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遺教: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講記(二版)

佛陀遺教: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講記(二版)
定價:200
NT $ 180
 

內容簡介

  佛遺教三經,是佛陀最後的付囑,是僧俗四眾生活與修行的方針。
  沒有艱深的理論,只是非常簡潔地開示修行方法,
  且文辭簡約、方便誦持,也特別適合初學佛者閱讀。


  《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因內容有其共通性,適合參照修習,一般合稱「佛遺教三經」。在本書的三篇〈前言〉中,聖嚴法師明白指出了這三部經的重要性。

  《四十二章經》是一部編輯而成的最早漢譯佛典,內容含攝大、小乘思想。法師說:「如果能充分了解這部經,並且照著去做,實際上已得佛法大概。」

  《佛遺教經》則是佛陀一生說法制戒的最後提醒。聖嚴法師與這部經有很深的因緣,從小沙彌時期開始便經常誦讀,法師指出,若不懂此經,「對佛法的認識和實踐將會有所偏差」。

  至於《八大人覺經》,可說是佛法的精義所在、自覺覺他的聖道行。法師稱此經「內容豐實,組織嚴謹,如此簡短精要,除了《心經》,於諸經之中尚無能出其右者」。

  聖嚴法師的講經方式是以一般人所熟悉的「分段標題」取代傳統的「分科法」。內容釋義方面,不站在任何宗派的立場,而是從現代人的角度出發,直接回歸佛陀的本懷,以切合時代背景的詮釋,讓一般大眾能應用在每日生活中。

  以《佛遺教經》為例,經中的若干規定對漢地寺院與叢林型態的僧眾而言,不免有為難之處,使得有些僧眾對於是否弘揚此經陷入了兩難。法師主張,戒律有其時代性,我們應從佛陀制戒的精神與宗旨契入,而非死板地執著於經中的文字,才能沒有顧慮地弘揚《佛遺教經》。這即是「古為今用」,它不但是聖嚴法師的解經特色,也向來是法師說法的原則。

  佛陀如良醫,為眾生開出了八萬四千種藥方;佛陀又如慈母,臨別前不忘殷切叮嚀。今天,閱讀聖嚴法師的解經講記,我們彷彿踏著前人的腳印繼承了一份源自千百年前的精神遺產。

  解脫的藥方早已開出,使用方法也已經解釋清楚,就等著我們去領悟、去實踐,把這份遺教綿延不斷地傳遞下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目錄

編者序
導讀: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 釋常延

四十二章經講記
壹、緒論
貳、釋經文
第一章~第四十二章

佛遺教經講記
壹、緒論
一、有關佛遺教經的註釋
二、內容大要
三、釋經題
四、譯者
貳、釋經文
一、緣起
二、以戒為師
三、所持戒相
四、持戒功德
五、當制五根
六、當好制心
七、誡多求供養
八、誡多睡眠
九、對治瞋恚
十、對治憍慢
十一、少欲生善
十二、知足安樂
十三、遠離憒鬧
十四、策勉精進
十五、常當攝念
十六、修習禪定
十七、智慧明燈
十八、離諸戲論
十九、反覆叮嚀
二十、真實四諦
二十一、兩類弟子
二十二、開示無常
二十三、勉求出離

八大人覺經講記
壹、緒論
一、釋經題
貳、釋經文
一、誦念本經
二、修四念住
三、少欲無為
四、常念知足
五、常行精進
六、增長智慧
七、怨親等施
八、不染世樂
九、代眾生苦
十、總結全經
十一、勸誦滅罪

【附錄一】四十二章經
【附錄二】佛遺教經
【附錄三】佛說八大人覺經
【附錄四】中阿含‧八念經


 
 

導讀

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
釋常延


  考察歷代經錄,以及古德的經典註釋,並沒有將《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合稱「遺教三經」。三經合刊,應該是肇始於民國初年,一九一九年江北刻經處將三經合刻為《佛遺教三經》,一九三四年范古農在〈三經蕅益解刻行序〉中提到:

  ……此三經者,乃末法之導師,括三藏而無遺,統三乘而宗極;古德列之於日誦,或合刊而單行,令學者童而習之,良有以也。然其辭簡約而易誦,其義則廣賾而難窮。……此三經之為要典者何在?《四十二章》為佛法東來之權輿,《遺教經》為世尊教誡之絕唱,《八大人覺》則為菩薩發心之指南;前二為繼往開來之典章,後一為依法修學之良導。……

  從這篇序文看出,民初佛教界之所以合三經為一冊,主要是因為三經既各有代表性,又能含括三藏精義,統攝三乘教法,而且文辭簡約,方便持誦,所以適合當作初學佛者的入門書。

  這三部經典的共通性在於都沒有艱深理論,只是非常簡潔地開示修行方法。如果想要解脫生死煩惱,就必須有如實洞徹生命無常、無我真相的智慧;而這樣的如實觀察,必須配合正念、正定才能有效地持續進行;正念、正定的修練,則又必須建立在持戒的基礎上才容易成功。而持戒的修行方法,除了隨時隨地制約五根,不向外貪求五欲之外,更要培養少欲知足的觀念,如此才能持守淨戒,而奠定修行一切善法的基礎。由戒、定、慧三學增上,證寂靜涅槃的修行次第,正是佛在諸經中所開示的唯一解脫之道。

  至於如何從個人的解脫之道,進一步修行幫助一切眾生解脫的菩薩道呢?除了佛臨終前還說法度化須跋陀羅,並且殷殷告誡修行法要的慈悲身教之外,在《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中,更提出了六度的具體修行方法。這三部經典雖然簡略,卻含攝了解脫道與菩薩道的佛教根本修行方法與次第,確實是修行佛法者的最佳指南。

  聖嚴師父註解三經,特別強調從現代人的角度,直探佛陀本懷,以便讓佛法在當代發揮淨化人心的功能。綜觀三經講記,除了一貫的「義理透徹、善巧實用」的解經特色之外,尚有如下三項特點:

  1. 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取捨運用,言出有據

  回想當日師父講解《佛遺教經》前夕,曾私下慨嘆有人講經,不參考古德註釋,但憑己見,任意發揮,言出無據,難免錯會經義,貽誤眾生。師父在講解此經的過程中,每當發現筆錄者對文義有懷疑時,馬上就從書架上取出相關的參考資料,讓筆錄者核對抄寫,這種對資料嫻熟的程度,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在講記中,從師父對於經典版本的考證,以及歷代註家的特色分析,不難看出師父運用文獻資料的功力。對讀者而言,可以用最少的時間,了解相關議題的討論成果,所學習到的,並不局限於一家之言,而是更寬廣的視野。

  2. 在戒律的精神基礎上,歸納原則,方便實踐

  例如《佛遺教經》中,最容易引起僧俗歧見的四段戒相條文,師父依佛陀制戒的根本精神,將這些戒相歸納為二大範疇:一種是為了衣食住行的生活問題而從事的各種行業;另一種是為了戒除對名與利的貪得無厭,而做的種種防禦措施。

  這二大範疇,其實就是八正道的正命和正業。如能掌握此修行原則,就可以不必拘泥於時空因緣所產生的戒相條文,而隨順時節因緣,持戒清淨。

  3. 在佛法的正見基礎上,抉發深義,提供修行

  例如師父在講記中,針對菩薩能否「代眾生苦」的經義,列舉各家註解並加以評議,抉擇出續法大師所主張的他力開示與自力修持的關係,才最符合佛法因果論正見的立場。唯有觀念正確,修行方法和目標才會正確,對於正見基礎尚未穩固的初學者而言,依善知識的分析講解而抉擇正見,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今生有幸,親近聖嚴師父三十年,閱讀過師父的許多著作,三經中的《佛遺教經》和《八大人覺經》甚至是由我筆錄整理的。但是,每次重讀,卻每次都有新的發現和體悟,甚至愈嚼法味愈濃,這種奇妙的經驗,無法言詮,或許只能留待讀者諸君自己去體會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