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生自己設計(好禮新裝版)

第三人生自己設計(好禮新裝版)
定價:330
NT $ 179 ~ 675
  • 作者:張芳玲
  • 出版社:太雅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05-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363189
  • ISBN13:9789863363187
  • 裝訂:平裝 / 224頁 / 17 x 22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不做決定的人,是沒有東西可以引導他的;而做決定的人,通常十年後,你會看見當初那個決定,怎樣引導他走過這十年。本書在首版推出後兩年,以最新面貌與讀者見面

  《第三人生自己設計》是第一本探討50歲後,人生該怎樣設計?作者張芳玲用一個非虛構的未來,而是真實的進行式未來,對第三人生的工作、居住條件、人際關係、自我成長、家庭修復、自我心靈照顧六大方面,提出完整的建言。近年在媒體被熱烈討論的「變老」議題,在這本書中獲得最大的整合,並且字裡行間充滿張芳玲個人化的情感與見地。

  張芳玲說:今天我們無法拿父母、祖父母成為我們快樂老去的教科本,我們需要自己來確立未來六十後、七十後的新身分,找到全新的人生目標,和獲得如晨光明淨的感受。這對於正處於第三人生,或是還在第二人生的人一樣重要,因為第三人生不可能會跟第二人生毫無瓜葛,而是接軌的、有延續性的,但不再是一樣的道路。  

本書重點

  1.保持一份快樂又有彈性的工作


  中年人的快樂跟收入、健康、社經地位、生活自主權、親密關係、心智成熟度有關;怎樣延續這所有條件到終老,關鍵答案之一是:在第三人生,保持一份可以樂在其 中的工作。

  未來,無所謂的退休年齡,新一代的老人,追求的是活在意義中的人生!所以,對今天還在工作的六十後,只要大方向明確,加上社會整體經濟環境穩定的話,他應該會很高興自己變老,因為他有足夠的成熟度面對未來,智慧也與日俱增。

  2.新家人關係

  單身中高齡增加與生育率不斷下滑的結果,促使「家人」的概念,扣除真正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和視如己出的寵物之外,將會增加互助與契約型人際關係,以及可愛又體 貼的機器人。未來的高齡社會,看重的是群體互助,你沒有孤僻的本錢。
 
  3.六十歲重新決定居所


  而「銀髮居住革命」列車正在啟動,市場就是針對我們這一群明顯在變老的人。六十歲時你還有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重新考慮你老後的家應該在哪裡吧!這個商機,已經把中高齡社區弄到很像聖誕大餐的菜單了。讓你對老無感、對醫療安心、保證你社交活躍……我不得不建議你,要不要先看一下菜單?
 
  4.未來的共居互助住宅

  日本聖蹟共居、歐洲的青銀共居、德國的老人同居.…..已經引起台灣有志之士的仿效,最新消息是新北市已經選定一些小樓房,要跟建築設計人才合作,修整成為青銀共居、互助的實驗品。你可以參考這些模式,找好你準備共居的人!
 
  5.交往高低年齡的朋友

  擁有不同年紀的朋友,在我們邁向熟年的過程,會帶來很多樂趣。你只需要提高好奇心,樂意跟自己很不一樣的族群往來,就可以辦到。這樣的人際關係,優點多到數不清。年齡層次多,代表你可以有多樣化角色,而他們也各扮演不同角色,在你的生活上支持你。
 
  6.親情修和不留遺憾

  年紀越大,你會越來越在意這些:恩情,來得及說謝謝。內疚,來得及請求原諒。

  負傷,來得及原諒對方。愛,來得及從嘴裡說出來。
 
  7.永遠不再否定自己

  你的第二人生,決定著第三人生劇本要怎樣演!

  但我指的不是你的成績單,而是你用什麼眼光去看自己的過去。

  苛責與懊悔,只有極少時刻是有益的;只有不斷肯定自我的眼光,能幫助我們找到可以繼續堅持,和決定放棄的事物,路就是這樣生出來的。
 
  8.每日十五分鐘照顧心靈


  ※作者提供了三種方法,可以幫助你每日安靜十五分鐘,照顧自己的心靈。另外,作者以靈修的角度,提供十五分鐘「每日省察」的步驟。
 
  第三人生,生理上追求最大自理程度,心靈的健康指標則是:孤寂感降低。為避免孤寂感,我們可以有很多對策,包括:住對地區、樂意與人互動、保持一份彈性工作。但是你用了所有對策,不表示你就不會孤寂。

  請花時間照顧你的心吧,心靈城堡裡都是獨居者,做自己最忠誠的朋友,好好照顧城堡吧!
 
