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善潮:源自臺灣的慈悲涓流,如何匯為全球的濟世浪潮?

島嶼善潮:源自臺灣的慈悲涓流,如何匯為全球的濟世浪潮?
定價:420
NT $ 289 ~ 632
  • 作者:王俊富
  • 出版社:經典雜誌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0-02-1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868339
  • ISBN13:9789869868334
  • 裝訂:平裝 / 464頁 / 15 x 21 x 2.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放眼全球,臺灣能以什麼為寶?除了高科技產業、最美的風景是人、美食觀光、多元文化底蘊、還有沒有其他?本書透過一個深度理解慈濟的媒體工作者視角,引領社會大眾重新認識這個歷史悠遠的本土基金會。慈濟的成長,只因宗教領袖的人格特質嗎?備受肯定卻同時遭到誤解、面對謠言卻難以釋疑的慈善基金會,又默默做了多少努力來回應社會的最高期待?《島嶼善潮》,將慈濟置入全球歷史脈絡,以感人故事篇章、組織精神、各界菁英與庶民角度,重新梳理這個臺灣引以為傲的團體發展史。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首次披露,值得讀者細細品味與思考。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徐國勇 (內政部部長)
  陳時中 (衛生福利部部長)

  聯名推薦
  王榮文 (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
  吳念真 (導演)
  郝明義 (大塊文化董事長)
  陳文茜 (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
  詹宏志 (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劉克襄 (中央通訊社董事長)

好評推薦

  「個人的努力如同一滴水,但是如何讓這一滴水永不乾涸?答案是流入大海中。也就是把我們個人的努力,匯聚入一個可長久良善的組織。這場根植於臺灣的溫柔革命,島嶼善潮,如果有如同你我更多的善水加入,就會形成改變人心,改變世界的溫柔力量。」──李偉文

  「我非常認同證嚴法師的『慈善不能一人為之』的理念,也相信人們涓滴的善念善行,終將滙聚成為浩瀚湧動的善潮。這股發揮愛與善的影響力,將使社會祥和、世界安和。它不僅讓臺灣成為國際間愛心密度最高的寶島,也讓臺灣的宗教團體及其慈善志業受到國際肯定及讚揚。願臺灣的慈善和風,能繼續遍行人間,與世界同行。」──徐國勇

  「國內的慈善服務,慈濟可說著力很深。過去十年間重創臺灣的天災,慈濟除了支援速度與效率高,更從未缺席過。九二一大地震後,慈濟承諾援建五十一學校。至今已經持續完成二十多所校園減災希望工程的援助,對於臺灣本島的愛與資源的投注,功不可沒。」慈濟醫療體系連續獲得二○一七年、二○一八年「國際醫療典範獎」及二○一九年「第十二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等獎項,臺灣的醫療實力足以與世界共享,而獲獎者的卓越表現,也是可貴的醫療外交成果,讓世界看見臺灣。」──陳時中
 

目錄

【推薦序】
假如臺灣沒有慈濟?                         李偉文
蕞爾臺灣 壯濶人心  和風大地 世界同行       徐國勇
守護生命、健康與愛的慈濟                     陳時中

【出版者序】                           王志宏

第一部 平行線:歷史的對位
第一章  事實、數字與未知
第二章 小島.萌芽.生根
第三章 一九九一到二○二○:華人世界的一張慈善藍圖
第四章 狂飆的時代.心靈的定錨
第五章 未來的想像.開創的契機
 
第二部 入人間
第一章 風暴與試煉
第二章 同理心的軌跡
第三章 走過高峰低谷,吟嘯前行的慈濟傳媒
第四章 普世價值再詮釋──非洲的顏色
第五章 依靠與力行
 
第三部 信仰復興 為佛教
第一章 佛教是迷信?還是智性?
第二章 佛陀話語的當代翻譯與演繹
第三章 正信宗教再認識──真正的包容
第四章 物質時代的救贖──宗教復興新使命
第五章 馬斯洛的穹頂之上──生命價值的永恆追求
 
第四部 未來 現在 佛陀起點
第一章 人生、怨懟與幸福
第二章 深透人心的力量
第三章 路,挑難的走
 
後記 又行了一趟旅程
 
 

