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怎麼看?

國際關係怎麼看?
定價:280
NT $ 252
  • 作者:張家熏
  • 出版社:幸福綠光
  • 出版日期:2019-09-1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9528608
  • ISBN13:9789579528603
  • 裝訂:平裝 / 160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高橋一生飾演日本富士電視台於2018年製作的電視劇《我們是奇蹟產生的》(僕らは奇跡でできている),劇中談到有關龜兔賽跑的謎團,為什麼兔子睡著了,烏龜沒有喚醒他呢?這謎團沒有人知道,也許在烏龜的世界裡,根本沒有「競爭」這回事;又或許兔子自顧自地想證明自己很厲害,也很想要被許多人讚美,渴望被世界認可,但是卻不可能討好所有人。於是,兔子漸漸地討厭自己,對於真正想要追求的事物感到混淆,漸漸地無法與自己和平相處。在台灣的就職市場很明顯地觀察到理工科大學以上的畢業生之就職待遇比文科的還要優渥,這種發展導致部分家長或學生擔憂就讀人文社會科學後出社會處於低薪狀態,抑或乾脆投入國家考試,選擇依賴政府這條路,這或許是台灣的經濟結構面所產出的其中後果。然而,若我們從更深層面來挖掘,讀書、獲得學歷的目標其實不是賺大錢,也不是換取物質享受,大學生們往往在小考、期中考、作業、報告的過程中,養成太在意分數的習慣,卻忽略了享受做學問的過程與價值,因為大家已受競爭社會荼毒之深。

  現實主義理論所強調的相對利益(relative interest)的概念就像是零和賽局,甲方獲益(+1)卻是乙方的損益 (-1),在零和賽局中抱持著相對利益之立場,雙方是競爭且難有合作空間;小時候考完期中考後,老師在發考卷時,學生們往往除了看了自己的分數後,更想偷偷瞄一下別人的分數,如果發現周遭同學的分數都比自己高,相對地心情大好;若周遭同學分數比自己高,心情相對失落。因為多數學生從小被教育著在競爭的世界裡求生存,無論課堂學習、課後補習、才藝班、英文班,比比皆是。曾經在我開設的課程於學期終了時,有學生反映意見表示老師針對學期初加退選期間的第一次課程,給予出席率加分的作法表示非常不能接受,因為他沒有出席沒獲得加分。這也說明當我們利用理論教學將學生的價值觀導向非零和賽局、非相對利益,期許他們未來更和平、更願意融入團體與人群合作,仍有少數學子依然重視分數方面的競爭。

  對於國家間的互動,競爭往往比合作更容易發生。例如:討厭一個人比較容易,還是去愛一個人比較容易呢?普遍而言,討厭一個人是比較容易的,當你決定討厭了、恨了,你無須等候對方回應或等候對方的同意。然而,當你選擇去愛一個人時,若遲遲等不到對方回應,就形成單戀的局面了,這裡的邏輯所談論的愛,是指人們之間的戀愛關係而非慈善的大愛,因為真正的大愛是不求回報的。
 
  華茲(Kenneth Waltz)以結構的概念論述新現實主義,在國際社會因為國家力量懸殊,則有大國與小國之區別。小國可能以同盟方式對抗敵國,或以扈從( bandwagoning )方式追隨大國以對抗敵國;大國也可能結合次要敵人(與比他次強的國家同盟),一起抗衡另一個大國,我們也可說這是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的概念。國家在尋求同盟過程中,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80/20法則》是一本非常經典的書籍,除了以此法則說明創造效率之外,亦建議在拓展人際方面的經營,可將人際圈廣分為盟友、長輩、朋友三類,這裡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人際圈並無敵人這個分類選項。
   
  在國際社會中若有一個國家正在崛起或嘗試改變現狀,最容易引發「修昔底德陷阱」以及「安全困境」。在公元前五世紀修昔底德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History of Peloponnesian War》記述著希臘城邦雅典與斯巴達起初選擇合作,聯合打敗當時的波斯帝國。這場戰爭結束後竟然引發了近30年的希臘城邦之間的戰爭,史上稱之「伯羅奔尼撒戰爭」。描述希臘世界是由大小不等的城邦國家所組成的國際體系,也就是說雅典的崛起引發斯巴達與其他小城邦的恐懼,斯巴達於是增強軍事力量並與小城邦同盟,搶在新興強權崛起前先將之滅絕,最終戰爭一發不可收拾,我們稱之為「修昔底德陷阱」。
    
