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毛詩韻讀(第二版)

新編毛詩韻讀(第二版)
定價:285
NT $ 270 ~ 315
  • 出版社:新文京
  • 出版日期:2020-0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4305549
  • ISBN13:9789864305544
  • 裝訂:平裝 / 212頁 / 17 x 23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內容簡介

  聲韻學是中國語文學系十分重要的一門課,除了研讀聲韻學理論之外,學生透過誦讀古代詩歌韻文來熟悉聲韻之美,是必要的練習。本書以《詩經》為底本,提供讀者練習、通曉上古音韻部之歸納與轉換,是學習、練習上古音韻最佳的工具書。

  《詩經》是中國詩歌的源頭,也是文學的經典。各版本《詩經》中,毛詩因箋注較為完整,是今人讀《詩經》的主要版本。學習上古音,《詩經》的韻腳最為重要,初學者必須熟悉詩韻,包括韻腳所屬的韻部、韻部與韻部之間的合韻問題等,才能了解上古音,才有能力討論上古音的相關問題。這是必須的訓練,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本書即以毛詩為本,讓讀者練習古韻分部,進而能誦讀《詩經》以知韻律之美。

  古韻的分部各家說法很多,目前兩岸用以學習上古韻部的系統有董同龢的廿二部、王力的卅部、陳新雄的卅二部。前者屬考古派,後二者屬審音派。本書的注釋和附錄主要以陳新雄的十二類卅二部為代表。書末附錄了董、陳、王三家古韻分部對照表及李方桂、王力、陳新雄等家古韻部擬音表,以及古韻卅二部韻字、諧聲表。

  本書為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丘彥遂教授,依多年教學經驗,體察學生練習的需求而編寫,文中韻腳處皆留有空格讓學生練習填寫,十分適合各校聲韻學教師做為教學參考或指定為學生作業本。

  第二版調整修正格式,增加韻部註解,使內容更為簡潔明確。本書依教學需求設計編寫,強調讀者自行練習分辨各韻腳所屬韻部,因此書中不提供解答。仰賴標準答案的讀者選購前請知悉,銷售單位及出版社均無法提供解答。
 
 

目錄

一、國風
(一)周南
(二)召南
(三)邶風
(四)鄘風
(五)衛風
(六)王風
(七)鄭風
(八)齊風
(九)魏風
(十)唐風
(十一)秦風
(十二)陳風
(十三)檜風
(十四)曹風
(十五)豳風
 
二、小雅
(一)鹿鳴之什
(二)南有嘉魚之什
(三)鴻雁之什
(四)節南山之什
(五)谷風之什
(六)甫田之什
(七)魚藻之什
 
三、大雅

(一)文王之什
(二)生民之什
(三)蕩之什
 
四、周頌
(一)清廟之什
(二)臣工之什
(三)閔予小子之什
 
五、魯頌
 
六、商頌

 
附錄
(一)各家古韻分部及其擬音表
1.董、王、陳三家古韻分部對照表
2.李方桂古韻廿二部擬音表
3.王力古韻卅部擬音表
4.陳新雄古韻卅二部擬音表
(二)古韻卅二部韻字、諧聲表
 
 
 

導言

  學習上古音,《詩經》的韻腳最為重要,初學者必須熟悉詩韻,包括韻腳所屬的韻部、韻部與韻部之間的合韻問題等,才能了解上古音,才有能力討論上古音的相關問題。這是必須的訓練,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自清初顧炎武、江永以降,學者無不以詩韻為主要觀察對象,逐步建構出完整的韻部系統。及至清末,王念孫和江有誥皆分古韻為廿一部,王念孫晚年認同孔廣森的冬部獨立,因此比江有誥多了一部至部(質部)。惟至部屬入聲韻部,站在考古派的立場,應併入脂部而不該獨立,因此實得廿一部。這是清儒古韻分部最終的成果。

  民國以後,董同龢據此廿一部,加上王力所析之微部,得出古韻廿二部。王力早年分古韻廿三部,晚年主張陰、陽、入三分,加上微部、覺部獨立,得出古韻卅部。其實早在王力以前,民國初年的黃侃已按照戴震的陰陽對轉說,將入聲韻部全數獨立,加上自己從古本音理論得出之怗、添二部,也是卅部(註1);陳新雄據此卅部,加上王力的微部、黃永鎮的肅(覺)部,得出古韻卅二部。

  目前兩岸用以學習上古韻部的系統有董同龢的廿二部、王力的卅部、陳新雄的卅二部。前者屬考古派,後二者屬審音派。考古派和審音派最顯著的不同,就是入聲韻部是否獨立成部。董同龢廿二部見《漢語音韻學》(註2),俗稱台大派(台大體系);王力卅部見《漢語語音史》,俗稱北大派(北大體系);陳新雄卅二部見《古音研究》,俗稱師大派(師大體系)。這三家古韻系統的差異其實不難區分,只要記得以下兩點即可:
  一、把台大派的八部入聲(註3)獨立出來,就是北大派的卅部。
  二、把北大派的盍、談二部再分出怗、添二部,就是師大派的卅二部。

  順序倒過來則是:
  一、把師大派的怗、添二部併入盍、談二部,就是北大派的卅部。
  二、把北大派的八部入聲併入所屬的陰聲韻部(註4)(剩下的月部改稱祭部),就是台大派的廿二部。

  廿二部的特色是入聲韻部不獨立;卅二部的特色除了入聲韻部獨立外,還析出怗、添二部。其實,若據詩韻,只得卅部。

  詩韻只得卅部,主要因為怗、添二部入韻字少,無法明顯看出它們與盍、談二部的區別。然而根據《詩經》押韻的情形,仍然可以看出此二部與緝、侵;盍、談的分野。詩韻侵部多通「冬、蒸」,談部多通「陽」,至於添部,雖無與其它陽聲韻部相通的例子,然其入聲怗部卻通「月」,與談部入聲盍部通「鐸」不同。由此可見,怗、添與緝、侵;盍、談理應有別。

  既然根據詩韻與諧聲,上古韻部應為卅二部,因此本書的注釋和附錄主要以陳新雄的十二類卅二部為代表。至於各部之間的遠近關係,按照《詩經》合韻現象的觀察,則如下圖所示(見導言頁III):

  左為陰聲韻,右為陽聲韻,入聲居於陰、陽之間而偏向陰聲,故收牙六部入聲:「職、覺、藥、屋、鐸、錫」,和收舌三部入聲:「質、沒、月」,放至左邊入聲韻處。至於收唇三部入聲:「緝、怗、盍」,則偏向陽聲,故放至右邊入聲韻處。收唇的韻部較為特殊,一般自行押韻,間又相互押韻,故以圈號標示。總之,詩韻不唯入聲可通陰聲和陽聲,即便陰、陽二聲,亦可相互押韻。

  註:
  1 與王力的卅部相比,多怗、添而少微、覺。
  2 董氏《漢語音韻學》只有諧聲分部,若要查尋《詩經》韻腳,可參考江舉謙的《詩經韻譜》。
  3 八部入聲是:職、覺、藥、屋、鐸、錫、質、物。
  4 八部入聲所屬的陰聲韻部是:之、幽、宵、侯、魚、支、脂、微。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5
    $270
  2. 新書
    $285
  3. 新書
    $285
  4. 新書
    $285
  5. 新書
    $285
  6. 新書
    $300
  7. 新書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