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海烽煙:明代福建海防之探索

閩海烽煙:明代福建海防之探索
定價:380
NT $ 342
  • 作者:何孟興
  • 出版社:蘭臺網路
  • 出版日期:2015-06-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633078
  • ISBN13:9789865633073
  • 裝訂:平裝 / 26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明代福建海防相關之問題,主要內容有明初建構海防理論的方鳴謙之事蹟、明末荷蘭人在福建海域的活動、福州水師海壇遊兵基地位址的遷徙以及福建海防要地--浯嶼、竿塘山和金門的料羅相關問題之探索,透過上述六個不同面向的題材,嘗試勾勒出當年福建海防的樣貌,企圖重建昔時的歷史場景,並對其歷史發展的源由及其背後的意義進行推理和論述。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何孟興


  臺灣臺中人,一九六二年生,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畢業,現為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主要研究興趣領域為明代東南海防問題,相關著作有專書《浯洲烽煙-明代金門海防地位變遷之觀察》、《海中孤軍-明代澎湖兵防研究論文集》和《浯嶼水寨:一個明代閩海水師重鎮的觀察》,以及〈洗島靖海:論明初福建的「墟地徙民」措施〉、〈明初周德興佈防福州城之研究〉、〈金門、澎湖孰重?論明代福建泉州海防佈署重心之移轉〉、〈明末澎湖遊擊裁減兵力源由之研究〉、〈挑戰與回應:明代澎湖兵防變遷始末之省思〉……等二十餘篇論文,在國內學術期刊上發表。
 

目錄

自    序    1
導    論    5

從《熱蘭遮城日誌》看荷蘭人在閩海的活動(1624-1630年)    16
前    言    16
一、荷人為何在閩海活動?    18
二、荷人遊走在李魁奇、鄭芝龍和明政府之間    29
三、荷人聯兵鄭芝龍、鍾斌征討李魁奇的經過    34
四、討滅李魁奇後的荷、鄭、明關係    43
結    論    47

明嘉靖年間閩海賊巢浯嶼島    53
一、引    言    53
二、嘉靖年間海盜巢據浯嶼經過    57
三、海盜巢據浯嶼原因之探討    63
四、海盜巢據浯嶼活動樣貌推估    81
五、結    語    90

海壇遊兵:一個明代閩海水師基地遷徙的觀察    99
一、前    言    99
二、海壇遊兵的由來    102
三、海壇遊兵基地遷徙經過的觀察    109
1、基地初設鎮東衛時的海壇遊兵    111
2、基地改遷海壇島時的海壇遊兵    116
3、基地回遷鎮東衛時的海壇遊兵    120
4、基地再遷松下鎮時的海壇遊兵    125
四、結    論    134

明代福州海防要地「竿塘山」之研究(1368-1456年)        143
前    言    143
一、竿塘山地理名稱之變遷    148
二、「海在福建,為至切之患」    152
三、竿塘山和福州海防關係之探討    157
1、竿塘山和福州海防安危之關係    157
2、竿塘山和福州海防佈署之關係    164
結    論    171

海門鎖鑰:明代金門海防要地「料羅」之研究(1368-1566年)    179
一、前    言    179
二、泉、漳兵船駐防要地之料羅    184
1、海洋和福建邊防安危之關係    184
2、金、廈對泉、漳海防之影響    186
3、料羅在金門海防扮演之角色    189
三、料羅海防戰略地位之重要性    193
1、「料羅澳,此至要地」    193
2、地理和自然條件特殊之料羅    194
3、料羅海防戰略地位三大特點    197
四、料羅和庚申倭禍關係之探討    206
1、嘉靖庚申料羅失守之近因    206
2、金門嘉靖庚申倭禍之遠因    211
3、浯嶼水寨議遷料羅之經過    213
五、結    語    216

