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機史:揭開貪婪時代九大金融泡沫

金融投機史:揭開貪婪時代九大金融泡沫
定價:480
NT $ 379 ~ 523
 

內容簡介

  三百年來,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人性
  人性的瘋狂與貪婪,真的能在回首中頓悟嗎?
  
  ◆◆解讀金融投機的首選之作◆◆
  《紐約時報書評》《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盛讚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指定必讀書籍
  
  投資,總在瘋狂與理性間徘徊……
  
  本書以十七至二十世紀世界經濟強權的發展為藍圖,檢視金融投機熱潮的宏觀脈絡,兼敘現代的投機事件與社會現象。作者以史家之眼觀照金融投機事件,剖析經濟大國的投機風潮如何湧現,政客又是如何為了自身利益,反過來操弄投機狂熱,引群眾誤入險境、讓國家負傷累累。
  
  只有放眼社會脈絡,才能透析投機行為
  投機史不能單純視為經濟事件,而必須包含社會歷史
  以歷史學家之眼,縱觀三百年間九大金融投機事件──
  
  ◎鬱金香狂熱:鬱金香剛出現的時候,被視為財富的象徵;到了17世紀初期,別具異國風情的鬱金香品種,價格開始水漲船高。1624年,一株「永遠的奧古斯都」可賣得1,200佛羅林,相當於購買一幢阿姆斯特丹房子的錢。
  
  ◎倫敦股票經濟熱潮:1690年代的英國,從賣藥郎中、搬運工、紡織工、農民、水手到碼頭管理員,舉國上下都陷入投資狂潮。然而,這時候的股市,卻充滿騙徒──創業家為了謀取利益,成立一間間的詐欺公司,操縱股價……
  
  ◎南海泡沫:在人潮洶湧的交易巷中,我們看見了科學家牛頓的身影──他持有價值7000英鎊的南海股票。英國國王更是一馬當先搶購南海公司開放認購的股票。然而,讓泡泡不斷膨脹的力量,卻也是戳破泡泡的元兇……
  
  ◎新興市場投資熱:投機者為了在新興市場獲利,要精確掌握泡沫的時機──努力哄抬股價,使出各式各樣的花招、製造一夕致富的故事、付錢請記者寫業配文,以誘騙民眾購買它們……
  
  ◎英國鐵道狂熱:人們被鐵路迷得神魂顛倒,鐵路公司的股利高達10%(是當時利率的四倍)。三個月內,就有五十間新鐵路公司成立。甚至有公司組織「股票委員會」,專門監督股票炒作是否順利。但政府仍持一貫的自由放任態度。這輛高速行駛的鐵路投資列車,終將失速……
  
  ◎美國鍍金時代投機狂潮:美國人拿自己的積蓄開玩笑,好像他們沒什麼好失去般,此種「不畏失敗」的精神使得他們成為最墮落的賭徒……
  
  ◎經濟大蕭條:為了得到立即的滿足,1920年代的消費者貪婪地揮霍,無線電收音機、電冰箱、汽車和服飾全可透過信用購買,股市毫無節制地成長。但一個過長的美夢,其唯一出路就是毀滅……
  
  ◎垃圾債券狂熱:垃圾債券建立在風險與報酬極度不平衡的基礎上──債券購買者承擔風險,企業併購方卻享受豐碩獲利……
  
  ◎日本泡沫經濟:在土地價格翻漲、政治人物大肆炒股、日幣走強的情況下,人們不斷被洗腦股市不會崩潰,企業大到不會倒。然而,泡泡終會破滅,一連串金融醜聞也接連曝光……
  
  揭開金融泡沫,避開人性陷阱──
  傑出銀行家華伯格曾說:「不斷重演的慘痛歷史告訴我們,過度投機總是終結在嚴重的蕭條與貧困之中。」巴菲特也說:「他們正確觀察到市場經常處於效率,卻錯誤地假定市場永遠處於效率。而此兩者有著天壤之別。」在經濟自由本質與引起道德反感的投機操作之間,該如何拿捏界線?一再重演的金融投機事件,是人性理智的極致挑戰,也是效率市場的嚴峻考驗。其中挖掘不盡的題材,不僅是經濟學家爭論不休的焦點,更是你我需要嚴謹關注,以訓練自己精準判斷市場機會與風險。
  
媒體前瞻推薦


  「書寫這類作品需要厚實的金融背景,並能穿插有趣的歷史軼事。有專業史學訓練,且曾任職於投資銀行的錢思樂,無疑完美地融合了兩者。」──Patrick Lane,《經濟學人》記者

