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自己 築夢踏實

活出自己 築夢踏實
定價:400
NT $ 315 ~ 360
  • 作者:林金田
  • 出版社:白象文化
  • 出版日期:2018-03-1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586242
  • ISBN13:9789863586241
  • 裝訂:平裝 / 27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志於道 游於藝的公務文人畫家~
生於困阨,長於艱難,他如何克服逆境,翻轉人生?

  ◎從基層公務員到文官最高十四職等文化部政務次長,卅四年公職經驗分享。
  ◎在人生高點,急流勇退,自動請辭回鄉投入喜歡的繪畫創作,揮灑另一片天地。
  ◎全書充滿樂觀、進取、感恩、正面能量,值得一讀的當代人物自傳勵志書。
 
  林金田,曾任職南投縣政府民、財、建、計畫、新聞、觀光等職務,也曾擔任台灣省文獻會副主委,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館長,行政院文建會副主委、代理主委。不但歷練豐富,有為有,每個工作崗位均有傑出表現;艱難可貴的是,他不忮不求,為追求自己的夢想,選擇在102年文化部政務次長,毅然決然退休。全心投入他喜歡的繪畫創作和藝文交流。

  在繪畫方面他獲得國內外大獎,十三次個展,並帶領幹部走入偏鄉,將藝術種子帶到最需要的偏遠鄉村,也勤走兩岸,同時走向國際,不追求功名利祿,深耕基層,愛鄉愛土情懷,令人敬佩。

  「活出自己.逐夢踏實」,告訴大家如何珍惜人生有限歲月做些有意義的事,一個人一輩子應盡最大的努力,讓生命發光發熱,去服務更多的社會人群。

  作者是平凡的鄉下小孩,在困境中成長,有悲有喜,但總是積極、樂觀的向前走,他沒有要凸顯他有何成就,而是要與在困境中的青年朋友分享,只要不怕苦、不怕難,努力奮進就可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同時試圖建構重返臺灣人打拼的價值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金田


  ●民國四十四年生,南投縣草屯人,秉性淳厚,是一位鄉下長大,努力向上,有守有為,相當務實的公務員。其由最基層科員做起,一步一腳印,做到國家文官最高階十四職等文化部政務次長。民國一○二年,毅然決然選擇在人生拋物線高點,急流勇退,告老回鄉,全力投入喜歡的繪畫創作。並淡定、自在從事兩岸、國際藝術文化交流,過著無所求、行無疆、思無界的悠然退休生活。

  ●在三十四年公職中,不斷自我充實,翻轉人生,除到東海公行班、澳洲雪梨大學公共政策研究,公費赴美國杜克大學專案研究外,亦在國家文官學院、東海大學、南開、環球科技大學任教,作育英才無數。

  ●出版專書:《台灣的吊橋》、《施乾傳》、《公文書處理津梁》、《南投縣志文化志》、《勝蹟篇》、《活出自己,築夢踏實-文人畫家林金田》……等專書。

  ●論文:〈台灣經濟的回顧與前瞻〉、〈雙十長虹橋依舊,吊橋大王名長留〉、〈草屯林氏家廟春秋祭典〉、〈台灣客家書畫紀要〉……等論文數十餘篇。

  ●繪畫重要得獎:
  2006 第五十四屆南美展西畫第三名
  第十一屆大墩美展油畫第一名
  2007 第九屆中央機關美展油畫第二名
  國防部青溪金環獎油畫第一名
  2009 全國公教美展油畫第二名

  ●退休後,以豐富工作經驗,及對文史了解,至各縣市、各社團、各社區,甚至兩岸交流演講,對繪畫亦創作不斷,是位深耕本土,致力兩岸藝文,逐步走向國際的公務文人畫家。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吊橋與芒草
第一章  家族–生命源流:奮勵感恩
第二章  從兩副碗筷與一只火爐開始的家
第一節  父親的生命就是一座吊橋
第二節  母親的愛就像芒草,溫柔美麗,堅韌無比
第三章  童年往事,從大自然走進教室
第一節  逐橋而居,在自然中成長
第二節  不再頑皮,我是教室裡的模範生
第三節  我的家庭,是犧牲、奉獻與感恩

