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與騎象人:全球百大思想家的正向心理學經典

象與騎象人:全球百大思想家的正向心理學經典
定價:390
NT $ 273 ~ 342
  • 作者:強納森.海德
  • 原文作者:Jonathan Haidt
  • 譯者:李靜瑤
  • 出版社:究竟
  • 出版日期:2020-07-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372997
  • ISBN13:9789861372990
  • 裝訂:平裝 / 384頁 / 14.8 x 20.8 x 1.9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正向心理學經典之作
  ★作者是「21世紀最不容忽視的心理學家」
  ★「心流之父」契克森米哈伊、「正向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等高度評價,國際媒體齊聲推薦!
 
  啟動你我內在如大象般強大的力量
  我們的「心」,是頭放任的大象;
  我們的「智」,是具備掌控能力的騎象人,
  心與智往往意見相左,各行其是……
  如何破除人象的對峙、拉扯?
  如何引領大象找到人生幸福的方向?
  學會馭象,就能獲得
  愛、工作、審美、管理、人際關係、靈性覺醒上的諸多能力!
 
  強納森.海德把人類思考了兩千多年的問題,歸結為十個假設,放在科學的天平上,探討到底哪些是真理,哪些是謬誤。他融合了心理學、哲學、倫理學、宗教以及人類學等學科知識,並且大量引用了古今中外的哲學、文學與宗教中有關人心的看法,再用神經科學與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來驗證關於古老的關於幸福的假設。
 
  他認為,人的心理可分為兩半,一半像桀驁不馴的大象,另一半則是理性的騎象人,面對改變時,理智與情感的拉扯就像是「象與騎象人」。這種人象的對峙,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決策,也會削弱我們的幸福感。
 
  當我們學會駕馭心中的大象,我們就整合了各個面向的自我,而能全心投入愛、工作、關係、智慧成長中,最終能騎著大象,去到自己心中嚮往的幸福天地。
 
各界推薦
 
  有人說,尋找人生智慧,要從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開始。
  希望每位惜時如金的讀者都可以從《象與騎象人》這本智慧之作中收穫意想不到的感悟。本書無論哪個方面,都能為大家帶來裨益。──全球華人正向心理學協會主席、劍橋大學幸福研究院亞太主任  蘇德中
 
  要理解幸福,建議就從跟隨本書作者海德開始吧!──正向心理學之父  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這是一本重要的、可讀性特別強的作品,能給讀者帶來愉悅的享受。──心流之父米  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這是一部令人欣喜的作品……是一部源於正向心理學運動、內容充實的智慧之作。──《自然》(Nature)
 
  從來沒有哪本書能如此清晰、如此充滿智慧地展示出對人類境況的理解。──《衛報》(The Guardian)
 
  這本書引人入勝、令人欣慰,充滿了人文關懷與情趣,它將古代文明的洞見與現代心理學知識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泰晤士報》(The Times of London)
 
  一項鼓舞人心、細緻入微的研究。──《人物》(People)
 
  本書能夠引導我們把每一天過得更好,它的觀點新穎、嚴謹、令人鼓舞。──《圖書館雜誌》( Library Journal )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強納森.海德(Jonathan Haidt)
 
  現居紐約市,是著名心理學家,在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擔任倫理領導學教授,主要研究如何在組織中運用積極心理學和道德心理學,被稱為「21世紀最不該被忽視的心理學家」。
 
  1992年獲得美國賓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後,即於維吉尼亞大學任教十六年之久。自1999年,他活躍參與正向心理學相關的活動,並因而在2001年獲得「鄧普頓獎」(Templeton Prize),是正向心理學先鋒派領袖。
 
  《象與騎象人》一書是他的思想精華,一出版就登上亞馬遜心理學類排行榜榜首,熱銷不墜,更榮獲來自媒體、學界、企業界的各方好評。
 
譯者簡介
 
李靜瑤
 
  臺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系組學士,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譯有:《象與騎象人》《失竊的未來:生命的隱形浩劫》《億萬商戰》《60秒壓力管理》《百事達傳奇》等。  
 