  「《金融投機史》中描述的事件(它們的本質從未改變),及人類總能讓經濟泡沫衝向巔峰的能力,是凱因斯的名言──『市場保持非理性的狀態,總比你能維持償付能力的時間還久』的最佳演繹!」──Mercenary Trader,《商業內幕》記者

  「現代投資人必備的借鑑讀物!……即使對於金融史已有概念的讀者,也能在本書發現嶄新詮釋與資料。……錢思樂將重點事件與多層次、權威性地省思分析交織,寫成本書……用理性、清晰的敘事,為讀者開啟一場金融冒險。」──《柯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在投機行為猖獗、投資習慣啟人疑竇的時代,能讀到一本著作──有洞見、能聚焦分析那些曾宰制社會的金融投機事件,令人非常開心!」──《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個別投資者如何微妙地陷入瘋狂群眾行為是個必須探討的課題──本書以出色的方式充分討論了。」──《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愛德華‧錢思樂(Edward Chancellor)


  財經、金融史作家。畢業於劍橋大學及牛津大學,主修歷史。曾於波士頓GMO資產管理公司擔任投資策略師。2007年榮得喬治波克新聞獎(George Polk Award),此獎為國際三大新聞獎項之一;2008年也被提名角逐財經新聞界的最高榮譽──羅布獎(Gerald Loeb Awards)。目前是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發表文章無數。

譯者簡介    

李祐寧


  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旅居海外,目前從事專職翻譯工作。譯作包含《華爾街孤狼巴魯克:交易市場中戰勝人性的生存哲學》、《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送你一份禮》、《君子雜誌》等。
 
 

目錄

前 言 徘徊在理性與瘋狂之間──一位歷史學家的金融投機史觀
第1章 泡沫世界──金融投機溯源與鬱金香狂熱
第2章 交易巷內的投機事業──1690年代倫敦的股票經紀熱潮
第3章 南海泡沫──1720年英國的投機騙局
第4章 愚人金──1820年代的新興巿場投資熱
第5章 富貴快車──1845年動搖國本的鐵道狂熱
第6章 強盜大亨──鍍金時代的投機群像
第7章 新時代的終結──1929年股災與其影響
第8章 牛仔資本主義──從布列頓森林協議到垃圾債券大王米爾肯
第9章 神風資本主義──1980年代日本的泡沫經濟
後 記 迴盪於自由與約束之間──欲經世濟民卻誤盡蒼生的經濟學家

 
 

前言

徘徊在理性與瘋狂之間
一位歷史學家的金融投機史觀

  「我年輕時,人們叫我賭徒;隨著我操作的規模提高,人們叫我投機者;現在,我是他們口中的銀行家。但我所做的,一直是同一件事。」──英王愛德華七世的私人銀行家

  在這個時代,「投機」這個話題已然掀起一股空前的熱潮。外幣危機、股市泡沫與崩盤、金融衍生商品災難、科技創新等時下的財經新聞裡,大多有投機者隱伏其中。美國每天有數百萬名股票散戶參與股市交易。美國於1990年代的經濟榮景,大部分要歸因於大量湧入股市的資金。投資熱潮帶動新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促使舊企業間的購併,也讓企業與投資人願意將獲利用於投資及消費,刺激了經濟成長。經濟榮景的大泡泡在我們眼前吹起來,它的穩定性自然成為眾人的焦點。

  投機的兩樣評價
  
  關於投機,眾說紛紜。許多政治人物(包括幾位亞洲政治家)宣稱,全球經濟已成為投機者的俘虜。根據他們的看法,投機者就像寄生蟲,受到貪婪與恐懼的驅使,不斷創造金融危機,再從中獲利;他們是絕對的個人主義者,更是欲望的奴隸,他們的勝利與挫敗,反映了大眾有限的智識。這些政治家認為,只有獵捕這頭嗜血的猛獸,國家的經濟才能穩妥。另一派(主要為西方經濟學家)則抱持著截然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在本質上,投機是一種無害行為,是資本主義得以順利運作的必要條件。根據此一觀點,投機者如同傳遞資訊的導管,藉由他們,通貨膨脹現象或颶風對咖啡生產的影響等資訊,得以順利地反映在價格上。如果沒有投機者,市場將瓶頸處處,金融危機也會更頻繁。此外,許多新技術(如網際網路)在創始之初,也非常依賴股市投機者的活動。這些經濟學家認為,抑制投機者將讓資本主義失去活力。

  何謂投機?
  
