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意識型態、合法性與凝聚力

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意識型態、合法性與凝聚力
定價:730
NT $ 577 ~ 679
  • 作者:曾敬涵
  •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
  • 出版日期:2016-06-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629372614
  • ISBN13:9789629372613
  • 裝訂:平裝 / 248頁 / 15.2 x 22.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國的崛起正前所未有地改變世界權力的格局。以相對購買力指標計算,中國自2014年起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不少人認為在經濟領域,中國不只是在崛起,而是已經崛起。在國際關係的討論中,焦點問題是中國的崛起意味着甚麽,關注的是中國國際影響力的增強以及對世界秩序的影響,卻忽視了中國內部的各種問題。

  這往往造成一種錯誤印象:在中共的帶領下,中國已經從普通國家變成了可以挑戰美國的大國,甚至還有可能取代美國。這樣說來,中共領導人似乎應該高枕無憂,並沉浸在中國崛起的奇跡之中。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本書所呈現的就是一個從未停止擔憂自己執政延續性的共產黨。

  市場改革促進了經濟增長,帶來了國力的騰飛,但也讓中共面臨生存困境:如果共產黨的存在不是為了建立共產主義社會,那它存在的意義何在?許多人錯以為中共當前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來維持執政地位。實際上,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正從根本上動搖共產黨的統治。一方面,共產黨不得不用類資本主義的經濟政策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面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信仰教條的約束。過去三十年,這兩者之間的衝突導致了中國社會的信仰危機和黨內的路線鬥爭。

  本書作者圍繞着「執政能力」這一概念,致力於研究中共如何不斷地推出各種意識形態論述來保持其合法的統治地位,以及推進權力交接制度來緩解黨內因路線鬥爭所產生的矛盾。本書適台對中國政治發展有興趣的人士閱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曾敬涵


  英國華威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博士,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行政碩士,澳門大學公共行政學士。現為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政治和國際關係學系講師,英國華威大學全球化和區域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以及英國高等教育學院研究員,主要從事當代中國政治和國際關係研究。其學術成果曾發表於英國《國際事務》(International Affairs),英國《英國政治和國際關係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英國《威利跨學科評論:氣候變化》(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 Climate Change),美國《當代中國研究》(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美國《中國政治學刊》(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澳洲《當代政治》(Contemporary Politics),澳洲《澳大利亞國際事務》(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中國《經濟社會體制比較》,中國《國際觀察》等學術期刊。他學術生涯前曾於紐約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工作。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的生存危機?
第三章 從西方的視角看政治合法性
第四章 從中國的視角看政治合法性
第五章 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
第六章 威權主義領導交接的制度化
第七章 結論

 
 



  90年代初蘇聯突然的解體極大地震撼了中國共產黨。中共非常擔憂自己會步東歐共產政權和蘇聯的後塵。在此背景下,它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全面性地分析了共產主義衰落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同樣的命運。最終,加強執政能力被認定是拯救共產黨的唯一方法。本書圍繞着「執政能力」這一概念展開論述,並把它解構為兩個相關概念:合法性和黨的凝聚力。

  當討論到中共合法性來源時,西方主流政治學和經濟學文獻都用經濟增長來解釋,不少人認為在市場改革的驅動下意識形態已經過時,政治改革早已停滯。甚至還有人認為當前共產黨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來促進經濟增長,從而維持執政地位。本書認為即使在共產主義信仰淡化的今天,意識形態和制度化在當代中國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經濟增長雖然重要,但它也讓中共面臨生存困境:如果共產黨的存在不是為了建立共產主義社會,那它存在的意義何在?一方面,共產黨在領導市場改革時不得不用類資本主義的經濟政策來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面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信仰教條的約束。過去三十年內,這兩者之間的衝突導致了中國社會的信仰危機和黨內的路線鬥爭。

  本書展示了中共如何不斷的推出各種意識形態論述來合法化它的統治,以及推進權力交接的制度化來緩解黨內的路線鬥爭。具體來說,本書把當代中國的意識形態分為兩類:正式意識形態和非正式意識形態。正式意識形態是指一些狹義關注中共黨紀和社會主義教條的論述。這些論述大多被收錄進中共的黨章,如趙紫陽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江澤民的三個代表和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非正式的意識形態指的是一些廣義上關注一黨制合法化的大眾觀念,比如說推廣愛國主義和強調美德等。非正式意識形態起到一個支撐正式意識形態的作用。正式和非正式的意識形態在為中共統治辯解時扮演着相互關聯但不同的角色。

  自共產黨領導市場經濟改革起,黨內對這些改革是否違背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質疑從未停息。在許多保守派看來,這些改革政策是資本主義的產物,背叛了共產主義的信仰。黨內意識形態的分歧嚴重地削弱了黨的決策能力。為了平息保守派的質疑,改革派不得不小心翼翼的用各種意識形態術語來包裝他們的政策,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此,中共在不同的時間點推出新的正式意識形態論述來重新詮釋社會主義,以此來解釋為什麽它施行的政策沒有違背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本書認為這對於維持黨內共識至關重要,同時也認為正式意識形態的主要受眾是共產黨本身而非社會,它的主要作用是向黨內交代為什麽現有政策沒有削弱共產黨的執政地位。

