正視自己和他人,任何人都能輕易發現,人類其實是感性多於理性。事實上,理性從來不曾凌駕於情感之上。甚至可說,理性是為了駕馭情感,才被發明出來的。但如果理性敢於敵視情感,總有一天會在面對情感的殘酷報復之下,不得不承認自己無能為力。於是,我們會直覺到,我們需要另外一種不同於康德無條件敵視情感的理性。莽撞地阻擋情感的海嘯,那不是理性。我們要發揮的,是斯賓諾莎那種肯定情感存在,有智慧的理性。

  哲學家之中,幾乎只有斯賓諾莎提出支持正視個人情感的「情感倫理學」,而非「理性倫理學」。斯賓諾莎所揭示的「情感倫理學」十分簡單,就是以當我們遇見他人時,會被快樂或痛苦中的某一種情感所擄獲的這個事實,做為開始。

  「由此可知,心靈可以感受不同的重大變化。時而可以過渡到更加完美,時而也可以過渡到更不完美。所感受到的這些激情(passiones),向我們闡明了什麼是所謂快樂(laetitia)與痛苦(tristitia)的情感。」—斯賓諾莎,《倫理學》

  沒錯,當我們遇見某個人,我們感到自己變得更完美,這種感覺就是所謂「快樂的情感」。那麼,當我們要和這個人分手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到自己的生命被抽乾了似的。因此,與給予我們快樂的人分開,總是會讓我們心如刀割。相反的,也有與此截然不同的情況,與某人交往時,我們也可能會感到自己變得不完美,這就是一種「痛苦的情感」。兩人在一起的時候,覺得自己變得一點活力也沒有,一旦與他分手,卻反而變得快樂起來,這算是一種不幸的情感。斯賓諾莎勸告我們,當我們面對痛苦與快樂這兩種完全相反的狀態時,要去除導致痛苦的關連,而保持給予快樂的關連。這也是為何斯賓諾莎所提倡的「情感倫理學」會被稱為「快樂倫理學」的原因。

  有了斯賓諾莎的協助,我們終於能夠衡量男主角內心對羅莉塔的愛,以及那份複雜的情感狀態。罕伯特遇見羅莉塔時,他覺得快樂;相反的,與羅莉塔分開時,他感到痛苦。借用斯賓諾莎的形容,罕伯特愛著羅莉塔的同時,也感到自己的人生變得完美。但平凡的人卻想否定,並詛咒他對羅莉塔的愛。他不得不站在抉擇的岔路上:該選擇讓自己變完美的機會呢,還是放棄?選擇快樂的情感,還是冰冷的理性?幸好罕伯特勇敢承擔了社會觀念和理性的指責,聽從了斯賓諾莎的教誨。因為羅莉塔對他來說,是照亮生命的光,是生命之火。因此,對他而言,「罪」這個標誌,只不過是他心甘情願承擔的小影子罷了。

  3

  情感這東西,不管是什麼,都很「神為」。情感帶有一股力量,能連根撼動我們平凡的生活,而且是不由自主的,因此只能說是「神為」,而不是「人為」。古代希臘羅馬人認為人類的情感各有其掌管的神祇。具代表性的像是與牢騷有關的摩默思(Momus),與紛爭有關的厄里斯(Eris),還有與愛和熱情有關的厄洛斯(Eros)。古希臘人將不由自主陷入的情感,全歸咎於神的惡作劇。也可以說,他們比我們對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所謂情感,就是我的未來生活由神決定,從這一點來看,古希臘人認為情感是「神為」的這種想法,再正確不過了。因為當我們遇見某個人、感覺到快樂,就會夢想與他共築愛巢,並努力付諸實現。相反的,認識之後感到痛苦,就會在自主或不自主的情況下,想要自己離開,或希望對方離我而去。

