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帝國的末日

印加帝國的末日
定價:640
NT $ 394 ~ 563
  • 作者:金.麥考瑞
  • 原文作者:Kim MacQuarrie
  • 譯者:馮璇
  • 出版社:自由之丘
  • 出版日期:2018-10-0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61809X
  • ISBN13:9789869618090
  • 裝訂:平裝 / 576頁 / 16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關於一個燦爛的古老文明如何走向徹底毀滅的史詩故事
  出版十年,仍高居印加歷史類最佳銷售書籍

  五百年前,一六八名西班牙人來到今日祕魯境內與人口千萬的印加帝國發生衝突,
  這場衝突像一顆巨大流星撞上地球後產生的無數碎片般撒滿了這整片大陸,
  西班牙征服的是一個存在僅僅九十年的帝國並將其扼殺於萌芽狀態。
  印加帝國毀滅後,一個只存在三十五的新印加帝國又在比爾卡班巴成立了,
  雖然建造精良最後仍不敵西班牙人的砲火再次被毀於煙硝之中,
  而「比爾卡班巴」也成了接下來三百多年各個探險家追逐的焦點,
  此波探險熱潮更因此找到了更古老、更神聖的世界遺產「馬丘比丘」,
  並因此成了祕魯最具知名度的觀光景點及聖地……

  幾百年來,印加城市[比爾卡班巴]的傳說一直深藏在過去的西班牙編年史中……

  古老的記錄中提到了一個名叫曼可.印加的年輕國王,在被西班牙人打敗之後逃到了亞馬遜森林裡,並在那裡建立了一支印加武裝游擊隊。在接下來的三十五年裡,曼可堅持與西班牙人抗爭。他在叢林中建造了比爾卡班巴這座城市成了最受西班牙人懼怕的印加大本營,但最終還是在1572年的時候被攻破,當時在位的最後一位印加王圖帕克.阿馬魯被俘獲並斬首。

  三百多年之後(1911),一位美國探險家海拉姆.賓厄姆偶然發現了馬丘比丘的遺跡,並向全世界宣布自己找到了比爾卡班巴。不過他找到的真的是比爾卡班巴嗎?那之後又過了五十年,另一位探險家終於發現了真正的比爾卡班巴……

  在祕魯的叢林中是否還有更多印加遺跡等待著人們去發現?比爾卡班巴城中消失的巨額印加財寶又到哪裡去了?

  作者為我們講述了一段註定以失敗告終的印加帝國反抗西班牙人的史詩故事,這可能也是世界歷史上最英勇無畏的抗爭之一;他還為我們介紹了人們如何尋找這個傳說中的印加人最後的陣地的過程。總而言之,這是關於一個燦爛的古老文明如何走向徹底毀滅的故事,讀來令人難以忘懷。

好評推薦

  「讓現有的文獻資料更完備……生動而富於戲劇性。」──《華盛頓郵報》

  「引人入勝,不忍釋卷……一本像印加黃金一樣珍貴的好書。」──《歷史雜誌》

  「除了全面透徹地記錄激動人心的戰爭過程,以及詳細描述印加人早期的遊擊隊活動之外,金.麥考瑞還把一段已經眾所周知的發現馬丘比丘的故事講出了新意。」──《娛樂周刊》

  「麥考瑞成功地描繪了游擊戰爭的故事,他的作品為失落的城市找回了它理應享有的榮光。」──《富比士雜誌》

  「這本精彩的著作講述了歷史上最艱苦而漫長的抗爭之一,一次征服改變了一片大陸的命運。」──韋德.戴維斯(Wade Davis),人類學家,國家地理學會駐會探險家,著有《河流》(One River)

  「內容豐富多彩、構思磅礴大氣,作者用技巧地敘事方法為我們論證了當文化之間出現衝突和碰撞,不可預見的悲劇結果就會隨之而來……這還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探險故事,介紹了當代那些發現了、並還在繼續尋找印加帝國失落部分的印第安納.瓊斯式的人物們。《印加帝國的末日》是歷史題材作品的集大成者。」──布勞頓.科伯恩(Broughton Coburn),著有《聖母峰:無情的山峰》(Everest: Mountain Without Mercy)

