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組織整合與管理:整合性照護之實踐(2版)

醫療組織整合與管理:整合性照護之實踐(2版)
定價:450
NT $ 405 ~ 428
  • 作者:林妍如
  • 出版社:五南
  • 出版日期:2015-06-1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181447
  • ISBN13:9789571181448
  • 裝訂:平裝 / 29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內容簡介

  近幾年來,台灣大型醫療體系/王國崛起,衛福部健保署啟動多項跨醫療機構合作計畫等,皆是以促進服務整合,期許以「人」為核心的整合性照護理念邁進。本書兼顧實務、學理與實證研究,來提供醫療業者邁向健康照護服務整合之路時所須具備的組織設計與管理知識。
  
  本書從消費者對健康照護服務的需求面為始,論述醫療業者如何藉由服務整合的概念,落實以「人」為核心的整合性照護理念,並探討醫療業者邁向服務整合之路時,所須具備的組織設計與管理知識,包括巨觀面的組織設計原則,以及微觀面的組織行為議題。且由多面向角度探討醫療組織整合的成功定義。
  
  本書可以提供讀者對醫療組織整合有初步的了解與認識,進而在選擇經營模式時增添一份新的思維。如果您的組織正邁向整合之路,本書亦能帶給您重新思考的機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妍如


  現任: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專任教授

  學歷:
  中國醫藥學院藥學系學士
  台灣大學醫學院生化學研究所碩士
  美國維吉尼亞州立邦聯大學(VCU)維吉尼亞醫學院醫療服務組織與研究博士
 

目錄



第一部曲 健康照護服務的整合:整合性照護的基本概念與落實

第一章 整合性照護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人類對健康及醫療照護之需求
第二節 專業分工的迷思
第三節 最適照護模式:以人為本的整合性照護
總 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整合性照護的落實:醫療組織整合   
第一節 組織整合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組織整合於醫療業的應用
第三節 整合性健康照護體系或組織網絡
第四節 整合性健康照護體系或組織網絡之形成因素探討
第五節 整合性照護的迷思:如何促進醫療分級及建立轉診制度
第六節 整合組織的正確解讀
總 結
參考文獻

第二部曲 醫療組織整合:設計與管理

第三章 策略性規劃   
第一節 整合,真的必要嗎?
第二節 整合組織的策略性規劃
總 結
附錄— 整合組織旗下成員策略規劃項目檢核表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結構設計   
第一節 整合組織結構類型
第二節 選擇整合組織結構類型的評估要素
第三節 建構整合組織的夥伴選擇
第四節 體系式整合組織vs.組織網絡式整合組織:何者優之?
總 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統轄設計   
第一節 整合組織的統轄結構設計
第二節 總部成員/總委員會的組成
第三節 集權與分權,何者優之?
總 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臨床設計   
第一節 臨床服務整合的迷思
第二節 整合組織的臨床服務設計
第三節 臨床服務的特色規劃
總 結
附錄— 整合組織旗下成員臨床整合活動檢核表
參考文獻

第七章 資訊設計   
第一節 資訊科技在醫療服務業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節 整合組織對資訊科技的需求
第三節 整合組織對資訊需求的迷思
第四節 整合組織資訊架構的設計原則
第五節 整合組織的資訊統轄結構
第六節 確保資料的安全性
總 結
附錄— 整合組織旗下成員資訊整合活動檢核表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財務設計   
第一節 論人計酬支付制度的因應方式
第二節 組織財務績效的分權概念
總 結
附錄— 整合組織旗下成員財務整合活動檢核表
參考文獻

第九章 行銷設計   
第一節 內部行銷:組織人都準備好了嗎?
第二節 外部行銷:如何讓民眾了解醫療整合組織的價值
總 結
附錄— 整合組織旗下成員行銷整合活動檢核表
參考文獻

第十章 人力資源管理   
第一節 整合組織經營常見的人力資源管理議題
第二節 整合組織多元文化議題
第三節 整合組織運作的倫理議題
總 結
附錄— 整合組織旗下成員信任與共存程度檢核表
參考文獻

第三部曲 醫療組織整合:成功的定義
第十一章 整合組織的成功定義
第一節 現行組織績效評估制度的弊端
第二節 整合組織的績效模式
總 結
參考文獻

結 語
 

內容連載

整合性照護(integrated care)係指各類專業機構、單位、服務線及人員,有系統地規劃、管理及提供一案主(病患或消費者)所需要的健康相關照護服務,而這些服務提供可以發生在機構、社區,甚至案主家中。因此,醫療業者在落實此照護服務理念時,必須要透過協調與溝通的機制,來突破有形的組織界線(boundary),確保無隙的服務(seamless service),這與過去醫療業所強調的「疾病治療」狹義概念是有所不同的。整合性照護概念強調醫療業者在提供人類健康照護需求時,必須突破過往以醫療專業分工的市場設計模式(即供給面);而以「顧客需求」的消費者導向設計模式(即需求面)為之。

從消費者的需求面談健康照護服務時,所強調的是照護全人的「健康」(to care “health”),並將人類的健康願景導向個人化的健康維護(individualized health maintenance)。個人化的健康維護並不是從提供者的角度來創造或開發消費者的需求;而是強調從消費者的需要、價值與期望來重新塑造及開發服務與產品。這些轉變帶給醫療業者一個最重要的省思,即消費者已從過去被動地接受醫療診斷及治療的角色,轉變為主動地參與及管理他們自身的健康。消費者希望以金錢來換取(獲得)較佳的服務價值,包括較好的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較佳的照護服務(better care)、個人化的治療服務(personalized treatment)、服務的便利性(convenience),以及服務的多選擇性(choice)等等。因此,當醫療業者談健康照護服務時,應強調突破過去傳統的照護服務供應面思考邏輯—即「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片段性照護服務,轉而強調跨各健康及醫療專業間(multidisciplinary)的協調及合作,來提供民眾「最適化」的照護服務。最適化的照護強調「對的時間、地點,獲得對的照護服務」,也就是健康照護服務的整合。健康照護服務的整合強調醫療資源與病患情況的適配性,一方面確保醫療資源的使用適當性;另一方面讓病患得到最適合其所需的照護強度。以一例子來說明之:

一位老婦,80歲,無任何重大疾病,日常起居需要專人照料。日前因為尿道發炎,進入急性醫院住院就醫,目前已經痊癒,並無大礙。

老婦的女婿是該家急性醫院的主治醫師,建議丈母娘繼續留駐醫院急性病房單位,並叮囑病房護理人員多加照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405
  2. 新書
    9
    $405
  3. 新書
    93
    $419
  4. 新書
    95
    $428
  5. 新書
    95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