推薦序

假如臺灣沒有慈濟?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雖然我們知道,「成住壞空」,這世界本來就是一直在變化著,但是這些年因為科技的進步,導致不管是人類社會或自然環境改變之大,更是令人心驚。

  臺灣是一個島嶼,承受變化的能力相對有限,對於長期關心環境與臺灣永續的我而言,這些年常常浮現心底的一個問題是:「假如臺灣沒有慈濟那會變成怎麼樣?」

  誠如作者所寫的:「如果慈濟能以一個佛教法師,一滴善水,跨國跨洋形成浪潮……這股心靈力量的具體實踐模式,對於當代功利社會,是否更為重要?」

  總覺得慈濟帶給臺灣,帶給世界的是一場無聲的溫柔革命。一般所謂的革命,通常是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理,然後會以強烈的態度指正別人,推到極致,甚至會以強大的壓力甚至暴力來達其所願。但是溫柔的革命剛好相反,是從自己改變做起,透過尊重與包容,甚至留有空間來等待,讓周邊的人因為親眼所見而改變。常會覺得,這種來自內心的感動,才是真正且持久的力量。

  姑且不論慈濟數十年來對於醫療、環保、慈善發展出許多創新、獨特,並且可複製的模式,我覺得它對世界的最大貢獻是來自人心的改變,就像書中一位受訪者所說的:「慈濟並不是俯視弱勢群體,而是仰視弱勢群體,志工做了好事以後要感恩的。感謝能夠來伸出援手,這個給我震撼非常大。」

  也誠如作者訪問慈濟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後所體悟到的:「在全世界裡,慈濟這個根生於臺灣的基金會或許還不能算大,但它以佛法為根基所帶出來的信仰與行動力,相信可以為國際社會注入一種源於東方的慈善模式與人間美學。」

  的確,慈濟志工的行動力令人讚歎,如同(證嚴)上人一再提醒的:「做,就對了!」這種願意起身行動的信心,正是溫柔革命的力量。比如單以慈濟環保志業來看,在臺灣,慈濟環保站與環保點加起來將近一萬處,全球天天有超過十萬人在為環境而付出行動,這個或許大家沒有注意到的隱形力量,讓我對臺灣的未來充滿信心。

  記得在二十多年前荒野保護協會成立前,就發現環境運動最大的困境其實是在「環境保護」成為普世價值之後。在以前,關心環境的朋友不管是為哪一個議題或哪些理念在努力時,總是透過各種數據資料,用各種方式來說服不同意見的人,期望這些人被我們說服時,情況就會有所不同,環境就會有所改善。

  可是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幾乎每個人都同意環境保護很重要,可是當你要說的一切他們也都同意時,我們還能夠再「說」些什麼嗎?當我們不需要「說服」(也無從說服起,因為他們全部同意你)任何人時,環境卻還是在快速惡化中,這就是我所說的環境運動的困境。

  因此,這個困境已無法透過更多的環境教育來解決,而是必須減少從「認知」到「行動」之間的落差。

  而且,這些年重要的環境議題,甚至牽涉到我們這個文明能不能永續下去的關鍵,是全球暖化導致的氣候變遷,以及因為經濟全球化導致的貧窮問題與自然資源快速耗損。這些挑戰跟早年環保團體所著力的保護某個森林、某條溪流或某個物種完全不同。過去我們對抗的是具體的單位,可以明確地找到策略方針。但是今天我們面對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我們的生活習慣、我們的價值觀。

  我們發現,只有一個人變成願意行動的志工,他的生活習慣,價值觀,才會真正的改變。這也是荒野保護協會不斷發展志工組織的原因。

  不過我也知道,很多人還是很悲觀,認為我們面前的挑戰似乎都太過於鉅大,再加上我們發現竟然找不到罪魁禍首時(原來我們習慣過的方便生活與舒適享受,以及因全球競爭所帶來的低廉物價……居然是問題的癥結),許多人不免會沮喪地想:「我們個人微不足道的力量能產生什麼改變?」