目錄

推薦序 人生與幸福:你認為是什麼,它就是什麼
〈中文版序〉從老智慧到現代科學
〈前言〉十個幸福假設

Part I 人的心理是如何運作的【人象對峙】
第1章 分裂的自我,使你產生心理衝突
我們的「心」,是頭放任的大象;我們的「智」,是具備掌控能力的騎象人,心與智往往意見相左,各行其是……
Key Points  4種自我分裂、阻礙幸福的3個障礙
第2章 是什麼讓你不幸福
人生取決於我們自己如何看待,而我們的人生就是自己心理創造出來的產物,一切都是思想在作祟。只有在我們瞭解自我是分裂而非一體的,瞭解人有消極情緒傾向及不同情感風格後,才能幫助我們面對人生。
Key Points 令你感到不幸福的3個原因、改變思維方式的3種方法

Part II 我們如何相處【大象的力量】
第3章 互惠
「互惠之道」可以說是處理所有人際關係的一劑大補貼。只要使用得當,便會對我們的人際關係產生強化、延長及活化的效果。互惠之道之所以能產生這麼好的效果,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心中的大象天生就是一個模仿高手。
Key Points 互惠的應用、如何提升互惠技巧
第4章 自以為是
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只有找出自己眼中的梁木,才不會再那麼受自身偏見所困,不會再那麼愛說教,也不會再那麼容易與人爭論、與人衝突。
Key Points 是什麼讓我們虛偽、為何會有邪惡與殘暴、如何尋得完滿之道

Part III追求幸福的方法【馭象之道】
第5章 幸福來自何處
在「心流」狀態中,象與騎象人配合得天衣無縫。這時,大部分都是象處於主導,一路順暢地向前奔跑,而騎象人則完全沉浸其中,搜尋問題與機會,協助象順利前行。
Key Points 幸福的兩個原則、幸福方程式、如何尋找幸福、重新思考幸福的假設
第6章 愛與依戀
成人的愛情關係是由兩個古老的連鎖系統建立而成的:將孩子跟母親聯結在一起的依戀系統,以及將母親及孩子聯結在一起的施愛系統。依戀與感情關係可能會帶給我們痛苦,就像薩特說的「他人即地獄」,不過,他人也是天堂。
Key Points 何為「真愛」、關於依戀與愛的是非題
第7章 心理的成長
逆境之所以是人類追求完善人生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因為逆境迫使我們停下腳步,讓我們有機會注意到其他歧路,思考我們真正想要的人生終點。人在飽受創傷之後,會被迫努力振作起來,借助更高的人生價值,以作為統整自己生命的力量。
Key Points 創傷後成長、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嗎?
第8章 道德的成長
培養美德聽起來像是份苦差事,事實上也常常如此,但是如果我們把美德想成卓越的能力,那麼只要運用自己原有的人格優勢,就可以培養出各種卓越的能力,因為只要我們努力表現原有的人格優勢,就會有所回報。
Key Points 人為何會迷失在道德迷宮中、6種美德與24種人格優勢

Part IV追尋人生的意義【馭象而奔】
第9章 靈性的覺醒
我們可以成神,也可以成魔。這完全取決於你。如果我們的想法像神那麼神聖,我們就會成神,但如果我們的想法像惡魔那麼邪惡,我們就會成魔。內心有神性的人,就是神。
Key Points 社會空間的3個維度、提升感與人類之愛、為何「自我」成了追求精神提升的障礙
第10章 人生的意義
就跟植物需要陽光、水及土壤才能成長、繁茂一樣,人需要愛與工作、全心投入,人也像蜂群一樣,能從群體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義感。只有這樣,才能擁有有意義的人生。只要你能與這幾個客體之間建立美滿的關係,人生的目的及意義就會自然浮現出來。你會意識到,你的人生是好的。
Key Points 人生意義的兩個子問題、什麼能令你感受到「人生本身」的目的、
最後的話、幸福自現:平衡之美
 

中文版序
 
從遠古智慧到現代科學
 
  一開始,我的初衷是寫一本有關人類曾經有過的偉大心理學觀點的書。但最終,這本書呈現出了許多關於如何有效地與他人交往、如何獲得平和,以及如何擁有蓬勃豐盈人生的見解。
 
  我們來自地球的各個不同角落,彼此都心懷感激,感激我們最富冒險精神的歷代祖先所做的諸多交流。作為學者,我寫這本書的最大樂趣就是,發現這些交流一直在人類遠親之間展開。雖然世界各地早期人類,種植的作物不同、崇拜的神不同、創造的語言不同,但是他們都開始了相同的發現之旅。他們都想知道:要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我們能做些什麼?怎樣才能馴服這個環境及每個人,使大家一起生活在和平與幸福之中?
 
