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森林哲學:宗教與文化

日本的森林哲學:宗教與文化
定價:350
NT $ 185 ~ 466
  • 作者:梅原猛
  • 譯者:徐雪蓉
  • 出版社:立緒
  • 出版日期:2016-02-2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600547
  • ISBN13:9789863600541
  • 裝訂:平裝 / 28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像森林一樣思考的日本文化

  樹木在日本,是靈魂寄寓之所,
  人們認為森林就是神明,或覺得神明已降臨在森林裡高聳的樹木上。
  大樹的問題與文明的根本有著深刻的相關性。

  日本森林文明的觀念,主要是對平等的重現。
  這種平等不僅存在人與人之間,也存在人與動植物之間。
  身為森林居民之一的人類,絲毫不覺得自己與周邊的動植物有何不同。

—梅原 猛

  ◎日本國土的百分之六十七是森林,而且其中百分之五十四是天然林。世界上沒有其他的先進國保有這麼高比例的森林。日本為何能夠保留如此大量的森林?

  ◎日本森林思想裡眾生平等、生命循環的概念,蘊含著拯救瀕臨危機的現代文明之道。日本當代哲學大師梅原猛考察日本宗教及文化基層的森林文明,指出大樹問題與文明根本之間的深刻相關性。

  日本國土有六七%為森林,為世界進步國家中森林面積最多者,而森林的存在亦深深主導著日本人的世界觀。本書從日本文化的起源「繩文文化」談起,追溯日本人靈魂深處的森林思想,以愛奴世界觀與沖繩世界觀解釋日本神道的核心,並論及神道在七、八世紀律令國家及十九、二十世紀近代國家時期的變革,而溯其源頭,皆源於對森林的崇拜,即原始民族的自然崇拜。

  西元六世紀佛教輸入日本後,更左右了神道的發展方向,除受到中國、韓國與印度佛教的影響,更確立了主張眾生平等的日本基層文化――人與自然的平等、統一與再生,並創立天台本覺論的獨特思想,提倡「草木國土悉皆成佛」的觀念,揭示自然中心佛教理想的方向。

  然而,這樣的觀點在一萬年前人類進入農耕畜牧文明後即發生不可逆的質變,以「征服自然」為最高價值的文明路徑,經過十八、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洗禮,發展至二十一世紀,已導致人類不得不面對三大危機:核戰的危機、環境破壞的危機、精神崩潰的危機。針對瀕臨崩壞的社會秩序,作者亦對馬克思與尼采的哲學思想提出解釋與釐清。

  作者指出,文明其實建立在人類對於森林的鯨吞蠶食。每當一個文明崩壞,人類就往下一個仍有森林的地方去。為了創立新的文明,便毀滅另一片森林。他認為人們必須把文明的原理、即以支配自然為善的概念,轉換成與自然共生的思想,不以個人為中心,而以物種為中心;找回永恆的生死循環觀念。在自然已被人類征服的現今,以人為中心的文明發展已不得不踩煞車,並應受到全面性的批判,否則文明的再生就絕無可能。

  作者梅原猛為日本近代哲學大師,其學說稱「梅原日本學」或「梅原古代學」,專研日本神道與佛教,並擴及歷史與人類學範疇;其思想以宗教與藝術為主軸,鎔鑄東洋與西洋哲學,最終邁向日本文化的整體研究。全書以作者自一九八七至一九九○年代於日本、印度、韓國、加拿大等地演講記錄輯成,觀點細緻,面向多元,為解讀日本民族社會與其世界觀所必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梅原猛 (Umehara Takeshi)


  日本當代哲學大師,主要研究日本古世紀文化,著作等身,他的學問被稱為「梅原古代學」、「梅原日本學」。

  1925年(大正14年)生於仙台,長於愛知縣知多郡。京都大學文學院哲學系畢業。曾任立命館大學教授、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校長、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首任所長、技師大學(Institute of Technologists)校長等職,以及東日本大震災復興構想會議特別顧問。

  1972年以《隱匿的十字架  法隆寺論》(新潮社)獲第26回每日出版文化賞。74年《水底之歌  柿本人麿論》(上下卷  新潮社)第1回大佛次郎賞。99年獲頒文化勳章。多年來,持續探索並深化具有人類普遍性之哲學思想。

譯者簡介

徐雪蓉


  政大東語系日語組畢業。輔大日研所碩士,比較文學博士班肄業。曾任教輔大日文系十年。編有《日語諺語.慣用句 活用辭典》,譯有福澤諭吉《勸學》、柳田國男《遠野物語.拾遺》、谷崎潤一郎《刺青》(合譯)等。
 

