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只露半邊臉:求仙、殺宰相、文字獄……血腥中帶著一點搞笑的君臣日常!

歷史只露半邊臉:求仙、殺宰相、文字獄……血腥中帶著一點搞笑的君臣日常!
定價:380
NT $ 342
  • 作者:劉緒義
  • 出版社:崧燁文化
  • 出版日期:2021-08-0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166860
  • ISBN13:9789865166861
  • 裝訂:平裝 / 298頁 / 14.8 x 21 x 1.4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當官怎麼這麼難!」
褪下正經八百的史料外皮,一窺戰戰兢兢的古代官場日記!

  ▼晉文公討伐曹國,竟是因為當年被偷窺洗澡
  古人常常會因自尊受到侵犯而報仇,如范雎就以「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而聞名;而晉文公重耳為公子時流浪國外,路過曹國,被曹共公偷窺其洗澡而感覺受辱,即位三年後發兵滅曹!

  ▼綠帽戴好,都歪了:陳靈公與臣子們細思恐極的對話
  陳靈公:我看,夏徵舒這孩子長得像你啊!
  儀行父:我看長的也挺像你啊!也挺像孔寧的!
  夏徵舒:……
  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君臣三人都與夏姬淫亂,有一次在夏姬家中飲酒之後,互相調戲夏姬之子夏徵舒長得像對方,夏徵舒聞聽大怒,殺死靈公!

  ▼西漢丞相,一個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高危險職業
  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任用丞相多達十四位,前幾位結局還算不錯,但到了後面不是自殺、梟首,就是被滅族。
  例如第十一位宰相石慶死後,公孫賀被拜為丞相,他竟然不敢接受丞相印:「我從是殆矣。」當丞相竟然發出「從此就完蛋了」的慨嘆!

  ▼如果你是北宋官員,過年時外出,小心王安石出沒!
  唐宋以「豪富郎日出遊戲」為鄙事,《宋史》記載,王安石為相時,就愛干涉官員們在新年假日裡的娛樂,「時汴京員吏好因元正沐遊戲市裡,為百姓所患。介甫出逢之,必下車公謁,以愧其心,自是莫敢出者」,所以大過年外出遊戲,請祈禱不要碰到王安石!

  ▼如果你是明代官員,半夜就要準備出門早朝!
  【半夜起床】
  明朝時期的早朝,「昧爽而朝」,大臣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
  【打瞌睡會被記缺點】
  在上朝的過程當中,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
  【奏事小技巧】
  官員奏事前須先咳一聲,文武兩班之中,不約而同,聲震如雷,俗私謂之「打掃」。
  【皇家早餐福利】
  史載朱元璋時期「每日視朝,奏事畢,賜百官食」,賜食在奉天門,或在華蓋殿、武英殿;後來因朝廷財力不支,才不得不廢止了百官廊餐制度。

  ▼清朝官員的職場生存術:閉嘴
  外國使臣:(發言)
  大清官員:(你看我我看你,死都不說話)

  親王:(發言)
  大清官員:(轟然響應)

  又有一次,英國漢學家威妥瑪說了一句「今天天氣甚好」,無人敢應。有一官員忍不住應道:「今天天氣確實好。」於是王大臣又說:「今天天氣確實不錯。」此時各人才轟然響應!

  徘徊於歷史的津渡邊,感知歷史的生命,
  觸摸歷史的溫度,燭照歷史的思想。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輕鬆解讀歷史的作品,本書主要圍繞著一些廣為人知的歷史事件、文化史上一些熟悉的學術問題進行了重新考察與分析,提出了新的觀點,試圖糾正歷史的誤讀、還原歷史的真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緒義


  文化學者,《易經》研究、曾國藩研究專家,曾應邀到大專院校講學超五百餘場,在數家媒體刊發過專訪、報導或評論。著有《歷史給誰來釀酒一湖湘才子品讀曾國藩》、《晚清危局中的曾國藩》、《劉緒義讀春秋》、《劉緒義詩經心得》、《老子不生氣》、《天人視界:先秦諸子發生學研究》、《曾國藩與晚清大變局》等十餘部作品。
 

目錄

第一輯
    同樣是沿海,齊魯兩國差距怎麼那麼大
    獨尊儒術的背後
   
第二輯
    西漢開國腐敗的制度成因
    西漢政壇上的不安全感
    漢武帝的仙界社交圈
    楊脩之死
    蜀漢滅亡後吳國為何變成紙牌屋
    三國史的一種解釋:從月旦評到九品官人法
    酷吏產生的「歷史週期律」
   
第三輯

    宋真宗眼裡的寇準
    古代官員的考績法為何中看不中用
    歷史上那些「任性」的改革者
    乾爹的江湖
   
第四輯

    明代官場逆淘汰中的孤臣
    崇禎之問
    明朝君王不早朝,為何國家不亂
    「計贓論罪」的兩面性
    清修《明史》為何費時百餘年
    和珅為何無法討嘉慶歡心
    微服私訪的背後
    黠商還是官員:胡雪巖的身分之謎
   