明代海防指導者方鳴謙之初探    227
前    言    227
一、方鳴謙的背景際遇    229
二、方鳴謙的海防主張    233
三、方鳴謙兩浙築城的事蹟及其傳聞    240
結    語    246
 

自序

  明帝國的東南沿海,有些時候是不平靜的,……例如早在明初洪武年間,便有元末群雄餘黨勾結倭人騷擾沿岸的問題,為此,洪武帝還曾在兩浙、福建大事擘建海防,以備敵倭來犯。接下來,到了明代中葉嘉靖時,東南又爆發了大規模的倭寇之亂,荼毒沿海十數年,百姓苦不堪言!然而,倭亂平定後,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萬曆年間又因日本先後出兵進攻朝鮮、侵犯琉球、南窺臺灣,……致使東南情勢數度地告警!接著天啟之後,又有本土海盜猖獗、荷蘭人求市騷擾等問題,困擾著明政府和沿海的民眾。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抵禦上述一波波外侮的過程中,位處東南沿海的福建,因地理位置的關係,常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原因主要在於該地東臨大海,北鄰江、浙,南接廣東,戰略位置重要,加上,它的地形又西北負山,東南濱海,海岸線綿長,船帆由海上入境甚為便捷。因此,大海不僅與福建關係十分密切,同時,還直接牽動到地方之安危。所以,海防工作執行優劣與否,攸關福建百姓福祉甚深,此一道理不言可喻,清時刊印的《防守江海要略》曾語:「海在福建,為至切之患」,即是一明證。

  因為,筆者對明代福建海防問題甚感興趣,常利用平日授課餘暇對此問題進行探討,十多年來時將自己摸索的心得投稿在國內學術刊物上,而此次出版的《閩海烽煙─明代福建海防之探索》,即是個人先前所發表文章的結集,書中所收錄者,除了〈從《熱蘭遮城日誌》看荷蘭人在閩海的活動(1624-1630年)〉一文,係探究荷人在福建海域活動的經過及其特質外,其餘的幾篇論文--〈明嘉靖年間閩海賊巢浯嶼島〉、〈海壇遊兵:一個明代閩海水師基地遷徙的觀察〉、〈明代福州海防要地「竿塘山」之研究(1368-1456年)〉和〈海門鎖鑰:明代金門海防要地「料羅」之研究(1368-1566)〉,它所論述內容的主題地點,皆關係福建沿海安全甚深的兵防要地,包括有浯嶼、海壇(今日平潭島)、竿塘山(今日馬祖南、北竿島)和金門島上的料羅,例如料羅即位處金門東南海角凸出處,且地居九龍江出海口的外側,不僅是明人對抗敵寇進犯泉、漳二府的兵防重地,同時,亦是明政府官軍東進大海的前哨基地。至於,〈明代海防指導者方鳴謙之初探〉一文,則是對洪武帝海防政策影響頗大的方鳴謙個人事蹟之探索,雖然該文並非專涉閩地,但因方的海防思維影響洪武帝對明代福建海防的擘造甚為深遠,清人陳壽祺《福建通志》便嘗言道:「鳴謙數語,實發其端為海防要策也」,故將其收入本論文集中,以供讀者參考。

  其次是,本次結集出版的文章發表至今,多數都已有些時日,筆者利用此次專書問世的寶貴機會,重新去審視過去的作品,並加入近期的研究心得--亦即對部分文章內容進行些許的調整,包括增加相關照片和示意地圖,修正文中不當贅詞、標點和文句敘述,補入漏列的註釋和頁次,調整部分文章的註釋呈現方式,以及對其他誤謬不足處進行補充更動,期使本書所呈現出來的內容,能夠較前在論文發表時來得周延和完整。最後,因為不同的學術刊物在格式上有些許差異,今為使本書讀者方便閱覽,遂將各文的章節序號加以統一,其依次為一、1……。至於,書中的內容若有偏頗或缺失不足之處,還請讀者批評指正之。

何孟興 于臺中‧霧峰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342
  2. 新書
    9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