第二篇  感恩歲月
第一章  成長與蛻變
第一節  難以掀開的便當盒
第二節  趕車的少年與父親的背影
第三節  選擇與承擔,在挫折中成長
第四節  沒有名校光環,人生照樣精彩
第二章  理想與現實,砥礪前行
第一節  成功嶺上的折磨,磨練毅力與意志力
第二節  住進墓碑下的碉堡,克服死亡的恐懼
第三節  光榮退伍,面臨人生不同選項
第四節  愛情速可達–我與梅櫻的牽手情

第三篇  為官善政-我的公門修行功課
第一章  難忘的老長官
第一節  親民和睦的阿港伯
第二節  全國最年輕的縣長–吳敦義先生
第三節  馬上辦中心,效率第一
第四節  值得信賴的吳敦義
第二章  基層歷練,勤耕厚植
第一節  勇於任事,頻調職務
第二節  天下第一股:新聞股
第三節  人在公門好修行

第四篇  乘風破浪展長才
第一章  任職文獻委員會:參與台灣歷史文化園區興建計畫
第一節  攜帶飯糰溯溪尋石
第二節  徵收土地抗爭不斷
第二章  走進台灣史寶庫
第一節  《台灣的吊橋》:記錄父親一生的志業
第二節  《施乾傳》:記錄施乾先生的人道精神
第三節  《傷痕血淚》:戰後原台籍國軍口述歷史
第四節  《社區營造經驗與人文》廣州大學演講
第三章  首創招募文獻義工,解決人力不足
第四章  百年天災:九二一大地震實錄
第一節 《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救災實錄》:看見苦難中的人性之光
第五章  任職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館長
第一節  迎向百年,擘劃館史室和第一條文獻步道
第二節  台灣第一條文獻步道
第三節  百年風華–台灣五大家族史料文物展
第四節  情深台灣文獻館
第六章  調升文建會副主任委員,勇於承擔
2第一節  轉任文化部政務次長
第二節  急流勇退,畫下完美句點

第五篇  悠然迎旭–我的藝術之路
第一章  人生歸零再出發
第一節  這輩子想做的事,就是畫畫
第二節  以堅定與自信走藝術之路
第二章  調色盤上的迴旋
第一節  從水彩到油畫-消失的輪廓線
第二節  名家評論,心領神會
作品采風

第六篇  動盪時局之我見
後記:知足感恩
退休生活翦影

附錄:
一  台灣的吊橋
二  潤澤心靈的公務文人畫家-林金田
三  舊情綿綿‧擺盪的歲月~書寫台灣吊橋
 

推薦序

  我與金田結於三十多年前.初認識時,他還是一個熱血沸騰的大學生,在大學裡擔任很多個社團的幹部,經常以學生的身份立場為國家社會的公益奔走出力,那時我就已經知道他是一位相當優秀、有理想有報負的年輕人.事實證明我看人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我在參與地方選舉、服務於地方政府機構,乃至於上任中央政府首長時,一次一次看到金田的專長與能力,而他的付出與表現總是讓人滿意.閱讀這本回憶錄時,當我一頁一頁往前翻,記憶中金田那積極進取、認真負責的身影又一幕幕出現在我腦海.

  閱讀本書不僅讓我感嘆時間歲月的流逝,也讓我看到許多關於金田我所不知道的面向;關於他如何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積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用心地守護自己的家庭以及如何地以公務員的身份盡心盡力服務社會、報效國家,這些事,相信讀者們跟我一樣,可以在這本書中透過細膩的刻畫而得知.閱讀金田的回憶錄,我才體會到金田多方面的才能驚人.他在南投縣政府服務的八年中,可以說經歷過各個部門的磨練,任職於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時,對於台灣歷史文化的發掘、保存與教育推廣不遺餘力,而其公務生涯最後階段擔任文建會副主委及文化部政務次長時期,對於文化部成立及文化政策的推動貢獻斐淺.而最令人驚訝的是金田在人生的高峰卻決定退休,轉換人生的軌道,投身於藝術的世界.驚訝慢慢變成驚喜,看到金田如今在藝術界發光發熱,我這位多年的長官才知道,原來我三十年來一起奮鬥的夥伴,骨子裏其實就是一位熱愛藝術的創作者.

