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談心經【好讀大字版】

達賴喇嘛談心經【好讀大字版】
定價:310
NT $ 245
  • 作者:達賴喇嘛
  • 譯者:鄭振煌
  • 出版社:圓神
  • 出版日期:2021-08-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33775X
  • ISBN13:9789861337753
  • 裝訂:平裝 / 208頁 / 14.8 x 20.8 x 1.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達賴喇嘛唯一開示
  流傳最廣的佛教經典──
  藏傳《心經》最權威注疏
 
  以《心經》印證人生
  用生活詮釋《心經》
  幫助你去煩解憂
  了解生命的真義
 
  生活就是生存與死亡、快樂與痛苦、繫縛與解脫、生死和涅槃等彼此相依的過程,
  煩惱源自內心升起的苦,但一切苦樂只是內在的經歷。
  如果你常感到煩躁、充滿困惑,或是充滿強烈欲望或憤怒,
  何妨跟著達賴喇嘛一起讀誦《心經》,深入思考,
  讓生活充滿法的自在與禪的和諧,解決生命中的難題。
 
  ◎達賴喇嘛的《心經》智慧◎
  ★有意追求精神成長的我們,必須不斷地自我檢視,看看我們在每個時刻是如何生活的。
  ★因苦產生的各種情緒,源自對「我」的貪執,而把境界視為「我的」。
  ★煩惱升起時,立刻干擾我們的心念。真正的行者,在遭遇逆境時,都能像樹一般堅毅不拔。
  ★心的特質,能把聰明才智轉變成強大的積極力量,讓心更為寬廣,甚至當意外或災難發生時,我們才能不受影響、維持鎮定。
  ★生氣與仇恨會破壞我們內心的平靜。慈悲、寬恕、手足情誼、知足和自律則是我們外在與內在平靜的基礎。唯有強化這些內在特質,才可能擁有真正而持久的平靜。
 
  隨書附贈【靜心卡】:
  心無罣礙,故無恐怖,遠離顛倒。
  《達賴喇嘛談心經》:隨時隨地修心自持,守護自己的本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達賴喇嘛(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Tenzin Gyatso)
 
  第14世達賴喇嘛,為西藏人民和藏傳佛教的精神和政治領袖,亦為全球崇敬之佛教大成就者。
 
  本名丹增嘉措,1935年7月6日生於西藏安多的貧窮農家,兩歲時被認定為第13世達賴喇嘛轉世。1959年西藏局勢丕變,流亡至印度至今,並於印度北部的達蘭薩拉成立流亡政府。
 
  精通西藏佛法中各派信仰,具各派傳承,亦十分尊敬其他宗教。長年主張以和平方式為西藏爭取宗教與文化自由,經常走訪世界各地,與各領域學者對話及合作。暢談慈悲、寬恕、跨信仰理解、尊重自然環境,以及世界和平等普世價值,廣獲各界敬重與肯定,於1989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2007年獲頒美國國會金質獎。
 
  五十多年來不辭辛勞,以溫和精煉的話語,將佛教教義遍傳世界,澤被眾生,著作已達五十餘部。
 
譯者簡介
 
鄭振煌  居士
 
  1945年生於台南,台大外文系畢業,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維鬘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佛教居士會副理事長、淨覺僧伽大學大乘研究所所長。
 
  致力推展居士菩薩道及佛教現代化、國際化、學術化、生活化。長年於海內外主持佛學講座、研習營及禪修營。翻譯藏傳、南傳佛教英文書籍,也將漢傳佛教等典籍譯為英文,並曾為達賴喇嘛、顙東仁波切、一行禪師等大師擔任口譯。2007年創立社團法人中華維鬘學會,擔任理事長,於2013年卸任,任名譽理事長迄今。
 
  主要譯作:《西藏生死書》《當修行者遇見大師》《達賴喇嘛談心經》《認識藏傳佛教》《心靈神醫》《菩提樹的心木》《聖道修行》等四十餘部。
 

目錄

序  從僧人的低吟聲中觀照空性、克服煩惱 格西圖登金巴
第一篇.佛法概述
Chapter 1 追求內在成長

Chapter 2 佛教的基礎

佛教的特質
佛陀
初轉法輪
十二緣起
煩惱
苦因的息滅

Chapter 3 大乘
大乘佛法
龍樹與大乘
大乘的起源

Chapter 4 從苦中解脫
苦與慈悲
整合所有教法

第二篇.心經
《心經》的經文
Chapter 5 序分
大般若經
經題與皈敬文
教法的起源
空與色

Chapter 6 入菩薩道
觀自在菩薩
善男子與善女人
佛性
諸法實相

Chapter 7 無我觀
勝義菩提心
無我觀
四法印

Chapter 8 空性的詮釋
二無我
唯識說
了義與不了義
中觀說
兩種中觀學派
空性與緣起

Chapter 9 發展無倒正見
遮無自性
了解二諦
詮釋的傳統
空性與「八不」

Chapter 10 證果
一切法空
涅槃
般若波羅蜜多心咒
《心經》的隱義
迴向

第三篇.菩薩道
Chapter 11 生起菩提心
漸修道
七重因果
自他平等與自他交換
自利與利他的抉擇
施受法
生起菩提心

後記  為了給下一代更公正、祥和的世界
附錄1  《般若心經釋:善明句義》
附錄2   今日世界的宗教
多樣教法和路徑
保留原有的傳統
分享彼此的傳統
取法其他的傳統
 

