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如斯:趙怡兩岸札記之三

家國如斯:趙怡兩岸札記之三
定價:280
NT $ 185 ~ 270
  • 作者:趙怡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8-01-2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37251X
  • ISBN13:9789571372518
  • 裝訂:平裝 / 23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兩岸關係懸宕低迷,前景如何難以逆料!

  大陸快速變遷,台灣瞠乎其後,
  如今的景象是文化的中國,政治的台灣。
  「轉型正義」不能昧於史實,徒然製造怨憤,族群偏見已成台灣的未爆彈。
  世代「翻轉」的真正目的,是要讓年輕一代看得見未來的希望!

  二○○七年夏天,由台北赴上海「落戶」,
  直到二○一六年底結束教職重返家園。
  三千個日子,親眼見證東方大國的迅猛崛起,
  歸程的行囊中除了滿滿的溫馨回憶外,還有深刻的感觸……

  兩岸
  兩岸關係不宜長期建立在「讓利惠台」的基調上,台灣亦應善用本身優勢元素,例如與對岸分享社會公益活動的經驗及其價值等,用以追求雙方平等互惠雙贏,透過善意與溝通 促進台海和平。

  政治
  不能屏除私念,何以翻轉頹勢?台灣亂局,藍綠紅都有責任。衝破危局,撥亂反治,必須尋求最多數民眾的支持,以緩和對立,彌補裂痕;而首要之務,就是停止操切的腳步,修正偏激的路線,從政治光譜的邊緣,走到全體人民的中間來。

  社會
  台灣社會的特質已經從平和理性轉向激越衝撞、從融洽和諧陷入分裂仇視、從克己復禮變為恣意放任。這股惡風若持續擴散,整個社會將掉進仇恨的深淵。執政者應把台灣轉型成一個更表裡一致、名實相符,也更易於凝聚共識與建立同理心的民主生活環境。

  今天,台灣毫無止境地陷入世代、藍綠、勞資、性別、新舊,乃至於國家定位、民族認同的全面翻轉之中。曾經佔盡上風的台灣,此刻卻落得個內政失調、外交頓挫、經濟停滯、族群對立的窘境,年輕一代看不見未來的希望。

  海峽兩岸強弱易位。大陸社會逐漸擺脫落後、貧窮、無知、短視、公義不彰、貧富懸殊的景況,朝向經濟繁榮、百業興旺、科技領先、教育普及的目標快速前行,而新的領導團隊由於治國有方,普遍贏得人民的信賴和擁護。

  本書雖為「兩岸札記」之三,其內容多偏重於對台灣的政治與社會現象的觀察與省思。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趙怡


  字心台,祖籍浙江,1950年生於台灣;政治大學企管系畢業,美國南加州大學傳播學博士,曾於美、中、台數所大學執教;歷任洛杉磯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美洲中國時報總經理,華視新聞部經理,中天、環球電視總經理,東森媒體集團副總裁以及行政院研考會委員、新聞局局長等公職;另曾任台北市體育總會、記者公會、通訊傳播產業協進會等社團負責人,現為東森文化基金會、永慶慈善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文化推廣協會及高雄市國軍眷村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全心投入文教及公益活動。著有《三兄弟》、《永遠的溝通藝術》(皇冠出版),《千里如斯》、《歲月如斯》(時報出版)等書。
 

目錄

自序

兩岸篇
兩岸高教比一比
文化的中國,政治的台灣    
柯文哲雙城論壇展現智慧    
誠意相待,就不怕受傷害
北大與台大
兩岸重燃戰火,所為何來?
尊重全民福祉,破解兩岸僵局
大陸快速變遷,台灣瞠乎其後
北京不應排斥中華民國稱號
兩岸復合,只是畫餅?
兩岸關係是敵,是友,還是親?
為兩岸僵局找出口
中美博弈動搖兩岸局勢
台灣的三個選擇    
    