  就如同遼闊的大洋懷抱無數的浪濤一般,我們心中也埋藏著各式各樣的情感。問題是,我們很難分辨出,現在緊緊掌控住我的,究竟是哪一種情感。因為很可能表面上或一開始認為是快樂,實際上或後來才知道是一種痛苦。例如同情,表面上可能與愛相仿,屬於快樂的情感,事實上卻是一種靠吸取他人不幸而存在的痛苦情感。因此,絕對不能和同情的對象在一起。因為一開始看似與快樂相關,不久之後就會發現,這是一種腐蝕彼此的痛苦關係。因同情而交往的人,其實是依靠著對方的不幸而活著,和極端地將他人不幸當成養分以求生存的吸血鬼別無二致。在對方變得幸福的同時,就會感覺到自己已經不再被需要,因而痛苦萬分。

  因同情而交往的兩個人,怎麼會幸福?怎麼會屬於快樂的關係?「他是個不幸的男人,他需要我」,這往往就是同情的公式。然而,此時已深陷憐憫之情的女人,想要的卻不是那男人的快樂或幸福。那女人真正要的,是來自照顧不幸者的優越感,或是一種自己比對方更幸福的感覺罷了。對一個口渴的人,不能一下子就餵給他足以解渴的水量,如此才能讓對方為了討水喝,而不會離開自己身邊。然而,當他有一天不再口渴的時候,那個人會掐住我的脖子,因為他會發覺,利用他的不幸,並助長那份不幸的人,其實就是我。同情是多麼殘忍的情感,而我們竟還將之與愛這最溫暖的情感混淆在一起。那個結果是致命的,會讓對方或自己徹底毀滅。因此,我們需要擁有能正確識別情感的眼光,如果無法認清自己現在被何種情感所纏繞,就必須先確認這份情感屬於「快樂系列」,還是屬於「痛苦系列」。

  長久以來,我們不合理地壓抑自己的情感,同時也吝於表達那些情感,對於纏繞住自己的種種情感,自然會感到生疏,無從表達。甚至會對發自內心的情感感到恐懼。「啊,這是愛嗎?」「我真的討厭那個人嗎?」牽扯到情感,我們就變得比稚子還不如,如果是孩子們,就會率直地面對自己的情感,一無所懼地身體力行,我們卻反而不相信自己的情感,還會覺得危險。然而,如果沒能聽到情感呢喃著「今後你會變成這樣」的細語,我們還能夢想一個幸福的未來嗎?

  現在,這堂「情感課程」即將正式開始。不是被社會要求而去修習的,可以得到英語合格證書或專業知識的課程,而是為了自己而上的成長課程。對於曾經經歷、正在體驗或即將湧現的情感,讓我們一一地好好練習。這樣,我們才能正確地區別,神藉著每一種情感,對我們下了什麼旨意,又命令我們去做些什麼。

  幸好我們的情感課並不那麼孤單。有一位可協助我們上課的可靠同伴,就是人文學這座燈塔。我們如此幸運,能擁有斯賓諾莎這麼一位哲學家,對歷史上人類的情感表達出最深的愛與理解。他將人類的情感區分為四十八種,明確定義其各自的本質,是一位前所未見的哲學家。另外,還有無數的文學家們,以傑出的作品讓我們看到種種情感如何令人類生活曲折起伏。約翰.福爾斯、卡繆、左拉、托爾斯泰、喬治.歐威爾、屠格涅夫、費茲傑羅⋯⋯等名家名著,將給予這門情感課程難以言喻的幫助。這些文壇巨匠們的作品,剛好各自針對一種情感給予精闢的分析。例如約翰.福爾斯的《法國中尉的女人》這部作品,藉著眾多登場人物以及故事的展開,深入剖析名為「欲望」的情感。我們的情感課程,將會以透過斯賓諾莎的視角,深入解讀文學作品的方式來進行。

  我在書中把四十八種情感歸類為四組。但請別誤會,這並非絕對性的分類法。考慮到如果將這四十八種情感一一羅列下來,反而會變得很分散,為方便起見才如此區隔。這四個部分大致上是藉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舍拉的詩學想像理論,將人類的想像以宇宙四元素分析歸類,也就是「地」「水」「火」「風」。小小的、可愛的,屬於初期的情感,就像在大地上剛萌生的嫩芽一般。變化多端,有時又激情四射的情感,彷彿隨著起伏蜿蜒的地形展現不同形狀、發出各種聲音的溪水。華麗但容易凋零的情感,讓人聯想到篝火孱弱的顫抖。而冰冷憂傷的情感,則讓人彷彿聽到寒風凜凜的聲音。各章最後都有一個「哲學家的忠告」小專欄,這是出於我個人的一點苦口婆心。在上過由斯賓諾莎和文豪們所傳授的情感課程之後,某一種情感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如何被觸動、產生何種作用,怕大家會錯過,因此,「哲學家的忠告」可視為是情感課程的應用篇,也是實踐篇。

