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規劃讓生活更美好:理念篇

城鄉規劃讓生活更美好:理念篇
定價:550
NT $ 150 ~ 550
  • 作者:韓乾
  • 出版社:五南
  • 出版日期:2019-05-1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7632920
  • ISBN13:9789577632920
  • 裝訂:平裝 / 408頁 / 17 x 23 x 2.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國寶級城鄉規劃大師的集大成✮

  以台灣在地觀察與城鄉規劃的經典理論作對話,本書是作者對這片土地最溫柔的告白,知識豐富又富含洞見。

  許多社會、經濟、環境與健康疾病問題,直接關聯到我們如何建造和管理我們生活的社區與城市。

  我們在城鄉規劃上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忽視那些難以用經濟價值衡量的土地,有多麼價值連城。

  城市的每一個罅隙,都可能隱藏著一個可供再利用的故事或潛力,成為一種新式的都市資產。從更廣義的城市經濟、社會和政治角度看,我們可以從文化資產發展出經濟利益。我們甚至可以從顏色、聲音、氣味,到看起來是什麼樣子,來看一個城市的文化。城市有如一個具有延展性的工藝品,讓人覺得是有性格、有感情的有機體,而不是一部生硬呆板的機器。

  如果讓你閉上眼睛冥想,你能看見二十五年,甚至五十年後人們的城鄉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嗎?

  本書重點不在於介紹與探討有關城鄉土地使用規劃與管制的政策、法規、方法與技術,而在於培養學生與從事實際工作的朋友,以及有志趣從事城鄉規劃或設計的朋友,有關城鄉土地使用規劃的基本思想、理念與作為。因為政策、法規、方法與技術會隨著時間改變。而思想與理念是傳之久遠的。

  作者近期正全力著手本書系列作:《城鄉規劃讓生活更美好:實踐篇》的書寫,敬請期待,實踐讓城鄉規劃更完整!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韓乾


  學歷: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資源經濟學博士

  經歷:
  逢甲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主任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教授
  東海大學景觀系兼任教授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交換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交換教授
  南京農業大學訪問教授及兼任教授
  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兼任教授
  政治大學客座副教授
  歷任考試院典試委員
  土地估價學會理事長
  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委員
  浙江大學訪問教授
  東北農學大學訪問教授
  北京大學訪問教授

  著作: 《土地資源環境經濟學》、《研究方法原理》

  翻譯:《都市土地經濟學》   

  審定:《研究設計與社會量測》
 
 

目錄

推薦序:高承恕
推薦序:李秉乾
推薦序:賴世剛
推薦序:劉廣珠
推薦序:莊睦雄 
作者序

第一章    善待土地,是城鄉規劃的第一步
我們必須把人造環境與自然環境看作是一個整體的系統。

第二章   你知道城市是如何形成的嗎?
城市的功能是什麼?城市要達成的目的是什麼?

第三章 這些是我們需要城鄉規劃的理由
規劃的重點不在於發展出一套樣版式的規劃程序模式,而是在於先培養一個理想的規劃理念與願景。

第四章    回首來時路,那些改變城市的人與他們的思想
一個人所擁有的想像力,終將能夠改變歷史。

第五章   珍雅各讓你的生活更美好
她的規劃理念與原則,並不是基於什麼高深的規劃理論,而是根據她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所體會到的城市經驗。

第六章 城市文化,那些藏在磚牆與街角的故事
文化讓我們知道我們是誰,包括我們整體的信仰、態度與習慣。通俗一點說,是如何過日子、飲食、表現感情、在都市地區的行為。

第七章 原來土地與環境也講究倫理呀!
土地倫理就是當你做一件事情時,能夠保持生物界的完整、穩定和美,就對了,否則就錯了。

第八章 原來城市也要呼吸
開放空間並不是為了建築物而存在的,它本身就是一個建築物,只是沒有頂蓋罷了。周邊的建築物是提供給在開放空間活動的人,遮風避雨及取暖的設施。

第九章 未來城市規劃要有什麼新點子?
新都市主義的基本原則,在於告訴我們,應該如何過我們的都市生活,如何把城市的硬體設計,和社會的目標、社區意識聯接起來,提供另一種生活方式。

第十章 氣候變遷下的明日城市
我們傳統的都市規劃做法,是用工程的方式使單一元素最佳化,並不注意它與整體系統中其他元素之間的關係。
 
 



