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類:人類將演化到哪裡去?

未來人類:人類將演化到哪裡去?
定價:320
NT $ 220 ~ 282
 

內容簡介

人類是否仍受到演化的推動,而持續在演化之中?
一位演化生物學對於智人的未來,提出洞見,
並回答了人類將會演化到哪裡去

  原來,避孕藥、網路社群擇友、輔助生殖科技、
  飲食習慣改變,以及全球人口流動,
  都正驅動我們朝向不同方向演化!
  人類將演化成連自己都不知道的樣貌!

  在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中,演化生物學家索羅門爬梳近幾年來爆炸性的發現,檢驗人類演化的未來後,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說明:演化仍舊影響著今日的我們。但問題是,現代化的結果,包括壽命的延長、飲食習慣的改變、全球遷徙、抗生素和避孕藥廣泛的使用,也成為影響我們人類的演化的重要力量。

  人類是奇怪的物種。世上的昆蟲遠多於人類,但人類是唯一能徹底主宰地球的生物。我們有辦法改善環境適應自身需要,打造不受氣候限制的空間,安居任何地方。我們自耕自種,使用化學製品對抗疾病,並駕馭機器讓自己毫不費力地移動。
   
  然而,人類並非一直都這麼優秀。當我們追溯現存黑猩猩的系譜,可以找到與人類相同的祖先。直到晚近,人類才發展出雙腿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大幅擴增的大腦、運用火以及發展出語言能力等等。根據考古發現,我們大概在約十六萬年前就已經存在。五萬年前,首批智人依循百萬年前的表親直立猿人留下的踪跡離開非洲。我們分布廣泛,並最終佔據幾近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於是,很多人認為人類演化的故事在此已告一段落。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點上,我們演化為現代人類,然後一切都停滯了下來。適者生存在今日世界已非真理。1963年,傑出的演化生物學家恩斯特.邁爾寫道:「人演化成為人之後就突然停頓下來了,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結論。」2000年,備受推崇的演化思想家史蒂芬.傑伊.古爾德呼應這個觀點:「天擇幾乎已與人類演化無關。人類在生理上已有四或五萬年未曾產生變化。」
   
  然而,事實上,演化正在我們周遭不斷地發生。在過去幾十年裡,廣泛的學術研究,為我們帶來人類是否持續演化這項議題的新資料──包括人類學、分子遺傳學、微生物學、演化心理學、醫學、人口學和演化生物學等,都得到人類這物種不僅從未停止演化,甚至正在加速演化中,正進入演化史上的新頁,人類的未來將因此更加有趣,也比過往任何時候都更難預測!
   
  並且,天擇不再人類演化唯一可能的方式。包括族群間因移民造成的基因混合,以及當族群擴大或縮小時可能發生的隨機波動,都已成為現代人面對的處境。

  本書作者為演化生物學家,以六大章,分別就天擇透過傳染病,包括老對手如瘧疾以及新威脅如伊博拉病毒,如何繼續影響人類未來的演化;以及其他演化力量,包括突變、性選擇、遺傳漂變和基因流動,在今日如何對人類演化具有影響力,深入地探討了這個問題。如此告訴我們,如果人類仍在演化,哪些部分的歷史發展趨勢可能會影響人類,而哪些和現代甚至未來世界無關。

名人推薦

  .王道還  人類學家、科普作家,曾任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家維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林秀嫚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員

  談到演化,人們常問:「演化將往哪個方向去?」在《未來人類》一書中,史考特.索羅門針對這個問題帶來最新的科學研究。本書展現天擇在我們所處時代的迷人風貌,以及它對未來可能意味著什麼。──卡爾.齊默(Carl Zimmer),著有《霸王寄生物》、《演化:生命有道理》

  世界各地人類適應生活的最新記載,不僅不凡,更證實人類的演化正在持續進行中。史考特.索羅門讓科學和科學家躍然紙上,呈現他們有趣的一面,並邀請讀者一同享受這份趣味。──梅爾文.康納(Melvin Konner),著有《女人終當家》、《纏結的翅膀》

  文筆清晰,加上以人為本的美妙出發點,我會熱誠地向學生和朋友推薦這本書。作者帶來重要的訊息。──史蒂芬.斯登(Stephen Stearns),著有《演化導論》

  《未來人類》一書為文簡潔、清晰又直接,談論人類演化過往的歷史、目前的演變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作者細心耙梳摘錄大量針鋒相對的論點,非常有助讀者理解。──克里斯多弗.威爾斯(Christopher Wills),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演化生物學家,著有《人類演化的未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史考特.索羅門 Scott Solomon

  演化生物學家和科學作家。
  萊斯大學生物科學系的教授,開授生態學、演化生物學和科技傳播。

譯者簡介

黃珮玲


  比利時魯汶大學社會與文化人類學碩士,專職譯者,譯有《傷心人類學:易受傷的觀察者》(群學出版)、《別睡!這裡有蛇──一個語言學家在亞馬遜叢林》(大家出版),獲開卷好書獎(翻譯類)、《宇宙的鐘擺》(夏日出版),以及《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八旗出版)。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基因組和細菌
第二章    大數據
第三章    世界變遷
第四章    性
第五章    小夥伴
第六章    穿越地平線

注釋
致謝
 

內容連載

第四章
  
平均性、性別差異和對稱性這三者,大致可解釋臉部吸引力的差異所在。佩雷特解釋其他因素的影響(他和同事目前正在探索顏色的重要性),並很快指出,對臉孔的偏好不是舉世皆然的。個人的視覺胃口,某種程度上決定他對吸引力的判定,意即由他成長過程或日常生活所見來決定。身處工業化世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人——無論是人際交往、照片、網路、電視或電影——越來越多元化;相形之下,先前世代的人們多處於和自身很相似的人群中。我們不僅更容易看到與我們不同的人,而且我們看到的人,尤其是在電影和雜誌上看到的人,通常被認為是特別具有吸引力的。這種多樣性可能會使得我們對平均性的感知產生偏見,因而影響對他人與自身吸引力的認知與評判。
  
人類擇偶的重要因素除了臉部吸引力,還會關注彼此的身體。身高被廣泛認定是男性吸引力的一項重點。針對網路約會個人簡介和徵友廣告進行的研究顯示,女性尋求男伴最常提及的特徵就是身高,而高個子女性偏好更高的男性,男性身高較高,他們的廣告或簡介得到的回響也較多。(12)英國的數據顯示,百分之九十二點五異性伴侶中男方的身高較高。
  
平均來說,男人往往比女人高。在美國,男性比女性高約百分之九,換言之,男女高度差異約為五英吋半。生物學家稱這種男女之間體型差異的一致性為兩性異型,是性選擇所留下的蛛絲馬跡,所以也許是女性偏好較高男性而導致這樣的差異,也就不足以為奇了。或者,考慮到高度差異確實存在,絕大多數異性戀伴侶中的男性身高較高就非純屬巧合?英國樣本有趣地提出現有伴侶的高度差異,並發現伴侶中男性較高的比率,甚至比不考慮身高隨機產生的期望值更勝一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9
    $220
  2. 二手書
    74
    $236
  3. 新書
    74
    $238
  4. 新書
    79
    $252
  5. 新書
    79
    $253
  6. 新書
    79
    $253
  7. 新書
    79
    $253
  8. 新書
    79
    $253
  9. 新書
    79
    $253
  10. 新書
    85
    $272
  11. 新書
    88
    $282
  12. 新書
    88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