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場所

我的場所
定價:320
NT $ 211 ~ 288
  • 作者:隈研吾
  • 譯者:游念玲
  • 出版社:五南
  • 出版日期:2015-08-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182583
  • ISBN13:9789571182582
  • 裝訂:平裝 / 23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建築師也可以說是種粉碎的存在,有多少作品,就碎裂成多少片。當隈研吾設計歌舞伎座時,工作的目光稍微朝江戶時代探去;當隈研吾用碳纖維打造博物館時,他的頭便轉向一百年後的時代。當隈研吾接獲東北復興專案而巡視災區時,如果沒有那種因海嘯而失去一切的心情,就無法打造出災民期望的街區。另一方面,隈研吾曾收到巴黎方面的委託,在巴黎設計一個街友收容所,但那些是與日本人擁有不同世界觀的人。
  
  建築物的背後包含了建造者、使用者、周邊的人,若不設身處地為各種身分的人著想,就設計不出好的建築。對象的種類無比多樣,我不停地從這個對象朝另一個對象移動,不斷地被粉碎。
  
  但是,這些碎成粉末的隈研吾「們」,內在卻流動著某種共通的東西,而尋找它正是本書的目標。於是乎,他明白將碎片黏合的關鍵是「場所」,便一鼓作氣地寫完本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隈研吾


  日本建築大師,慣用竹子、木材、泥磚、石板、和紙等自然建材,建築風格散發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在業界被稱為「負建築」、「隈研吾流」。

  1954年生於神奈川縣。1979年畢業自東京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班。1985-1986年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建築.都市計畫學系客座研究員。1990年在東京青山成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2001-2008年任教於慶應大學科技科學系。2009年開始擔任東京大學教授。

  知名作品有「龜老山展望台」(1995)、「水/玻璃」(1995,AIA獎)、「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1995)、「森舞台/宮城縣登米町傳統藝能傳承館」(1997,日本建築學會賞)、「石之美術館」(2001,國際石材建築大獎)、「馬頭町廣重美術館」(2001,Murano Prize)。近期作品有「長城下的公社/竹屋」(2002,北京),「長崎縣立美術館」(2005,長崎)、「三多利美術館」(2007,東京)。目前於中國及歐洲仍有許多建案進行中。近十年更一手囊括JCD、日本AIJ獎、美國AIA、全球創新建築獎、芬蘭Spirit of Nature Wood Architecture、法國Energy Performance + Architecture Award等國際大獎。著作有:《十宅論》、《再見.後現代》、《建築的慾望之死》、《負建築》、《新建築入門》、《小建築》等。
 

目錄

第一章 大倉山Ι
邊緣人
馬克斯‧韋伯
哥德式建築
本經寺
農家
恩格斯
湯河原郊區俱樂部
洞穴、橋梁
里山
單皮層構造
地板
土間
黃色長靴
竹林
崩毀的家
積木
千鳥
空隙   

二章   大倉山II
石棉板
正方形
設計會議
後藤勇吉
現前性
加蓋
中央郵局
布魯諾‧陶德
關係
歌舞伎座
修補術
低價
紹興酒
透光天花板
襯衫
織物

第三章   田園調布
Arts and Crafts
田園調布幼稚園
否決權
十宅論
圓孔
Latecomer
代代木體育館
獸醫
垂直

第四章   大船
耶穌會
身體
課間體操
默想
歐洲的世紀末
反烏托邦
1970年
大阪萬國博覽會
代謝派
反建築
托盤
細胞
CIDORI
芝加哥萬國博覽會

第五章   撒哈拉
石油危機
現代
現象的透明性
美國時代
鈴木博之
喬賽亞‧康德
內田祥哉
劃痕磁磚
平等
木造精神
開放系統
巴克敏斯特‧富勒
拉張整體
原廣司
非洲大草原記錄
沙漠
鏡子
潮溼的部落
院落
植物
小事物