  「《印加帝國的末日》中充滿了驚喜,它講述的歷史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我已經讀過無數以印加人為題材的作品,但只有這本書讓我有走出教室,仿佛置身於那個很久以前就已經失落了的古城之中的感覺。」──基思.貝洛斯(Keith Bellows),《國家地理旅行者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er)主編

  「歐洲人征服了堆金積玉、令人著迷的印加帝國的故事是歷史上最引人入勝也最具有悲劇性的故事之一……金.麥考瑞憑借其高超的文學素養重新詮釋了這一題材,《印加帝國的末日》讓更廣闊範圍內的讀者擁有了了解這些故事的機會。」──文森.李(Vincent Lee),著有《被遺忘的比爾卡班巴》(Forgotten Vilcabamba)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金.麥考瑞(Kim MacQuarrie)


  四次艾美獎得主的紀錄片製片人,也是一名作家與人類學家,出生於美國洛杉磯,曾在美國、法國與祕魯接受教育。麥考瑞在祕魯居住了五年時間,當時他與一個近期才開始與外界接觸的部落「尤拉部落」一起生活。而一個麥考瑞曾經拍攝過的部落裡,人們還記得過往他們的祖先曾與印加帝國有過聯繫,這也引領了麥考瑞寫下本書,一個關於一百六十八名西班牙軍人如何征服千萬人口印加帝國的故事。

  麥考瑞著有多本關於祕魯的書籍,除本書外,另著有:《安地斯山脈的生與死》(Life and Death in the Andes, 2015)、《安地斯與亞馬遜交會處》(Where the Andes Meet the Amazon, 2001)、《祕魯的亞馬孫伊甸園》(Peru’s Amazonian Eden, 1995)及《黃金安地斯》(Gold of the Andes, 1994),並製作了三部關於比爾卡班巴地區的祕魯亞馬遜叢林的紀錄片,其中之一《雨林中的精靈》(Spirits of the Rainforest)榮獲了艾美獎。麥考瑞是紐約探險家俱樂部成員,現居曼哈頓。

  www.kimmacquarrie.com / www.kimmacquarrie.com/blog

譯者簡介

馮璇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畢,曾在出版社從事版權工作,現專職翻譯,譯作有《鬱金香熱》、《美第奇家族的興衰》及《安地斯山脈的生與死》(以上皆為簡體版本)等作品。
 
 

目錄

大事年表
前言

第一章    發現
第二章    幾百個全副武裝的創業者
第三章    安地斯山脈上的超新星
第四章    帝國與帝國的碰撞
第五章    滿屋的黃金
第六章    獻給國王的安魂曲
第七章    傀儡國王
第八章    起義的序曲
第九章    偉大的起義
第十章    安地斯山脈上的死亡
第十一章    獨眼征服者的回歸
第十二章    在安蒂人的領地中
第十三章    比爾卡班巴:世界的游擊隊之都
第十四章    皮薩羅一家的結局
第十五章    印加人最後的抗爭
第十六章    尋找印加人的「失落的城市」
第十七章    重新發現比爾卡班巴

後記 馬丘比丘和比爾卡班巴,尋找安第斯山脈的失落城市
致謝
注釋
參考文獻

 
 

前言

  將近五百年前,有大概一百六十八名西班牙人帶著他們不多的幾個非洲和印第安奴隸來到了屬於今天祕魯境內的地方。他們很快就與人口超過千萬之眾的印加帝國發生了衝突,這場衝突的結果像一顆巨大的流星撞上地球後產生的無數碎片一般撒滿了這一整片大陸。今天前往祕魯的人們依然能夠發現這些碎片留下的痕跡:從深棕色皮膚極端貧困的下層民眾,到那些擁有西班牙貴族姓氏、膚色略淺的祕魯精英階層;從帶尖頂的天主教大教堂和禮拜堂,到從西班牙引入的牛和豬以及西班牙人和非洲人的後裔。祕魯占主導地位的通用語言更是一種避無可避的對歷史的提醒。這裡的人依然稱西班牙語為卡斯蒂利亞語(Castillano),這個名字起源於對古老的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中居民的稱謂。事實上,西班牙征服了一個存在僅僅九十年的帝國並將其扼殺於萌芽狀態。這個事件帶來的劇烈影響至今還在祕魯社會的各個階層裡持續發酵,無論你生活在海岸沿線,還是安第斯山脈之上,甚至是少數幾個還在祕魯的亞馬遜河上游流域生活的與世隔絕的原住民部落,都無一不被牽連在內。

