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餘的話:瞿秋白獄中反思錄

多餘的話:瞿秋白獄中反思錄
定價:400
NT $ 316 ~ 450
  • 作者:瞿秋白
  • 編者: 周楠本
  • 出版社:獨立作家
  • 出版日期:2015-12-2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244912
  • ISBN13:9789869244916
  • 裝訂:平裝 / 34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穿越禁錮的厚重門窗,
訴說生命裡的返照時光。

  落入國民黨手中的中共領袖,歷經逃亡、圍補、審訊、勸降,
  在命運的盡頭前,他提起了筆長談,那是最後的──多餘的話。


  瞿秋白是中共早期領導人,也是繼陳獨秀之後第二個被共產國際打倒的中共領袖人物。《多餘的話》是他於一九三五年被國民黨軍隊俘虜後在獄中寫下的反思錄。這篇反思錄不過是對其棄文從政給自己所帶來的惡果感到痛惜,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的這一作品卻被當作變節書,即宣佈其為叛徒,其妻子也慘遭逮捕、迫害致死。雖然後來瞿秋白得到了平反昭雪,但是他的這篇遺作仍然成為了他的一個軟肋,不能為人正視面對,至少不可能如另一紅軍將領方志敏的獄中遺作那樣廣為傳誦。

  本書收入了目前能見到的瞿氏在獄中的全部遺稿,還編入了當年記者獲准對囚禁中的他進行採訪的記錄,國民黨軍圍捕他時所發電報,當局對他進行審訊、勸降等檔案材料,以及諸多見證者的回憶文章等等。本書是《多餘的話》最完善的版本,也是瞿案最為詳實的原始資料集。

本書特色

  1.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物,瞿秋白的遺作,敘說民國初期共產黨成型期的經歷。
  2.收錄大量相關資料,包括瞿秋白的創作詩詞、訪談紀錄、審問資料、相關人員的回憶錄等。
  3.文本與注釋資料詳實,同時佐有圖片,具有保存重要史料的價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瞿秋白


  散文作家,文學評論家,俄語翻譯家。兩度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袖與締造者。1935年在福建長汀被南京國民政府逮捕並槍決。

編者簡介

周楠本


  1951年出生於湖南常德,北京魯迅博物館研究館員,中國魯迅研究學會理事。曾為湖南人民出版社文史編輯、《魯迅研究月刊》常務副主編。著作有《我注魯迅》、《魯迅回想錄》(編注)等。近年注重於中國近代史研究,瞿秋白的遺作《多餘的話》即為其中之一。此外發表有《孫中山〈倫敦蒙難記〉探析》、《管學大臣與大學校長》、《京師大學堂史料研究》、《〈湘報〉與南學會的創辦及結束》等史實考證文章。
 

目錄

編者前言

一、獄中遺稿
多餘的話
記憶中的日期
未成稿目錄
致郭沫若
獄 中 詩 詞
供 詞(摘錄)

二、獄中談話錄
瞿秋白訪問記
勸降問答錄

三、被俘審訊資料
陶峙岳致蔣鼎文電
鍾紹葵致李默庵呈文
鍾紹葵致宋希濂密電
鍾紹葵致李默庵密電
鍾紹葵呈汪精衛、蔣介石邀功請賞電
審訊記
蔣介石處決電令
宋希濂呈李默庵行刑電
宋希濂呈蔣鼎文執刑電
畢命前之一剎那
瞿秋白畢命紀
瞿秋白伏法記
瞿秋白絕筆詩

四、參考文獻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報告
中央緊急通告(中央通告第九十六號)
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的發言(一九三一年一月)
致共產國際執委和中共中央的信(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
聲明書(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我對於錯誤的認識(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七日)

五、回憶資料
我和瞿秋白、何叔衡等一起突圍、被俘的前前後後
瞿秋白被害經過
關於瞿秋白的手稿
回憶瞿秋白獄中寄出的信
回憶秋白烈士
我所知道的瞿秋白同志
一個深晚
秋白同志印象斷片
《多餘的話》
未曾忘卻的往事
瞿秋白獄中側記
為獄中瞿秋白看病的兩個陳軍醫
我所知道的瞿秋白烈士就義前後