  的確,面對七十多億人口,複雜且龐大的全球經濟體系,我們每個人似乎是汪洋裡的一滴水,顯得如此渺小。

  面對大海,每一滴水似乎是那麼微不足道,可是整個海洋不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水滴所集合起來的嗎?因此,每個水滴也都有它的責任,每個水滴的貢獻都有它的意義存在。

  就像上人勉勵我們的:「善猶如一滴水,一把沙,一滴水匯入大海,功德如海;一把沙堆積成山,功德如山。」

  是的,個人的努力如同一滴水,但是如何讓這一滴水永不乾涸?答案是流入大海中。也就是把我們個人的努力,匯聚入一個可長久良善的組織。

  這場根植於臺灣的溫柔革命,島嶼善潮,如果有如同你我更多的善水加入,就會形成改變人心,改變世界的溫柔力量。

蕞爾臺灣 壯濶人心  和風大地 世界同行

徐國勇/內政部部長


  臺灣的宗教團體平日深入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從事各式各樣的社會服務工作,將資源與關懷延伸到政府不及的地方。每當國內發生重大災難,宗教團體總是在第一時間抵達現場,發揮無遠弗屆的影響力。除了協助政府進行賑災、讓社會快速復原、讓受災家園迅速重建,更膚慰了受災者受創的心靈。所以,宗教團體在臺灣不僅是安定社會的力量,也是國家最強大的後盾。而證嚴法師一九六六年在花蓮縣「靜思精舍」一手創建的慈濟功德會,就是臺灣最重要的宗教團體之一。

  慈濟從一九六六年創立以來,以宗教大愛的情懷,配合政府的政策,致力興辦各種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其版圖涵蓋慈善、醫療、教育與人文等四大志業。舉凡國內外賑災、骨髓捐贈、資源回收、社區服務,都可以看到慈濟人穿梭不斷、積極投入的身影。隨著時間的遞移,慈濟志工人數的成長與組織逐漸擴大,慈善志業更擴及國外。除了在世界各地陸續成立分支基金會及學校、醫院外,並與許多國際非政府慈善組織進行各項人道救助合作事宜。

  然而,慈濟這樣一個組織複雜、志業多元、並被公認為華人世界最具規模的慈善團體,是如何從被慈濟人稱為心靈故鄉的「靜思精舍」開始、逐步發展成全球會員超過千萬人的龐大慈善機構呢?作者王俊富撰寫的這本《島嶼善潮》,透過宏觀的歷史與社會理論層次,梳理出慈濟超過半世紀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人物與事件,讓社會大眾得以深入瞭解慈濟如何由「為佛教、為眾生」的宗教慈愛精神出發,一步一腳印地成為國內外具最具指標意義的慈善團體之一,並在國際間擁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本書除了說明慈濟五十多年來組織發展的演變過程,也聚焦近十年的會務特色、創新與自力更生的努力。此外,作者特別針對二○一五年慈濟內湖開發案引發的爭議,以大量篇幅闡述誤解與謠言從何而來、事實應該是什麼。關於爭議,書中提到:「這堪稱慈濟成立五十年來遭遇過最大的衝擊」、「為慈濟上了一堂代價極高的課」。隨後,慈濟面對議論的態度、以及後續回應社會期待的一連串優化改革,也提供我們許多視角、去深入理解慈濟如何將這場重大危機變為轉機、並樹立宗教慈善組織領導及管理的典範。我尤其喜歡書中提到的一個小故事──證嚴法師在一九七九年宣布要在花蓮籌建五百床規模的大醫院。但至一九八一年時,募款仍然艱辛無比。當一位日本善心人士表示願意捐出兩億美金襄助,證嚴法師卻婉拒了。因為證嚴法師堅信,這件好事應該由寶島上的更多善心人士共襄盛舉。這個婉拒傳達了證嚴法師的一個理念──慈善不能一人為之、市井小民皆可為菩薩。

