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華文戲劇漫談

當代華文戲劇漫談
定價:361
NT $ 361
  • 出版社:五南
  • 出版日期:2019-11-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0577595
  • ISBN13:9789860577594
  • 裝訂:平裝 / 320頁 / 17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講藝叢書04

  「華文戲劇」做為一個概念詞,在過去二、 三十年,整個華人戲劇圈裡面,越來越多人在使用,指的就是用華語文來創作的戲劇作品。演出與發展比較活絡的區域,大多是在亞洲,這其實跟華人移民的歷史背景發展是有關係的。隨著亞洲區域政治氣候的轉變,以及全球化跟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包括跨國家、跨領域、跨文化之間的交流合作越來越頻繁與密切,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現象只會越來越普遍。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經由這樣一本書來認識華文戲劇,透過「亞洲的在地性」,去回應「全球的跨界性」,這是現階段成為一個當代戲劇文化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文化素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于善祿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臺灣資深劇場生態觀察及戲劇評論家,相關評論廣佈於華人藝文報章媒體。主要研究領域:華文戲劇、西洋劇場史、台灣劇場史、應用劇場、戲劇美學理論。長年擔任文化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兩廳院、臺北市文化局、臺北市藝文推廣處、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等機構與單位之評審、評議、評鑑委員;臺北文學獎舞台劇本獎、全球泛華青年劇本獎,以及諸多劇團及大專院校主辦之劇本創作競賽之評審。著有《波瓦軍械庫:預演革命的受壓迫者美學》(臺北:黑眼睛文化,2007)、《臺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臺北:臺北藝術大學,遠流,2014)。

  部落格LULUSHAR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
 
 

目錄

自序

【講義與對談篇】

壹 / 概論
貳 / 南洋華僑移民的歷史經驗
2-1 華人移民史I──唐宋以前
2-2華人移民史II──元明時期
2-3華人移民史III──清代以後

參 / 鴉片戰爭後至今的臺海兩岸話劇發展概況
3-1 晚清民初的早期話劇發展(一八四〇-一九一七)
3-2 五四運動至抗戰年間的話劇發展(一九一七-一九四五)
3-3 一九五○年代至當代的中國戲劇
3-4 臺灣的現代戲劇(一九二〇年代至一九八〇年代)
3-5 一九九○年代迄今的華文戲劇

肆 / 香港戲劇
4-1 香港戲劇簡史
4-2 藝術家群像與作品簡介I:鄧樹榮
4-3 藝術家群像與作品簡介II:潘惠森
4-4 藝術家對談I:潘惠森
4-5 藝術家群像與作品簡介III:何應豐
4-6 藝術家對談II:何應豐

伍 / 澳門戲劇
5-1 澳門戲劇簡史
5-2 藝術家群像與作品簡介IV:李宇樑
5-3 藝術家群像與作品簡介V:莫兆忠

陸 / 新加坡戲劇
6-1 新加坡戲劇簡史I──抗戰以前
6-2 新加坡戲劇簡史II──戰後時期
6-3 藝術家群像與作品簡介VI:郭寶崑
6-4 藝術家對談III:郭踐虹
柒 / 總結
7-1 華文戲劇的交流現況與未來發展
7-2 總結
附錄 / 給磨課師課程學生的八封信

【觀察與評論篇】

不斷自我建構/解構的「華文戲劇」
華文戲劇的後殖民反霸文化策略
各有千秋,互有交流──記「第四屆亞洲學生戲劇匯演」
幾岸幾地的當代華文劇場
本土論述建構中的香港戲劇史基礎工程
──點評IATC「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系列三書
尋索人在劇場之存在狀態──香港劇場導演鄧樹榮
鄧樹榮戲劇工作室《熱血軀體》公開課堂觀後感
劇情綿綿無絕期——《紅顏滅諦——李宇樑長劇選》序
觀《天琴傳說》有感
蟲蟲危機的特「笑」藥──讀李宇樑《完蛋的Bug》有感
如果行動是荒謬的,那麼現實呢?
──寫在澳門青年劇團《狼狽行動》演出之前
第八屆華文戲劇節(澳門‧二〇一一)北藝大戲劇系參訪團紀行
在政治潛意識與象徵行動之間,觀看與想像新加坡當代華文戲劇
讀郭寶崑劇作
新加坡「郭寶崑國際會議」紀行見聞錄