六、附  錄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瞿秋白同志被捕問題的複查報告
 

作者序

  話既然是多餘的,又何必說呢?已經是走到了生命的盡期,餘剩的日子,不但不能按照年份來算,甚至不能按星期來算了。就是有話,也可說可不說的了。

  但是,不幸我捲入了「歷史的糾葛」──直到現在外間好些人還以為我是怎樣怎樣的。我不怕人家責備,歸罪,我倒怕人家「欽佩」。但願以後的青年不要學我的樣子,不要以為我以前寫的東西是代表什麼什麼主義的;所以我願意趁這餘剩的生命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寫一點最後的最坦白的話。

  而且,因為「歷史的誤會」,我十五年來勉強做著政治工作②──正因為勉強,所以也永久做不好,手裡做著這個,心裡想著那個。在當時是形格勢禁,沒有餘暇和可能說一說我自己的心思,而且時刻得扮演一定的角色。現在我已經完全被解除了武裝,被拉出了隊伍,只剩得我自己了。心上有不能自已的衝動和需要:說一說內心的話,徹底暴露內心的真相。布林塞維克所討厭的小布爾喬亞智識者的「自我分析」的脾氣,不能夠不發作了。

  雖然我明知道這裡所寫的,未必能夠到得讀者手裡,也未必有出版的價值,但是,我還是寫一寫罷。人往往喜歡談天,有時候不管聽的人是誰,能夠亂談幾句,心上也就痛快了。何況我是在絕滅的前夜,這是我最後「談天」的機會呢?

瞿秋白
一九三五‧五‧一七 於汀州獄中。
 

內容連載


 
他出身於一個破落的士紳家庭。十六歲時因貧輟學,中學未畢業即到社會上去謀職。十七歲時他的母親因不堪承受家庭重負,服毒棄世;父親飄泊異鄉自尋生路,弟妹離散。瞿秋白則投奔其在北洋政府任職的堂兄瞿純白,隨其堂兄從武漢來到北京,並進了「一個既不要學費又有『出身』的外交部立俄文專修館」去學習,當時他不過當做將來與其堂兄一樣,能有一技之長,可以學到謀一碗飯吃的本事而已。
 
魯迅說:「孺子弱也,而失母則強」。瞿秋白正因為過早的失去了父母親的保護,倒使一個生來文弱而多愁善感的人,剛一進入京城就捲入到社會潮流之中,走向了反抗社會的叛逆道路。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爆發,他是俄文專修館學生代表、北京學聯成員,是學生運動的一名活躍分子。後來他還與俄文專修館的同學及文學研究會的幾個朋友創辦《新社會》雜誌(一九一九‧十一月);不久他參加了北京大學教授們創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一九二○年初),成為中國最早一批共產主義信徒(實際上不過是俄國革命追隨者)。由於熱愛俄國文學,嚮往俄國革命,不甘於將來僅僅只有「謀一碗飯吃的本事」去做一名政府機關公務人員,最終他沒有依從在外交部任職的堂兄的意願,在結業前夕,竟然放棄了學業和文憑,於一九二○年十月應聘為《晨報》特派記者赴俄國做通訊員。應該說「歷史的誤會」由此就開始了,因為他不僅沒有遵循堂兄給他安排的道路,而且也不得不捨棄了他理想的語言文學事業,接受了命運對他的安排,做了一個職業政治活動家。所以多年後他在獄中的遺作裡,帶著悔恨的心情寫道:「從一九二○到一九三○,整整十年我離開了『自己的家』──我所願意幹的俄國文學研究──到這時候才回來,不但田園荒蕪,而且自己的氣力也已經衰憊了。」所謂「到這時候才回來,不但田園荒蕪,而且自己的氣力也已經衰憊了」,是說的一九三一年初被王明集團打倒拋棄之後,他遇到了中共週邊組織左翼作家聯盟的朋友們,得到他們的接納歡迎,隱居在上海重新開始自己喜愛的文學工作。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316
  2. 新書
    79
    $316
  3. 新書
    79
    $316
  4. 新書
    85
    $340
  5. 新書
    88
    $352
  6. 新書
    9
    $360
  7. 新書
    9
    $360
  8. 新書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