  【精采附錄:50+人生現場】


  作者延續前作《遇見未來的自己》,過去一年來,走訪日本九十九歲的吉澤久子、在石見銀山創辦「群言堂」品牌與「他鄉阿部家」民宿的松場登美、在台灣新竹帶動小家庭組合小村子的高雅雪、在竹山推廣森林益康的賴美伶女士等等,精采萬分的報導,以及作家張芳玲深刻的引伸,預期對讀者將帶來對人生看法的衝擊。
 
  【特別收錄】


  曾獲總統頒發「農業和平獎」,今年九十歲的謝順景先生,為文〈我們家的後院大安森林公園—從慢跑到扶著輪椅走的23年公園散策紀錄〉,有細膩的景物觀察,和公園內人與人之間互動的趣事。

各方推薦

  王瑜君/暖暖客廳|NN15創辦人
  余尚儒/台東聖母醫院居家醫療主治醫師
  陳銘驤/國際說故事人 胖叔叔
  馮 燕/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
  黃揚名/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創辦人
  楊力州/紀錄片導演
  楊寧茵/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
  蔡欣潔/80後人生設計研究家  
  劉毓秀/台大外文系教授
  鴻 鴻/詩人

  (按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芳玲


  〈熟年優雅學院〉總監,規畫一系列的書籍出版。自2014年起三年內,她舉辦過六場活動,巡迴全省演講超過三十場,她的熱情與積極,引起台灣媒體與文化界前仆後繼,投入經營以中年、熟年美好生活為主要訴求的媒體平台。〈熟年優雅學院〉的影響力,已經成功地促使台灣人,意識到五十後人生需要提早設計,並重新思考熟年生活,如何活出意義。

  張芳玲主張中年人有三件事情最重要:積存親情與友情,整頓內心的欲望、保持夢想力。目前投入熟年人生設計、家庭關係、中年生活風格等議題,從事寫作與研究。

  自1997年起至今,任職「太雅出版社」總編輯,專長是企劃、寫作、認識人才和做白日夢。著有:《遇見未來的自己》、《第三人生自己設計》

 
 

目錄

〈寫在前面〉每個人都會變老,差別在:誰有想法和行動?
 
第一章  做一份彈性又快樂的工作終老

四十歲必須思考,五十歲你必須行動
四十後的你跟第三人生的關係
五十歲後,你必須創造工作,而非找工作
慢沒有關係,做你自己是最重要
家庭主婦的中年,很有創意的新開始
另類,是中年人夢想的共同特徵
不論什麼年紀,保持你是學徒、實踐者,也是大師
 
50+人生現場
(1)復古創新、與大地共存:松場登美與石見銀山生活文化研究所
(2)療癒之森,第三人生的勇士賴美伶
(3)旅途中,找到自己答案的陌生旅客
 
第二章  未來的家?新家人關係和居住創新
全世界都在設計,你老之後的家
- 跟大學生一起住,保證有人聊天和教科技產品使用法。
- 退休人士與校園合作的共學新型態社區。
-共生與互助系統完善的中高齡之城
-健康與亞健康銀髮共居住宅
-青銀共居將會是看得見的創舉
-讓社區管委會,就地改造高齡居住條件
-交換、代管與反向房貸
離塵世多遠,才叫做你的幸福
讓復刻三代同堂成為可能的夢
 
50+人生現場
從開放一個村子到開放你自己
 
第三章  你需要高年級和低年級的朋友
你有很多關係網,不表示當中有愛
隨緣,天涯何處無真心朋友
二十歲到九十歲,都是你可以交的朋友
關係盤點見真章:緊急聯絡人名單
共學成長團體,請及早參加一個
 
50+人生現場
(1)如沐春風的吉澤久子—人生每一站,她都走過了
(2)跨世代一起工作,是活力的湧泉
— 石見銀山文化研究所的青年群像
 
第四章  不是只有你痛,親人修合之路
血緣關係裂痕,是靈魂裡面的破傷
─ 很多家庭都有一位浪子,還有等他回頭的親人
睡醒後,浮現在他心中的父親
─ 八十五歲美國老哲學家,由單親母親撫養長大,臨終前憶父親
親子三人的尋根之旅
─ 失能的父親、哥哥和我,兩次的尋根之旅。
抓住看清楚的機會,再將它永遠放下
─ 四十五歲的男性,跟親生父母自我介紹
即便人走了,和好還是可能的
─ 四十九歲的女性,靠遺照跟仙逝的母親和好。
妳已經分擔那麼多年,我想足夠了
─ 一句醫治靈魂的話語,哥哥說給妹妹。
 