今天的每一步,都是歷史的一部分(代跋)

參考書目
 

自序

  二〇〇二年我第一次到澳門,是去參加「第四屆華文戲劇節暨學術研討會」,會中除了發表論文,與眾多來自各地的華文戲劇研究學者交流,欣賞多齣戲劇演出作品(當時代表臺灣去演出的戲碼是屏風表演班的《徵婚啟事》,女主角由天心主演),並結識了好幾位至今仍經常保持聯繫的澳門戲劇同好(本書中提到的李宇樑、莫兆忠、李俊傑等都是),拓展不少我對華文戲劇的認知視野。

  二〇〇四年我第一次到香港,則是去參加「十年建樹(1993-2003)華文戲劇作品研討會」,這同樣是個學術性場合,不過主辦單位很用心地安排了多場創作者與研究者的對話交流,由於香港劇場各界出席參與者眾,儼然點將錄或群英會一般,奠下我日後與香港劇場密切交往的重要基礎;十五年來,我已經前往香港交流近五十次,「化零為整」地估算一下,應該在香港待了超過一年以上的時間。

  同樣在二〇〇四年,也是我第一次造訪新加坡,那是去參與「第十屆表演學國際學術研討會」(Performance Studies International #10),這個盛會就像是個跨文化的「表演研究」學術超級市場,會期短,同時開設好幾個研討室,每個時段至少都有三位發表,總計近百篇的發表報告,單是大會手冊就厚達一公分,會後還不定期地收到電子報,內容主要收集近期內全世界範圍內的「表演研究」學術動態,像是研討會、工作坊、論著出版、講座、機構求才等,讓人讚嘆這世界竟有這麼多的戲劇學術同行,不斷地在生產並促進跨文化的交流活絡。

  二〇一八年我才第一次到馬來西亞,應檳城當地團體「路人甲表演社」之邀,擔任「2018馬來西亞(亞洲)中學“崇Young”戲劇比賽」的評審之一,感受到新、馬一帶對於中學戲劇的強力推動,同時也聯想到臺灣、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在其現當代的戲劇發展過程中,中學生校園演劇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直至今日,仍有諸多的戲劇團體與教育機構,「寓教於戲」,培育不少戲劇種子。

  前後花了十六年(2002-2018),才實地造訪過港、澳、新、馬,這應該是除了臺海兩岸之外,亞洲華文戲劇活動發展較為活絡的地方;可惜我遲至近兩年才首度造訪馬來西亞,對於在地(尤其是吉隆坡、檳城)的戲劇發展狀況,尚未能有效掌握,因此在本書中,沒有辦法寫出較有見地的觀察,祈請見諒!我自當尋求更多機會,親赴當地,更廣泛地接觸戲劇演出與創作者,以及劇場生態。

  這或許和我的習慣與方法有點關係。我認為戲劇終究是現場的表演藝術,倘若僅憑影音、圖文、資料間接理解,有時仍是隔靴搔癢、緣木求魚;但偏偏港、澳、新、馬這些地方,可不像臺灣島內的表演場地,說走就走,說到就到,牽涉到更多住宿及交通的行程規劃與不貲經費,這真的是要感謝這些地方許多劇團友人的安排與邀約,讓我在自費前往之餘,也減輕了莫大的經費負擔,並增加了與當地戲劇人士接觸和觀賞演出的機會,同時也參與了許多演講、座談、評審、編審等活動。

  在這些漫遊的過程中,除了看戲和參與活動之外,有時也會盡量蒐集專書、劇本、影音光碟、節目冊、宣傳單張,並擴及閱讀相關歷史、政治、社會、文化、藝術等書籍或論文,從更廣闊的層面去理解並掌握當地的戲劇歷史及發展現況,近年更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區域交流、家國敘事、身分認同、現實再現等,並促使我從二〇〇七年左右開始,在系上的大學部和研究所開設若干相關的課程,如:「香港劇場專題」、「新加坡劇場專題」、「當代華文戲劇」、「東南亞華語劇場」、「亞際華語戲劇專題」等。

