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始祖叔本華的悲觀哲學:幸福只是暫時的,痛苦才是人生的本質

厭世始祖叔本華的悲觀哲學:幸福只是暫時的,痛苦才是人生的本質
定價:370
NT $ 333
  • 作者:劉燁安旻廷
  • 出版社:崧燁文化
  • 出版日期:2022-01-1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169886
  • ISBN13:9789865169886
  • 裝訂:平裝 / 278頁 / 14.8 x 21 x 1.3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夢想破壞者★
一本書看盡叔本華的人生智慧箴言
 
悲觀主義╳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刺蝟困境╳鐘擺理論
 
  ►開創非理性主義思潮,不但影響了華格納、蕭伯納、尼采、托爾斯泰等眾多文人和哲學家,愛因斯坦、薛丁格、佛洛伊德和榮格等科學家和心理學家皆深受其啟發──
 
  ▎人性
  當年華老去,已沒有能力享受多種感官之樂時,除了貪婪,就只剩虛榮與驕傲了。
  
  我們每做一件事最先想到的便是:「別人會怎麼想?」人生中幾乎有一半的麻煩和困擾就是來自對此項結果的焦慮;說到底,這種焦慮不過是一種妄自尊大的情感而已,由於它敏感到了變態的地步,因此這種自尊心極易受到傷害。對他人的看法焦慮構成了我們的虛榮心、自我炫耀以及狂妄自大的基礎。沒有了這種焦慮,也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奢侈了。
 
  ▎人生
  蒼蠅是為充當蜘蛛的食餌而生存,人類則是為被煩惱吞噬而生存。
 
  所有人都是在不幸的日子降臨,取代往日的生活後,才體會到過去的幸福。當我們身處快樂中,便覺得時間過得飛快,當你置身痛苦中時,則覺得度日如年,這證明能使我們感覺它存在的積極性東西,是痛苦而非享樂。所謂幸福,是指一般我們所未感覺到的事情,最不能感覺到的事情,而最令人興奮的喜悅,常在飽嘗最大的痛苦之後。
 
  ▎待人
  適當地藐視他人,也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倘若你對別人太過殷勤,就會促使他們變得妄自尊大,最終將使友誼破裂。因為他們覺得你是依賴於他們的,於是他們便會以無禮、盛氣凌人的態度對待你。例如,當你推心置腹地談論心底的祕密時,他們立刻會自以為能夠隨意傷害你,並試圖違反社交規則,這就是為什麼你應避免與庸俗之輩交往的原因。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讓人們了解到你是獨立於他們的。
 
  ▎愛恨
  愛有多深,恨便有多深,愛到深處多是恨。
 
  戀愛故事多半呈喜劇,當感情達到最高度時,幻想迸發出燦爛的光輝,若不能與戀人結合,便會頓感人生空虛乏味,連生命也喪失了魅力。但並非「圓滿」的戀愛收場就是幸福的,戀愛中的人對於原本所討厭的特徵都閉著眼毫不理會或給予錯誤的解釋,只企求與對方永遠結合,但在幻想達成後,這種迷妄便立刻消失,只遺下了可厭的包袱。
 
  ▎生死
  生命旅程如同謹慎地吹泡泡,儘管能盡可能吹大,最終仍逃不過破滅的命運。
  
  「過去」是痛苦或快樂是無足輕重的問題,但「現在」往往一轉眼即成過去,「未來」卻又茫然不可知,因此,從生存形式上來看就是不斷被埋葬在死亡的過去中。但若就身體方面來看,人生的路途卻充滿荊棘和顛簸,肉體生命的死亡經常受到阻滯,受到延緩。這一條路徑之所以那樣迂迴,是因為死亡在未吞噬它的戰利品之前──就是我們從誕生到死亡前,每一刻都受它蓄意的擺弄。
 
本書特色
 
  本書根據叔本華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編譯而成,由於時代的局限和個人的偏見,文中不少地方感情用事,用語欠妥。在此,敬請讀者在閱讀時予以鑑別。叔本華的思想也許是一種令人迷惑的哲學,但無論如何,叔本華的人生哲學開創了一個時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相信本書有助於讀者更了解叔本華的思想。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燁
 
