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的基本:明確丶適時丶精準丶長遠,高績效工作的70個原則

判斷的基本:明確丶適時丶精準丶長遠,高績效工作的70個原則
定價:360
NT $ 239 ~ 522
  • 作者:鳥原隆志
  • 譯者:林冠汾
  • 出版社:日出出版
  • 出版日期:2019-06-1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727891
  • ISBN13:9789869727891
  • 裝訂: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判斷力,學校沒教,公司、上司也不會告訴你,
卻是高績效工作的關鍵核心!

  判斷力,職場最重要的辦事能力
  「該怎麼做才好?」
  當你面臨必須下決定時,
  希望短時間內就做出正確的判斷、
  完美並快速地解決問題嗎?
  一切就要看你有沒有「判斷的基本功」


  不論是哪一種行業,工作上都必須面臨各種不同狀況的判斷,工作能力強的人會先思考「判斷時絕對要遵守哪些基本原則」,再對症下藥處理問題,才能高績效順利完成工作。

  日本頂尖企管顧問鳥原隆志提出養成判斷力的3種迷思、5個能夠、70條原則:

  3個迷思:
  ‧因為缺乏自信或擔心做錯挨罵,所以「不想做判斷」?
  ‧努力做判斷,但老是抓不到重點或是方向不對,所以「判斷總是失誤連連」?
  ‧一面想做判斷、另一方面又擔心惹出麻煩想逃避,所以陷入「判斷搖擺不定」的苦惱?

  5個能夠:
  
能夠明確做出判斷、能夠在適當時候做出判斷、能夠精準判斷、能夠以中長期眼光縱觀俯視整體,再做出判斷、能夠在判斷時樂在其中

  70條原則:
  五秒法則:時間花得多不一定好?
  判斷的主軸:每件事都很重要?
  知會的重要:據實以報對嗎?
  暫時退出:發生錯誤時該力求狂瀾嗎?
  杯麵鐵則:訂出步驟和標準的好處是什麼?
  果醬法則:選項多真的好嗎?
  海因利奇法則:一件事情讓你心頭一驚,代表什麼?
  ……

  判斷力也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在工作中你可能從未出過大問題,但其實不少判斷習慣都隱藏著致命的危機點:

  ‧不過是一點小錯,而且主管沒發現:「我不想和主管報告後被罵。」
  ‧經驗多了就沒問題:「只要累積越多經驗,判斷能力就會越好。」
  ‧截止時間還長:「反正還有時間,最後再來決定吧。」
  ‧是分析原因還是抒發個人感想:「只是恰巧發生。」、「都是因為注意力不足。」
  ‧預料外的事都是別人的事:「等真的發生後再來思考也不遲,總有辦法解決。」

  以上這些判斷習慣對你我來說絕對不陌生,本書能幫助你重新認識判斷力、破除判斷的迷思,避開誤區,養成更精準的判斷習慣。

  判斷力如果沒有時時鍛鍊,一旦到了緊要關頭,就無法有效發揮。為了避免判斷力生鏽卡住,時時應用判斷力的70個原則,解決工作問題自然事半功倍!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鳥原隆志


  籃中演練研究所負責人。日本商業暢銷書作者。曾任職日本大型超市「大榮」,累積銷售及企劃部門的工作經驗後,以分店指導員身分統籌管理十家分店,並從事指導店長、解決問題等業務。於升遷考試時接觸到籃中演練後,展開相關研究及演練。他的籃中演練研究所培育人數超過15,000人以上。著作包括《這些事,當上主管才學就太慢了》、《二十年後的我,會在哪裡?》、《TOP 6%成功者都在實踐的貪心工作術》、《行動前思考5秒,擺脫費力又瞎忙的職場囧日子》等40本作品,累積銷售本數達50萬冊以上。

  鳥原隆志個人部落格:ameblo.jp/inbasket55/
  株式會社籃中演練研究所官網:www.inbasket.co.jp

譯者簡介

林冠汾


  台中人。日本駒澤大學經營學科畢業,曾任日商祕書、專業文件翻譯、補習班講師。目前為自由譯者,專事筆譯及口譯工作。譯作有《為什麼麥可要穿白襪子?:36個與眾不同的反轉思考術!》、《回憶當鋪》、《狼與辛香料》、《不被謠言殺死的50個醫學正解》、《一屋子美好:甲斐嚴選!61項雜貨迷一定要擁有的食、衣、住定番品》、《期待您大駕光臨 老街和菓子店栗丸堂》等。
 
