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得到的化學》
      
        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化學百科圖鑑
        一點就通的化學觀念,讓你自在運用化學
        掌握分子知識,看透化學世界的運作!
        ★Amazon.com讀者五顆星推薦★
        ★比《看得見的化學》更精彩★
      
        雖然物質世界裡的每一樣東西,最基本組成成分都是元素,但元素要組成無窮盡的分子,才能豐富我們的世界,在《用得到的化學》中,葛雷走出週期表,不僅帶領我們看見分子,也讓我們看見日日所見的許多東西,原來是這些分子構成的。
      
        《用得到的化學》裡介紹了最有意思的一些分子,而且不用課本那套標準的陳述方式,例如書裡沒一章叫「酸和鹼」(這是化學課本一定有的章節),談到酸時,是告訴我們,日日所用的肥皂是由某種強鹼與某種弱酸反應而成的,並畫圖來讓我們一看就明白,為什麼肥皂可以帶走油膩,且用水一沖就乾乾淨淨。
      
        所以事實上,這本書更像是每個孩子都該有的化學學習百科,裡頭吸引人的圖片很多,討人厭的廢話不多,講了許多一點就通的化學觀念,而且都非常意思。你會學到化學世界如何運作,然後,也對化學這個科目有點概念了。
      
        強力推薦
      
        我只能給這本書一個評語:太讚了 ── 奧利佛‧薩克斯(《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作者)
      
        希望我女兒快快長大,讀了這本書,就會像媽媽一樣愛上化學了!──李祐慈(本書譯者,台師大化學系副教授)
      
        比《看得見的化學》更精彩。── Gavin Scott(Amazon.com讀者)
      
        課本如果寫成這樣,就都能看懂了!──Thomas Ray(Goodreads讀者)
      
        這本書把科學展示得這麼高雅,就好像是珠寶型錄一樣,一拿起就捨不得放下。而且不管你幾歲,有沒有讀過化學,這都是你要讀的書。──海納曼(Jamie Hyneman),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MythBusters)主持人
      
        《超乎想像的化學課》
      
        科學教師常在想,要怎麼把科學教得更有趣,
        我想他們應該取經本書,教點科學史吧!
        ——《每日郵報》(Daily Mail)
      
        這是一門課本不會講的化學課,
        不只告訴你整個千迴百轉的化學發展過程,豐富的化學知識,
        還有宛如小說情節般精彩的化學家故事:
      
        ․拉瓦節一手建立起現代化學的架構,但是常用律師的辭令修飾事實,
        老愛搶頭功,最後在法國大革命時命喪斷頭臺。
      
        ․道耳頓生性謙遜、生活沉悶,沒有受過太多正式教育,
        竟能提出石破天驚的原子論,還常受邀到倫敦、巴黎等各地去演講。
      
        ․亞佛加厥家世顯赫,原來是一位風流的律師,他天分奇高,
        居然想出方法解決原子量的問題,卻長期受到化學界的忽視。
      
        作者巴金漢在倫敦大學教有機化學,他的化學課和別人不一樣,
        充滿各式各樣的人性故事,有爭吵、友情和背叛,
        還有人愛自吹自擂,有人以精神錯亂收場。
        透過這些故事,認識這些人,你才會發現讀化學這麼有意思。
      
        ۞    ۞    ۞    ۞    ۞    ۞    ۞    ۞    ۞    ۞
      
        化學這門科學,如何變成後來這番面貌?
        從知道物質是什麼,到知道分子的結構,
        過程中曲折起伏不斷,會有什麼意想不到的故事發生?
      
        作者從最初從希臘、中國和印度對於元素的奇特想法講起,
        到追求長生不老的神祕鍊金術如何開啟這門科學,
        香料貿易以及草藥醫學怎麼啟發各種實驗,
        還有化學家如何確立原子和分子的觀念,
        最後來到多彩多姿的有機化學分子世界。
      
        本書會讓你更加了解,
        這些化學家如何做出觀念上的重大突破,
        化學如何形塑了我們所在的現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