  我非常認同證嚴法師的「慈善不能一人為之」的理念,也相信人們涓滴的善念善行,終將滙聚成為浩瀚湧動的善潮。這股發揮愛與善的影響力,將使社會祥和、世界安和。今年,慈濟基金會在臺灣即將邁入第五十五年了。這五十多年來,臺灣人民捐善款、當志工,樂於行善助人。超過千萬顆的愛心,源自證嚴法師與慈濟的啟發。它不僅讓臺灣成為國際間愛心密度最高的寶島,也讓臺灣的宗教團體及其慈善志業受到國際肯定及讚揚。文末,謹以「蕞爾臺灣,壯濶人心;和風大地,世界同行」,致敬慈濟與臺灣所有宗教團體對於慈善的實踐力與影響力。他們讓蕞爾臺灣成為宏大壯濶、充滿愛與包容的慈善寶島。我也深願臺灣的慈善和風,能夠繼續遍行人間,與世界同行。

守護生命、健康與愛的慈濟

陳時中/衛福部部長


  以臺灣面臨最嚴峻的人口高齡化為例,慈濟服務內容與政府大方向相當一致,極力推動社區長照。花蓮、大林、臺北、臺中以及關山慈濟院從二○一八年起,依據政府的長照2.0計畫,成立「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連結在地專責提供長照服務之「B級複合型服務中心」及「C級巷弄長照站」,建構以社區為基礎之整合式服務體系。另外,慈濟環保站,雖然不是政府目前長照計畫的一環,但實質上,也提供許多銀髮長者活動與提升生命價值的空間。

  我曾參訪過慈濟苗栗園區的長照據點,可以感受到慈濟的用心,以及長者們的歡喜。長照就是要運用社會整體的力量,給家庭充分的支持,不能讓照顧問題拖垮一家。銜接居家醫療,推動醫療與照顧結合,將是最完善的服務結構。慈濟志工能在各地發掘個案、減少長照悲歌,將長照資源推廣到各角落,結合宗教、社會與政府的力量,更能讓長照資源充分被利用。

  對於國內的慈善服務,慈濟可說著力很深。過去十年間重創臺灣的天災,慈濟除了支援速度與效率高,更從未缺席過。一九九九年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後,慈濟承諾援建五十一學校。至今,已經持續完成二十多所校園減災希望工程的援助,對於臺灣本島的愛與資源的投注,功不可沒。慈濟更以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之理念造福偏鄉民眾,除了設置醫護院校,為花東培育許多的專業人才,也設立花蓮慈濟醫院等七家醫院、骨髓幹細胞中心、倡議教學用大體與器官捐贈、協助推動社區健康促進等,以及在尖端醫療技術與倫理、觀念的引領上,為臺灣醫療做出相當大的貢獻。以救治血液疾病患者為例,自一九九三年成立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推動造血幹細胞暨臍帶血移植,迄今就已拯救超過五千多個家庭。

  慈濟人愛心醫療無國界,集結各地慈濟人醫會之台灣醫療義診團隊,聞聲救苦深入全球各地,包括東非辛巴威、馬拉威、莫三比克等。慈濟醫療體系在跨國醫治、醫衛合作及國際醫療長期耕耘的努力,連續獲得二○一七年、二○一八年「國際醫療典範獎」及二○一九年「第十二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等獎項,足證「生命是跨越種族、國家界線的」,臺灣的醫療實力足以與世界共享,而獲獎者的卓越表現,也是可貴的醫療外交成果,讓世界看見臺灣。

  期許未來慈濟醫療志業持續善盡「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職責,朝「成為專業與人文最優質之國際化醫療體系」願景而邁進。

出版者序

涓滴匯河成潮的慈濟群像

王志宏/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平面總監.經典雜誌總編輯


  得先告解的是,《島嶼善潮》一書的內容原是我一直盤算離開職場後想寫的一些慈濟見聞,尤其想用5W1H來理性分析解讀我所敬佩的慈濟人。自從有了這樣的念頭,想像中的書在腦中堆久了已然成形,但也因一直未能實踐,結果久而久之就成了懸於心中的大石。但我還是得先說,本書原始的腹案,約莫是一種臉譜的概念:那是進入慈濟基金會工作的二十餘年間,那一張張交會過的臉,那一雙雙合十問候的雙手,那一次次的溫馨擁抱……,而這些不尋常的際遇,也因有足夠的時、空間的累積來醞釀與發酵,這些深植在大腦皮質上的一幕幕總是值得再三回味;也因為如此,或許自覺能拼湊出約略的慈濟群像。