  我們回顧歷史,日本在19世紀末崛起,與中國發生甲午戰爭,與俄國發生日俄戰爭;20世紀德國分別兩次崛起,日本崛起,當時避免不了世界大戰。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後,雖然斯巴達戰勝雅典,兩方的元氣卻已大傷。1950年代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冷戰亦為如此,兩國不斷進行軍備競賽,鋼鐵比麵包重要,美蘇彼此間都感到非常強烈的不安全感,當一國發展軍備力量,另一國也會跟著擴張軍備以達到抗衡的境界,這樣的心理過程,稱之為「安全困境」。

本書特色

  將旅遊經驗、電影、哲學、國家性格、地緣政治以及國際政治結合分析,以淺顯易懂的文筆將讀者導入國際關係高階政治的領域,讓讀者將國家互動層次帶動到個人層次,進而體會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息息相關,並且反思個人之影響力。在後資訊腦業社會,網路資訊流氾濫的時代,民眾倘若走出臉書同溫層,正確的判斷接收的資訊,創造自己的價值,這也是包含一種重複反思到內化,然後再產出(output)的過程。讀者亦可藉由本書激發多元、開放的國際觀,超越藍綠、超越兩岸、超越統獨來看待這世界,或許當人們願意遠離舒適圈以及拓展國際觀之際,即有契機進而思辨當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下一步該怎麼做了呢。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家熏


  現職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日韓總合研究中心研究員

  服務經歷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國立高雄應用科大通識中心講師 (2008年~2011年)

  學歷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法學博士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法學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社會學系學士
 
 

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關於國家間的衝突與競爭
第二章   民粹是民主之敵?
第三章   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息息相關
第四章   伊斯蘭文化圈之世俗化挑戰
第五章   全球化世界中沒有人是局外人
第六章   洗錢天堂之美麗糖衣
第七章   經濟全球化之反思
第八章   歐盟整合後之隱憂
第九章   美國能再次偉大?
第十章   中國能和平崛起?
第十一章 中華民國的過去與未來
 
 

作者序

  多數國際關係、政治類書籍未必是適合非政治科系學生或普羅大眾閱讀的,寫作的人對於一些專有名詞呈現一種理所當然的理解,加上篇幅有限,則容易給讀者有種跳躍思考的邏輯。再者,會覺得這些國際大事都跟自己無關也是正常現象,因為我們通常只把國際政治互動的單位歸類為「只有國家」,而忽略了「個體」也可當作互動的行為者。況且,我們也只將國家、政府列為擁有「權力」的唯一單位,而忽略了「權力」有多種面向,(1)「結構性權力」,大國容易欺壓小國;在單位中的菜鳥員工容易被霸凌或派任更多工作;(2)「制度性權力」,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就要遵守國際制度的規範;學生於某大學某科系註冊之後,修滿規定之畢業學分才能獲得畢業證書,因為要合乎學校制度;(3)「強制性權力」,一個法治國家的人民闖了紅燈時,必須面臨強制罰緩,當人們遵守了紅燈時,也等於保護了自己,遵守的行為也是行使權力的一種方式。(4)「產出性權力」,全世界的非政府組織集結許多個人的公民社會力量,監督企業是否有危害環境的行為,然後再由下而上透過議題倡議形成輿論壓力使政府決策轉彎;太陽花運動集合大學生攻佔立法院,訴求政府改變ECFA簽訂的決策。也就是說,每個渺小的個人也具有行使權力的管道。
    
  到底該以什麼樣開放的世界觀看待這個世界,並且與之和平共處,這個不近完美的世界一旦陷入沒人主持公道的無政府狀態時,比拳頭大小則成為關鍵了。戰爭總是因為不同因素而一觸即發,或許這個世界本就不完美,充滿了人性的自利以及對於情勢的失算。綜觀國際政治領域我們可將知識分為三個面向:問題解決面向、規範性面向、批判性面向。現實主義、新自由制度主義不挑戰現有秩序和分配,常被歸類於問題解決面向的理論;正義論則被歸類於規範性理論或改變世界的理論。1980年代興起國際關係理論第三次大辯論,圍繞在實證主義與後實證主義之爭,實證主義之傳統是要解釋(explanation)所觀察之現象,而解釋(explanation)區分主體、客體建構客觀,相對於後實證主義則著重(understanding),以思想來代替行為研究。
    