  在農業生產過剩後,藝術、科學及哲學得以迅速發展,每個偉大的文明中心都養育了一群思想家,他們殫精竭慮地探索那些仍然困擾我們的偉大神秘事物:宇宙、城邦及心理的運行方式……在中華地區及地中海世界(還有印度),那些偉大的思想家得出了許多相同的結論。他們關於「心」的共同洞悉正是本書的主題。孔子和耶穌都強調互惠的力量,並以此幫助人們好好地生活下去。孟子和莎士比亞都美好地刻畫情感的力量,並以此激勵我們的思考與道德。在讀東方古代哲學時,我有這種感覺,即我才華橫溢的「叔叔」為後代子孫留下了寶貴的見地,而且雖然他與我相隔一百多代,卻依然是我們家庭的重要成員。古代華人遇到的問題及他們得出的結論,與我們在以色列、希臘及羅馬的文化「父母」並無太大的不同。
 
  我東方的「叔叔嬸嬸們」也有他們獨一無二的洞悉,一個非常偉大的觀點,即我在本書總結時提到的「陰陽觀」。誠然,我們在西方也能找到這樣的痕跡,但只有在東方,這種關於生命、矛盾和社會的透視才達到了發展歷程的最高峰。而在我一神論的「父母」那裡,絕對的「善」對抗絕對的「惡」這樣的觀念要更加盛行,也因此往往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從一九九九年開始,我就活躍在正向心理學領域中,當時馬汀.塞利格曼邀請了十八位在正向心理學領域頗有建樹的年輕研究者到墨西哥的旅遊勝地艾庫瑪爾,探討這個領域的未來。我見證了正向心理學的成長與繁榮,目前有幾十個國家的數千名研究者與實踐者投身其中。
 
  在馬汀.塞利格曼的早期著作中,他描述了三種生活:愉悅的生活(充滿了積極體驗)、美好的生活(利用個人優勢與他人建立聯繫),以及有意義的生活(利用個人優勢投身於比自我更宏大、更持久的事情)。後來,他在《邁向圓滿》一書中又細分為:正向情緒(快樂和愉悅)、全心投入(忘我的福樂境界)、正向人際關係(他人的重要性)、追求意義(更大更高的目的)和正向成就(挑戰有價值的事)。
 
  其中唯一新增加的內容是「正向成就」,正向心理學家對此探討得不多。
 
  我們普遍接受的觀點是,一旦收入達到一定的水平,金錢便買不到幸福了。然而,目前一些研究者發現,幸福與收入之間的相關性比我們過去認為的更大。儘管收入的絕對水平不是非常重要,但是聲望和其他人眼中流露出來的尊重與否卻很重要,因此成功也是重要的,無論它是否能帶給你財富。最後,財富本身存在多種相互矛盾的效應:它有時會破壞人際關係,而通過辛勤勞動獲得財富的人(相對於中彩票)會得到周圍人的尊重,由此帶來更大的幸福感。
 
  我成為父親後更加清楚地看到,浪漫愛情的基礎更多的是有關親子依戀的傳統心理學。在我看來,孩子就是打開心靈房間的鑰匙,而我們以前都不知道有這樣的房間存在。
 
  二○一二年夏天,我離開了曾經工作生活了十六年的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系,搬到了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我的目標是在組織中運用正向心理學及道德心理學。
 
  我希望正向心理學能幫助企業繁榮興旺,這不僅對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企業員工是有利的,也有利於我們這個日益複雜、全球化的社會。
 
  當現代世界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貿易、遷徙,以及我們偉大「父母」想不到的融合時,我們也更加注意血緣關係、你我的不同,以及相互學習的能力。非常高興和你一起分享我傾聽所有祖先而學到的知識與心得。
 
