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哲學史(2版)

中國古代哲學史(2版)
定價:450
NT $ 356 ~ 428
  • 作者:胡適
  • 出版社:五南
  • 出版日期:2015-11-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183806
  • ISBN13:9789571183800
  • 裝訂:平裝 / 49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內容簡介

  中國先秦哲學思想史專著。本書原是胡適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時的博士論文《中國古代哲學方法之進化史》,一九一七年他根據此編成在北大教授「中國哲學史」的講義。全書共十二篇。一九一八年七月,經過整理,蔡元培作序,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轟動一時,不到兩個月就再版。

  哲學是什麼?胡適下了一個定義:「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例如人生在世應該如何行?然哲學史又是什麼?是把種種哲學問題、研究法和解決方法都依照年代的先後和學派的系統,一一記敘下來,目的是讓學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變遷,還要尋出這沿革變遷的原因,並且讓學者知道各家學說的價值。

  本書在中國哲學史上,甚至是在各種專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稱為一部具有深刻意義的書。蔡元培給予此書很高的評價,指出它有四種特長:第一,證明的方法。第二,扼要的手段。第三,平等的眼光。第四,系統的方法。將三千年來一半斷爛,一半龐雜的哲學界,理出一個頭緒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胡適


  字適之,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曾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胡適深受赫胥黎與杜威的影響,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宣傳民主、科學。

  胡適提倡白話文和新詩,致力於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一九五七年,胡適當選中華民國最高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院長,並於隔年四月回到臺灣定居就任。一九六二年病逝,中央研究院於院內成立了胡適紀念館。另外,在研究院附近另有一胡適公園,為胡適的墓地。

  胡適一生影響甚廣,著有《中國哲學史大綱》、《嘗試集》、《胡適文存》、《戴東原的哲學》、《白話文學史》、《盧山遊記》、《胡適文選》、《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中國中古思想史的提要》、《四十自述》、《南遊雜憶》、《胡適留學日記》、《我們必須選擇我們的方向》。
 

目錄


再版自序

第一篇 導言

第二篇 中國哲學發生的時代

第一章 中國哲學結胎的時代
第二章 那時代的思潮

第三篇 老子

第四篇 孔子

第一章 孔子略傳
第二章 孔子的時代
第三章 易
第四章 正名主義
第五章 一以貫之

第五篇 孔門弟子

第六篇 墨子

第一章 墨子略傳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學方法
第三章 三表法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

第七篇 楊朱

第八篇 別墨

第一章 墨辯與別墨
第二章 墨辯論知識
第三章 論辯
第四章 惠施
第五章 公孫龍及其他辯者
第六章 墨學結論

第九篇 莊子
第一章 莊子時代的生物進化論
第二章 莊子的名學與人生哲學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一章 大學與中庸
第二章 孟子

第十一篇 荀子
第一章 荀子
第二章 天與性
第三章 心理學與名學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學之終局
第一章 西曆前三世紀之思潮
第二章 所謂法家
第三章 古代哲學之中絕

附錄 諸子不出於王官論
後記
 



  這本「中國古代哲學史」就是我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民國七年九月寫成付印,民國八年二月第一版出版。今年是民國四十七年,這部書出版以來,整整三十九年了。臺北商務印書館現在用「萬有文庫」的五號字本「中國古代哲學史」重印,仍用「中國古代哲學史」的名稱。我做了一個正誤表,附在卷尾。

  「萬有文庫」本是民國十八年用五號字重排的。(原書是用四號字排的。)那時候,我在上海正著手寫「中國中古思想史」的「長編」,已決定不用「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中」的名稱了。所以當時「萬有文庫」的編輯人要把我的哲學史上卷收在那部叢書裡,我就提議,把這個五號字重排本改稱「中國古代哲學史」。我的意思是要讓這本「中國古代哲學史」單獨流行,將來我寫完了「中古思想史」和「近世思想史」之後,我可以用我中年以後的見解來重寫一部「中國古代思想史」,我不預備修改這本「中國古代哲學史」了。

