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為心聲:明清時代女性聲音與男性氣概之建構

言為心聲:明清時代女性聲音與男性氣概之建構
定價:450
NT $ 309 ~ 405
  • 作者:何宇軒
  • 出版社: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2018-12-0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26606X
  • ISBN13:9789863266068
  • 裝訂:平裝 / 362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什麼樣才算是男子漢、大丈夫?女中豪傑,是否更勝男兒身?

  明清時期,「男性氣概」之形成是兩性共同建立的,並非只由男性來完成,留下文本的閨秀,也屢屢發表她們對男性角色的性別期許,她們的聲音不容忽視,展現出女性的立場,呈現了兩性關係中饒富趣味的互動。

  然而過往男性研究較側重於採用男性文本及視野作為主要探討對象,本書蒐羅上百種史料,特別以女性文本為焦點,探究明清女性對於男性人格的看法、她們以男性家人為對象的男性角色論述、在詩篇和論史文章中塑造的男性形象,以及其對「女中丈夫」形象的建構。其中,對於明清時期的母子關係、夫妻關係、兄妹關係、姊弟關係及姑侄關係等等,多有討論,盼亦能供性別史、家庭史等研究領域加以參考。

本書特色

  「婦道」並不只由女性書寫,「夫道」與「子道」亦非純由男性建構!
  本書蒐羅上百種史料,以女性文本探究明清時期女性對男性人格與兩性角色的期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何宇軒


  現職為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兼任講師及教學助理、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語文及傳意學部應用中文組兼任講師。係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哲學博士、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訪問研究生、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哲學碩士。其研究領域為中國性別史、男性學、明清女性著作、中國家庭史、明清史和中國社會經濟史,另撰有多篇學術著作,已發表於《漢學研究》、《漢學研究通訊》、《書目季刊》、《歷史人類學學刊》、《中正歷史學刊》、《新北大史學》等期刊。
 
 

目錄

序/劉詠聰
自序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研究目的
第二節研究回顧
第三節研究材料及方法

第二章「安民治國全忠孝,方顯男兒是丈夫」―明清為母者構建的男性人格
第一節為子者的人生導師―明清女性參與制定的男性行為規範
第二節明清母親所期許的「子道」
第三節小結

第三章「君自盡忠儂盡孝,大家努力壯門楣」―明清為妻者塑造的男性氣概
第一節女性著述中「夫為妻綱」概念之彰顯
第二節「友愛婚姻」之展現―家庭之共同維繫及妻子對丈夫之規勸
第三節明清妻子所論述的「夫道」―「丈夫志四方」與「男兒分合立功名」之期盼
第四節「請君三復宋弘言,下堂莫把糟糠棄」―為妻者對丈夫沉迷女色之勸誡
第五節小結

第四章「男兒秉志壯閭閻,閨女當知詩禮兼」―明清閨秀對其兄弟侄甥培養「丈夫氣概」之勉勵
第一節「男兒壯遊志萬里,安能終歲寂寂守故園」―女性對家族男性立志之勸勉
第二節「勉旃誦先德,勿墮門戶光」―女性對本家男性「光門楣」之冀望
第三節「請纓投筆男兒事,莫遣蹉跎負歲年」―女性對男性親人「投筆」立功之激勵
第四節小結

第五章「讀書久已薄迂儒,願作人間女丈夫」―明清女性作家建構的「女中丈夫」形象
第一節具備才德與志向的「女士」
第二節牽涉從軍議題的「女英雄」
第三節男性人格之模倣者―明清女性著述中「擬男」的表達模式
第四節「女中丈夫」與「男性氣概」―明清女性作家塑造的男性人格
第五節小結
第六章 「丈夫落落心何求,干將豪氣芒千秋」―明清女性吟詠篇什及論史文章中男性形象的演繹
第一節「奇才磊落輕湖海,請纓投筆鬚眉在」―以「丈夫氣概」為主題的女性詩作
第二節「人生自古誰無死,馬革裹屍是英雄」―女性詩篇中所塑造的男性軍人角色
第三節「丈夫臨事當自決,謀及婦人必亡滅」―女性詠史及論史著作中締建的男性人格
第四節「莫學委靡小丈夫,空負昂然七尺軀」―女性所刻畫之「賤丈夫」與「小丈夫」形象
第五節小結
第七章總結