  金田在藝術方面的才華是大家有目共睹.他常自謙自己非學院派出身,但是他的作品絕對不是業餘者的水平.他在尚未退休前就已經開始利用業餘時間創作,退休後更是全心投入.他曾短暫跟隨過許多名師學畫,但在創作上可以說是一位自學者,不管是風格技法、表現形式及創作理念都是自己憑著天份、憑著藝術家的直覺,一路摸索而來.他退休後短短幾年的時間,幾乎每隔一兩年就舉辦大型個展,創作能量相當豐沛,同時也獲得許多榮譽獎項,藝術成就深獲肯定.我身為金田三十年的老長官、老戰友的情誼,是一份十分難得的珍貴情感.如今看到金田不管在人生各個層面都極有成就,同時藝術創作又獲得各界的肯定,深感安慰與驕傲.這本回憶錄中清楚記錄著金田一生的奮鬥過程,並且有著他想要與眾人分享人生智慧的願心.在此,我也祝福金田人生更上一層樓,在藝術的世界中發光發熱,再創生命高峰!

文/吳敦義

推薦序

文官的典範以及仍然躍動的心情


  2015年金田兄在國父紀念館辦畫展,那時他已從文化部退休兩年,好幾位文化界與美術界的老朋友都參加了盛會,就想起金田兄其實與藝術創作結緣已有長久的歷史。2000年我在九二一重建會服務時,辦公室就在中興新村內,假日得空與與崑茂兄到他家品茶,參觀畫室,知道他在公務忙碌生涯之餘,仍持續保有這方面的雅興,並繼續發揮天賦,殊為難得。2006年獲悉他得到大墩美展首獎時,心想上天總不會辜負認真投入的有心人。
 
  金田兄是一輩子的南投人。他父親終其一生全心全力在台灣各地建吊橋,這段事跡就像一則傳奇,金田兄耳濡目染也為他父親平凡中見偉大的吊橋志業,留下「台灣的吊橋」這本重要紀錄。另外他在服務公職期間,撰述出版「施乾傳」,交代了日治時期施乾令人感佩的救乞志業;從事戰後原台籍國軍口述歷史,還原在那段困難期間,一直被逼著變換角色的台籍兵,所經歷之無可奈何的歷史往事;另並推動臺灣歷史文化園區三大館興建,構建臺灣文獻步道,以及主持收錄九二一大地震震災等相關史料,合撰「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救災實錄」等項。這些重要工作在我看來,其實都反映了金田兄一生心中的基本價值觀。
 
  作為一位經歷不同時代與社會變動的文官,金田兄可以說是一輩子人在公門好修行,南投縣政府是他從事公職最自然的切入點,之後因緣際會選擇了與他本性最為契合的文化志業,從省文獻會、台灣文獻館館長到了中央,他最在行的仍以文化事務為專業,一直到從文官系統短暫轉任文化部政務次長後退休,可說是一位卓然有成有為有守的典型文官。
 
  2013年退休後,得遂所願全力創作,心中所思所想的,大概是如何從記憶、公務、懷鄉、與模仿中淬煉出自己的風格,得以不受過去與傳統的拘限,又能走出一條具有特色能向一生交代的書畫之路,這是一位老來還在創作之人的最大挑戰。
 
