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描繪未來的美好藍圖悉數破裂,我們如何在失落之中尋找希望?
      
        寬鬆貨幣政策後,經濟復甦創造出一片榮景,卻像是社會集體失落幻化出的海市蜃樓──
        失去保障的新世代陷入徬徨,高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侵蝕日常。
        被現實戳破的漂亮願景,剩下來的虛無,是我們共同面對的失落。
        
        失落日本,流行文化中的現形
        請演員來扮演家屬的《被遺忘的新娘》、
        《月薪嬌妻》的契約婚姻、
        被打上標籤的「寬鬆世代」、
        深受健康與家庭問題困擾的下流老人⋯⋯
        
        失落日本,重鑄的希望
        《海街日記》、《比海還深》的家族解體與重構、
        從破壞到守護的哥吉拉、
        《銀魂》便利屋文化的擬家族關係、
        《你的名字》引起的結婚潮……
        讓我們將已然失落的連結重新建立!
        
        在咖啡市場的浴血戰中,星巴克如何創造出「星巴女」文化?
      
        新海誠的窪地與坑洞、黑澤清的廢屋、東野圭吾作品中對犯罪者家屬的心理刻畫,這些意象又反映出什麼樣的集體潛意識?
      
      名人推薦
      
        →此時此刻湯禎兆這般抒情的語調,正是代表著我們這個知日世代,在長期的批判與反省之後,對於即將終結的平成年代,這個已然失落的日本,某種無奈但也僅能給予的最後慰藉與祝福。--陳國偉(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失落日本」,或許指涉的是,失落之後面向現實......用手中可拿的工具修補世界......當我們開始動手做,或許我們會知道,世界或許更接近各種正反並呈的矛盾共同體,就像故事一樣,也就像人性一樣。--劉定綱(流行文化與次文化研究者)
      
        陳國偉(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劉定綱(流行文化與次文化研究者)
        ~專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