第五輯

    從有為到不為:清朝中衰的一個深層原因
    清朝官員說話方式的嬗變
    晚清政壇上的左李之爭
    大清第一炒作高手
    左宗棠大半生都活在一句話裡
    《海國圖志》為何不能啟晚清改革之路
    一封改變晚清命運的檢舉信
    廢科舉何罪之有
   
第六輯
    歷史上防範紅頂商人的制度努力
    古代如何防控家族權力腐敗
    古代官員過節的清規戒律
    古代官員做官與讀書如何兩全
    古代文字獄箝制了誰的思想
    歷史上復仇私鬥之風為何長盛不衰
 

自序

  探求歷史真相,回歸歷史本真,是許多研史者的追求與志願。

  我沒有這種衝動,我不是歷史學家,我是學哲學的,我對歷史的興趣純然是出於好玩兼好奇。於歷史,我只算是一個「玩家」。

  哲學上講,做什麼事都應該有一個主張,也就是要有自己的價值觀。那麼,我玩研歷史的主張是什麼呢?

  我的主張並不是要探求真相,歷史很難說會找到真相,畢竟歷史沉澱下來的材料就那麼多,看起來,皇皇二十四史,但具體到某個人、某件事、某個歷史場景,則往往只有片語隻言。更何況,眼見尚且都不一定為實。歷史難有真相,但歷史是有生命的。

  歷史的生命表現在讀史人的眼睛裡,如王冕在〈讀史〉發出的感慨:「耿耿青燈照青史,坐看興廢眼前來。」歷史是有溫度的,歷史的溫度表現在記史人選擇記下某人某事時的心情上,這種心情哪怕過了千年萬年再來感知,也是冷暖分明的。

  歷史還是有思想的,我不是指「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而是說無論哪一段歷史進入讀史人的視野裡,本身就帶有一種眼光去看它,無數的眼光足以匯成一條思想者的「星光大道」,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更有趣的是,歷史頗像個小頑童,總是只露出半邊臉。露著的這半邊臉,很難說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另外那半邊,說不定也是機緣巧合,被人視而不見,或者要換個角度才能看見。這正是歷史的有趣奇妙之處,否則幾千年來,同一段歷史就不大可能被不同的人反覆玩研。

  作為一個學哲學的「歷史玩家」,我特別喜歡去「看」那沒有露出來的「半邊臉」。

  這一「看」,或許就能看出些什麼,比如說明明前人看到過那「半邊臉」,為什麼卻不讓它露出來?這就往往能夠引發出一些哲學上的思考了。我的思考也基本上還是圍繞著正史展開,前人所謂「信史直需求草野」,我更不相信野史。《史記》尚且只是「一家之言」,更何況他史?官修《明史》歷時百餘年,呈現出來的只是「半邊臉」;那些民間的方志、族譜、筆記,呈現出來的又何嘗不是「半邊臉」?

  我的這些思考並不是想以古鑒今,記得魏源過說:「執古以繩今,是為誣今;執今以律古,是為誣古。」(《默觚·治篇五》)繩今或者律古,都不是我能力範圍內的事,因此心理上也就沒有傳統治史者的那種壓力。

  「平生未識繁華事,旋借宣和國史看。」宋人葉茵的詩給了我很多啟示。歷史是給人看的,尤其是讓我們這些不識繁華事的普通人看的。但怎麼看,還真是一門學問,這門學問可能就叫歷史學吧。歷史學就是一門怎麼看歷史的學問,這樣解釋不知歷史學家認不認可。

  我相信,我們無法去改變歷史,但是我們可以改變人們對歷史的看法,而歷史學的生命恰恰就在這裡。

  一切歷史都只露半邊臉,這就是我對歷史的看法。

  秉承這一理念,這些年來,我陸陸續續地抱著好玩、好奇的動力兼心態,信馬由韁地寫了不少看歷史的文章,它鞭策著我悠遊於歷史的磁場裡,徘徊於歷史的津渡邊,感知歷史的生命,觸摸歷史的溫度,燭照歷史的思想,喚起一個讀史人的自省,雖不敢作世事洞明之想,但亦有舊時朱門之悟。欣慰的是,這許多文章得到了媒體及師友們的垂青,陸續刊發,真乃人生一幸事。

  好奇是我看史的動力,好玩是我研史的心態,至於寫得好不好,留待讀者朋友去評判了。「青史書時未是真,可能纖手卻強秦。」感謝老友楊鑫垚的慷慨扶助,讓這些文章得以結集問世,給世人一個看歷史半邊臉的窗口。

  是為序。
 
劉緒義
戊戌荷月·鎖石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