  金田兄的自傳,簡要但完整呈現出一生的重要事蹟與努力,濃厚的家國之愛令人感動。茲於出版前夕,特書感懷,表達對一位老朋友所作所為奉獻一生的敬意。

文/黃榮村

推薦序

有為有守,君子高風──畫家林金田


  十多年前金田兄到台東社教館舉辦個人畫展,想不到一見如故,後來他調升文化部副主委,有更多機會共事相處,總感覺到他是一位謙謙君子,也是勇於承擔責任的好長官。最近閱讀其自傳《活出自己,築夢踏實》深受其啟發和感動。

  一、英雄不怕出身低

  金田兄出身寒門,是南投草屯鄉下農家子弟,一生刻苦耐勞,從地方基層公務員到文官最高職等十四職等的文化部政務次長,其動力應該來自家族父母給予他的個性、韌性,以及「慎終追遠,知恩報本」的家訓。因此他面臨人生困頓或是得意春風時,皆能秉持中道,用一種平常心去看待,適應環境的改變。

  二、身在公門好修行

  三十四年公務生涯,是金田兄重要的人生階段,無論是擔任南投縣政府的新聞科長,臺灣文獻館館長或文化部政務次長,他都秉持一個理念:心中有百姓,一切措施均以「創造人民生活安樂和幸福」為依歸。當他就職於南投縣政府、臺灣文獻館館長及文化部時,面對群眾的抗議,或政策上社會有負面意見時,主政者的決定可能影響許多人的生計或國家的損失,但他都能砥礪自己,身在公門好修行,不能以私利,要以公義做決策的標準。

  三、藝術創作隨時可以開始,展開無窮盡的追求

  金田兄從小對藝術有興趣,小學第一次參加畫畫比賽就得獎,讀國中及台中一中時,為了比賽偶而動筆畫一下,後因求學與工作的關係繪畫就中斷,但2001年他到美國杜克大學進行專案研究時,體悟古人所說的「待有暇而後讀書,必無讀書之日」,又開始燃起繪畫創作的夢想。後來有機會跟隨施來福老師學習畫水彩,在創作技法和觀念上都深受影響。2003年於台灣省政府圖書館舉辦首次個展,受到大家肯定。又陸續和幾位名師學習油畫,並且得到多次全國公辦美展首獎。更組織「投緣畫會」九九藝術學會,深入偏鄉推廣美術課程,讓孩子有機會接受藝術的滋養。

  金田兄雖非科班出身,但是憑著喜好和毅力,利用業餘的時間作畫,在畫壇已令人讚歎的表現,到2015年共舉辦過十次全國巡迴展,並經常到海外、美國、澳洲及廈門辦展,尤其是近期「悠然迎旭 林金田油畫巡迴展」、「心靈.空間林金田畫展」其油畫作品讓我們刮目相看。

  也許他不是學院出身,但他的創作能量卻是驚人。這也告訴我們,只要有興趣保有藝術的感覺及夢想,隨時都可以創作,不斷的逐夢、探索,進入藝術的王國。

  人生的每個階段總在不斷的選擇和調整,金田兄選擇在公職事業的高峰退休歸隱田園,許多朋友感到惋惜和驚訝。但當他跳脫明聞利養和形式的束縛之後,他得到更開闊的世界與發揮的空間,真正能自由自在,活出自我,君子高風,令人景仰。

文/林永發

推薦序

為官善政 醉耕丹青--欣讀文化人林金田自傳有感

    
  造橋乃度人過水之界; 鋪路即行人道路之基,造橋鋪路,功德無量,為人服務搭橋擺渡是何等的神聖和偉大,然文化部前政務次長林金田先生的父親,在台灣承造的吊橋高達有兩百逾座,遍及全台各地。終其一生漫長的造橋事業,正是不折不扣的造橋舵手,每天有多少人在這些橋上行旅,許許多多的人因通過這些橋,前往到達目的地,而成就了偉大的事業。造橋人種德收福,庇蔭子子孫孫,個個出人頭地,尤其,林金田先生是典型的範例,從事公職由基層榮升為國家副部長,官拜政務官頭銜,為官善政。 
   