  古典現實主義學者Hans Morganthau主張的現實主義其最高原則為避戰(avoid war),這種維持和平、審慎評估外交行為是現實主義道德的最高境界。外交決策是一門非常複雜的藝術,因此,研究國際關係主要目的在於避免衝突、戰爭,渴求長久和平,若人們能體認這個事實,或許還能治療一半以上的憂鬱症狀,而非僅僅將自身隱藏於網路世界當戳樂(troller)作為紓壓管道。 無論是個人或是國家均普遍想要成為更強大,所謂真正的強大甚至還包含了「對於壓力的反應」。所謂「國際觀」未必是指一個人地理概念很充足,亦非指一個人去過很多國家或是語文很強,「國際觀」可以這樣闡述:人們願意以開放、多元的角度來看待任何議題,並加以反思的過程。畢竟工業革命以來造就的全球化世界沒有人是局外人,人類生活於世界上,除了無盡的物質需求與科技研發較勁,人類似乎也不斷地思考自身存在的意義。
    
  賈伯斯(Steve Jobs)曾於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談到他沒有讀大學,主要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這句話勉勵年輕人,我認為(求才若渴,大智若愚)是這句話最到位的翻譯。人若自以為聰明,就像是一塊浸滿水的濕透海綿,無法再吸收多餘的水分,然而「stay foolish」這樣的笨蛋法則,或許過程中很不起眼,卻是重要的小螺絲釘。2019年,一部日劇《請勿轉台》在於闡述一種「笨蛋哲學」,笨蛋反而能從零出發,學習更多;甚至,團體中能力差的笨蛋更能有機會激發創意進而帶出其他同事、同儕的潛能,或許亦有不少人不同意這種哲學。
    
  社會現象瞬息萬變,臉書同溫層累積強大的社群能量,網路空間之對立延伸至社會族群的分裂等等諸多現象,令政府難以尋求正規管道,例如透過政黨、工會來做溝通對話。專家學者的建議已非主流,整個社會覆蓋了一種「反智現象」,同時也多了更多的情緒。因此,政府官員開始著手經營Face Book粉絲社團以及找網紅來對話、錄影訪談,一方面也創造更貼近民眾的形象。國際關係是一種動態的互動過程,許多的議題不存在固定的答案,例如「美國能再次偉大嗎?」、「中國能和平崛起嗎?」這類議題可能連川普或習近平都沒有把握。學習者若願意將所學專業理論套用在探究國際關係議題之解釋,必然能超越媒體報導的表層。若總是抱緊單一理論來解釋所有的問題及現象,由於每一種理論都有其侷限性,將容易使自己限定於狹窄的區域。例如只以平均購買力(PPP)或國內生產毛額(GDP)來評斷一國家是否強大,忽略了背後工作品質、幸福感、貧富差距、國民教育素質等等面向,則無法問對問題找答案,若PPP或GDP有增加,我們只能保守說明這個國家有進步、國力有部分提升,但未必是強國。理性的第一步就是「先看清楚問題」,因為問題往往是知識的來源。知識份子在課堂中學習了一堆子理論、典範,過程仍缺乏價值理性的反思時,同時也喪失了做學問的意義與樂趣了。但是如果在探討國際關係時完全脫離理論的依據,其結果就跟觀看政論節目沒啥兩樣了,政論節目〈關鍵時刻〉可能都比你說的精彩。
    
  曾經在多年前被問及一個問題:「你認為資訊跟知識的差別是什麼?」,猶記得當時我並沒有闡述的很完整。一般普羅大眾處理釐清「接收資訊」(information)與「創造知識」(knowledge)的差異實在不容易。盧貝松執導的電影〈露西〉(Lucy),其片名非常有意涵,露西(Lucy)是阿法南猿,是至今發現最古老的人科動物,片終一句台詞「Where is Lucy ? …I am everywhere.」,意指將Lucy(人類生命文明的本源代表)化為一個隨身碟,知識(knowledge)的傳達是永續地傳承,甚至是無所不在的。
    
  在後資訊腦業社會,網路資訊流氾濫的時代,倘若能正確的使用及判斷接收的資訊,則能進而提升至「創造自己的價值」,畢竟資訊是短暫的,而價值卻是永恆的。我認為這也是包含一種重複反思到內化,然後再產出(output)的過程。衷心期待這島上人民能夠超越藍綠、超越兩岸、超越統獨來看待這世界,或許當人們願意遠離舒適圈以及拓展國際觀之際,即有契機進而思辨當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下一步該怎麼做了呢。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