目錄

第一章    日本的宗教——了解日本的文化
第1部 日本的信仰
做為習俗的日本宗教
明治以降的日本神道
律令時代的國家神道——滌淨(禊)與除穢(袚)
眾多研究成果的綜合與推論
日本列島——從舊石器到繩文
繩文文化——成熟的狩獵採集文化
兩種類型的日本人
日本人靈魂深處的森林信仰
送熊儀禮中的愛奴世界觀
儀來河內信仰中的沖繩世界觀
死者的再生
i-za-i-hou 的眾神女
真脇遺跡——柱子與輪迴信仰的原點
兩種思想——平等與再生
第2部 日本的佛教
始於聖德太子的日本佛教
最澄與空海的佛教
顯著日本化的鎌倉佛教
釋迦的教誨與大乘佛教的理念
中國佛教的主流與佛教傳來
聖德太子的一乘思想——統一與平等
煩惱世界所引導的如來藏思想
繼承太子佛教傳統的最澄
最澄的悉有佛性思想
最澄戒律的落實
最澄與空海
法然的專修念佛
吃肉娶妻與「愚禿親鸞」
法然的極樂淨土與親鸞的還相迴向
道元的禪宗與日蓮的法華信仰
日本的佛教——祖先崇敬與死者供養
日本人的信仰——生命的永恆循環

第二章 印度思想與日本文化
釋迦倡導的兩個理想
四德——理想的日本人形象
「四姓平等」的實現
與印度教的共通點——佛教之前的日本宗教

第三章 面對三大危機——二十一世紀的世界與佛教的角色
馬克思哲學的限度
預言近代終焉的尼采
二十一世紀的三大危機
核戰的危機
環境破壞的危機
精神崩壞的危機
從釋迦佛教到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的開展與變化
多神教的可能性——面對核戰
草木國土悉皆成佛的真理——對於環境的破壞
空的思想所帶來的再生——對於精神崩壞的危機

第四章 拯救人類的「森林思想」
哲學家的任務
足以誇耀全球的日本森林
森林文明的觀念
貫穿日本社會的平等與和諧理論
二十一世紀不可或缺的羅漢式和諧
日本藝術中的自然觀
宗教裡的森林思想
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危機——環境破壞

第五章  從人類的宗教到森林的宗教
樹齡三千年的神木
以樹木為神佛信仰對象
日本的佛像是木雕佛
日本的佛教——邁向森林的宗教

出處一覽
後記
 

內容連載

拯救人類的「森林思想」

哲學家的任務

話說,我拿到的講題是「二十一世紀日本文明的角色」,但我原是個哲學家,過去二十年來主要的研究範疇是日本的古代。

在日本,我的學問一般被稱為梅原日本學或梅原古代學,也針對日本的古代寫了很多書。因為這樣的緣故,談日本的古代會是我非常擅長的事,但若要展望未來,我就不太在行了。因此,今天這個「二十一世紀日本文明的角色」的題目,已逾越了我身為古代學者的專業範圍,不得不說是非常大的挑戰。但即便如此,我還是有義務必須做些回答。

因為我擔任海部俊樹首相(當時)私人懇談會——即「理想的二十一世紀社會懇談會」(以下簡稱「二十一世紀懇」)的主席。在日本,這個懇談會很罕見地有四位女性成員,而整體是由十一名二十幾到六十幾歲,不替任何職業團體代言的人士所組成。從去年(1989)十一月到今年(1990)五月為止,每月兩次左右與海部首相共進早餐,自由地討論各式議題。我會接受懇談會主席一職,緣於我是海部首相高中學長之故。

日本學者通常不大喜歡與政治有所關連,但因首相既是多年好友,又是我學弟,他的請託實在無從拒絕。社會上有人謠傳我是海部首相的智囊,事實上,他從未徵詢過我關於政策的任何意見。唯一一次,他來問我:當要表達堅定的決心,展現政治家的果斷,該說什麼比較好?我的建議是「橫渡盧比孔河」或「骰子已擲下」。不過,首相最後並沒有採納。若說我是他的智囊,那麼我還真是個無用的智囊呢!但話說回來,我倒不認為二十一世紀懇沒有發揮作用。

二十一世紀懇的第一建言就是環境問題。我們曾與海部首相三番兩次地討論過這個議題。日前,首相在休士頓的高峰會針對百年地球再生計畫提出意見。日本首相在高峰會明確陳述己見,過去少有先例,因此可說深具時代意義。首相會在高峰會提及地球再生計畫,源於這是二十一世紀懇經常討論的議題。

正因之前擔任二十一世紀懇的主席,今天我才會接下這個充滿挑戰性的演講。況且誠如前述,哲學家絕不能只停留在研究過去的哲學,還應為人類未來的生活提供願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3
    $185
  2. 新書
    79
    $277
  3. 新書
    79
    $277
  4. 新書
    79
    $277
  5. 新書
    79
    $277
  6. 新書
    85
    $298
  7. 新書
    9
    $315
  8. 新書
    9
    $315
  9. 新書
    $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