  儘管投機一詞總能引起永無止境的激辯,它的定義卻依舊曖昧不明。到了18世紀晚期,此一詞彙終於有了定義,但內容仍極不精確。沃波爾(Horace Walpole) 在一封日期為1774年5月1日的信件中, 形容下議院議員兼銀行家柯布魯克(GeorgeColebrooke)為「投機行為的殉道者」。當時,柯布魯克企圖壟斷布織品染印所使用的明礬,卻不幸失敗破產。兩年後,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中表示,「有時……透過所謂的投機交易」,可以迅速累積財富。然而,亞當.斯密口中的「投機商人」,並非金融操盤者,反而更像是企業家:

  (這些人)專門從事非屬常規、既有並為人熟知的交易。今年,他從事玉米買賣,明年他又成了茶葉商。當他們預見某一交易出現不尋常的獲利機會,就進入市場;在預見該行業的獲利回歸正常水平後,又立刻抽身。

  在亞當.斯密眼中,投機者隨時伺機追求短期獲利機會:他們的資金是流動的,而傳統商人的資金或多或少是固定的。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承繼了此一論點,他認為所謂的「企業」,是以「預測某一資產的畢生預期收益」為目標;相反地,「投機」則是「預測市場心理的活動」。

  投機與投資
  
  傳統上,投機的定義是從變動的市場價格中獲利的企圖。因此,為了預期的資本獲利而放棄現有收入,自然屬於投機行為。投機為主動,投資則屬被動。根據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得(J. A. Schumpeter )的看法,「投機者與投資者的最大不同,在於他們對『交易』企圖的有無,像是從波動的證券價格中獲利的意圖。」
  
  區隔投資與投機的界線是如此模糊,因而有人認為,投機就是失利的投資;而投資則是成功的投機。華爾街的幽默大師施韋德(Fred Schwed)就曾說,釐清投資與投機,就像在「對苦惱的青少年解釋愛情與激情的差異。他知道兩者不同,但差異如此細微,無助於解開他的困惑。」施韋德認為可以從立足點區分兩者:投資者的主要目的為保存資本;投機者則是增加財富。如他所說,「投機是努力讓小錢變大錢(或許不太成功);投資則是努力讓大錢不要變小(比較容易成功)。」

  投機與賭博
  
  要區辨投機與賭博的定義,也有相似的困境。不智的投資稱為投機,粗劣的投機往往被說成賭博。美國金融家巴魯克(Bernard Baruch)曾在一次商業提案中使用了「賭博」一詞,因而被皮爾龐特.摩根(Pierpont Morgan)當面斥責。後來,巴魯克回憶道,「沒有任何一種投資是零風險、不帶任何賭博色彩。」投機與賭博在心理狀態上,幾乎無從分辨:兩者都是對財富的欲望,兩者都有成癮的高風險,兩者都常有欺騙行為,也都仰賴情緒控管才能成功。*

  投機者與鍊金術士
  
  儘管每個人對投機的定義不同, 卻都保有幾分原初的哲理;簡單說,投機就是在缺乏穩固的事實基礎上思考或推論。根據17世紀的定義,投機者是「沉溺於秘密觀察或研究之人」。金融投機者與鍊金術士異曲同工;投機者不斷構思深奧的理論,企圖點紙成金,卻鮮少成功。† 有時,投資者也會尋求占星術或靈媒的幫助。直到今日,紐約還有個占星家基金(Astrologer’s Fund),保證「自然運勢水準的獲利」。
  
  人面對未知,往往會訴諸占星或靈媒。我們稱金融不確定性為「風險」。經濟學家也從風險來區分賭博與投機:賭博是出於消遣而故意製造新風險;投機則因假設資本活動必然存在風險而為。‡ 換句話說,賭徒押注賽馬是創造風險;投機者購買股票,只是移轉既存的風險。一般認為投機的風險高於投資。證券分析師葛拉漢(Benjamin Graham)認為,投資需要「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如此才能在未預期的不利狀況下保有本金價值。相較於花時間研究並推算潛在獲利的投資行為,資訊不完全或隨興的投資偏屬投機。葛拉漢更說,借錢買股也是投機。資本家面臨的風險幅度介於謹慎投資與輕率賭博之間。投機也落在此兩者間。

