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發展的中世佛教:日本II

蓬勃發展的中世佛教:日本II
定價:600
NT $ 474 ~ 540
 

內容簡介

  ★ 探究日本院政時期至戰國時代的佛教史。
  ★ 日本學界動員菁英學者的結集,作者群以整體觀點,依各別專攻的主題領域,進行層層闡述,為議論豐富、可讀性極高的論著。
 
  日本中世佛教,一般稱為「鎌倉新佛教」,禪宗從中國傳入,為日本佛教帶來新生。
  ‧武士階層大力提倡禪宗,以助鞏固統治權。
  ‧法然、親鸞、道元、日蓮、一遍等人,為抵抗舊佛教勢力而大為活躍。
  ‧念佛法門的推廣,普及至庶民階層。
  ‧宗派的架構確立,祖師們的言論思想,成為後人研究的重點。
 
  ◆日本學界嶄新論述◆精彩收錄
  第一章  顯密佛教的發展
  【專欄】「聖教」世界
  第二章  新佛教形成
  【專欄】未來記
  第三章  佛教徒推行的社會活動
  【專欄】持經者
  第四章  儀禮與神話
  【專欄】夢
  第五章  室町文化與佛教
  【專欄】禪畫的世界
  第六章  一揆與佛教
  【專欄】地圖
  特論  變化中的日本佛教觀
  【專欄】立川流
 
  【新亞洲佛教史】系列
 
  ●為近年日本學界佛教學者最大規模的結集,動員超過兩百位菁英學者,同時在研究方法上也大幅擴展。
 
  ●除傳統的教理教義、文獻語言、史料分析之外,也擴及美術、考古、文藝、民俗等不同層面。並嘗試跳脫過去的宗派中心主義或歷史文獻學的限制,結合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新思維、新觀點、新方法,不僅是新穎的研究成果,更象徵著佛教研究範式的革新。
 
  ●透過本系列,為佛教在亞洲遼闊的時空歷程,與發展演變的軌跡,勾勒出一幅幅繽紛的樣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蓑輪顯量
 
  東京大學大學院教授
 
阿部泰郎
 
  名古屋大學大學院教授
 
前川健一
 
  東京大學大學院醫學系研究科GCOE「UT-CBEL」特任研究員
 
小峯和明
 
  立教大學教授
 
松尾剛次
 
  山形大學教授
 
菊地大樹
 
  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副教授
 
伊藤聰
 
  茨城大學教授
 
河東仁
 
  立教大學教授
 
原田正俊
 
  關西大學教授
 
島尾新
 
  多摩美術大學教授
 
神田千里
 
  東洋大學教授
 
黑田日出男
 
  立正大學教授
 
佐藤弘夫
 
  東北大學大學院教授
 
彌永信美
 
  佛教學者
 
譯者簡介
 
辛如意
 
  臺北市人,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名古屋大學國際開發研究所碩士畢業,同研究所博士肄業。翻譯著作有《日本佛教的基礎——日本I》、《佛教的東傳與中國化——中國I  南北朝》、《中國文化中的佛教——中國III  宋元明清》、《中國佛教研究入門》、《風月秦淮——中國遊里空間》、《空色勾玉》、《白鳥異傳》、《薄紅天女》、《風神祕抄》、《川之光》等書。
 

目錄

新亞洲佛教史中文版總序          釋果鏡
序                              松尾剛次
體例說明
 
【第一章】顯密佛教的發展          蓑輪顯量
第一節  顯密佛教各派的動向
第二節  王法、佛法論
第三節  天台本覺思想
專欄一  「聖教」世界          阿部泰郎
 
【第二章】新佛教形成          前川健一
第一節  鎌倉新佛教的研究現況
第二節  法然與創立專修念佛
第三節  親鸞與淨土真宗
第四節  一遍與時宗
第五節  創立日本禪宗
第六節  道元與日本曹洞宗
第七節  禪宗的在地化與發展
第八節  日蓮及其教團
專欄二  未來記          小峯和明
 
【第三章】佛教徒推行的社會活動          松尾剛次
第一節  律宗教團與社會活動
第二節  救度亡者
第三節  救濟非人
第四節  全國港灣管理與河海管轄
第五節  橋與道路的建管
第六節  修造寺社
專欄三  持經者          菊地大樹
 