 

目錄

引言╱正向思考的判斷力
01.好判斷的本質:「渴望」>「閃避」
02.判斷的類型:我應該改掉什麼樣的習慣
03.五秒法則:並非時間花得久,就可以做出好判斷
04.顧客觀點:只要客觀看待事物,自然就會「懂得為對方著想」
05.推想:試著懷疑,去否定「做不到」
06.身為領導者的判斷:把判斷分類成七大盒
07.高階主管的含意:抱持「我要去執行」的意識

Part1╱判斷的基本原則
.思考時不偷懶=重視流程
08.重視流程:懂得做出好判斷的人,都會照著步驟行事
09.決定流程:該走怎麼樣的路徑,就怎麼走
10.看不見的問題:不要只拘泥於「看得見的問題」
11.常規:千萬不要忽視「前提」
12.「做決定」的樹狀圖:還有沒有其他選項
13.時間的經過與結果:要擁有「短期」和「中長期」兩種眼光
.果決=排除干擾物
14.時間限制:讓自己有「割捨的勇氣」
15.優先順序:懂得做「判斷之前的判斷」
16.判斷的主軸:具體定出「重要性的高低」
17.帕列托法則:看清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兩成」
18.檢傷分類:定出「不需要做的事項」
19.灰色地帶:把心思花費在一時無法做決定、卻應該深思熟慮的事情上
.降低不明確性=風險管理
20.「自以為」的風險:說不定情況已經有所改變
21.「資訊來源」的風險:那是千真萬確的資訊嗎1
22.「定性資訊」的風險:那是千真萬確的資訊嗎2
23.為了明日的糧食:閃避風險會害人無法做出判斷
24.海因利奇法則:不要忽視讓你心頭一驚的經驗
.掌握自我的類型=偏誤檢查
25.主觀的陷阱:不要依自己的喜惡和期望來行動
26.成見與妥協:不要妄下斷語,但也不要讓步
27.偏誤:掌握自我判斷的偏差
28.出乎預料的回答:對方的思考方式不會和自己一樣
29.經驗的正負面影響:不斷更新腦袋裡的選項
30.團體迷思的陷阱:大家一起做決定就什麼都不怕嗎?這當中是有陷阱的!
.不拖拉=採取行動
31.艾米特法則:往後拖延只會讓人必須付出兩倍以上的勞力
32.快速成形:告訴自己「凡事都可以重新來過」
33.角色扮演:實際演一場做判斷的戲碼
34.回顧:不讓自己白白失敗

Part2╱各種狀況下的判斷確認項目
.緊急時
35.機師訓練法:專注於「做得到的事情」
36.預防恐慌:說出能讓自己「保持平常心」的話
37.「知會」的重要性:據實以報
38.有附加條件的判斷:發出緊急指示時,不忘附加明確的條件
39.恢復必要功能:採取適當的應急措施
40.洞察力:預測「未來有可能發生什麼事」
41.分析原因與預防復發:勿忘二次應對
42.緊急狀況應對手冊:做好準備以防患未然
.失誤時
43.讓受害降到最低:不該「掩飾傷口」,而是要「不讓傷口擴大」
44.信用存款:謊言會化為「一百倍的傷害」
45.改變做法:既然主動出擊無效,試著退一步看看
46.暫時退出:不拖泥帶水,告訴自己「還有下一次的機會」
47.隨它去效應:比賽結束前,都不算是結束
.擬訂計畫時
48.戰略與戰術:想出讓自己一直處於優勢的方法
49.剪刀石頭布理論:讓成長循環持續運轉
50.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不把效率和效果混為一談
51.成長曲線法則:掌握「生命週期」
52.過度評價:別把「恰巧」誤當成「實力」
53.破壞者登場:現在對抗的對象並非真正的敵人
.展開新事物時
54.社會認同的原理:拋開「我要和大家一樣」的想法
55.想出好點子的方法:試著不照「常理」出牌
56.市場性:不把願望和需求混為一談
57.期望值:讓「可能性」化為數字來做比較
.「停止」、「捨棄」
58.取捨的選擇:想要有所得,就必須有所失
59.品項一進一出:「展開」之前,先決定「停止」
60.排除情感的投入:當自己是諮詢顧問來思考
61.沉沒成本:「怕浪費」會讓人掉入陷阱