附錄
附表一明清女性別集知見錄
附表二明清女性作品總集知見錄
附表三明清女性著作中的男性人格論述知見錄
附表四曾討論男性人格之明清女性籍貫統計表
附表五明清女性著作中的男性人格論述(原文圖像選錄)

徵引書目
 
 



劉詠聰


  歷史不是一個性別的歷史。

  兩性共同參與了歷史演進的過程。

  男性的歷史中有女性的身影。

  女性的歷史中有男性的角色。

  書寫的歷史,或者有時會掩蓋了某個性別的聲音。然而客觀的歷史,的確是由兩性共同譜賦的樂曲。當代性別史研究蔚然成風,不少學者都強調治史者的視野必須兼及兩性,並同時關注不同性別、年齡、階級、種族之間的互動。

  如果說,古代男性學者文人曾多番參與塑造傳統女性的道德行為規範,構建理想的婦人品格,那麼倒過來說,女性在男性人格形成的過程中,又可有貢獻?答案是肯定的。近年中外學者對近世女性文本中所呈現主體能動性之研究,已充分證明不少知識女性並非沉默的一群,反而對家庭、社會、國家方方面面都有獨到的看法。生存在男性社會中的女性,同樣可以把握機遇、創造空間,以一己價值觀影響身邊的男性,特別是兒子、丈夫、兄弟和族人等。換言之,古代男性人格之締建以及傳統社會對男性角色的諸多期許,都不免會有女性投放的力量和留下的足迹。讀罷何宇軒博士此書,自然體會良多。

  宇軒多年來在性別史的領域裡勤耕細耘,學養漸深,發表的文章亦愈形豐贍。作為宇軒碩士和博士論文的導師,筆者有幸見證這位年輕有為、努力不懈的新秀成長的歷程。衷心祝賀宇軒第一部專書的出版,並深切期盼他繼續勇往直前,為學術界貢獻更多成果。

劉詠聰謹序於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二○一八年九月五日
 

內容連載

明清閨秀所參與的「男性建構」,具備了作者身處時代的特色,也呈現女性的個人立場,極具歷史意義。明清時期社會經濟及文化蓬勃發展,為才女文化之形成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她們多出身自書香門第,並接受優良的家庭教育及寫作訓練。不少士紳家庭鼓勵女性寫作,又協助推動其著述之流傳,也會因她們的才華而感到光榮。女性運用自己的力量撰寫「個人生活體驗」,不但記錄了作者的遊歷及思想,也藉此促進她們在「家庭中及社會上人際關係之溝通與往來」。才媛「在家主持家庭運作」,而「在外廣結人緣」,實在「才藝出眾」。
 
在這樣的前提下,明清才女獲得更多的空間思考兩性角色的社會期許,例如論者就強調女性作家的「傳世慾望」,並指出女性創作中的自敘部分,往往透露其家庭生活及朋友交遊,以及她們怎樣透過人際關係而建立自我的身份認同。其實,閨秀以男性親人作為觀察對象所表達的性別期許,相關內容也較為豐富。同時,建基於才媛的家庭背景,她們體會到維持家族聲譽的重要性,因而甚為渴望族中男性聽取她們的意見及重視男性責任和榮譽。細閱多種女性文本,我們可清晰地得知這些人際溝通及女性對於各種男性角色的不同想法。
 
母親盼望兒子在人生中的不同階段也謹記「丈夫」人格的維繫,可見她們肩負家族傳承的重大責任。她們時刻訓示兒子重視「先德」及「父志」的承繼,表明了女性亦藉著對兒子的人格教育希望把「自己寫入這個家族的歷史之中」。若果兒子他日可以成為社會上的楷模,母親亦將可得到廣泛的認同,這些人格訓示便成為後世仿傚的珍貴經驗。她們嚴謹地參與制定兒子的行為規範,為家族的發展作出奉獻,也期盼後輩將這套人格教育加以承傳。母親也了解言傳身教的影響力,因此她們常常以歷史上賢母之事例從而自我督促,如「我無孟母三遷德」、「我非孟氏賢,母教成三徙」和「我愧孟母賢,明信以買肉。又愧歐陽母,畫荻書滿幅」等自述,就是她們自我激勵的印證,並不是對自己毫無要求,草草了事。其實,母子均努力地履行各自的角色期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9
    $309
  2. 新書
    79
    $356
  3. 新書
    79
    $356
  4. 新書
    79
    $356
  5. 新書
    83
    $374
  6. 新書
    85
    $383
  7. 新書
    88
    $396
  8. 新書
    9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