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棻文集:哲學卷

郭松棻文集:哲學卷
定價:280
NT $ 180 ~ 252
  • 作者:郭松棻
  • 編者: 李渝簡義明
  • 出版社:印刻
  • 出版日期:2015-11-0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82356X
  • ISBN13:9789865823566
  • 裝訂:平裝 / 24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釣運有其政治現實和吶喊,也有其精神領域和深思,可以是愛國衛土活動、民族主義政治事件,也可以是措探和定位自我的旅程,收集在這裡的文字或能顯現運動的這些多重意義和作用。論者談及郭松棻退出釣運的原因,多指出一九七四年旅行中國大陸造成的反面衝擊,文集或也能延展這樣的觀點,把視線從表層引向內裡,看見不懈的追究和深化的思想,從而明白了不只是一次旅行,更是長久的體念和澄清,才能促成總結性的回歸文學的抉擇。──李渝

  這本郭松棻文集哲學卷的編纂與整理,是作家龐大哲學手稿的起步,也是我們重新進入作家小說世界的另一個路徑,在這些文章中,我們讀到了一個深思遠慮的理想主義青年的苦澀與早熟,也讀到了從澎湃喧鬧的政治參與中回到經院世界探索哲學,蓄積思想的靜謐身影,一個對自己不曾鬆懈與妥協的靈魂,必定在許多思想的危峰中不斷攀登與擺盪,我認為,對理解像郭松棻這樣的作家而言,重點不在他是否鑄造了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或者對現實世界的困頓找到解答,而是每一次、每一類型態的書寫,都像是對社會與體制的種種提問。至於哲學與政治回答不了的問題,郭松棻選擇用小說做最終的回應與拚搏。──簡義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郭松棻


  一九三八年生於台北市。父親為畫家郭雪湖。一九五八年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王懷和他的女人〉於台灣大學的《大學時代》。一九六一年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一九六三年,在台大外文系教授「英詩選讀」,一九六五年參加黃華成導演電影《原》的演出。一九六六年赴美進加州柏克萊大學念比較文學,一九六九年獲比較文學碩士。一九七一年放棄博士學位,投入保釣運動。其後於聯合國任職。一九八三年再度開始創作小說,以羅安達為筆名發表作品於《文季》,接著〈機場即景〉、〈奔跑的母親〉、〈月印〉、〈月嗥〉陸續發表於港台報章。出版有《郭松棻集》、《雙月記》、《奔跑的母親》三本小說集。二○○五年七月因中風病逝於紐約,享年六十七歲。二○一二年出版遺作《驚婚》,二○一五年出版《郭松棻文集‧保釣卷》、《郭松棻文集‧哲學卷》。
 

目錄

編者前言  李渝
編者前言二 行動者的哲學基礎──郭松棻的哲學閱讀與書寫 簡義明

沙特存在主義的自我毀滅
這一代法國的聲音:沙特
從「荒謬」到「反叛」──談卡繆的思想概念(一)
自由主義的解體──談卡繆的思想概念(二)
冷戰年代中西歐知識人的窘境──談卡繆的思想概念(三)
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繆和沙特的思想論戰(一)
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繆和沙特的思想論戰(二)
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繆和沙特的思想論戰(三)
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繆和沙特的思想論戰(四)
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行動中的列寧主義(五)
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六)
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總結)
沙特在哲學倫理學留下的空白
 

編者前言

李渝


  松棻有一份常讀細讀的書單,沙特和卡繆始終在這書單上。

  引領二十世紀歐洲思想及文學的兩位法國作家,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曾加入二次世界大戰地下反法西斯抗德組織,都屬戰後左傾進步人士,後來卻在馬克斯主義、蘇聯政權、阿爾及利亞反殖獨立運動等上意見分歧。前者強調知識份子對政治和社會事件表態,由哲學思維而臻至行動,後者堅持人文精神的完整和反叛的尊嚴,二人經由論戰而終至決裂。

  一九七一年中國留美學生保衛釣魚台運動興起,松棻積極投入,走上的是沙特曾經以身作則的行動知識份子的道路,釣運向前發展的期間,在不同的幅度上,竟是身驗了二十餘年前曾經導致二位法國作家激辯和分裂的情境。