Part3╱提升團隊的判斷力
.建立容易判斷的架構
62.杯麵鐵律:訂定「步驟」和「標準」
63.果醬法則:不提供過多的選項
64.比較的優勢:讓團隊成員專攻各自擅長之處
65.投資與回報:學會懂得做出「交給別人去做」的判斷
.幫助他人做出正向的判斷
66.自發性:讓對方覺得「這是我做出的判斷」
67.傳達的方式:讓對方產生積極工作的心態
68.AIDMA原則:讓對方產生興趣,促使對方採取行動
69.專案化:清楚地讓對方知道「這是他的工作」
70.蘭斯法則:沒發生問題的地方就別多嘴干涉

 
 

前言

  你認為讓自己的工作順利進行,什麼最重要?
  知識、經驗、努力、人際關係、執行力、效率、大局觀……
  相信大家一定能夠舉出各種重點,但如果要我回答,我會說是「判斷力」。

  「該怎麼做才好?」當面臨必須做出抉擇時,是否能準確做出判斷?不論你有多麼博學多聞、經驗有多麼豐富,或有多麼努力向上,若是不懂得判斷,就無法順利進行工作。

  那麼,請問大家有沒有學過「判斷的方法」?
  生活中有甘有苦,這一切都是我們判斷的結果。
  包含在無意識之下做出的判斷,我們所有的行動都會受到判斷的影響。這正是所謂的「因果關係」。
  在學校讀書時,有哪一堂課會教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有好的判斷力?
  出社會後,或許公司的前輩和主管會示範給我們看,但他們會系統化地傳授判斷的方法給我們嗎?
  答案是「不會」。不論是學校或公司,都不會確實教導我們判斷的方法。至少在日本,一般都沒有與判斷相關的課程。
  然而,我們躲避不了判斷。

  在工作上,判斷能力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成果和評價。不過,工作上有許多判斷都不會太有趣。很多人會因為「缺乏自信」或「擔心做錯會挨罵」,而產生「我才不想做什麼判斷」的心態。有這種心態的人也會因此越來越沒有判斷力。

  不過,如果是大家口中說的工作能力強的人,就會反過來思考。他們不會以「我才不想做什麼判斷」當藉口來逃避,而是會排除「做判斷的痛苦」,設法營造出容易做判斷的狀況。他們會讓自己走向「正面思考的判斷」。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營造出容易做判斷的狀況,讓自己以正面思考來做判斷?這正是本書的主題。

  工作上必須面臨各式各樣的判斷,依工作內容不同也會有所差異。不過,判斷的基本原則大致相同。不論是哪一種行業,工作能力強的人會先思考判斷時絕對要遵守哪些基本原則,再對症下藥處理問題。

  這群人會一步一步地接近理想的工作方式,做到「高工作效率」、「不失誤」,以及「懂得為對方著想」這三點。
  本書以「懂得做出判斷的人」為目標,指的就是做得到下列事項的人:
  .能明確做出判斷。
  .可以在適當的時間點做出判斷。
  .高準確性的判斷。
  .能以中長期的長遠眼光縱觀整體再做判斷。
  .能夠在判斷時享受其中樂趣。

  接下來我將為大家說明何謂準確的判斷方法,但在此之前,請容我先從另一個不同的觀點談一談判斷。

  據說在不久的將來,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將深入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有識之士當中,有人主張在未來的時代,AI或機器人等將取代我們,做多數原本由人類在做的事情。

  我也深感認同。當機器變得越來越人性化時,或許就能取代我們做很多事。

  人們的擔憂也持續升溫中。大家心想:「這麼一來,人類的工作不就都被AI搶光光,那怎麼得了!」如果是下象棋或圍棋,AI肯定比人類更厲害,公司的多項業務想必也會交給AI來處理,更有可能得到好結果。

  在肩負判斷工作的主管當中,其實有很多人期望看見這樣的未來。

  我的工作是以大企業的管理階層為對象進行授課,所以我會研究判斷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模式。在接受委託之下,我會利用一種叫「籃中演練」的工具,進行以判斷力為主軸的技能培育訓練,協助企業培育如組長等年輕世代的幹部。一路來,接受過籃中演練的對象超過一萬五千人。