註解
折原浩(1935~)
馬克斯‧韋伯(1864~1920)
勒‧柯比意(1887~1965)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1886~1969)
(哥德式建築的)單位
里山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
岸田日出刀(1899~1966)
丹下健三(1913~2005)
曼菲德‧塔夫利(1935~1994)
馬丁‧海德格爾(1889~1976)
鋼架結構
百葉窗
空白空間
底層架空
考夫曼(1891~1953)
柯林‧羅(1920~1999)
達米耶格紋
表面
前川國男(1905~1986)
吉田順三(1908~1997)
黃金分割
槙文彥(1928~)
尚-保羅‧沙特(1905~1980)
布魯諾‧陶德(1880~1938)
吉田鐵郎(1894~1956)
藤森照信(1946~)
量化(Volume)
李維史陀(1908~2009)
澀澤榮一(1840~1931)
美術工藝運動
安藤忠雄(1941~)
黑川紀章(1934~2007)
法蘭克‧洛伊‧萊特(1867~1959)
磯崎新(1931~)
吉田健一(1912~1977)
菊竹清訓(1928~2011)
淺田孝(1921~1990)
阿道夫‧洛斯(1870~1933)
安卓‧帕拉底歐(1508~1580)
馬賽爾‧普魯斯特(1871~1922)
鈴木博之(1945~2014)
辰野金吾(1854~1919)
內田祥哉(1925~)
巴克敏斯特‧富勒(1895~1983)
原廣司(1936~)
梅棹忠夫(1920~2010)

結語
 



像樹木一樣的活著


  我的日常生活便是移動,從工地移動到工地,從這次討論移動到下次討論,四處奔忙。經常有人建議我,該是時候停下來,好好地待在同一個地方生活,只要使用網路,無論是開會或確認現場狀況都很簡單。
  
  我卻這麼回答:「影像會遺漏質感和細節等最重要的部分,完全無法進行確認」、「如果不面對面討論,就不能表達真心」,不過冷靜下來思考,移動之於我似乎是必要的。移動可以遇見各式各樣的人、事、物,對我來說,無論如何都很需要。
  
  社會屢屢試著把人們定義為移動的存在。
  
  一九七○年代流行移動人(Homo movens)這個詞,傳聞繼直立人(Homo erectus)、智人(Homo sapiens)之後便是移動人。到了西元二○○○年此一世代,游牧型、非定居的流浪生存方式才是主流,此類相關議論有了蓬勃發展。
  
  可是我從未想到自己過著流浪生活,也沒想過自己是移動的動物,若真要說,我覺得自己是如樹木般的存在。
  
  哪一點有樹木的樣子呢?我覺得「留下痕跡活著」這一點像樹木。
  
  動物不會留下移動的痕跡,野草凋零後什麼也不會留下,但樹木本身就是生存歲月的痕跡。樹木實際活動的部分只限小樹枝和樹葉,樹上可見的大部分都是活動的痕跡,專業說法稱為木質素(lignin),是構成樹幹的物質。痕跡成了結構物,支持著「當下」的活動,這正是樹木的厲害之處。
  
  我留下名為建築物的痕跡四處移動,遺留痕跡是我的工作。但不是只有建築師才會遺留許多痕跡,人類自古以來就是拼命留下痕跡的生物,例如寫日記、拍照、推特(tweet)等等。蓋房子也必然有這種遺留痕跡的願望作用其中。
  
  就算不是建築師,人類也需要痕跡,就像樹木藉由痕跡而能持續挺立,人類也藉由痕跡來支撐自己的存在。
  
  近來由於IT產業的進步,使得痕跡的生產效率與保存技術變得更高,讓人感受到人類與痕跡的距離似乎變的更近了。
  
  而且,拜IT產品之賜,痕跡的追蹤、檢索也非常簡單,我們可以說,人類的樹木化因IT而持續進行中。
  
  然而,即使可以追蹤痕跡,但樹木究竟在什麼樣的土壤裡獲得養分?吸收了哪些水分?樹木的成長過程裡,是沐浴在何種陽光下、吹拂著什麼樣的風?我們很難檢索到這些資訊。光有龐大的痕跡訊息,反而覺得樹木之於自己像是遙遠的存在。
  
  寫這本書的動機,是希望試著回憶起孕育自己的土壤、水、陽光和風。土壤、水、陽光與風不僅檢索不到,連自己也很容易忘記。
  
  在回憶的當下,「場所」便是我的線索。因此本書中的章節名稱為場所名稱,我不用年代順序這種編年體記法,而以場所順序來描述。
  
  最近我反覆說著,建築是場所的產物,並且也加以實踐了,不過我這個人正是場所的產物。一旦我腦海中浮現出誕生的場所、居住的場所、學習的場所、關鍵性的場所,記憶便從那些地方翻湧而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想法、思考方式、行為方式、一切的一切均深深依存於場所而生。我想就這層意義而言,我也是個樹木般的人。
  