政治篇
轉型正義不能昧於史實
為歷史真相說幾句公道話
族群偏見才是台灣的未爆彈
蔡總統,應走到全民的中間
台灣亂局,藍綠紅都有責任
黨產不當,黨員何辜?
人民可愛,政治可憎
救國民黨,先從批評做起
不能屏除私念,何以翻轉頹勢?
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國民黨需要強有力的領導中心
商場老手川普,攪亂世局
給吳敦義主席的建言
川普擋道,移民夢醒

社會篇
新媒體貫穿世代,征服全球
為華航獻上祝福
電視名嘴是「台灣之寶」?
驚豔的內蒙古之行
小市民要的不多
同性婚姻情理法
關注二○一六
民主價值面臨考驗
憂喜參半
台灣社會的矛盾
滿街抗議聲,誰來關心病患權益?
政府失能、官員失職、百姓失望
仇恨意識正在擴散
媒體轉型,前途迷茫
世代之間
醫院如企業,病患變弱勢
寧為商賈,不做大官
觀世大運有感
維護生存權,是全民的責任
復興文化,到台灣取經
附錄:中國怡居雜誌專訪趙怡教授
 

自序

  有人說「時間」是世上最殘酷的事,它能讓年華老去,讓感情生鏽,讓友誼變質;不過,換個角度看,時間也會把現實際遇裡的傷痕鈍化成平淡與釋然,將生命中看似平凡的片段,昇華為記憶底層的甜美感受。

  二○○七年夏天,我由台北赴上海「落戶」,直到二○一六年底結束教職重返家園。三千個日子不算太長,但歸程的行囊中卻盛滿了溫馨的回憶以及深刻的感觸,尤其有幸親眼見證東方大國的迅猛崛起,親耳聽聞睡獅乍醒的呼嘯連連,既震撼又驚喜又欣慰,當然,免不了還帶著幾分惶恐。

  回到台灣一年,感受同樣深重,只不過忐忑、焦慮與迷惑掩蓋掉返鄉的喜悅。八年多來,台灣除了城市的面貌依舊之外,整個社會都在改變,而改變的本質係建立在否定既有歷史文化價值觀的軌道上,至於背後推動的能量則被稱做「翻轉」。本來,由傳播新科技所啟動的知識爆發與資訊平權運動,就為紊亂的公共意見平台開闢了蹊徑,而歷屆執政者偏差的作為或顢頇的不作為更為政府失能、社會失序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台灣毫無止境地陷入世代、藍綠、勞資、性別、新舊,乃至於國家定位、民族認同的全面翻轉之中。

  這是一場透過飾詞包裝的「文化大革命」,參與者盡皆被賦予使用語言和肢體暴力整肅非我族類、消除異議雜音的自由和權利。可惜的是,它將難以翻轉台灣的頹勢,只能繼續翻轉兩岸的消長與興衰。

  回想一九七七年秋天,我奉派美國洛杉磯工作,主要的職責是結合當地僑學界及美國友人,共同捍衛中華民國的生存權,冀使處於外交風暴中的「自由中國」不致被國際社會邊緣化。平心而論,我們的任務誠屬「逆勢操作」,但是當計畫推動起來,並未感到窒礙難行。主要原因在於,兩岸政權良窳對比強烈,嘗被視為民主政治與共產專制之爭,也宛如一場經濟奇蹟與民生凋敝、自由寶島與極權統治、祥和社會與鐵幕牢籠之間的競賽。縱使中華民國的環境險惡,局勢不利,資源缺乏,海外戰場上的同仁個個鬥志旺盛,信心十足,以致「務實外交」的策略終能在國際間靈活運用,伸展自如,且範圍更廣泛、成果更豐碩。

  四十年後的今天,海峽兩岸強弱易位。大陸社會逐漸擺脫落後、貧窮、無知、短視、公義不彰、貧富懸殊的景況,朝向經濟繁榮、百業興旺、科技領先、教育普及的目標快速前行,而新的領導團隊由於治國有方,普遍贏得人民的信賴和擁護。反之,曾經佔盡上風的台灣,此刻卻落得個內政失調、外交頓挫、經濟停滯、族群對立的窘境,年輕一代看不見未來的希望。