50+人生現場
同樣這句話,我送給了九年忠心的工作伙伴
 
第五章  時光不會平白流逝
時光不會平白流逝
說白了,真的有點年紀了
歡迎來到五十後,很棒也很美妙
成熟,讓笑與淚變成珍珠
美好的事物,無法與速度和分心共存
你沒有歲月,可以浪費在汪洋碎片中
物質幸福論
吃完再買,餘生不夠補償地球了
越早做單身規畫的人,會贏在第三人生
─ 給三十五歲後仍未婚的女性
 
第六章  照顧心靈,作自己最忠誠的朋友

念舊老地方,是一帖安心的良藥
傾訴與求助,是一個人變得更勇敢的過程
小小嗜好,讓憂慮斷電吧!
病人教會我們的事情:謙卑與負責
安靜一下,走向你的內心
每天十五分鐘,照顧你的心靈城堡
 
特別附錄
我們家的後院大安森林公園—
從慢跑到扶著輪椅走的23年公園散策紀錄
文/謝順景
 

內容連載

第一章第二篇
〈四十後的你跟第三人生的關係〉


第三人生的意思,指從成年滑進人生總結前的25年,
現在不是問:退休後你要做什麼?
而是問:你的餘生要怎樣活?
這包括做什麼事、以什麼身分、成為怎樣的人。
打算退而不休的人,明白第三人生的要素,
而40歲還感到茫然的人,就真的令人捏把冷汗了。
 
(內文)

「你能不能告訴三十歲的人,到底要怎樣活,好預備迎接四十歲?你知道嗎,我今年竟然要滿四十歲了,然後我好慌,我不知道我到底在幹什麼,怎麼就這樣子來到四十,我還在找未來方向,可是,都已經四十了啊!」這句話出於相當親近的朋友珍珍口中。當下,我一時無法回神,畢竟四十出頭歲,已經離我有點遙遠。那時我在幹嘛?就是一路很認真地工作和做社會服務,然後就到這裡了。但是我細數身邊的四十代,這些曾經在太雅工作過的年輕人,後來離開的,以及小我十歲以上,多年一起聚會的教友。我才發現,我身邊四十代的,跟五十代的人口一樣多。然後,我不禁有點憂心,是的,四十代的人像珍珍這樣,還在找方向的居多,已經安穩下來,或說知道未來二十年要做什麼的人,扣除掉老師、公務員、保險業務、醫療專業之外,好多人是茫然的。

接著我要介紹這個滿新的字眼:Third Act 第三人生。推動第三人生的愛爾蘭成人教育學家愛德華‧凱利(Edward Kelly)並沒有絕對說幾歲開始是第三人生,他用一種很豐富的意涵說明她。  

過去一百年間,人類的壽命延長了三十年,意思是我們的先祖在五十歲之後會面臨死亡,但是今日活到八十歲是很平常的事情。一百年前的人,人生演到第二幕就結束—— 出生到成年,成年到成家、養育孩子直到他們獨立。現在呢?我們演完第二幕,還有第三幕,過去先祖沒有好好示範這段人生,而我們祖父、父親可能壽命延長了,但是他們的老人生活已不適用於未來,所以我們就得自己設計了!

愛德華教授用幼年期、成年期到總結期,來定義這三段人生,而非用年齡數字來界定。但是從愛德華‧凱利說這句:「當我還有二十五年可以活,我要做什麼?」以各國相去不遠的平均餘命推算,他指的是五十五歲附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4
    $179
  2. 二手書
    58
    $190
  3. 二手書
    7
    $230
  4. 二手書
    75
    $248
  5. 新書
    79
    $261
  6. 新書
    79
    $261
  7. 新書
    79
    $261
  8. 新書
    79
    $261
  9. 新書
    79
    $261
  10. 新書
    88
    $290
  11. 新書
    9
    $297
  12. 新書
    9
    $297
  13. 新書
    93
    $306
  14. 新書
    $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