​序言
 
從僧人的低吟聲中觀照空性、克服煩惱
格西圖登金巴(藏傳佛教的佛學博士) 
 
  達賴喇嘛以大乘佛教聖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作為本書的基礎。傳統上,大乘佛教興盛於印度、中國、西藏、日本、韓國、蒙古、越南和中亞許多地區,包括現在的阿富汗。兩千多年的歲月中,《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數百萬佛教徒的宗教生活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任何人想要成就般若,都會不斷地背誦、研讀和禪觀此經。即使在今日的西藏寺院中,僧人仍以低沉的音調吟誦;在日本的禪寺以及中國、越南的寺院中,則各自配合著擊鼓聲和莊嚴的梵唄誦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為《心經》。數世紀以來,對於《心經》妙義的詮釋汗牛充棟。透過達賴喇嘛的開示,我們認識了佛教這個偉大的精神傳統對《心經》的詮釋。由於達賴喇嘛的旁徵博引,本書足以視為大乘佛法中心教義的全面介紹。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心經》屬於佛經中的般若部。大半生致力於翻譯般若經典為英文的歐洲學者愛德華.孔茲認為,《心經》應結集於西元前一百年至西元六百年之間。 
 
  般若經典探討般若空性的甚深智慧。然而,根據達賴喇嘛的開示和收於附錄的十五世紀西藏論師所述,我們發現《心經》內含漸修道的甚深密意,包括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究竟道)五道。再者,這些論著也呈現出利他發心如何達到利益所有眾生的佛果,這是《心經》隱意大乘菩薩道的基本動機。換言之,這些般若經典的中心思想即是悲智雙運。 《心經》的核心訊息是一連串的「否定語句」(遮詮),這可能會令對大乘佛教不熟悉的讀者感到困惑,但對許多人而言,卻是甚深靈感的來源。因此,要想解決這個困惑,就必須了解「否定語句」在般若經典中所扮演的角色。 
 
  佛教一開始,就以解脫我們對「執著」的束縛為中心思想,特別是「法我執」和「人我執」。根據佛教,我們的苦源自於我們將諸法無常視為恆常,尤其是「人我執」的習氣。這種執取,造成我們與周遭人事物的不協調。由於此習氣深深根植在心中,唯有對「人我執」徹底解構,才能帶領我們達到精神上的真正自由。 
 
  《心經》對萬法(特別是五蘊)自性的否定,不僅可視為佛教智慧的引申,同時也是這種智慧的最佳例子。這是《心經》在大乘佛教世界深獲尊敬的關鍵。 
 
  《心經》除了用來深觀空性外,也常常被唸誦,作為去除修行障礙的工具。例如,西藏傳統上都會在每次法會開始時唸誦此經。我記得一九七○年代初期,達賴喇嘛在印度達蘭薩拉舉辦法會,當時有僧俗二眾參與法王的開示。當大眾唸誦《心經》時,十幾歲的我總是抱持期待的心情聽聞其唸誦。他們唸誦:「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三句話並擊掌三次。我們認為是「障礙」的念頭,實際上悉源自於我執、我愛和我慢。藉由觀照萬法自性本空,可切除任何深植心中的煩惱基石。因此,從讀誦《心經》來觀照空性,被視為是克服煩惱的強又有力的方法。 
 
  今天,我非常榮幸地成為達賴喇嘛開示此佛教聖典的翻譯者。我得到非常珍貴的機會,得以領會《心經》的深層意義,並成為幫助他人的一分子,特別是世界上數百萬的佛教同道。還有許多重要功臣幫助本書順利完成。首先,我想對達賴喇嘛表達最深的崇敬,因為他是佛法要義的偉大典範。我要感謝護持大乘法脈基金會(FPMT),特別是它的精神領袖—尊貴的梭巴仁波切和他的藥師佛淨土中心,負責籌辦這次在加州山景城的開示。此次的開示紀錄成為本書的主要基礎,補充內容則來自達賴喇嘛在一九九八年的《心經》開示,那次是由賓州匹茲堡的三河佛法中心所主辦。我要感謝派區克‧朗柏列的整理,吉尼‧史密斯找出蔣央噶威洛追著述的西藏文本,以及在智慧出版社擔任編輯的大衛‧吉德斯壯和喬許‧巴托的幫助,讓本書清楚易讀。願以本書出版的功德,迴向法界眾生,解脫三界苦,共造人間淨土。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