  隨著父親築「橋」而居的成長日子,每天與大自然為伍,泥土就是養分,大地就是畫布,在這個沒有設限的自然教室,開啓一個孩子豐富的想像力,也培育了許多美感細胞,這顆種子深根紮實的埋入幼小的心中。一路走來,即使沒有名校的光環,人生照樣精彩燦爛,因為熱愛這塊土地,致力於社區總體營造,長期的努力耕耘,並且透過自身的影響力號召青年返鄉,無私的奉獻與付出,造福地方,卓越的貢獻,成為青年楷模。其背後貼心穩定的力量,來自夫人白梅櫻女士默默的支持與鼓勵。 
   
  聆聽內心的聲音,跟著感覺走,即便擔任南投縣政府新聞股(號稱天下第一股)百般的淬鍊,及襄助擘劃文獻館的篳路藍縷,總是在做中學,全心全力的投入,只要肯學、肯問、肯努力沒有克服不了的問題。林先生全心研究台灣歷史文化,在研究期間對日治時期的先賢施乾先生,其不計名利,不計毀譽,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一生歲月投入獻給無助的遊民,這種人道精神極為推崇,為他立傳成書“施乾傳”,讓後人一睹「施乾」偉大的情操。透過記錄施乾先生的人道情懷,闡述人道主義的實踐,舉辦學術研討會,引起熱烈的回響,深植人心,精神永垂不朽。這不亦是延續實踐林父的遺志德行,為文化搭一座橋。 
   
  對歷史及文獻的熱愛與投入,流轉風采,34 年的「宦海浮沈」,為官的路上起起伏伏,作為一名公務員,從擔任文建會副主委到代理文建會主委,最後轉任文化部政務次長,竭盡心力,不忮不求,努力打拼,廉潔自持,隨緣自在,最終選在鄰近「文獻館」落戶定居,成為安身立命的處所。 
     
  在那段逐「橋」而居的日子,埋下了美學的種子,數十年漫漫的公務之路,這顆種子已經迫不及待冒出頭來,在一切歸零後,終於千呼萬喚中再出發,做這輩子最想做的事-繪畫,悠然揮灑,圓了年少的夢。欣賞先生的作品,有種午後悠閒的愜意,從秀麗的風情畫到半具象意境的表現,多層次的筆觸,展現出無拘無束,筆隨境走,心隨境轉。心靈桎梏逐漸解開,感性的逬發越顯激烈,完全不受羈絆,一如康丁斯基所說:「藝術誕生於藝術家內在的需求」。作為一位藝術家,能夠畫畫,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不僅能留存作品,更能傳承畫藝,對林金田先生而言,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文/謝里法

作者序

  我出生於民國四十四年,南投縣草屯鎮人,父親林枝木是草屯溪洲的農家子弟,以建造吊橋為業,曾在台灣各地建造吊橋兩百餘座,留下「台灣吊橋大王」的美譽。母親原名蔡杏,出生於當時南投鎮營盤口,後來被送至新廓庄林家為養女,改姓林。我的父母都是非常純樸務實的台灣鄉下人,一生刻苦耐勞,在資源普遍匱乏的年代,將四名子女培育成材。我在家中排行老二,卻是林氏家族的長子,在台灣人的傳統觀念中,長子的責任重大,也因此我的一生,雖然不敢自詡成就非凡,卻也是兢兢業業,戮力以赴。在求學時努力學習,是師長同學眼中的模範生,後來當上國家公務員,由最基層科員做起,做到文官最高職等十四職等的文化部政務次長,也算是一位受到長官同事們肯定的公務員。

  我一生的職業就是為國為民服務的國家公務員,曾經任職於南投縣政府,也曾擔任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副主委、台灣文獻館館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副主委、代理主委等職位。民國一0二年從文化部政務次長職位退休,可以說是在一生事業的高峰,我選擇在拋物線的高點劃下圓滿的句點。很多人認識林金田這個人,認識的只是公務員的林金田,然而我在三十四年公務員的生涯結束後,步入畫壇,以畫家的身份開啟人生另一階段的新旅程.我的決定讓很多人感到驚訝,因為公務員林金田與畫家林金田,這兩種身份是如此截然不同,但是,這都是我自己的選擇。我走過的人生道路,經歷過的人間歲月,也只有我自己體會最深、最為暸解。