  我現在翻看我四十年前寫成的這本書,當然可以看出許多缺點。我可以舉出幾組例子:(一)我當時還相信孔子做過「刪詩書,訂禮樂」的工作,這大概是錯的。我在正誤表裡,已把這一類的話都刪去了。(二)我當時用列子裡的「楊朱篇」來代表楊朱的思想,這也是錯的。列子是一部東晉時人偽造的書,其中如「說符篇」好像摘鈔了一些先秦的語句,但「楊朱篇」似乎很不可信。請讀者看我的「讀呂氏春秋」(收在胡適文存三集。)我覺得呂氏春秋的「本生」,「重已」,「貴生」,「情欲」諸篇很可以表現中國古代產生的一種很健全的個人主義,大可以不必用列子的楊朱篇了。呂氏春秋不二篇說「楊生貴己」,李善注文選引作「楊朱貴己」。我現在相信呂氏春秋的「貴生」「重己」的理論很可能就是楊朱一派的「貴己」主義。(三)此書第九篇第一章論「莊子時代的生物進化論」,是全書裡最脆弱的一章,其中有一節述「列子書中的生物進化論」,也曾引用列子偽書,更是違背了我自己在第一篇裡提倡的「史料若不可靠,歷史便無信史的價值」的原則。我在那一章裡述「莊子書中的生物進化論」,用的材料,下的結論,現在看來,都大有問題。例如莊子寓言篇說:

  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知其倫。是謂天均。

  這一段本不好懂。但看「始卒若環,莫知其倫」八個字,這裡說的不過是一種循環的變化論罷了。我在當時竟說:「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此十一個字竟是一篇「物種由來」。這真是一個年輕人的謬妄議論,真是侮辱了「物種由來」那部不朽的大著作了!

  我現在讓臺北商務印書館把我這本四十年前的舊書重印出來,這是因為這本書雖然有不少缺點,究竟還有他自身的特別立場,特別方法,也許還可以補充這四十年中出來的幾部中國哲學史的看法。

  我這本書的特別立場是要抓住每一位哲人或每一個學派的「名學方法」(邏輯方法,即是知識思考的方法,)認為這是哲學史的中心問題。我在第八篇裡曾說:古代本沒有什麼「名家」。無論那一家的哲學,都有一種為學的方法。

  這個方法便是這一家的名學。所以老子要無名,孔子要正名,墨子說言有三表,這都是各家的名學。因為家家都有「名學」所以沒有什麼「名家」。

  這個看法,我認為根本不錯。試看近世思想史上,程朱陸王的爭論,豈不是一個名學方法的爭論?朱晦菴把「格物」解作「即物而窮其理」,王陽明把「格物」解作「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這豈不是兩種根本不同的名學方法的爭論嗎?南宋的朱陸之爭,當時已認作「尊德性」與「道問學」兩條路子的不同,—那也是一個方法上的爭執。兩宋以來,「格物」兩個字就有幾十種不同的解釋,其實多數也還是方法上的不同。

  所以我這本哲學史在這個基本立場上,在當時頗有開山的作用。可惜後來寫中國哲學史的人,很少人能夠充分瞭解這個看法。

  這個看法根本就不承認司馬談把古代思想分作「六家」的辦法。我不承認古代有什麼「道家」,「名家」,「法家」的名稱。我這本書裡從沒有用「道家」二字,因為「道家」之名是先秦古書裡從沒有見過的。我也不信古代有「法家」的名稱,所以我在第十二篇第二章用了「所謂法家」的標題,在那一章裡我明說:「古代本沒有什麼法家。我以為中國古代只有法理學,只有法治的學說,並無所謂法家。至於劉向劉歆父子分的「九流」,我當然更不承認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356
  2. 新書
    85
    $383
  3. 新書
    9
    $405
  4. 新書
    9
    $405
  5. 新書
    93
    $419
  6. 新書
    95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