  好了,準備好揚起風帆,航向遼闊深邃的情海了嗎?敞開胸懷,盡情聆聽四十八位海妖的迷人歌聲吧!但千萬別被其中任何一種情感迷惑,我們一定要通過所有的情感才行。因為此刻我們就像奧德賽,抱定返鄉的決心,出海航向只屬於自己的感情。Bon Voyage!
 

內容連載

1 要成為人生的主人,必須克服的奴隸意識
— 自卑
屠格涅夫,《木木》


奴隸沒有愛人的資格。人類最珍貴的情感—愛,只開放給自由人。

蓋拉辛切身體認到這一點,而且不只一次,而是兩次。上了年紀的女地主出於本能地知道,奴隸墜入愛河,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奴隸有了心愛的人之後,為了守護對方,甚至會違逆主人的命令,因此,跟奴隸沒兩樣的俄式農奴蓋拉辛必須否定自己的情感才行,做不到便得強迫他。

蓋拉辛雖然是個啞巴,力氣卻比任何人都大。當他愛上了相同處境的塔蒂雅娜,女地主便直覺到危機的到來。蓋拉辛一旦有了堅守自己感情的念頭,向來忠心耿耿的他就會脫胎換骨、挺起胸膛,對主人來說,這種危險非同小可。女地主連忙將塔蒂雅娜嫁給別的農奴,也是出於這個緣故。

被搶走心愛之人的蓋拉辛,起初還沉浸在悲傷與慌亂中,但不久後他就死心了。沒錯,愛情對農奴來說太過奢侈,蓋拉辛如此自嘲。由此看來,女地主首次出招一舉奏效。但再怎麼木訥的農奴,也無法輕易忘卻感情遭到否定的不快。陷於情傷的蓋拉辛,偶然救起一隻陷進河邊泥沼、不斷掙扎的小狗。或許蓋拉辛從小狗掙扎的模樣裡看到身為農奴的自己,他將可憐的小狗帶回農舍,用心飼養著。他為小狗取名「木木」,將自己全部的愛情傾注在小狗身上,大概稍能撫慰失去塔蒂雅娜、失去愛情的傷痛,也可能並未多加思索,覺得愛上一隻動物而不是一個人,女地主應該不會抱怨。

然而,出於主人意識,女地主這次也不放過一絲危機—無論如何,農奴都不能為自己的感情做主。蓋拉辛太大意了,或許可以說是太天真,他一點也不明白,事實上主人根本不容許奴隸擁有自己的感情,因此不管對象是人還是動物,都絕無例外。與將塔蒂雅娜嫁給別人的方式不同,女主人想乾脆把木木弄死算了。對於地主來說,連農奴塔蒂雅娜她都能隨心所欲地左右其命運,何況是弄死一條口不能言的畜牲,眉頭都不用多皺一下。深愛著木木的蓋拉辛儘管不會任木木死在女地主手上,但身為農奴,他也沒辦法保住木木。因為一個能任意擺布蓋拉辛的地主,自然連蓋拉辛的所有物也能隨自己高興處置。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09
    $45
  2. 二手書
    09
    $45
  3. 二手書
    11
    $52
  4. 二手書
    13
    $63
  5. 新書
    21
    $100
  6. 二手書
    42
    $202
  7. 二手書
    44
    $210
  8. 二手書
    44
    $210
  9. 二手書
    47
    $226
  10. 二手書
    54
    $260
  11. 二手書
    65
    $310
  12. 新書
    75
    $360
  13. 新書
    79
    $379
  14. 新書
    85
    $408
  15. 新書
    9
    $432
  16. 新書
    9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