前言
 
十個幸福假設
 
  我該做什麼,該怎麼過日子,該成為怎樣的人?許多人都曾這樣自問過。活在如此便利的現代世界裡,無須上山下海,我們就可以找到答案。現在,智慧如此廉價氾濫,日曆、茶包、瓶蓋或好心的朋友轉寄過來的大量電子郵件等,處處可見智慧之語。我們就像阿根廷小說家波赫士的名著《巴別塔圖書館》中描寫的居民──一座廣大無邊的圖書館裡藏著所有文字記載,在圖書館某處藏著一本書,那本書解釋了這座圖書館存在的原因及使用須知。但是波赫士筆下的圖書館員卻懷疑自己永遠都無法從一大堆無意義的書中找到那本書。
 
  我們的前景要比波赫士小說中的人物好得多。許多智慧之語確實都擲地有聲,而且真實無虛。然而,我們的圖書館實在是太大了,每個人都只看過一小部分藏書,所以我們正為藏書豐富的矛盾而煩惱:書籍越多,閱讀品質反而變得越低。面對浩瀚書海,我們通常不是囫圇吞棗,就是只看書評。我們很可能已看過一些有價值的觀念,如果當時仔細欣賞、用心體會,並應用在生活中,或許我們的人生早已改變。
 
  本書將討論十個觀念。每一章會針對世界文明的某個重要觀念,以科學研究的角度深入剖析,並從中汲取可應用到現代生活的精華。
 
  我是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做過許多實驗想了解人類社會生活的某些面向,特別是道德與道德情緒。除了做研究之外,我也在大學教授過心理學入門的課程。那是一個大班的課程,我得利用二十四堂課向學生介紹心理學整個領域的主要內容。從解說視網膜結構到愛的運作過程,我得提出一千個研究結果以作為佐證,希望學生能充分了解,銘記在心。
 
  經歷第一年的教書經驗之後,我意識到有好幾個觀念一直重複出現,而以前的思想家也常針對這些觀念發表高見。因為人是通過心理過濾(mental filter)來看這個世界的,所以我們會出現某些情緒,會對事件有反應,且出現某些心理疾病。正如莎士比亞所言:「●事情沒有好壞,是人的思想在作祟。●」我會用這句話來幫學生記住心理學的重要觀念,同時,我也開始思考類似的觀念還有哪些。
 
  為了一探究竟,我看了不少古代的智慧傑作,其中以世界三大古典思想領域為主:印度的《奧義書》、古印度道德文本《薄伽梵歌》,中國的《論語》《道德經》及孟子等其他哲學家的著作,還有地中海文明的《聖經》、希臘及羅馬時代的哲學、伊斯蘭教的《古蘭經》。此外,過去五百年來的哲學及文學作品我也看了不少。每當我發現跟心理學有關的主張——有關人性的說明,或是心理如何運作時,我就會寫下來。只要發現有某個觀念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重複出現,便把它列為重要觀念。不過,我並非機械式地把人類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觀念列出來,我的選擇標準是連貫性重於出現頻率。我想探討的觀念不僅彼此間相融相符、互為表裡,還可讓我們了解人類如何找到幸福及人生的意義。
 
  正向心理學的目標,就是要幫助大家找到幸福和意義。我在正向心理學這個領域向來活躍,所以本書也可說是運用古代智慧來找尋正向心理學的源頭,並探討現今正向心理學的應用。本書大部分涵蓋的研究,都不是由正向心理學家所做,而是由其他領域的科學家來完成的。我將在本書引用十個觀念,再援引多項現代研究成果,來告訴大家人類繁盛發展的原因,以及我們在邁向幸福之路上為自己設置的障礙。
 
  本書第一部分先說明人的心理是如何運作的。當然,這不是非常詳盡的說明,而是在我們運用現代心理學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之前,必須了解的兩個真理。第一個真理是本書的最基本觀念:人的心理分成若干部分,有時彼此還會互相衝突。一部分就像一個騎在大象背上的騎象人,能進行自覺的、推理性的思考,但是無法完全控制大象的行為。現在,我們知道心理為何有這樣的分類,也知道某些方法可以幫助騎象人與大象相互協調合作。第二個觀念就是莎士比亞所說的:「都是人的思想在作祟。」或如佛陀所言:「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現在我們已能解釋為何大部分人面對威脅時都懷有偏見,而且總是為此煩憂不已。只要我們能運用三項技巧來提升內心的幸福感,就可以糾正自己的偏見。
 