  歷史學家的觀點
  
  現代經濟學理論認為市場是有效率的(如股價總是能反映公司的內隱價值),投機者不過是企圖善用資金的理性經濟個體,投機史只是枯燥乏味的紀事。效率市場的世界,沒有衝動本能,沒有從眾行為,也沒有貪婪與恐懼,更沒有見風轉舵的投機者與非理性的投機泡沫。然而我認為,從古至今的投機者活動,遠比經濟學家形容得更有意思、更多樣化且成果斐然。我的看法更近於大文豪狄更斯的朋友麥凱(Charles Mackay)的見解。他是《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的作者,是以文字記述鬱金香狂潮、密西西比陰謀和南海泡沫的第一人。麥凱認為,投機狂熱是社會偶然臣服於幻象與群眾狂熱的體現:「人,和動物一樣,總是集體陷入瘋狂,再一個接著一個,慢慢恢復理智。」

  本書寫作焦點
  
  對於投機狂熱的歷史記載,麥凱的文字極其珍貴。此刻的我認為,是時候來重新審視此議題了。但我無意創作一部詳細的投機史,這樣的作品只會過於龐雜且重複,永遠也寫不完。我將寫作焦點轉為當時的經濟大國(從17世紀的荷蘭到1980年代的日本)如何出現投機風潮,偶而穿插今日的投機事件。我認為只有放眼社會脈絡,才能透析投機行為。因此,投機史不能單純視為經濟事件,而必須包含社會歷史。另外,由於規範市場運作的法令是由政府制定與執行,故而政治人物的行為與態度顯得格外重要。無數的例子顯示,許多政客為了自身利益,反過來刺激投機狂熱。* 此外,我希望能保留幾分麥凱的熱誠,讓讀者體會「(投機)這個主題所引發的興趣,許多小說家望塵莫及……因為看到致富機會而陷入瘋狂、理智瞬間全失的一群人,拒絕相信眼前不過是虛假幻象,有如追逐引人誤入險境的鬼火。眼前這幅景象,怎麼會枯燥乏味或毫無意義?」
 
 

內容連載

神風資本主義
1980年代日本的泡沫經濟

對日本這樣一個由國家主導的經濟體系來說,投機行為就像是與政府作對。投機的本質就是短視近利,尋求最大獲利,然而日本體制宣稱自己為長期主義者,相較於利益,更關注其他層面,如扶植重點產業等。儘管如此,1980年代時,投機風潮依舊蔓延到日本。它的影響深遠,以致在投機潮消退的五年後,日本經濟體系依舊殘破不堪。

地產狂熱

日本泡沫經濟的起點與重點為地產狂熱。在日本人心中,土地具有特殊意義。對於一個剛從封建奴役制度解放出來的社會而言,土地也代表著地位。日本地產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還有一個:由鼓勵「長期投資」官員所制定的懲罰性資本利得稅,短期買賣的獲利須繳150%的稅金。財務省抑制土地買賣與製造一個低流動性不動產市場的做法,等於刺激土地投機。部分西方評論家甚至認為高房價其實是日本政府的秘密政策,迫使人民只能儲蓄,從而將這些存款投注在產業設備中。

在1956至1986年間,土地價格翻漲五十倍,物價卻只上漲一倍。在此期間,僅有1974年出現地價下跌。日本銀行深信地價不可能再次下跌,決定以土地取代現金流量,做為貸款擔保。1980年代末期,銀行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增加,其中尤以小型公司最為常見。上漲的地價成為推動信貸體系的主力。

1987年12月初,來自世界各地中央銀行的代表齊聚在瑞士的巴塞爾,參加國際清算銀行會議,為銀行資本設立新的國際標準。日本代表在大會上取得一個重大讓步。在日本那錯綜複雜的交叉持股體系下,日本銀行手中握有許多其他公司的股票。大會同意可將一定比例的股票獲利視為日本銀行的資本。根據巴塞爾協議,日本銀行增加信貸(即製造錢)的能力,取決於東京交易所內的股價。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銀行增加房地產貸款,土地與股票(日本公司的價值極度依賴房產價值)的價值將會升高,而上升的股價又將增加銀行交叉持股的價值,讓他們的資本額增長,從而允許銀行進行更多貸款業務。在全世界的中央銀行家認可下,一個循環性的協議誕生了,只要股價持續升高,信貸就能繼續擴張。這是泡沫經濟的致命缺陷。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379
  2. 新書
    79
    $379
  3. 新書
    79
    $379
  4. 新書
    79
    $379
  5. 新書
    79
    $379
  6. 新書
    79
    $380
  7. 新書
    88
    $422
  8. 新書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