  退休之後,我與家人定居於南投中興新村,在這個充滿人文氣息的田園城市裡過著恬靜的生活,讓我有更多時間去沈澱內心思想,發掘自我。一個鄉下出生長大的孩子,憑著自己的雙手開拓人生的道路,翻轉人生,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同時也守護了家族與家庭對我的殷殷期待。這一路的過程,許許多多的堅持與努力,無數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在耳順之年,更加希望能與更多人分享,有些係個人價值觀的推廣,希望能為社會帶來一些正面、提升能量。尤其希望我的後代子孫,可以藉由這一本書,了解我如何珍惜人生歲月,乃至深刻體會到林氏家族血脈淵源的珍貴價值.

  本書題名「活出自己,築夢踏實」,意思並非是只為自己而活,而是一個人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追求每一階段的夢想,一步一腳印,讓生命發光發熱,創造非凡的價值與意義,服務更多社會人群。謹以此言,與讀者們分享。
 

內容連載

第一篇 吊橋與芒草
 
第一章   家族–生命源流.奮勵感恩
 
北周.庾信〈徵調曲〉有言:「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後來引申為「飲水思源」這句成語,提醒世人「慎終追遠,知恩報本」。確實,在中華文化裡,血脈相連的家族傳承,是一個根深柢固的傳統。在金氏世界紀錄中,以記載了二千五百年、共二百萬後代的孔氏族譜,為世上最完整的族譜。然而孔氏只是中華民族百家姓中的一個,其他姓氏如趙、錢、孫、李、王、張、劉、陳……等,若循著族譜溯本追源,定能找出數千前的歷史淵源。可見中華民族確實是世上難得一見,非常重視家族傳承的民族。而我們林氏的祖先又源自何處、經過幾次遷徙、經歷了什麼樣的歷史脈絡而發展至今日呢?
 
林這個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一四七位,是中國第十六大姓,台灣第二大姓。另外在海外華人中,如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林姓都是數一數二的重要姓氏,據估計全球的林姓後代大約有七千萬人。關於林姓的源流,一般公認是傳自商末忠臣比干之子林堅,傳說的故事是這樣:商朝紂王暴虐無道,忠臣比干直言忠諫,卻遭到紂王剖心而亡。紂王追殺比干的家族後代,而比干懷有身孕的正妃盥媯氏有幸逃過一劫,逃至河南長林的一間石室,產下遺腹子。因為是在長林誕生,所以後來周武王滅商後,便賜姓林,名堅,林堅被公推為林氏的祖先,而河南長林(今淇縣西南)就是林氏家族的發源地。
 
傳說歸傳說,把它當作一種對生命起源的遐想,也不無樂趣。大陸改革開放以後,許許多多海外林氏後代紛紛湧至河南比干廟朝拜祭祖,或至福建南靖和溪尋找祖墳,造成一股熱潮。這顯示尋根溯源,是許多人內心深切的願望,也正是這種渴望與熱誠,形成中華民族維護家族傳統的力量,造就了中華文化的淵遠流長。
 
根據族譜記載,林堅諱泉,字長恩,原定居於河北清河縣以西,西周初年受封於博陵,賜爵周博陵公。春秋時,他的後代遷到魯國(今河南省淇縣)淇河之西,稱「西河」,所以我們林氏的總堂號,就是「西河堂」。大約在西晉末年,第六十四世林祿公隨琅琊王司馬睿南渡,這是林氏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南北遷徙活動。林祿公於晉明帝太寧三年(西元325年)奉敕晉安郡太守,追封晉安郡王,是為林氏的開閩始祖。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315
  2. 新書
    79
    $316
  3. 新書
    79
    $316
  4. 新書
    85
    $340
  5. 新書
    9
    $360
  6. 新書
    9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