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星的孩子:泛自閉症障礙的療育與對策

來自星星的孩子:泛自閉症障礙的療育與對策
定價:380
NT $ 300 ~ 374
  • 作者:平岩幹男
  • 譯者:葉秀玲
  • 出版社:書泉
  • 出版日期:2017-06-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4510967
  • ISBN13:9789864510962
  • 裝訂:平裝 / 26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難道只能做觀察,其他什麼都不能做嗎?
不能這樣持續下去。」

  以此疑問為出發點,
  作者開始以「個案」為中心,
  依據不同狀況提供不同的療育方法,
  以耐心與愛心,擁抱這群來自星星的孩子。

  高功能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以及言語障礙的肯納型自閉症,都算是泛自閉症,也都是發展障礙的一種,有時還合併其他發展障礙。本書除了解說改善症狀的療育方法,以及提升社會能力的訓練方法之外,還探討如何適應社會,包含從幼稚園、就學、青春期到社會人士各個發展階段。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平岩幹男


  一九五一年出身於日本戶畑市(現北九州市),東京大學醫學系畢,醫學博士。曾任職於三井紀念醫院、帝京大學醫學部與戶田市立醫療保健中心。2007年開設Rabbit Developmental Research。現任日本兒童保健協會理事、日本兒童科學會監事,埼玉兒童保健協會會長、東京大學醫學部兼任講師。2003年榮獲母子保健獎勵賞、每日新聞社賞。

  著有《希望大家都知道的發展障礙——以高功能自閉症、ADHD為中心》(診斷與治療社)、《幼稚園・托兒所該如何面對發展障礙以及相處方法》(少年寫真新聞社)、《發展障礙:希望負責醫師知道的事——從日常診療、嬰幼兒健康診療到相處》(金源出版)、《不要放棄!自閉症:幼兒篇》(講談社)。

  作者為以下自閉症與幼兒教育網站的代表:autism-park.sunnyday.jp/

譯者簡介

葉秀玲


  現職
  自由筆譯、口譯者
  世新大學兼任日文講師
  台北市私立亞東語文學校日本中國語檢定協會台灣考場窗口
  新北市松年大學日語教師
  佛教道場宗報翻譯

  學歷
  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發達社會科學博士班肄業
  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發達社會科學碩士
  東吳大學日文系學士

  經歷
  日本亞細亞航空公司空服員(現日本航空)         
  日本錦系町窪田精神科診所臨床心理師
  台北市私立亞東語文學校華語教師

  證照、專業訓練
  日本語能力測驗一級
  日本臨床心理師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中日口譯班第14期結業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中日筆譯班第15期結業
 
 

目錄

前言

序      所謂泛自閉症障礙(ASD)

第1部    自閉症與發展障礙
1   自閉症的診斷
2   發展障礙
3   ADHD與學習障礙——其他併發的問題
◆ 專欄1 「原因出在教養方式嗎?」

第2部      療育的基本
4   不會說話也可以進行療育
5   療育的觀點
6   各式各樣的療育方法
7   診療的現狀
◆專欄2 「ASD的人數變多了嗎?」

第3部      對於高功能自閉症之應對方法
8   為了適應社會生活的訓練
9   進幼稚園與就學
10   從青春期到成人期
11   其他的啓發與總結
◆專欄3 「發現ASD的遺傳基因了嗎?」

參考書目
自閉性障礙與亞斯伯格症障礙的診斷基準
後記
用語索引
 
 



  自閉症這個稱呼,不管是說人者還是被說者,聽起來都絕對不是很悅耳。這名字是由美國醫師肯納(Leo Kanner)所命名,醫師在他一九四三年的報告中首先使用autism一詞。autism一詞來自希臘語的autos(自我),根據肯納醫師的報告指出,autism自閉症障礙雖然孤立自閉以及過度執著於維持固定模式為自我中心,但同時也記載著他們在認知能力上較為優越。例如,自閉症患者可以察覺到花瓶排列上些微之改變,並可將花瓶放回原位。

  自閉症的概念進入日本,大約是在昭和二十(1945)年代後半到三十年代(1955)初期。當時,因「自我封閉」這個概念而命名為「自閉症」,並沿用至今。

  我第一次接觸到自閉症的小孩,大約是在三十多年前吧。那是個完全不說話的四歲孩童,不但極端偏食,睡眠狀況也不佳,不是嗜睡就是失眠。有時一天會睡十五個小時以上,有時候一天又只睡三個小時,不僅會持續發出沒有意義的奇怪聲音,還不斷重複一些奇妙的行動。