  不過,要準確地認定在西班牙人的征服活動之前和其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些見證了這些事件發生的人最終大多都被這些事件奪去了生命。活下來的人當中,只有少數幾個就當時發生的事做了記錄——當然他們大多都是西班牙人。那些識文斷字的西班牙人(十六世紀西班牙讀書識字的人口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來到祕魯時已經掌握了大約三千年前埃及人發明的字母表,這個強大而實用的工具讓他們能夠更方便地書寫。相反,印加人則依靠口述歷史、家族譜系,很可能還有「結繩語」(quipus)來記錄他們的歷史。結繩語就是通過把不同顏色的繩子小心地打成不同的結,由此儲存豐富訊息的記事方法,是對人工記憶的一種補充和提示。然而,在印加人被征服後沒過多久,如何閱讀結繩語訊息的技藝就失傳了,記錄歷史的人要麼去世了,要麼是被西班牙人殺死了,於是印加人的歷史也隨著一輩輩人的更叠而漸漸被遺忘了。

  常言說得好:「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話對於印加人和西班牙人來說一點都不假。印加人畢竟曾經創造了一個疆域跨越兩千五百英里的龐大帝國,並征服了該領域內的大多數民族。和其他許多帝國皇權一樣,他們的歷史也傾向於為自己的征服行動尋找光明正大的理由,同時極力讚美自己的統治者並貶低自己的敵人。印加人告訴西班牙人說是自己給這片地區帶來了文明,而且自己的征服行動都受到了神的啟示和許可。不過,事實與這恰恰相反:印加帝國之前,這裡就出現過無數個王國,歷史總長超過了一千年。所以印加人的口述歷史實際上融合了事實、神話傳說、宗教信仰和自我宣揚等各種內容。即便是在印加精英階層內部,分屬不同宗系血統的領導者們對歷史的認識也是各說各話,互不認同。這種情況的結果就是早期的西班牙編年史作者們記錄下了超過五十種不同版本的印加歷史,就是因為他們採訪的對象不同。

  關於征服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的記錄也完全是一邊倒的,因為我們獲得的都是單方面的材料。留存至今的大約有三十份當時西班牙人撰寫的關於最初征服期間及隨後五十年內各種事件的相關報告,但是由主要原住民或混血原住民對這同一時期事件的記錄則只有三份,它們分別來自蒂圖.庫西、費利佩.瓦曼.波馬.德.阿亞拉(Felipe Huamán Poma de Ayala)和加西拉索.德.拉.維加(Garcilaso de la Vega),即便是創作這三本編年史的原住民作者也都沒有親身經歷過征服戰爭最初五年的關鍵時期。這三份文件中最早一份的完成時間是一五七○年,實際上是印加君主蒂圖.庫西向一個來訪的西班牙人口述的一些內容的記錄。此時距離他的叔祖父、印加君主阿塔瓦爾帕被俘也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十年。因此當代的作者們想要確定誰對誰做了什麼時,只能參考一些絕對不客觀的歷史記錄:一邊是成堆的西班牙語信件和報導;而另一邊則只是僅有的三份原住民編年史作品,這三人之中最著名的一位作者,加西拉索.德.拉.維加還是一個印第安人與西班牙人的混血,他的編年史作品是用西班牙語寫的,而且是在他離開祕魯五十多年之後才得以出版。