  劉燁,專職作者。
 
安旻廷
 
  安旻廷,專職作家,興趣是旅行、放空,熱愛美食,為了吃拉麵願意排隊2個小時。人生座右銘是「一忍百事成,百忍萬事興」。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人的本性
人是什麼
人的本性
人的個性
道德本能
人有什麼
地位,或他人眼中的位置
心理的觀察
 
第二章 人生總論
周詳的準備
人生的選擇
人生之旅
福分的劃分
人的命運
人世的痛苦
生存的虛無
一切的努力和慾望皆為迷誤
幸福如同夢幻,痛苦才是現實
 
第三章 處世之道
通盤觀察自我
現在才是實在的
幸福有限
腦力工作是獲取幸福的源泉
不斷自我反思
幸福意味著自我滿足
遠離妒忌
堅持到底,做出成績
勇於面對過錯
抑制想像
珍惜擁有的一切
自制的重要性
個人所獲
生命在於運動
維護大腦健康
人生的快樂
身在福中要知福
相信自我
兩個生命
平庸與才智
保持心境平靜
心靈的內在財富是真正的財富
自負與自豪
心智的優越性
心靈的貧瘠
獨善其身的好處
內在豐富才能幸福
智者的需求
心境平靜的來源
適度的比較
幸福的因素
他人的見解
警惕貶抑與侮辱
勿妒忌和排斥他人
 
第四章 待人之道
待人寬容如待己
明白個性差異
同流才能合汙
愛與尊敬
不同的人
正確的見解
適當藐視
知人斷事
自律與強制
以人為鑑
友誼不可靠
韜光養晦
信任與懷疑
禮貌和尊敬
該做與不該做
不可辯駁他人的見解
意志的亢奮
潔身自好
守口如瓶
 
第五章 愛與恨,生與死
性慾
性愛
戀愛的激情
女人
愛與恨
結婚
性愛的倒錯
禁慾
生命的理念
求生意志
死亡
超越生命
生命因意志而在
自殺
生命的本質是苦惱
生命終歸滅亡
痛苦無從避免
 
第六章 人生對策
檢討與回顧
勇敢面對人生
認知的改變
不欠時間的債
一日三省其身
勿與人爭高低
謹慎說話
對不幸有所準備
智慧的力量
而立之年的界限
本金和利息
人生如書,人生如戲
謹防寂寞無聊
人生的起點與終點
人之將死
人生的智慧
 

序言
 
  叔本華(西元一七八八年至一八六〇年),德國著名哲學家,開創了唯意志主義哲學及生命哲學流派。其父是一位富有的銀行家,母親是一位通俗小說家。他從小就厭惡商業生涯,憧憬文人學者平靜高雅的生活。
 
  叔本華最初在哥廷根大學學醫,後來改學哲學,對柏拉圖和康德哲學至為傾服。一八一四年叔本華取得博士學位。一八一九年發表重要哲學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的哲學探討的是世界與人類的本質、本源問題,他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意志,事物是意志的現象或表象,意志與表象的關係是建立在人與世界的關係基礎之上的。人生就是意志的表現,意志是無法滿足的深淵;而人生卻總是追求這無法滿足的深淵,所以,人生就是痛苦。
 
  叔本華認為,人這種生命現象也是求生意志的客體化,是所有生物中需求最多的。叔本華把意志在追求目的時受到的阻礙稱為痛苦;把意志達到目的的狀況稱為幸福。所以說,痛苦是經常的,幸福卻只是暫時性的。因為,人的追求永無止境,如此說來,痛苦成了人生的本質。此外,如果人的願望得到一時的滿足,可是,可怕的空虛和無聊便會迅速襲來。
 
  讀其書而知其人,明其義而囿其辭,叔本華的思想也是一種令人迷惑的哲學。由於時代的局限和叔本華個人的偏見,文中不少地方感情用事,用語欠妥。在此,敬請讀者在閱讀時予以鑑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管如何,叔本華的人生哲學開創了一個時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提出的「意志」、「本能」、「直覺」、「痛苦」、「死亡」有廣泛的價值,叔本華的哲學實際上開創了近代西方人生哲學的先河。
 
  本書所選篇章是根據叔本華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編譯而成,涉及到人的本性、處世之道、待人之道、愛與恨,生與死、人生對策等諸多問題,我們相信本書對於了解叔本華的思想,提高年輕人的理論水準,會有所幫助。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333