  培訓期間內,我曾問過有誰是抱著「可以的話,我還真不想做判斷」的心態,結果有超過八成以上的組長舉手。很多人覺得做判斷是一件苦差事,可以的話,他們不想自己做判斷。

  原因就在於「害怕失敗」。倘若在工作上做出錯誤的判斷,會害自己被扣分,所以在判斷時當然要謹慎。可是,就算謹慎做出判斷,也無法保證一定可以得到好結果。所以,很多人就會產生「希望可以不要承擔判斷責任」的心態,而這或許是身為組織的「公司」必須面對的宿命。

  也就是說,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不做判斷的人日趨增加。如此一來,「懂得做出判斷的人」的存在十分珍貴,且越來越有價值。
  回到原本的話題上,一個不曾學過判斷方法的人,他是如何擁有所謂的判斷力?

  答案是「自我反省」。做出判斷後,卻發生不樂見的事,那麼當初為什麼會做出如此的判斷?擁有判斷力的人會像這樣自我反省,並思考出不會重蹈覆轍的方法。覺察到自我傾向的人,就能夠不斷提升判斷力。

  意思就是,他們的判斷力是藉由累積經驗來提升的。
  在磨練判斷力上,自我反省是不可或缺的動作。如果再好好牢記本書提出的判斷基本原則,自我反省的效果勢必得以倍增。
  我在此衷心期盼大家可以成為懂得做出判斷的人,不論在面對工作或私人生活,都能夠享受判斷的樂趣。
 
 

內容連載

01.好判斷的本質:「渴望」>「閃避」
 
劈頭就看到「本質」兩字,或許已經有人皺起眉頭了吧?
 
不過,只要能夠理解「何謂判斷」,做起判斷就會變得容易,所以我們還是一開始就先好好來思考這個問題。
 
何謂判斷?
 
我絕對沒有要藉由本書進行學術分析或做什麼論述。我用一個極其簡單的說法來說明何謂判斷。
 
「渴不渴望?討不討厭?」
 
舉例來說,在忙碌的生活中,人們會渴望申請年假去旅行。
 
以這個例子來說,就是「渴望放假」。這時會思考要怎麼請假,並做出判斷。
 
這屬於「正面判斷」。
 
再舉另一個例子。
 
你在工作上出了差錯,只要不說出來,有可能不會被主管察覺。
 
「我不想和主管報告後挨罵耶。」這狀況就是「討厭挨罵」。
 
這屬於「負面判斷」。
 
也就是說,判斷可分為「得到渴望事物的正面判斷」以及「閃避討厭事物的負面判斷」兩種。
 
因為在我們的判斷之中混雜著正面和負面,所以才會難以選擇其中之一而陷入苦惱。
 
比方說,「雖然想到可以改善工作的方法,但如果提議出來,搞不好反而會讓自己惹得一身麻煩事。」或者是「雖然想把工作交代給資歷較淺的員工,但萬一他搞砸了,該怎麼辦?」這類狀況當中混雜著正面和負面,所以難以立刻做出判斷。
 
如果像這樣一一整理出判斷的兩面,就能夠明確知道「自己想得到什麼?」以及「想閃避什麼?」
 
究竟這種時候應該重視正面判斷?還是應該重視負面判斷呢?
 
結論顯而易見,應該要重視正面判斷。怎麼說呢?因為如果重視負面判斷,就等於做出要閃避討厭事物的判斷。
 
如果老是做出閃避討厭事物的判斷,就無法得到渴望的事物,更不可能有機會挑戰新事物。
 
以戀愛來說,若抱著「只要不接近異性,就不會經歷失戀或麻煩事」的想法,就是負面判斷。如果是會做出正面判斷的人,就會覺得為了談一場理想的戀愛,難免會嚐到一些失敗的滋味,於是決定採取行動。
 
「沒有目標」、「沒有未來願景」的人大多傾向負面判斷。不僅如此,他們不會察覺到自己老是做出負面判斷,每天都不是朝向「渴望」,而是往「閃避討厭事物」的方向做判斷。這樣的想法不可能讓現狀變好。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電子書
    66
    $239
  2. 電子書
    66
    $239
  3. 新書
    75
    $270
  4. 新書
    79
    $284
  5. 新書
    79
    $284
  6. 新書
    79
    $284
  7. 新書
    79
    $284
  8. 新書
    79
    $284
  9. 新書
    79
    $285
  10. 新書
    85
    $306
  11. 新書
    88
    $317
  12. 新書
    88
    $317
  13. 新書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