  二〇一三年底,因應教育部規劃補助「磨課師」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簡稱MOOCs),北藝大教務處「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盧文雅主任召集了校內各學校教師代表,研商計畫申請與課程開設的可能性,幾次諮詢會議下來,有些教師代表漸漸地疏離了,有些則是試著規劃看看,隔年(二〇一四)四月左右,教育部公布獲補助課程名單,總共九十九門課,北藝大就佔了三門課,其中一門就是我開設的「華文戲劇概論」,緊跟著,隔年(二〇一五)又開了一門「臺灣當代劇場面面觀」。

  從備課、寫腳本、講授、拍攝、訪談,到後製、開課、與學生互動、作業批改、給分,甚至是直播,這兩門課分別利用連續兩年(2014-2015)的暑假製作,「華文戲劇概論」在不同的平臺開過三次課,而「臺灣當代劇場面面觀」則開過四次課。那幾年(2014-2017),除了系上大學部及研究所的實體課程,幾乎每學期都再加開磨課師課程,雖然每次都有課程助理及「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同仁協助,但仍感莫大教學負擔。

  其實磨課師計畫申請研商階段,我就提出日後應該可以將課程內容整理出版的建議,「華文戲劇概論」這門課,大概在開了兩次課之後,中心同仁就已經開始協助整理出影片中我講述的逐字稿,我初次瀏覽之後,深刻認為該逐字稿不能用,最大的問題就是我有很多口頭禪、贅語、句不成句、用語堆疊囉嗦,簡直不忍卒睹(亦不忍卒讀),必須將其大幅度地修改成書面語,才能閱讀。但近三年來(2016-2019),我除了教學工作之外,校外參與的事務亦日益繁忙,一直找不出時間好好地修整那份逐字稿,改沒幾頁,又有事情插入,斷斷續續,毫無進展。直到中心同仁(其實這幾年,負責與我聯繫的相關同仁,也已經替換了好幾位)前後找了兩位助理,蕭文華及劉育寧,也都是系上研究所畢業的校友,來協助修整,這才有了較大的進展,在此要特別感謝她們兩位。

  在這本漫談式的書中,第一個部分主要就是由磨課師課程「華文戲劇概論」的修整書面講稿所構成,在口語與書面語之間,我做了許多權衡,我希望它「娓娓道來」,而不是「學術辯證」,兼顧門道與熱鬧,期許能雅俗共賞。為了展現當時與線上學生互動的情景,我附上了八封當時寫給學生的信,現在回頭讀來,倒是有點像時空膠囊般,封存了我當時的一些心境與讀書筆記。書的第二個部分,則主要是從我過去十多年的觀察隨筆中,挑揀出若干篇,多半出於我自己長年經營的部落格LULUSHARP,或長或短,但都是能夠補充或呼應「磨課師課程篇」內容的。

  或許有人會期待書中處理臺海兩岸的現當代戲劇,我的前一本書《臺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已經處理了一部分,另一部分的理由和前文提及馬來西亞時類似,很多人都以為我常去中國、對中國當代戲劇很熟,但就實際造訪中國的次數而言,其實並沒有太多,我完全不想在踏查經驗稀少的狀況下,對中國當代戲劇「說三道四」,那既不自量力,也不負責任。

  另外,這本書也完全和所謂的「新南向政策」無關,我也完全無意要跟這些政策掛勾,善識者應該看得出來,書中所提內容的相關年代,幾乎全部都在「南向政策」提出之前。其實我只想點出,在當代臺灣的文化歷史敘事語境裡,「南方」一直都是聲量微弱的,我有點幸運、也有些機會,在經驗中與香港、澳門、新加坡的劇場界有較多的連結交流,在人生旅程近半百之時,透過此書為自己做點階段性的紀錄。

  在此也要特別感謝潘惠森、何應豐、郭踐紅三位友人,當時他們在我準備磨課師內容的過程中,湊巧來到臺北,應我之邀,撥冗協助我完成了三段難得的訪談,現亦在書中完整呈現;由於計畫的補助經費有限,且有結案的時間壓力,我不可能帶著製作團隊飛往香港及新加坡,最初的計畫內容也沒有設想到這些突如其來的「意外」訪談,我一直將其視為「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另一位則是我的學生潘芊樹,當時她是計畫的助理之一,我有好幾次的影片講述,形式都較為呆板,後來我就請她擔任「臨演」,對我提問,於是有了較為像是對話的篇章。我想這些都增添了這本書的漫談閒話性質。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