【第四章】儀禮與神話          伊藤聰
第一節  天照大神信仰的發展與伊勢神宮
第二節  中世神道說的形成
第三節  中世神話與中世日本紀
第四節  神道流派形成與神道灌頂
第五節  脫佛教化的神道
專欄四  夢          河東仁
 
【第五章】室町文化與佛教          原田正俊
第一節  室町文化與禪宗
第二節  五山禪宗的發展及其文化
第三節  五山與室町殿
第四節  室町殿與會所的文化
專欄五  禪畫的世界          島尾新
 
【第六章】一揆與佛教          神田千里
第一節  戰國時期的日本佛教
第二節  戰國大名與佛教
第三節  一向一揆的特質
專欄六  地圖          黑田日出男
 
【特論】變化中的日本佛教觀          佐藤弘夫
第一節  追求「日本佛教」
第二節  超越宗派史
第三節  提倡顯密體制論
第四節  顯密體制論的後續發展
第五節  追求研究脈絡
專欄七  立川流          彌永信美
 
年表/參考文獻/索引
 

中文版總序
 
  弘揚漢傳佛教,從根本提昇漢傳佛教研究的品質與水準,一直是本所創辦人念茲在茲的心願。這是一場恆久持續的考驗,雖然中華佛學研究所自知能力有限,但仍然願意傾注所有心力,結合海內外的先進與同志,共同攜手為此一目標奮進。
 
  在佛教學術研究的領域,日本學術界的成果一直受到全世界的肯定與注目。「新亞洲佛教史」此一系列研究是日本佛教學界近年來最大規模的結集,十五冊的規模,動員超過兩百位菁英學者,從耆宿到新銳,幾乎網羅無遺,可以說是當今日本佛教學界最具規模的成果展示當不為過矣。本套「新亞洲佛教史」系列海納萬有,概而言之,其重要性約有數端:
 
  (一)「新亞洲佛教史」雖然以印度、中國、日本三大部分為主,但也兼顧中亞、東南亞、越南、韓國等不同地區,涵蓋南傳、漢傳、藏傳等不同的佛教傳統;處理時段從佛陀出世迄於今日。就目前同性質的著作之中,處理時間之長遠,空間之寬闊,迄今尚未有出於其右者。
 
  (二)傳統佛教史的寫作總是詳古略今,無法充分呈現佛教演變的歷史面貌。此次「新亞洲佛教史」對於近世以降佛教演變的軌跡著意甚深,可謂鉅細靡遺。
 
  (三)傳統佛教史大多集中於思想概念以及政治關係的描述,此次「新亞洲佛教史」在可能的範圍內,嘗試兼顧語言、民俗、文學、藝術、考古學等文化脈絡,開展出各種認識佛法的不同可能性。
 
  職是之由,「新亞洲佛教史」不僅是時間意義上,更重要的意義是一種研究範式的建立。中華佛學研究所取得佼成出版社正式授權,嘗試將日本佛教研究最新系列研究成果介紹給漢語文化圈。其間受到各方協助,特別是青山學院大學陳繼東教授居中聯繫,其功厥偉。同時也要感謝佼成出版社充分授權與協助,讓漢語文化圈的讀者得以接觸這套精心策畫的研究成果。
 
  透過高水準學術研究作品的譯介,借鏡世界各國佛教研究者的智慧,讓漢傳佛教研究的境界與視野更高更遠,這是中華佛學研究所責無旁貸的使命,以及未來持續努力的目標。
 
釋果鏡(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
 
序言
 
  本書是「新亞洲佛教史」系列日本編的第二卷,以中世佛教史為主題。就時期來看,幾乎是從十一至十六世紀,亦即以院政期至戰國時代做為探討對象。中世就是所謂鎌倉新佛教的誕生期,對現代亦產生深遠影響。過去認為中世是由法然、親鸞、榮西、道元、日蓮、一遍等人為了抵抗舊佛教勢力而大為活躍,故而促使淨土宗、真宗、臨濟宗、曹洞宗、日蓮宗、時宗這些鎌倉新佛教的誕生,他們救濟民眾,對社會影響深遠。
 