  本書接著要討論的是人的群體生活——同樣,也不是巨細靡遺式的說明,而是僅探討兩個眾人皆知卻不甚了解的古老真理。第一個就是「為人準則」。互惠是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準則,我將告訴大家如何善用互惠之道來解決自己的人生問題,並避免讓人借互惠之道來利用我們。互惠不只是與人相處之道,它還能告訴我們人的本質及需要,這也是本書後續諸多觀念的線索所在。第二個真理是:人天生就是「道德虛偽」,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很難忠實地遵照為人準則行事的原因。近來,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已發現人的心理有一種機制,這種機制會讓我們一眼就能看到鄰人眼中的刺,卻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心理愛好,也了解自己為何會透過扭曲的鏡片來看世界的善惡,你就不會再那麼自以為是。如此一來,你跟那些同樣也很自以為是的人發生衝突的概率,會大大地降低。
 
  到這個階段,我們準備好要提出以下問題:幸福來自何處?關於幸福,有幾個不同的「假設」,其中一個假設為:幸福來自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我們都知道(研究也證實)這種幸福維持不了多久。另一個假設則是:幸福來自人的內心,所以強求世界符合自己內心的想法,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古人很盛行這種觀念:印度的佛陀和古希臘及羅馬時代的斯多葛學派的哲學家,無不勸大家斷除自己對外在的人和事的情感依戀,因為外在的人事變幻莫測,難以掌控,還不如自己學會接受現實。
 
  這種想法有其值得尊敬之處。面對挫折,改變自己的內心確實要比改變外在世界來得容易。但是我會提出證據證明,第二個有關幸福的假設是錯誤的。最近的研究已指出,有些事物是值得我們努力追求的,某些外在生活條件能讓我們更幸福。其中一個條件就是關係,即我們跟別人之間形成的必要連結。我會提出相關研究來證明愛來自何處,為何激情很快就消退,以及哪一種愛才是「真」愛。我也建議將佛陀及斯多葛學派所提出的幸福假設修正如下:幸福不只來自我們的內心,也來自外在。我們需要古老智慧及現代科學的引導,以獲得兩者間的平衡。
 
  接下來,我將探討人的成長及發展需要哪些條件。我們都聽過: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但這個說法恐怕有過度簡化的危險。很多事情雖打不倒我們,卻會對我們造成一輩子的傷害。「創傷後成長」告訴我們,人會在何時、又為何能從逆境中成長,我們如何為創傷做好準備,以及在事件發生後如何面對創傷。我們也常聽到,要大家努力培養自身的美德,因為美德本身就是最好的回報。不過,這種說法同樣也有過度簡化之嫌。我會說明幾個世紀以來,有關美德及道德的觀念已有所改變,且越來越狹隘,但古代關於美德及道德的觀念對現代人而言仍具深義。我也會說明正向心理學如何為大家提出新的願景,讓大家「診斷」並發展自己的優點及美德。
 
  本書的結尾將提出「人生的意義為何」這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能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目的並實現,而有些人卻做不到?一開始我會探討一個很普遍的觀念:人的存在有一種精神層面的垂直向度。你稱之為「高貴、美德或神性」也好,你信不信上帝也罷,人真的會在別人身上或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神聖、莊嚴或那種難以形容的善。我會提出我個人關於厭惡(噁心)、提升、敬畏等道德情緒的研究,以此解釋這種垂直向度如何運作,又為何該向度是了解宗教基要主義、政治文化論戰及人類渴求意義的一大關鍵。我還會探討當人們提出「人生的意義為何」這樣的問題時,心中所指的到底是什麼。針對這個問題,我也會給出答案——這個答案源自古老的觀念,卻用現代的研究來超越古代觀念的局限和任何既有的觀念。與此同時,我將最後一次修正幸福的假設。我可以在此用簡單的幾個字告訴大家答案,但是簡短的前言實在無法解釋得清楚,而且也會貶低其價值。智慧之語、人生意義,甚至是波赫士書中的圖書館員所追求的答案——每天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除非我們用心欣賞,花時間去了解、質問、改進,把它跟自己的生活連結起來,否則智慧之語仍只是智慧之語,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電子書
    7
    $273
  2. 電子書
    7
    $273
  3. 新書
    75
    $293
  4. 新書
    79
    $308
  5. 新書
    79
    $308
  6. 新書
    79
    $308
  7. 新書
    79
    $308
  8. 新書
    79
    $309
  9. 新書
    88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