  距今一千多年前,從一邦之君淪為亡國奴的南唐詞家李煜,曾以一首〈破陣子〉寫出他滿懷的憂憤與抱憾: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或許時空、人物、境遇大不同,使我輩後人無法全然體會作者對家國陷落、山河變色的苦澀心情。不過,單單就滬居八年期間往來兩岸的見聞,也難禁我對家國的今昔滄桑發出一聲深長的喟嘆呢!
   
  本書雖為「兩岸札記」之三,其內容多偏重於回台後對政治與社會現象的省思,更由於最近已從所有公私職場「裸退」之故,得以較多時間接觸此地的人事物,乃亟思就眼下台灣所面臨之若干問題提供芻蕘之見,以聊盡言責,姑且算是以無用之身再做點有用之事吧!

趙怡
二○一七年十二月寫於台北
 

內容連載

兩岸篇
 
兩岸高教比一比
  
為了「經費透明化」,大陸高校連續第四年公布財務收支,北京清華大學以人民幣一百八十二億年度補助款再度蟬聯「首富」,餘如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校也都躋身「百億俱樂部」。不知這等身家與殊榮看在台灣教育工作者眼裡,會不會又羨又妒?台大執國內學術界牛耳,去年總收入也不過一百六十億台幣,只相當於清華的六分之一,而兩校的學生人數同為三萬三千人!
  
一九九○年代後期,中國政府先後啟動「211工程」及「985工程」,目標是面向二十一世紀,集中國家資源建設重點大學,並擇優推向世界名校之林。近廿年來的努力,固有成效,但也遇到不少瓶頸。
  
一是名過於實的品牌效應。頂著「211」或「985」光環,「名牌」大學得天獨厚,以致過度熱中於爭搶資源、擴充預算,已造成浮誇形象。以「211」重點大學來說,共一一二所,約占公立高校總數一五%,卻斬獲七五%政府補助款。其中少數頂尖學府有如天文數字的經費收入,是否被有效運用,也值得懷疑。我個人在大陸執教的體驗是,陳腐的官僚體制和僵化的管理模式依然盤據其中,並未消褪。
       
二是量重於質的學術成果。根據「兩岸四地高校評鑑報告」,「辦學經費最多」的前十名學校中,大陸占六校,台灣只有一校;「科研經費最多」的,大陸占八校,台灣也只有一校;不過,在「期刊引述數量」排名上,大陸僅一校列名,台灣則有四校上榜;「博士教師比例」一項,沒有任何陸校入選,台灣的大學卻囊括前十名中的九名。可見,全中國公私立高校雖逾兩千多所,但平均素質不及台灣。
       
三是閉而不興的校園文化。學校監管嚴謹,致校園缺乏朝氣,學生活動無法蓬勃發展,針對公共政策與民生議題的觀念交流與討論思辯尤為少見。我總以為,高等教育的功能除了傳道、授業外,更以解惑為首要。若年輕人對世事的困惑在學校無從開解,即可能轉向網路找答案,或到了離校時把疑問帶進更複雜的職場與其他社會場合,無意間種下反社會行為的因子。
  
至於台灣方面,也在本世紀初推出五年五○○億台幣補助一流大學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旨在強化高水準學術研究。儘管補助金額的大小懸殊,但採取重點耕耘政策推展「高教優質化」,以帶動整體社會前行,似已成為兩岸政府難得的「共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6
    $185
  2. 新書
    66
    $185
  3. 電子書
    7
    $196
  4. 電子書
    7
    $196
  5. 新書
    79
    $221
  6. 新書
    85
    $238
  7. 新書
    85
    $238
  8. 新書
    88
    $246
  9. 新書
    9
    $252
  10. 新書
    96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