  約在四十年前出版的舊版「亞洲佛教史」日本編,將中世佛教的內容分為四冊,光是鎌倉佛教就多達三冊。新版「亞洲佛教史」日本編的中世佛教部分則僅有一冊,分別由七篇論文與七篇專欄所構成,明顯表現出日本佛教研究在四十年間愈益深化,以及隨之而來的研究成果有所變化。
 
  換言之,在中世保有勢力的是舊佛教寺社(亦稱為顯密佛教勢力),鎌倉新佛教僅是微不足道的存在,自戰國時代以後方擁有顯著影響力。目前上述看法已成通論,本書編輯亦採取此說,但會略為介紹其他大為批判此說的主張。總之,中世佛教中的鎌倉新佛教相較於過去的比重較輕,本書僅在第二章特別探討而已。另一方面,近年備受關注的課題是舊佛教寺社勢力與舊佛教改革派,在舊版「亞洲佛教史」日本編中並未重視,本書將提供許多篇幅做探討。筆者在此以綜觀角度為基礎,針對本書內容略做介紹如下:
 
  第一章,蓑輪顯量〈顯密佛教的發展〉之中,具體探討中世的舊佛教寺社僧侶以莊園領主的身分擁有強權,他們在法會(論義)或祈求方面所從事的活動。尤其針對促使佛教在鎌倉時代成為新趨勢的僧侶,關注他們如何脫離舊佛教寺僧身分而成為遁世僧。
 
  第二章,前川建一〈新佛教形成〉之中,將鎌倉新佛教定義為「由鎌倉時代的祖師創建提倡,並在室町時代確立勢力的佛教教團」,進而具體分析法然、親鸞、一遍、道元、日蓮等人的思想,從不具戒律的特點來發現鎌倉新佛教的特徵。
 
  第三章,松尾剛次〈佛教徒推行的社會活動〉之中,有別於舊版僅從舊佛教改革派的立場,或從戒律復興運動的推動者立場來針對奈良西大寺的叡尊進行探討,而是關注以叡尊為中心的律宗教團所從事的社會救濟活動。近年,有關該如何定位中世的律宗教團,以及何謂鎌倉新佛教的問題已成為廣泛議題,本章則在闡明律宗教團對社會具有何種程度的影響力。
 
  第四章,伊藤聰〈儀禮與神話〉之中,關注於中世神道與佛教的關聯,探討中世神話與反本地垂跡說。若提起日本神話,最容易令人聯想到《古事記》。在本居宣長之前,《日本書紀》是日本神話之代表,人們關注於《日本書紀》解釋的中世神話世界。此外,亦探討奈良西大寺教團在兩部神道說的形成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功能。
 
  第五章,原田正俊〈室町文化與佛教〉是以探討當時的佛教發展為主題,尤其是闡明當時在五山制度下,擁有最大勢力的臨濟禪與幕府將軍之間的關聯。其中關注所謂的「會所」空間,探論其在臨濟禪促使日本文化形成之際所發揮的重大功能。
 
  第六章,神田千里〈一揆與佛教〉之中,關注禪宗的在地發展與一向一揆等課題,並闡明戰國時代的佛教發展樣貌。尤其包括石山合戰在內的一向一揆,與其說是宗教彈壓造成的宗教一揆,毋寧說只是本願寺教團與戰國大名之間的「私鬥」,此點有別於以往針對一向一揆的形象建構。
 
  至於特論方面,佐藤弘夫〈變化中的日本佛教觀〉是在日本佛教樣貌的建構過程中,探討鎌倉新佛教是如何被「發現」的歷程。如前所述,中世佛教論目前面臨一大轉捩點,甚至連顯密佛教論亦飽受批判。在此情況下,作者踏襲海外研究,並針對應如何建構新日本佛教樣貌而提出建言。
 
  此外,本書在各章結尾分別附上專欄,內容饒富趣味,猶如一帖清涼劑。
 
  還請讀者們細細品味中世佛教的世界。
 
松尾剛次(編輯協力)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474
  2. 新書
    9
    $540
  3. 新書
    9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