  不論是我學生時代所受的教育,或是以當時的醫學常識來判斷,就連我自己也認為只要還併發智能障礙的自閉症,根本無法治療。幼兒期之所以會被診斷出自閉症,通常都是因為發現小孩的語言發展遲緩,或是根本不會說話。除非是因聽力障礙所造成的語言發展遲緩,其他的言語發展遲緩通常都會被認為是智能障礙的緣故,因此不會有人會想在這個階段積極去思考、介入。當時的想法認為言語發展遲緩=智能障礙,智能障礙=無法治癒,因此,言語遲緩的自閉症=無法治癒。

  經過了三十多年的光陰流逝,到了今日即使是帶有言語障礙的自閉兒,透過療育就可以學會說話並能正常上學。非常可惜,雖然目前還不是全部都可以正常上課,但這樣的孩童逐漸增加,就我所見到的就超過半數。

  自閉症這個概念自肯納(Kanner)首次發表以來,經過了歷史上的變遷。

  自閉症於一九八〇年左右開始被歸類為廣泛性發展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簡稱PDD)。PDD的診斷是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於一九八〇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DSM-Ⅲ)的基準。發展障礙除了自閉症以外,還包括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障礙)或學習障礙。有關發展障礙與自閉症之關連,我們留待第2章再歸納說明。

  另一方面,從一九八〇年代開始,發現除了肯納(Kanner)型的自閉症以外,還有亞斯伯格症候群之存在,也就是所謂無智能障礙的自閉症。奧地利醫師漢斯・亞斯伯格早在一九四四年就發表了亞斯伯格症候群相關論文,或許跟用德文撰寫也有關,一直未受到認識。直到一九七〇年代末到一九八〇年代,才由英國的溫恩(Lorna Wing)再度發現此障礙,於是亞斯伯格症候群這個名稱才漸漸為人所知。並於一九八六年出版的DSM-Ⅲ-R中被定位為亞斯伯格障礙。近來,亞斯伯格症候群逐漸被歸類為高功能自閉症這個概念。所謂「高功能」是指沒有智能障礙,於國際智能指數(IQ)為70以上之等級。若為高功能自閉症,許多在人際關係等的社會生活上發生困難。

  肯納型自閉症與高功能自閉症完全不同嗎?事實上兩者在基本症狀方面上有許多共通點,因此往往被認為是否差別就在於智能。但不論在智能方面或症狀方面都具有連續性(高低強弱等),因此總括起來,就產生了泛自閉症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這個概念,有時簡稱為ASD。而這個ASD中不僅包括了肯納型自閉症與高功能自閉症,也包含了兒童期崩解障礙,以及無法歸類的自閉症。

  接下來,整理一下有關自閉症這個詞彙。

  相對於高功能自閉症這樣的表達方式,通常肯納型自閉症就單單以自閉症來稱呼。此外,還有泛自閉症障礙這個概念。因此,光只是聽到自閉症這個稱呼,很難明白究竟具體是指什麼?在本書中,我們分為肯納型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與泛自閉症障礙區來說明。而泛自閉症障礙則以ASD來做表示。

  前文中曾提到,即便被診斷為肯納型自閉症,也可藉由適當的療育來改善言語障礙,或是可以進入一般班級就讀。但縱使如此,也不表示自閉症的基本症狀已完全消失,很難到完全恢復。雖然可以讓自閉症的基本症狀不明顯,但仔細一看還可以看到許多自閉症的跡象。因此,我們所設定的療育目標主要在於使智能障礙部分得以消失,在診斷上可變成高功能自閉症,再進一步儘量減少社交上的困難。

  另一方面,高功能自閉症並無去除基本症狀的治療。因為一般認為高功能自閉症者雖然在社會生活上具有困難,但只要進行接受社交技巧訓練,或者預防與治療二次障礙的話,許多人就可過一般的社會生活。然而,卻有許多高功能自閉症者連一次都沒有被診斷過,因此我們所設定的目標是希望他們可藉由適當的診斷與處治,讓他們可以在社會結構中生活。