  隨時干涉政治與社會,還是堅守完整的個人,這是兩個非此即彼、不能兩全的選擇。在後期釣運轉型為統一運動而鬥爭越趨激烈的時候,松棻再讀兩位作家,以及康德、黑格爾、馬克斯等,試著釐清他們的也是自己的思維和行動,在決定是否與運動繼續走下去以前。在郭松棻的大量哲學文字中,此卷只收錄了有關沙特和卡繆的部份,有關其他哲學家的未發表筆記仍待整理。

  這其間,他更瞭解了卡繆的立場,並且認為卡繆的文學才是更動人的,更普世而恆久的。

  釣運有其政治現實和吶喊,也有其精神領域和深思,可以是愛國衛土活動、民族主義政治事件,也可以是措探和定位自我的旅程,收集在這裡的文字或能顯現運動的這些多重意義和作用。論者談及郭松棻退出釣運的原因,多指出一九七四年旅行中國大陸造成的反面衝擊,文集或也能延展這樣的觀點,把視線從表層引向內裡,看見不懈的追究和深化的思想,從而明白了不只是一次旅行,更是長久的體念和澄清,才能促成總結性的回歸文學的抉擇。

  文評家們說郭松棻的小說在凌厲的抒情底下有一顆燙手的心。使心燙手有幾個熱源,或許是常被歸之於的台灣意識、在地情懷、身份認同、國族民族、殖民後殖民等等議論吧,然而它們更來自潛伏在所有這些底下的,對人,人的處境,與存在的關注,這裡才是他的火點,他加入釣運的啟線,他的文學的礦脈。

  無論是政運參與、哲學思索,還是文學書寫,他的心都放在一個追根究底是生活生存和生命的題目上,它們牽涉到意志,呈現於恭整的生活態度和為人做事的原則,不管是以怎樣的渠道、形式或風格來表達,用松棻自己的話來說,都是為了「在精神的廢墟中,絲毫不懷苟且,且有理想地,建立自己。」
 

內容連載

〈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六﹚〉

我們再回到卡繆立論的原點上:基督教的衰敗促成了虛無主義的蠭起, 虛無主義要求破壞,崇尚激進,訴諸暴戾,追求絕對;雖是基督教的一種反動,但是虛無主義在教義上與基督教沒有基本上的不同。虛無主義在摧毀教堂的同時,刻 意保存了牧師手中的經典;虛無主義者用另一套術語改編了教義之後,就拿來為自己的暴戾行為進行辯護和佈道。他們親手弒神,公開宣布上帝死亡,自己就取而代 之,潛佔了這座全知全能的神位,進而要領導全人類經過歷史的必然道路,走向幸福的王國;在這歷史的必然進程中,任何的反動力量都是反歷史的,從而是反進步 的,一律可以用非常的手段加以肅清,卡繆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是這種虛無主義的體現。

馬克思主義者組成的政黨繼承了歐洲中世紀教會所發揮的一 切作用,教堂是真理在俗世的最後代表,不容任何懷疑和抗議;今天的共產黨也是一個自稱真理在握而一貫正確的機構,它排拒外來的一切批評;錯誤只屬於敵人和 過去,正確屬於自己和將來。這種不尊重辯證發展精神逕自僵化的政黨恰恰又標榜辯證法為其理論基礎。歷史告訴我們,共產黨一旦滑進這種霸道的歧路,它可以憑 藉絕對化的權力,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造成真理與錯誤,善與惡的大混淆;把整整一個世代逼入黑暗的深淵,撕裂一切道德律,赤裸裸地鼓勵人們為權力而奔競,蕩 然僅存的信條竟是:講求沒有原則的原則。這種弔詭狡異的時代在當代已經不是絕無僅有的現象了。

卡繆在追溯歐洲虛無主義的歷史時,發現發展 到二十世紀的初葉,虛無主義的禍害還不算大,畢竟它還是囿於個人主義的,同時還堅守一些樸素的道德觀念,一人做事一人擔,不玩弄權術,不作賤辯證法;但是 三十年代以後,情況不同了。虛無主義有系統地攀附被歪曲的辯證哲學,百般詭辯,不但要替自己脫罪,而且進而要它的受害者公開讚揚這套不法作為。卡繆說以前 的劊子手就是劊子手,今天的劊子手搖身一變成為哲學家;不但如此,以前是以劊子手褒揚劊子手,今天是以受害者褒揚劊子手。在五十年代的開端,卡繆針對這種 虛無主義的發展有如下的描述: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4
    $180
  2. 新書
    66
    $185
  3. 新書
    85
    $238
  4. 新書
    9
    $252
  5.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