  我之所以寫下自己的這些回憶,一部分是為了自己,再者是希望年輕人能感受到我是他們身邊的同伴,一個平等的存在。
  
  本書意識到年輕人的目光,背後也添加了作為一般教養教科書的深意。例如書中提到馬克斯‧韋伯的資本主義分析、宗教與美學之間的關聯性、甚至還有李維史陀和梅棹忠夫的故事。
  
  我們很習慣聽到現代主義建築這個詞,但現代究竟是什麼?近代是什麼樣的時代?本書嘗試深入淺出地探討這些議題。我和學生談話時,幾乎沒有機會談到這種基礎話題,其實這對我們思考建築與社會的議題極為重要,但如果要更深地探討談論,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而且談論基礎話題有點令人不好意思。
  
  寫出來就沒什麼好丟臉的,結合我自己的人生故事(痕跡),我希望把教養從雲端往下拉到地面。
  
  其實,教養給了我們每天生活的力量,對樹木來說,就像土壤和水一樣,教養支持著我們的身體,守護我們。「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確實如此。
  
  想了這許多,於是本書的寫法便不同於我以往的書。過去的書寫的是關於痕跡、關於樹木挺立的姿態;但這本書卻以孕育樹木的土壤、水、陽光、風為主角,亦稍稍觸及它們與樹木的姿態如何產生連結。透過本書我想說的是:世界是連成一體的。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大倉山Ι
 
邊緣人
 
我出生在一處名為大倉山的地方,此處位於東京和橫濱之間,正確來說是東急東橫線的澀谷站和橫濱站中間一個靠近橫濱的小車站(圖1-1)。車站位於大倉山上,如同站名般真的有一座「山」,這一點令我非常感激。澀谷和橫濱之間以山命名的車站,只有這裡和代官山。至於這裡的「山」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我將在後文詳述。
 
我出生時的大倉山,既非都市,亦非鄉村,是一處不可思議的地方,或許可以說是懸掛在都市與鄉村的邊緣上吧!
 
進入大學就讀後,我很快地從折原浩這位左派社會學家身上,學到馬克斯‧韋伯的「邊緣人」概念。幸運的是,學校並沒有立刻展開建築的專業教學,而是以通識課程之名,讓我們度過了一段悠哉的時光。因此我才得以有些許時間思考自己生長的地方。
 
我之所以接觸到左派的專家,也是通識課程的功勞。所謂的建築,如果弄得不好,很容易淪為資本主義的爪牙,是一門危險的學問。尤其是處於高度成長期的日本,當時日本的經濟受到建築與土木所牽動。能夠遇上像折原老師一樣批判當代潮流的人,對我來說是一份莫大的財富。
 
韋伯所主張的邊緣人不屬於任何一方,因此無論對於哪一方(對於都市或鄉村),都可以提出具有批判性的、刁難的意見。
 
某些觀點認為,正因為是邊緣人,所以面臨對立的兩項事物時,邊緣人會站在超然的立場(上位層級),然而實際的狀況是,當年輕的邊緣人站在邊境周圍時,既不選擇那邊,也不選擇這邊,態度迷惘而搖擺,並不像超然立場這個詞語所聯想到的冷靜偉大的感覺。
 
雖然在邊界出生,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邊緣人」或「邊緣孩子」。必須往邊界的兩邊移動,才能體認到自己所處的環境就是邊界。如果不跨越邊界,從另一方看向邊界,就不會感覺到邊界是邊界。
 
換句話說,無論是什麼地方,都是某種意義上的邊界。有人能夠發現,有人不能發現,只有這點區別而已。如果沒有四處移動,所認知的自己就是個平凡的存在,而自己的家也是個無趣的家,無論時間經過多久,都不會發現自己處於邊境這種令人興奮的地方。
 
移動之於我,意謂著大倉山與田園調布之間的移動。從幼稚園時期開始,我就搭乘電車,由大倉山的鄉下到位於田園調布高級住宅區中央的基督教幼稚園上課,一家所謂的「菁英幼稚園」。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6
    $211
  2. 新書
    75
    $240
  3. 新書
    79
    $253
  4. 新書
    79
    $253
  5. 新書
    85
    $272
  6. 新書
    88
    $282
  7. 新書
    9
    $288
  8. 新書
    9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