  本書的結構就以上述我們所設定的兩個目標為中心來展開,而我撰寫本書的契機是希望讀者可以了解ASD之療育與對策。日本對於障礙者常常使用「讓我們用溫柔的眼光來默默守護著他們」的表達方式。這樣的說法雖然感覺很溫馨又很美,但我認為光是默默守護等同於什麼都不做。療育的介入是有適當的時機點,若只是單純守護,有可能錯過療育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理解ASD從小孩到成人他們所面臨的困難,才能給予適當的援助。

  在此先大略介紹一下本書的結構。序文裡我先對ASD做個歸納,說明這是什麼樣的障礙。接下來在第1部裡,主要是闡述幼兒期肯納型自閉症之診斷內容,並於此盡可能多歸納出一些相關的發展障礙。

  於第2部中,將會說明肯納型自閉症的療育,某部分也可適用於高功能自閉症的訓練。

  第3部,開頭我會說明有關高功能自閉症的社交技巧訓練(SST)。包括從幼稚園、托兒所,以及小學到高中這段求學過程中所需注意的事項,另外也必須預防像是拒絕上學、霸凌等二次障礙,當然也會提到有關問題已發生時的相關對策。除了從思春期到成人期需進行的訓練外,也必須找出能夠維持生活的才能。

  此外,有些於本文中未言及的主題,則會在第11章以及分別的三個小專欄中向讀者介紹。

  還有一些關於實際上幼稚園、就學或療癒方法等的詳細說明,請參考書末介紹的參考書籍。此外,希望書末的索引對專業用語的理解上也有所幫助。
 
 

內容連載

何謂泛自閉症障礙(ASD)

診斷基準

有關肯納型自閉症的定義最常被使用的是美國精神醫學會,於二〇〇〇年所出版的DSM—Ⅳ—TR(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修正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l disorders, 4th edition text revision)。在這個診斷基準中列舉了三個肯納型自閉症的主要症狀,如表1所列舉的三項,這些症狀被稱為自閉症的三個組合。詳細請參閱書末資料。

其中第三的「限定的興趣與活動」,有時也常被稱為「執著」 ,英國的(Wing)們則說是「想像力的障礙」。在診斷幼兒期自閉症兒童時,會認為非常符合DSM—Ⅳ—TR定義的項目,但在診斷青春期以後的自閉症患者時,則感覺許多較符合溫恩(Wing)們的基準。

說到DSM—Ⅳ—TR的診斷基準是否真的可以診斷出幼兒期的自閉症,其實孩童若還不是三~四歲就很難藉由這個診斷基準來診斷。之後也還會提到,因為大家都知道肯納型自閉症最好能在早期就開始進行療育,因此希望能夠在這之前就能被診斷出來並開始治療。

而高功能自閉症在DSM—Ⅳ是以亞斯伯格障礙作為診斷基準(卷末資料),但預定在二〇一三年出版的DSM-5,預定改為高功能自閉症(high functioning autism)。此外,在「前記」提到的「廣泛性發展障礙(PDD)」也將會變更為「泛自閉症障礙(ASD)」。

此外,在DSM中無法分類的自閉症類群(PDD-NOS),在診斷上視為類似語言發展遲緩的亞斯伯格障礙,但在成人期以後的臨床上無法區分,因此本書將此類群也歸類為高功能自閉症。

不管是肯納型自閉症或高功能自閉症也好,男性患者的比例都高出女性約三~五倍。

有關高功能自閉症的症狀會在之後的章節再做歸納及介紹,自閉症三組症狀雖然在程度上有所差異,但從肯納型自閉症到高功能自閉症的症狀都是相通。就如前記已提過一般,區分兩者的主要因素在於智力的差異。

症狀會因人有所差異,但縱使在程度上有強弱之差,但多數都包含了表1的三個組合。接下來就具體來介紹。

社會性障礙

ASD常被人認為他們難與人相處(表2)。例如,怕與人四目相對或和視線交會,另外也怕與人手牽手或身體上的接觸,或怕同時與數人相處交流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300
  2. 新書
    79
    $301
  3. 新書
    85
    $323
  4. 新書
    85
    $323
  5. 新書
    88
    $334
  6. 新書
    88
    $334
  7. 新書
    9
    $342
  8. 新書
    9
    $342
  9. 新書
    9
    $342
  10. 新書
    98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