  至於那些留存下來的西班牙人的記錄,其中還存在著另一個不利於人們看清歷史事實的障礙:早期西班牙人所寫的報告都是使用一種被稱作「見證書」(probanzas)或「記敘」(relaciones)的體裁。這種文章的主要目的在於試探和取悅西班牙國王。撰寫這些文件的人通常是些由出身卑微的公證員臨時客串的征服者,他們都清楚如果自己的報告能夠脫穎而出入了國王的法眼,那麼自己將來就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好處、嘉獎甚至是終身的年金。因此,早期西班牙征服者們在寫匯報時並不一定關注事件本身如何發生發展,而是要將更多的筆墨用來著力刻畫他們行為的正當性,並適時地向國王誇耀自己的豐功偉績。與此同時,他們還會故意淡化其他西班牙同行者們的作用。(畢竟,他們將來都可能成為要來和自己分一杯羹的人。)除此之外,西班牙編年史作者們還會因為理解或語言上的障礙而錯誤地記錄大多數他們接觸到的原住民文化相關內容,同時無視和(或)低估他們手下的非洲和中美洲奴隸發揮的作用以及他們自己在當地的原住民情婦對他們產生的影響。以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的弟弟埃爾南多為例,他早期寫過一份關於征服行動的書信,並呈給了作為西班牙國王代表的西印度群島事務委員會。在這份長達十六頁的書信中,埃爾南多反覆提及了自己的成就,至於和他一同前往的另外一百六十七名西班牙同胞中,他只提及了一個人,就是他的親哥哥弗朗西斯科。諷刺的是,這些最初的通篇以自我為中心的文章卻總是一經出版就立刻受到追捧,在歐洲迅速流傳開來。西班牙的歷史學家們就是依據這些內容杜撰出了自己所謂的恢弘歷史,並一代一代地傳了下去。

  當代的作家們——尤其是敘述歷史事實的作者——很多時候必須在各式各樣、甚至相互矛盾的記述之間進行選擇,不得不依靠一些明知其不以誠信而聞名的人寫的東西,不得不翻譯一些滿是拼寫錯誤且冗長空洞的手稿,不得不使用三手甚至四手的訊息來源,或者是手稿複印件的複印件。印加君主阿塔瓦爾帕真的對某某人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嗎?誰也不能百分之百確定。那些所謂的引用有可能只是一些作者在他們所要描述的事情發生幾十年後按照他們「記得」的東西而寫下來的內容。就像量子物理學一樣,我們只能「大致估計」一下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因此,本書中使用的大量引自十六世紀作品的內容必須被客觀的看待:就像彩繪玻璃的一些碎片,雖然擦得亮亮的,看上去很美麗,但它們只能就這段離我們越來越遠的歷史提供一種片面的、甚至扭曲的看法。

  所有的歷史記錄難免都會強調一些事、簡化一些事、暗示一些事、縮略一些事、擴展一些事,甚至對一些事避而不談。所以任何歷史故事都不可避免的是透過作者所處的時代和文化背景的稜鏡來講述的。美國歷史學家威廉.普雷斯科特(William Prescott)在一八四七年創作的皮薩羅和一小撥西班牙英雄無畏艱險以少勝多對抗野蠻的原住民的故事,就迎合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自負和美國的天定命運論;同樣,本書所持的論調無疑也是符合我們這個時代人們的普遍態度的。歷史題材作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的個人能力和時代局限許可的範圍內,將這些歷史上著名的人物——皮薩羅、阿爾馬格羅、阿塔瓦爾帕、曼可.印加——從歷史的人偶架上取下,撣去表面的灰塵,盡己所能為他們注入新的生命力,讓他們可以重新演繹自己在這世上時的一段故事。故事講完了,作者還要把他們輕輕地放回塵封的架子上,等待不久的將來有其他人講述一個新的故事時,再重新讓他們復活。

  大約四百年前,一個曾經在印加帝國生活的貴族後裔費利佩.瓦曼.波馬.德.阿亞拉傾盡自己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撰寫了一本長達一千多頁、還配有四百多幅手繪插圖的巨著。波馬.德.阿亞拉希望有一天自己的作品能夠讓西班牙國王糾正在後征服時代的祕魯發生的西班牙人加諸原住民身上的諸多欺壓和不公。不知道波馬.德.阿亞拉是怎樣攜帶著這樣的鴻篇巨著走遍全國,前往那些已經被破壞殆盡的印加帝國遺址,採訪各處的人民,再仔細地把聽到、看到的東西都記錄在自己的作品中,一路上還要小心地提防自己畢生的心血不被人偷了去。波馬.德.阿亞拉在他八十歲高齡的時候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手稿,然後把這僅有的一本漂洋過海寄送到了西班牙。他的作品顯然沒有如他期望的那樣抵達目的地,或者說就算到了西班牙,也沒有被呈遞到國王手上。最可能的情況是被某個低階的官僚接收,然後放到一邊從此遺忘了。過了將近三百年之後的一九○八年,一位研究員在哥本哈根的一個圖書館裡偶然發現這本手稿,並從中獲得了無價的訊息。本書中也引用了該手稿中的一些插圖。和手稿一起寄給國王的還有一封親筆信,年事已高的波馬.德.阿亞拉在信中寫下了這樣的話語:

  我花了很長時間,準確地說是好幾年來權衡、編目和整理各式各樣的「歷史」材料,因為我一直難以作出決斷。最終,我克服了膽怯,開始著手進行這個讓我嚮往了這麼久的任務。我想要從我自己的盲目和無知中尋找點亮黑暗的一點光明。我也許不是貴國培養的那些什麼博士或拉丁語專家,但是我斗膽認為自己是第一個能夠為國王陛下提供這份服務的印第安人……在我的作品裡,我總是盡力找到最可信的資料,使用那些有實質意義且被多方佐證的訊息。我只記錄那些有不止一兩個人認可發生過的事實……國王陛下,為了印第安人和在祕魯的西班牙基督徒的福祉,我請求您本著善良的心接受我這份微不足道的謙卑的效勞。您的接受將為我帶來無上的幸福和安慰,是對我工作的最好獎賞。

  本書的作者也經歷了與波馬.德.阿亞拉類似、但遠不及其艱難的挑戰,我所懷有的也只是和他一樣的請求。


 
 

內容連載

第八章    起義的序曲
 
一五三五年十一月,也就是西班牙人占領庫斯科剛過一年之後,曼可終於走到了一個轉折點。起初他曾經希望藉助這些留著鬍子的「維拉科查」的力量,獨立統治自己的帝國,畢竟他們的人數很少,要滿足他們的需求應該沒有什麼難的。問題是,西班牙人的要求永無止境——連曼可自己的王后都被搶走了。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任何人都能看出來究竟是誰在真正進行統治,他們不僅統治了庫斯科,還統治著整個塔萬廷蘇尤。在南方,阿爾馬格羅和他的手下洗劫了各個村莊。在海岸地區,曼可無疑也被告知,法蘭西斯科.皮薩羅正忙著在沙灘上為建立自己期盼中的一個個西班牙城市而圈地劃界。在北方,皮薩羅的一個隊長塞瓦斯蒂安.德.貝納爾卡薩征服並蹂躪了本來由曼可的哥哥阿塔瓦爾帕控制的地區。即便是在庫斯科這個帝國的核心城市中,也有西班牙的「受封人」每天在叫囂著要印第安人繳納更多的奉獻,然而他們自己卻沒有向人民做出任何回報。
 
曼可越想越覺得自己過去實在是太天真了。無論是皮薩羅、阿爾馬格羅還是索托說的那些關於把印加人民的自由還給印加人民,以及他們所謂的兄弟情誼和友誼顯然都是假的。這些「維拉科查」根本不是來幫助曼可以及瓦斯卡爾一派奪回王位的,相反,他們來是要親自統治塔萬廷蘇尤的。他們只是哄騙了曼可來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目的而已。
 
曼可此時的頓悟無疑還被眼睜睜看著貢薩洛.皮薩羅拽走自己滿臉淚水的妻子的情景放大了。他自己的處境終於明明白白地擺在了他的眼前,像城市中用石頭砌出的水渠中流淌的冷冽水流一樣清澈見底,像從高處眺望被白雪覆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雪山一樣一覽無遺。在某個時候,曼可一定是意識到了如果他選擇和西班牙人作戰,實質上等於是要恢復阿塔瓦爾帕的將軍基斯基斯或盧米納比前不久還在進行的抵抗戰爭,而自己竟然至少協助西班牙人摧毀了他們其中之一。對於年輕的君主來說,這樣的醒悟是巨大的,也是令他痛心的。不過,伴隨著他的新認知而來的還有一個漸漸形成的決定,那就是他再也不會相信西班牙人說的話。基督徒們的言辭顯然就是專門用來轉移重點、掩蓋真相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電子書
    62
    $394
  2. 新書
    68
    $435
  3. 新書
    68
    $436
  4. 新書
    7
    $448
  5. 新書
    71
    $456
  6. 新書
    79
    $506
  7. 新書
    79
    $506
  8. 新書
    79
    $506
  9. 新書
    79
    $506
  10. 新書
    85
    $544
  11. 新書
    88
    $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