  在多年教授「土地使用規劃」課程的過程中,體會到傳授正確的思想與理念,遠比教授學生一些方法與技術更為重要。正如耶魯大學校長理查·萊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所說:「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所以本書不在於介紹與探討有關城鄉土地使用規劃與管制的政策、法規、方法與技術,而在於培養學生與從事實際工作的朋友,以及有志趣從事城鄉規劃或設計的朋友,有關城鄉土地使用規劃的基本思想、理念與作為。因為政策、法規、方法與技術是會隨著時間改變的。而思想、理念與作為是規劃的基礎,是會傳之久遠的。

  規劃的重點不在於發展出一套樣版式的規劃程序模式,而是在於先培養出一個理想的規劃理念與願景。如果讓你閉上眼睛冥想,你能看見二十五年,甚至五十年後人們的城鄉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嗎?我們現在的城鄉成長與發展的樣子,和人們的生活型態與環境,正是受到書中諸多現代城鄉規劃先驅思想家的規劃理念影響的結果。

  因此作者循著這個理念,蒐集現代先驅,以及當代城鄉土地使用規劃思想家的規劃理念與模式。摘取其精義,一方面做為教材,一方面集結成書。學海浩瀚,作者才疏學淺,本書僅能介紹其中萬分之一。不過,仍然期望能讓讀者,無論是學生、從事實際專業工作的朋友,或者有興趣從事城鄉規劃或設計的朋友,重溫這些城鄉規劃、土地資源管理、環境規劃的理念。未來無論是在都市或鄉村地區,都能營造城鄉生活環境的良好素質,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說:「If you would not be forgotten, as soon as you are dead, either write things worth reading, or do things worth writing.(如果你不想死後被人遺忘,最好就寫些值得閱讀的東西,要麼就做一些值得書寫的事情)」 自勉之。
 
韓 乾
2019/5
 

內容連載

第六章   節錄

柏林花了二十年的時間,慢慢從老紋理中培養出新的枝枒,它除了恢復舊有的歷史建築,也加入了一些新的城市元素。因此台灣知名建築師姚仁喜曾這樣形容它:「柏林是用老的紋理長出來的新東西,看得到最前端的東西,也有古老、歷史的東西。」不僅如此,柏林的傳統建築有一特色,就是庭院。台北駐德國辦事處經濟組組長邱一徹就觀察到,柏林市的房子不是大堆頭的建築,而是由一個個四方型的房屋群組成,房屋群之間以庭院來隔離。這樣的好處是既通風又採光,中庭還可作遊憩之用,一舉數得。

除了恢復許多老建築舊觀外,「迎向未來、擁抱世界」也是柏林重建的另一個主軸。統一後的柏林,由於過去緊挨著圍牆兩邊與東柏林衣一帶有許多空地。柏林在城市中的空地利用上,大多是邀請世界建築大師來參與投標,近二十年來已經留下許多知名建築。例如:現在柏林的中央火車站、總理府、國會議員辦公廳、新力(Sony)廣場等,每一棟都經過國際競標,都已舉世聞名。不過,原則是想蓋高樓,一定要有公園、綠地,符合綠色生態,最好不用開車就能在裡面上班與生活。在柏林市區到處都有人販售《1989年後百棟柏林最佳新建築導覽手冊》,並有專門的新建築導覽圖,可見柏林新建築的魅力。

柏林能在腐朽中創造出全新的風貌,主要是它在都市更新中建立了一些典範:首先它把國會大廈、總理府、中央車站等等重要的行政樞紐與地標,透過規劃把它們與周遭環境相結合,創造出一個嶄新而廣大的公共空間。第二則是它把休閒中心與商、辦、弄、區結合在一起,例如:把波次坦廣場與鄰近的新力中心重新規劃,整合成為一個綜合型的商業、休閒、娛樂商圈。再來就是藉由歷史建築,加上新建築的建築景觀風貌,成為柏林的城市面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7
    $150
  2. 新書
    32
    $176
  3. 二手書
    71
    $390
  4. 新書
    9
    $495
  5. 新書
    9
    $495
  6. 新書
    9
    $495
  7. 新書
    95
    $523
  8. 新書
    95
    $523
  9. 新書
    95
    $523
  10. 新書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