  而合法化一黨制則是非正式意識形態的舞台。本書認為中共的非正式意識形態採用的是一種反面手法,靠抹黑其他政治體制(尤其是自由民主)來合法化現有政權。通過這種方式,一黨制的意識形態合法性隨着自由民主合法性的下降而增強。具體來說,各種非正式意識形態論述強調為什麽中國不參照西方的發展模式來推行自由民主,如為什麽不擁護自由主義或者憲政主義。例如,中共的(非)穩定論就認為自由民主會帶來社會混亂和失衡。這種反面手法也意味着改編歷史來強調中國的特殊性。為了加強意識形態的說服力,非正式意識形態吸收了各種文化價值和愛國主義元素,並用以和社會主義話語相結合。簡單來說,本書認為中國共產黨採用的是意識形態雙軌制策略:用正式意識形態來維持黨的凝聚力和用非正式意識形態來維持合法性。

  意識形態的紛爭(即路線鬥爭)也和黨內的權力鬥爭密不可分。毛澤東時代,一個缺乏規範的權力交接體制導致了無數政治鬥爭,也讓整個社會動盪不安,經濟停滯不前。自鄧小平掌權起,中共便大力發展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規則來規範化領導人的選拔。本書詳細探討了中共權力交接體制過去三十年的發展,並且認為中共權力交接的制度化是其維持黨內凝聚力和政權延續的關鍵。

  在國際關係領域的討論中,大家對中國的關注大多聚焦於中國的崛起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這完全可以理解,因為中國的崛起正在前所未有地改變世界權力格局,重塑世界秩序。然而相關的討論對中國國內政治的關注卻不多。比如芝加哥大學國際關係大師John Mearsheimer教授就基於進攻現實主義理論和美國稱霸的歷史來預測中國是否能夠和平崛起。這種分析完全忽視了中國內部政治因素。同時,相關討論更多地關注中國國際影響力的增強,而忽視了內部的各種問題,這容易造成這樣一種印象:在中共的帶領下,中國已經從普通國家變成了可以挑戰美國的大國,甚至還有可能取代美國。這樣說來,中共領導人似乎應該高枕無憂,並沉浸在中國崛起的奇跡之中。然後事實並非如此,本書所呈現的就是一個從未停止擔憂自己執政延續性的共產黨。要更好的解讀中國的崛起必須對其政治體制有個良好的理解。
 
曾敬涵
2016年3月於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
 

內容連載

1. 導言
 
從文明之初,人類就在尋找最好的政府形式。幾千年來,我們的政治體制一直隨着價值觀的改變和人類文明的發展而不斷進化─直到1980年代,這個進化被認為已經到達終點。東歐和蘇聯共產主義政權的先後崩塌似乎不只敲響了共產主義的喪鐘,也呼應着文明終結的論調。至此,西方自由民主便被推崇為「人類意識形態進化的終點」和「政府的終極形式」(Fukuyama, 1989)。看上去,西方自由民主─所謂最好和最高等的政府體制─早晚會淘汰其他所有低等的政治體制,最終變成世界上唯一的政府形式。然而,威權主義並未如預言的那樣被淘汰。相反,威權主義的韌性給西方民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東歐蘇聯共產主義崩塌三十年後的今天,中國共產黨依然牢牢地掌握權力並且帶領中國經濟取得成功。2011年,中國正式取代日本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着每年超過7%的GDP增長,中國極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變成最大的經濟體。用相對購買力指標來衡量,中國已經取代美國變成世界最大經濟體(IMF, 2014)。當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想要知道,一個由威權主義領導的中國是否會主導未來的國際秩序。為什麼中國沒有重蹈前蘇聯和東歐共產主義政權的覆轍?為了確保執政地位,中共推行了兩個至關重要的生存策略:意識形態改革和權力交接制度化。本書認為中共權力的延續是由政治合法性和黨內凝聚力兩個方面決定的,而意識形態的改革和權力交接制度化則是維持政治合法性和黨內凝聚力的關鍵。意識形態和權力交接在當今中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這並沒有引起現有文獻的足夠重視。主流觀點認為,經濟的成功是中共一黨制延續的關鍵。三十幾年的高速經濟增長,催生了大量的政治經濟學文獻專注於用經濟增長來解釋中共政權的延續(Krugman, 2013; Laliberté & Lanteigne, 2008b; Perry, 2008; Shambaugh, 2001; Wang,2005a; Wang, 2005b; Zhao, 2009)。經濟成功固然重要,但單靠經濟不能夠完全解釋中共的合法性來源。更加重要的是,當中共創造經濟奇跡的同時,它也把自身存在的意義置於險境。根據中共的黨章(共產黨,2013a),「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理論上來說,共產黨存在的唯一意義便是實現共產主義。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577
  2. 新書
    85
    $621
  3. 新書
    85
    $621
  4. 新書
    89
    $650
  5. 新書
    9
    $657
  6. 新書
    93
    $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