  信手捻來當然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敍述完整的:一九九七年在衣索匹亞高原的偏僻一隅,協助蓋診所的L君,敍述著如何想讓一輩子沒看見煙火的小朋友能有個特別的聖誕夜;煙火施放時意外地引來了軍隊的關切;一九九八年在阿富汗,明知此行可能是「單程票」的C君、S君等,如何帶著八百公斤的抗生素等藥物進入被塔里班軍隊圍城的北方聯盟巴米揚孤城;而回到國內的華航大園空難,如同鄰家親切大嬸的L姐,如何鎮定的協助撿拾散落的大體遺骸;九二一地震發生後,原在北朝鮮處理援助事宜的台中L君,如何急切返台並日以繼夜地協助大愛村的構築……。然後,在我協助《經典》創刊之際,那位白髮慈祥的G嬸,持續將清晨掃地、白天賣水果的結餘,無畏而全然地慷慨布施之餘,竟也三不五時捎來熱騰騰的雜誌訂單。稍後,我才知曉到她不識字的事實。

  自己出錢,自己請假,無怨無悔的付出,是這群人共同的特質,但原因呢?在此,我必須承認,原本只打算用五年時限投入《經典》,但後來竟展延成十年、再一晃,已過了二十年……。無非是因為工作中聽聞與見證了更多的感動而回頭鞭策自己更精進,這一切猶如磁石般吸引住自己、並化為令我願傾注全副心血的最大動力。

  從年輕時的一線工作,逐漸退居到幕後二線,雖然缺少了能親臨現場再體驗滿滿感動的收獲,但身為報導者與出版者,仍是思索應如何能客觀地替這些人群塑像,成為大時代下的典範見證。

  在本書作者王俊富決定開啟了他斜槓人生後,我覺得應是把心中的大石轉移的時候了。俊富的專業是傳播,有文字記者、攝影記者的歷練,當過大學講師、又當過節目製作人,最後是節目部經理。雖然彼此不在相同的部門工作,但曾經也讓他在極短的時間將他在貴州的採訪經驗整理出書,對他的文筆也因此有一定的信心,而最近幾年外賓參訪大愛電視台必看、且好評如潮的慈濟基金會三十分鐘介紹短片,也是出自他的手筆。理性與感性兼容的他,更重要的是一直因著採訪與節目工作的需要,不停且深入地結交世界各地的慈濟人。我想,順勢交棒將此艱鉅任務轉付與他,應是最好的抉擇。

  數以萬計的全球慈濟人該如何書寫?當然,我倆都認識相當多的慈濟人,但如何選取所欲書寫的個人,這當然有相當主客觀因素,但我們事先也曾思索著各類型的典範(Role modle),在有限的篇幅,相對有限的書寫時間,於是因事而有人,有人方成事,因著慈濟的發展,俊富一方面就他過去的採訪經驗,另方面也積極再安排更深入的採訪,巧妙地以理性的時間與空間來當背景,每一個大事件的成因、相關人物的側寫,就如同他所擅長的記錄片般,在紙上流暢地揮灑開展出來。

  事實上,二十萬字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用來描述慈濟五十餘年來的事與人,那當然是萬萬不足的。但俊富的文字,確能解釋出慈濟何因、何事、何地、何時、何人與何法的5W1H來,且更旁徵博引地詮釋了慈濟半世紀來的因緣種種:如何從台灣到全世界,如何從證嚴法師到無數的志工群。

  將自己未來的寫書計畫轉給他人,當然不捨。但拜讀了他的文稿後,竟然是喜悅與驕傲,前者是慶幸所託對人,精采絕倫;而後者是喜當伯樂的驕傲,所識對人。

  期盼讀完此書的讀友,當了解從涓滴匯河,入海成潮,源於島嶼的善潮如何影響著當代與未來的大洋與大洲,也深盼您的參與承擔!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9
    $289
  2. 新書
    75
    $315
  3. 新書
    79
    $332
  4. 新書
    79
    $332
  5. 新書
    9
    $378
  6. 新書
    9
    $378
  7. 新書
    9
    $378
  8. 新書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